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讲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1128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讲义.docx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讲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讲义.docx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讲义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考纲考点:

1、生产与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

②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③发展生产的意义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2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③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

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发展生产。

只有蛋糕做大了,分给每人的才能更多更好,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才能提高。

这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B.主观愿望决定消费需求

C.消费观念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

D.只要生产发展,社会就能和谐

2.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坚持扩大内需方针,重点扩大消费需求。

强调扩大消费的经济学依据是

A.消费决定生产的品种和质量

B.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C.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D.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2007年7月5日《中国质量报》报道,调查显示,我国80%的消费者在购买空调时愿意选择冷暖空调,因此,空调厂家就以生产冷暖空调为主。

如今,在许多北方地区的空调市场,已经难觅单冷空调的踪影。

这说明

A.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B.消费形成的需求对生产的调整起导向作用

C.消费为生产创造了新的劳动力

D.绿色消费已深入我国消费者的生活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A、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B、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消费扩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生产扩大

消费萎缩---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生产缩小

C、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如住房消费、汽车消费、“假日经济”等。

D、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2)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论述题)4.五年来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

指标

单位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44.5

41.9

39.2

37.9

37.7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53.4

52.6

49.1

47.7.

46.2

注: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

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

60%~50%之间是温饱。

50%~40%就认为是小康,40%~20%就认为是富裕。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

(2)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上述变化对社会生产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

(1)图表反映了五年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小平,但城乡差距较大,我们所达到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是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近年来物价水平较低是上述变化的重要原因。

(3)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调节着生产。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5.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从根本上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直接体现

B.是由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C.是促进生产关系调整和进步的要求

D.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6.要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必须

①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②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基本制度③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④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目前,以福建、江西、辽宁、浙江等试点省区为先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全国集体林区轰轰烈烈地展开。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带来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

这说明,发展生产力必须

A.支持包括个体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B.不断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和范围

C.使股份合作制成为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D.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3)大力发展生产力

1原因: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意义:

(三个只有……才)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措施:

(四个要点)

A、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B、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C、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D、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论述题:

18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说明。

8.材料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并制定了相关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措施。

大型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大型飞机设计与制造、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陆续启动。

高性能计算机、超级优质杂交水稻、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等一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材料二:

全面部署农村综合改革。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取得新进展。

邮政体制实现政企分开,电力体制改革继续推进。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迈出新的重要步伐,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保险业改革深入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对政府工作的总结。

(1)概括指出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政府在哪些方面的工作成果?

两则材料共同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

(8分)

(2)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努力做好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工作?

(10分)

 

答:

(1)①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我国政府在推进科技创新和改革方面的工作成果。

②两则材料共同体现了我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

为此,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8分)

(2)①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③为了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10分)

9.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在保持林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把林地的使用权、林木的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交给农民。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保持林地集体所有制不变

①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②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

③有利于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④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近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省国企改革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国有资本总量不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进一步增强,为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这主要体现了

①国有经济在全国各行各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③国有经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④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辨析题:

10分)1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上。

 

答:

(I)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8分)

(2)辨题只看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上,没有看到还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上,因而具有片面性。

(2分)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

②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③公有制经济的构成:

在我国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多选)11.近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不断推进,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国有大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A.有利于推动整个国有经济发展

B.目的在于完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C.有利于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D.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

1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国有企业纷纷“转轨改制”。

许多人觉得以前一些熟悉的国有企业、商店和集体企业不见了,相反,在大街两旁的广告牌和股票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面孔”。

对此,有些人不免心中产生疑惑,认为我国的公有制经济萎缩了,其主体地位动摇了。

你同意以上观点吗?

请说明理由。

 

答:

题中观点是错误的。

(1)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在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不仅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

13.2007年5月6日新华网报道,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个体私营经济就业人数稳步增长,有效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持续增长,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个体私营经济缴纳税收稳步增长。

这启示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

A.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B.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全党全国的中心工作

C.动员非公有制经济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

D.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14.2007年5月28日《福建日报》报道,“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已经上升为中央决策。

完成这一宏伟而又艰巨的目标,需要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尤其要依托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这是因为,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有利于

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发挥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③增强综合国力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

这主要表明

A.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可以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非公有制经济可以成长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

C.公有制经济不一定在任何行业和领域都要占主体地位D.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分割的部分

(6)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

第一:

构成:

包括: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第二:

地位: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态度: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必要性和意义)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16.2007年1—4月,城镇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此增长25.7%,高出全国增长率7.7个百分点;私营企业税收总额达到1557.9亿元,同比增长36.6%,占全国税收总额的9.1%;个体户税收总额为535.1亿元;同比增长53.7%。

第一季度,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为663亿美元,同比增长44%,已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4.5%。

(1)材料中的数字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4分)

(2)我国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

(5分)

答:

(1)材料中的数字反映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分)

(2)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

从根本上看,多种所有制共同经济发展,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