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3926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12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全册.docx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全册.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全册.docx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全册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单元指导

本单元选入五首抒情诗,其中有一首旧体词,两首中国当代诗,两首外国诗。

教学诗歌,不宜多讲,更不宜偏重理性的分析,重在引导学生深入地感知形象,通过联想和想像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而进入诗中的情境,自行体验情感,感悟诗意。

因此,教学诗歌要在意象的把握和意境的感受上多下功夫,给以适当的点拨。

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是一种凝练、形象的艺术语言,往往要悉心揣摩才能体会其中的意蕴和情味。

要反复推敲诗句,细致深入地体会其内涵。

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已往欣赏诗歌的经验,加以联想和想像,体味诗中的形象和意境,从而深切地感受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

让学生熟读诗歌,最好能背诵。

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体会诗歌的魅力。

这些诗的抒情性都很强,适于朗诵,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忽视。

注意诗歌的艺术特征,了解借景抒情、象征、拟人等诗歌的常用艺术表现手法,体会这些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了解诗歌的常用艺术表现手法,重要的不在“知其然”,而在“知其所以然”,要结合诗中的语境和语句,从互为表里的形式和内容的关联中,让学生体会这些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

适当地进行诗歌的比较阅读,认识诗歌之间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表现手法、感情意蕴等方面的异同。

比较阅读可以灵活多样。

例如,本单元安排了同为毛泽东所作的《沁园春雪》与《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两首词的比较,叶赛宁的《夜》与郭沫若的《静夜》两首诗的比较。

此外对本单元的各首诗也可以进行比较。

例如:

《雨说》与《星星变奏曲》的写作有着相近的时代背景,都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内容、风格颇为不同而又不无相通之处,可以适当地进行比较。

《蝈蝈与蛐蛐》与《夜》都是田园诗。

田园诗都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又因人、因诗而异,各有其特点。

可以从田园诗的角度,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

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扩展阅读,结合课堂教学让学生多读一些诗歌。

课本中所选的诗歌,数量十分有限,只能起引导学诗的作用,而学生在课外读一些诗歌,在扩展阅读面、培养读诗兴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上,都是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通过本诗歌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欣赏一些诗歌,进一步了解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使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在这里,我们特别要强调的是,诗歌教学也要着眼于素质教育,要通过诗歌教学,激发学生的读诗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具有初步的“诗”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既能知道什么是诗,什么是好诗,好诗何以是好诗,又能更细心地体验人生,更好地发现和体味生活中的诗意。

 

1.沁园春雪

毛泽东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能正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二、出示目标

请同学们先了解本节课我们要完成的学习目标。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诗歌,扫除字词)

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认真听读,听后学生自由朗读。

(自学指导:

要求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时间5分钟。

2、请一位同学朗读诗歌,其余同学认真听,如发现读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3、教师板书重点字词、易错字:

正音:

分    娆     逊    数   汗

解词:

惟余     竞     折腰    红装素裹      风骚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先学:

自学指导:

1、范读全词,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5分钟)

2、请同学们一边自由朗读,一边想像诗中描绘出的形象,概括词的上、下阕的含意。

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

(10分钟)

(二)后教:

1、小组活动后派学生代表说出自己的理解。

2、教师补充讲解: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

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五、当堂训练

1、朗读本词,当堂背诵。

2、将本课生字词抄写两遍,要求字体工整,书面整洁。

3、试着默写本词,要求正确率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划分本词的层次,理解层意。

2、学习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体会词作语言的准确性和描写的形象性。

【学习过程】

一、引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词,引入本课内容。

二、出示目标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划分层次,理解层意)

(一)自学指导:

本环节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要求认真朗读词的上、下阕,根据写作内容的不同划分出层次,并理解每层的含意。

时间8分钟。

(二)先学:

1、学习上阕。

朗读后思考,上阕分几层意思?

理出写景顺序。

2、学习下阕,朗读后思考,下阕可分几层?

3、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

它的作用是什么?

(三)后教:

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的地方由学生补充,教师对重点进行点拨。

1、分三层。

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分三层。

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3、“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重点学习写作特点)

(一)自学指导:

认真朗读、学习词的上、下阕。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思考并研讨以下问题,重点学习本词的修辞手法、写作特点。

15分钟后完成学习内容。

(二)先学:

学生按小组进行研讨,自学以下问题:

1、上阕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

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2、“望”字统领到哪一句?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3、“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

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4、“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

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

5、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三)后教:

学生回答后,先由小组中程度较好的同学补充,然后教师就重点问题进行指点。

1、上阕前三句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

“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

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2、“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

“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

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 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3、“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

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

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

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4、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

“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

“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5、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五、当堂训练

完成下列问题:

1、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2、仔细体会“倶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

 

2.雨说

郑愁予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感悟诗歌的内容,捕捉诗歌的意象,领会诗歌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诗词佳句,并说一说“春雨”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怎样的内涵。

让同学们走出古诗中“春雨”的意境,步入郑愁予的《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中“雨”的魅力。

二、资料助读:

作者介绍: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

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

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

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他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

他把《雨说》送给“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我们来听听他要借“雨”之口对中国儿童说些什么。

三、出示目标

请同学们先了解本节课我们要完成的学习目标。

四、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诗歌,扫清字词)

自学指导:

要求学生充正确、流畅地朗读诗歌,3分钟以后展示。

1、学生朗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读错的地方,举手帮助纠正。

田圃(pǔ)           禁锢(jìngù)      留滞(zhì)   喑(yīn)哑(yǎ)   

襁(qiǎng)褓(bǎo)   丝缕(lǚ)      蓑(suō)衣    膏(gāo)  

禁锢:

束缚,强力限制。

寒浅:

初春时淡淡的余寒。

留滞:

停滞,不流通。

喑哑:

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喧嚷:

(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蓑衣:

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润如油膏:

细腻光滑的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样。

2、齐读字词两遍。

五、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诗歌,体会感情)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边听边揣摩情感,听后比比谁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1、指名学生朗读。

2、讨论:

由学生来纠正同学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把握诗歌轻松欢快、优美抒情的基调。

六、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诗歌,理解重点)

(一)自学指导:

下面请同学们一边小声朗诵这首诗,一边思考以下问题,先整体感悟,后重点突破。

利用朗读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感受和品味。

时间10分钟。

(二)先学: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或研讨完成下列问题。

1、文章标题为《雨说》,请概括一下,雨“说”了哪些话。

2、读了课文,你感觉诗中的“雨”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3、找出诗中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诗行,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4、这首诗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什么?

它的运用对表达诗歌的主旨有什么好处?

5、请用诗一样的语言,在原诗的基础上描绘出一幅幅具体、生动、优美的画面。

(三)后教:

学生回答后,先由小组中程度较好的同学补充,然后教师就重点问题进行指点。

1、诗人借“雨”的形象表达了对中国儿童的期待和祝愿,也蕴含着:

“儿童是中国的未来”这一内含。

2、(可以在雨的前面加上修饰词,例如:

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雨;乐观、爱笑的雨)

提示:

雨的形象:

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她是爱的使者。

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

学生可围绕“爱”的主题畅所欲言,不可囿于固定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

3、例如: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等。

4、这首诗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整首诗拟人。

把春雨当作人来描写,赋予春雨人的动作与思维。

把诗人抽象地希望儿童们幸福成长的愿望,用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

如诗的开头写大地萧条,用拟人化写景物,虽没有明白地说,没有雨,造成了荒凉。

但“小溪渐渐暗哑歌不成调了”让人明白没有雨,没有水的后果是严重的。

抽象的思想通过了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拟人的方法得到实现。

 

5、意象词语如:

雨、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雷电、风、门窗、帘子、蓑衣、斗笠、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你们等。

画面描绘(如第五节):

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印下孩子们嬉戏的脚印,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技发芽,池塘里的小鱼儿快乐地向我问好,唱着歌谣的溪水荡起满脸的笑。

提示:

准确识别意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与本诗欢快、喜悦、乐观的情调相符的画面。

注意发挥学生的想像力,通过画面感知意象的特点。

七、当堂训练

1、朗诵诗歌,生字词抄写两遍。

2、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3.星星变奏曲

江河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感知“星星”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2、能理解这首诗歌中的联想的作用,体会各种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先提问:

看到“星星”一词,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建议学生说能想到的词语,情景,物品,人物等等。

把这些词语、物象进行归类,看看

这些类型分别代表或象征了什么?

(说明:

引导学生从自己观察到的生活现象,自己的阅读体验,日常经历入手,是理解文学艺术作品的捷径,也使学生拉近与作者的距离,对诗歌产生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关于归类,教师可以有意识引导学生按照诗歌中“星星”所象征的类别进行归纳,以便第四个环节中将学生的想象与诗人的像想作对比。

看看诗人为什么这样想,从而理解诗影响歌创作主要因素——时代,个性等。

二、出示学习目标。

让学生了解本课要达成的目标。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配乐朗读,初步感知)

自学指导,学生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歌,然后自由朗读,交流看法。

时间8分钟。

问题设计:

闭上眼睛,静心聆听配乐朗诵的《星星变奏曲》。

听完,说说你感受到的星星是什么。

交流的重点:

学生自己感受的“星星”。

活动建议:

听录音、自由散读等。

(说明:

这一环节是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作者的星星,这一次感受到的星星还有着学生自己的经验痕迹,可能与作者的星星会有比较大的距离。

这也是读诗歌需要的,教师不能急于求成。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小组探究,发现意蕴)

(一)自学指导:

小组合作,再读诗歌,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相关意象,理解比较,完成下列问题,可

通过研讨法交流自己的看法。

时间15分钟。

(二)先学:

1、找到诗中有关“星星”的诗句,把握“星星”这一形象的内在含义。

另外再选择“蜜蜂、萤火虫、春天、鸟、白丁香、旗子、火、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中的两个形象,发现它们的象征含义,进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探究核心:

作者的“星星”。

2、本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作者通过写星星,是为了表达怎样的感情?

(三)后教:

学生研讨交流后,教师就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

1、文中九次出现“星星”的形象,含义都不尽相同。

有的是实指天空中的星星,有的是指没有光明时的希望,有的比喻光明和温暖,还有比喻艰难困苦之后微弱的自由与温暖,也有指在挣扎中保留下来的温暖的火种。

总之,“星星”在诗歌中象征光明、温暖和希望等美好的东西。

(说明:

要把握作者的“星星”是什么,出发点还是诗句本身,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圈划,体会,理解,比较,归纳。

这个环节要落到实处,尤其是交流阶段,教师要有耐心,善于点拨。

讲讲读读,仔细品味。

2、本诗较多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另外还有通感。

如: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3、这首诗歌以象征手法,用“星星”象征光明,抒发了诗人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比较辨析,知人论世)

(一)自学指导:

学生可充分将自己的经验与作者的想象、体验进行比较,小组交流研讨,亦可与老师

交流看法。

时间6分钟。

(二)先学:

问题设计:

回忆上课伊始,大家由“星星”想到写下来的种种内容,与作者诗中“星星”的内在含义有哪些相似点,哪些不同点?

(更直接的问法:

比较你的星星与作者的星星。

活动建议:

自由发言,师生对话碰撞。

(三)后教:

说明:

第一个环节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兴趣,很多类似的设计往往目的单一,只是为学生能尽快进入学习的情景,这当然也是对的。

但是许多时候可以把一个设计用足,前后勾连起来,学生将自己的经验、想象等与作者的想象、体验相印证,会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可能。

作者的“星星”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他的个性直接相关。

《星星变奏曲》是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的,是诗人的处女作。

有人认为“江河似乎是含蓄的……江河总是腼腆地……他的诗与顾城的诗一样,充满了悲伤、失望和依依不舍”。

引导学生比较的目的,是指导学生能够知人论世,能够亿多元的眼光打量自己,打量这个世界,进而用多元的眼光对待自己,对待这个世界。

这就会有宽容,有和谐。

六、当堂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将本课生字生词抄写两遍。

 

4外国诗两首

第一课时蝈蝈和蛐蛐

【学习目标】

1、搜集作者简介和时代背景,了解济慈诗歌的特点。

2、 捕捉住蝈蝈和蛐蛐这两个富有生机的意象,品味由“蝈蝈的乐音”和“蚰蛐的歌儿”交织成的“大地的诗歌”。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当我们将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她将以博大的胸怀,赋予我们灵感和力量。

英国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就是他们用身心和自然溶铸而成的美的赞歌……

二、出示目标

让学生了解本课所应达成的学习目标。

(见“学习目标”1、2)

三、作者及背景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教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

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

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

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

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  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

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

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

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

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

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

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四、第一次先学后教(熟读诗歌)

1、学生听诗歌录音后,自由朗读,读熟诗歌。

2、小组代表单独朗读,其余同学提出自己的意见。

五、第二次先学后教(整体把握)

自学指导:

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朗读诗歌,以读促品,理解诗歌感情。

时间6分钟。

(一)先学:

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思考:

作者通过诗歌要表达什么感情?

(二)后教:

学生自由朗读后发表自己对诗歌感情的理解,教师补充: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六、第三次先学后教(重点探究)

自学指导:

本环节为研讨探究环节,可通过小组学习,互相研讨,揣摩语句,感受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

时间20分钟。

(一)先学

1、这首诗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你认为它的构思哪些方面别具匠心?

2、分析“蝈蝈”和“蛐蛐”意象的含意,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3、尾声:

“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鸣叫”。

理解盛夏的蝈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二)后教

学生小组研讨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明确:

1、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灭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蛔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

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色;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

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

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提示:

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2、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

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3、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

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

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六.深情朗诵

七、当堂训练

1、古今中外有很多描写自然讴歌自然的诗作,再搜集几首在班里交流。

2、模仿课文,仿写几句诗句,抒发自已对地球或自然的独特感受。

 

第二课时夜

【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意境。

2、品味诗中蕴含的诗人情感。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交流课前搜集的文学常识信息(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教师资料助读: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年),俄罗斯诗人。

出身于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

1916年在白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

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

十月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

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

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之中,最后在精神忧郁中自杀。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读诗歌,整体感知)

自学指导: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笔下的夜景,时间6分钟。

1、学生听读录音后自由诵读,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

先听配乐诗朗读,营造诗歌氛围,再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2、体会诗歌的内容及意境。

教师点拨:

第一节:

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

写溪水的歌唱(以动写静)

静谧、美丽

第三节:

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

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品诗歌,重点探究)

自学指导:

学生小组交流讲座,结合课后练习二思考以下问题。

时间15分钟。

(一)先学

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学生带感情品读,体察绘景中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

思考:

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二)后教

学生依次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明确:

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溶入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