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备课数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0388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12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备课数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一年级备课数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一年级备课数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一年级备课数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一年级备课数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备课数学.docx

《一年级备课数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备课数学.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备课数学.docx

一年级备课数学

一准备课

新知识点

1.认数:

1、2、3、4、5、6、7、8、9、10.

2.学会数数的方法,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某一个数字来表示。

3.同样多:

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同样多。

4.比多少:

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我们就说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教学要求

1.通过数数,初步了解数数的情况,学会数数的方法。

2.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教育。

3.通过操作,初步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得多少。

1数一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1、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初步了解学生数数情况,初步教会学生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初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学习、爱科学和团结友爱的思想品质。

重点难点:

了解数数、认数的情况,掌握数数的方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

一口头数数

“同学们,你们能从1数到10吗?

数数看。

同桌两人一组相互数数。

集体交流:

先请几个会数数的同学数给其他同学听,再请不会数的同学试着数几次。

二看图数数

1.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幻灯出示:

一所美丽的校园。

先出示一位老师,在出示两位学生(学生:

“老师好!

”同时敬礼。

老师:

“同学们好”)接着陆续出示一组一组的学生,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都在干什么。

然后出示从天边飞来7只鸽子及美丽的校园。

老师启发提问:

“这是什么地方?

“学校”

“对,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的上学来了。

请你们仔细看看,这里有什么,数量是多少呢?

先让学生自由地观察。

再让同桌之间相互说说看到了什么。

最后全班交流,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当学生每说一种时,老师启发提问“还有什么?

2.数图中事物的数量。

老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序的说,按数目从小到大数出图中人和物的数量。

(1)数量是1的人和物。

提问:

“图中有几位老师?

回答:

“一位老师。

配合学生的回答,出示一位老师并加上圈。

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是“1”?

引导学生答出:

“一面国旗,一个小花坛,一个足球场……”

老师引出:

像这样,一面国旗,一位老师一个足球场……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同时在图的左边出示数字“1”。

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认识数字“1”

(2)数其他数量的人和物。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和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

老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同学到前面数给大家看。

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她)数得对不对。

然后让学生自己指一个数一个,重数一遍。

注意口、手要一致才能数对。

(3)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读完后,老师逐一板书出1~10各数。

先让学生自由读这些数。

同桌互读

集体交流,找出学生从1读到10,再从10读到1.游戏结束后老师指一个数学生读一个数。

还可以拿出1~10的10张数字卡片玩“儿童读数”游戏:

把卡片背面朝上拿好,然后翻一张,看谁很快认出是几,这张卡片就归谁,最后谁得的卡片多,谁就是获胜者。

游戏结束后把卡片归还。

3.数身边的实物。

刚才这幅图中有数量是1的、是2的、是3的……

你身边的人和物哪些是这些数量呢?

请仔细观察,看谁说的多。

老师引导:

几扇门?

几扇窗?

几只铅笔?

一组有几名同学……

可引导学生这样叙述:

我有3支铅笔,用3来表示,一组有5名同学,用5来表示……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练习一第1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再认真数数。

2.练习一的第2题

先让学生数一数上面四幅图中小动物的个数,再数一数下面四幅图中小圆圈的个数,然后把上下相同个数相同的图片连起来。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2、3、4、5、6、7、8、9、10.

根据物体的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数到最后一个是几,就是几,可以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某一个数字来表示

2比多少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比多少教材第6、第7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3、第4题

教学目的:

1.通过操作,初步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得多少。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比较的方法,会正确地表示事物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数数,从1数到10,从10数到1.

2.认数。

老师拿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老师数数,学生拿卡片。

二、探究新知

1.学习“同样多”。

(1)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景,引入新课。

老师边讲故事边出示主题图幻灯

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小猪们正在帮小免子们盖房子。

他们有的搬砖,有的扛木头。

河里的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住了,禁不住跳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

热情的小兔子还在房子前的桌子上摆好了水果蔬菜来招待客人。

(2)让学生自己观察,同桌相互说说图意。

(3)提问:

图中有几只小兔子?

让学生拿出学具○代替小兔子摆出来,老师将图中的四只小兔子复制下来放在图的下面。

(4)再问:

“每只小兔子搬几块砖?

”随着学生的回答,逐一将图中的4块砖复制下来一小兔子一一对应,每复制一块转,都用对应线把小兔子和砖连接起来,表示1只小兔子搬1块砖。

(5)让学生用学具▲代替砖照此方法摆放。

老师说明:

1只小兔子搬一块砖,正好都对上了,没有多余的小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这时我们就说小兔子和砖的数量同样多。

板书:

同样多。

(6)让学生说说小兔子和砖怎样比。

(7)学生摆一摆,说一说。

拿出两个○摆好,在摆□,□要和○同样多。

摆好后同桌交流,在集体交流。

找学生到展台上摆,让大家看,重点交流摆的方法并表述出来。

你是怎样比较○和□的?

2.学习“多”“少”

(1)提问:

小猪们在干什么?

有几只小猪,有几根木头?

引导学生回答:

小猪们仔杠木头,有3只小猪,有4根木头。

提问:

小猪和木头的数量怎样比?

自己想办法比比看。

在自己比的基础上,同桌交流比的方法。

(2)集体交流。

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老师把小猪和木头一一对应起来,木头多1根。

老师引导说明:

1只小猪对应1根木头,小猪没有多余的,而木头有多余的,就是木头多,小猪少。

我们就说木头的数量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

同桌相互说说。

板书:

多、少

3.仔细观察,看还可以将谁和谁比。

(1)提问:

“图中有几个苹果?

1只小猪吃1个苹果,够不够?

两人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得出答案。

(2)还可以谁和谁比?

小组合作,看看图中还有什么,用学具摆出来。

(每人摆一种并表述出来)

(3)集体交流。

鼓励与众不同的比较方法。

可随意进行比较,可以是动物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动物与水果或其他物品的比较。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同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1题。

(1)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两种学具摆一摆,使得这两种学具同样多。

(2)比较完后说说比较的结果,先同桌说,再指名说。

2.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2题。

(1)两人一组任意摆,并说说比较的结果。

(2)

(2)集体交流。

3.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3题。

(1)根据图中的对应关系,让学生说说结果。

(2)再让学生说一说,还有没有其他的比较方法。

4.练习一第3题。

先看看两种动物是不是同样多。

再让学生用不同的比较方法进行检验。

最后老师订正。

5.练习一的第4题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

再集体交流,主要交流比较的方法和表述是否正确。

板书设计

比多少

同样多:

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同样多。

多和少:

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我们就说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二位置

1上、下、前、后

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上、下、前、后

教材第9页的内容及练习二第1、第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从而经历建立“上、下”和“前、后”的方向感的过程。

2.能正确辨别“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及其体验其相对性。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正确辨别“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及体验其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游戏导入新课。

1.请你把数学书放在桌上,再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上,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铅笔盒上。

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

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

2.你和同桌站成一排,说一说,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3.板书题目:

上、下、前、后。

二、探究新知

教材第9页主题图。

投影出示第9页主题图。

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幅大桥的图画。

雄伟的大桥横跨江河,一艘轮船正从桥下穿过,大桥铁路上正奔驰着一列火车,铁路上方的公路上正行驶着一辆辆各式各样的汽车……

显示:

汽车在轮船的()面,轮船在火车的()面。

请你仔细观察,你还能想到什么?

汽车的下面有火车和轮船。

显示:

公路上行驶的三辆汽车。

(小轿车在前面,卡车在中间,客车在后面)

请你继续观察,你还能想到什么?

客车的前面有卡车和小轿车;卡车在小轿车的后面,在客车的前面。

老师提问:

同样是火车,为什么一会儿说它在上面,一会儿又说它在下面呢?

同样是卡车,为什么一会儿说它在前面,一会儿又说它在后面呢?

使学生理解:

在位置关系不变时,对于两个物体,上下和前后两个位置关系是绝对的;但对于三个物体,参照物不同,上下和前后位置关系也会不同。

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道理说清楚就可以了。

如火车对轮船来说,在轮船的上面,卡车对小轿车来说,却在小轿车的后面。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教材第9页“做一做”。

通过拍手游戏“让学生巩固”上、下、前、后“的概念。

2.练习二第1题

使学生理解在运动中“前、后”时可能发生变化的,不是永远不变的。

3.练习二的第3题。

让学生自由发挥,老师巡视指导。

2左右

一课时

教学内容:

左、右

教材第10页及练习二的第2、第3、第4~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从而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2.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创设问题情境,感知自身的左右。

学生做拍手游戏。

老师提问:

同学们,我们刚才使用什么拍掌的?

(学生回答)

2.体验“左、右”

(1)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灵巧的双手。

(3)说一说。

谁来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

用左手做什么?

老师小结:

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

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学生边指边说。

板书题目:

左、右

二、探究新知

1.小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

(教学例1)

(1)举左手;举右手。

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2)拍一拍。

在身体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各拍两下。

2.做一做。

(1)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抬抬你的左脚,抬抬你的右脚。

(2)用左手拍右肩,用右手拍左肩。

用右手指左眼,用左手指右眼。

(3)在群体中感知左边和右边,建立方位感。

指一指,说一说。

第一排中,坐在最左边的是谁?

坐在最右边的是谁?

第二排中,从左往右数,第三个同学是谁?

从右往左数,第三个同学是谁?

老师小结:

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数,所在的位置表述方式就不同。

同桌先相互说一说,在汇报。

你的左面和右面都有那些同学?

请你介绍一下周围的小伙伴,好吗?

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从前往后数你是第()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个。

3.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1)伸出你的右手,与同桌握握手,你发现了什么?

(虽然伸出的都是右手,但从一方的角度看,两只手却不在同一个方向;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左、右刚好相反)

(2)通过做游戏,巩固认识。

师生齐举右手,再齐举左旁手。

两名学生演示,全班齐做。

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自己的右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右肩上,自己的左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左肩上。

(3)两人一组,判断桌面上的东西在对面同学的哪一边,加深对左右相对性的认识。

4.左、右在生活中的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持持续,制定了一些规则。

其中按照左、右制定规则的事例也很多,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根据教师的回答,教师讲述:

上、下楼梯靠右行;车辆、行人靠右行;乘滚梯时靠右站立等。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教材第10页“做一做”的第1题。

老师读题,让学生来做动作。

2.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2题。

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按要求来放。

3.练习二的第2题。

让学生练习辨认前、后、左、右。

4.练习二的第3题。

学生分组完成这一综合活动,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

(包含了前后、左右等知识)

5.练习二的第4题。

根据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些物品应如何摆放。

根据物品的摆放位置,让学生说一说各物品的方位。

6.练习二的第5题。

学生根据上、下、左、右贴图,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

7.练习二的第6题。

(1)让学生分组讨论:

如何根据上、下、左、右来确定行走路线,每组推举一人说出本组的讨论结果,老师给于评价。

(2)根据图中信息,提出与

(1)、

(2)不同的问题,其他同学解答,老师订正答案。

板书设计

左右

以自身为中心确定左、右。

与右手相对应的一边是右边,与左手相对应的一边是左边。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5的认、读写及顺序

教材第14页至第16页的内容及练习三的第1、第2、第4、第5题。

教学目标:

1.学会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顺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

3.利用“农家小院”图,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5的基数的含义和写法。

难点:

1~5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了解数数情况。

你会数数吗?

请你数一数。

(同桌互数,从1~10)

2.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

○○○○○○○○○○○○○○○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

老师出示“农家小院”投影图:

农家小院里,一位老奶奶站在房门前,旁边的一只可爱的小狗跟着老奶奶;房顶上有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你们数一数有几只小鸟;再数一数老奶奶身边有几个大南瓜;小院中的向日葵迎着太阳展开了笑脸;几只蝴蝶飞来飞去;还有几只鸭子和小鸡。

2.数数

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画中有哪些人和物,分别有多少?

然后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交流。

最后集体交流。

老师引导按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量少的,再数数量多的。

3.认、读数字1~5

在集体交流时,当学生说“1位老奶奶、1只小狗”时,就将1位老奶奶、1只小狗图移到主题图下面。

说明:

像这样,1位老奶奶、1只小狗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在小狗图下面贴上数字“1”,同时让学生找出数字“1”的卡片,摆放在桌子上。

提问:

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可能有许多答案,如有一座房子等。

2、3、4、5的教学过程可仿照1的教学。

学生用1~5各数表示出图中的人和物后,移动5张数字卡片,学生看着这5个数字认一认,并说说这5个数字各像生活中的什么。

先在小组里说说,然后集体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1~5各数的形状特征:

1像小棒单个摆,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挂东西。

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对1~5各数的记忆,并通过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学习1~5各数的基数含义。

(1)老师指着“1”问:

这个数是几?

它表示什么?

请你拿出小棒来表示这个数的多少。

学生拿出1根小棒,摆放在数字“1”的小面。

可以让一名学生到前面演示。

请你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别放在数字卡片2、3、4、5的下面,可以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摆看。

学生动手,老师巡视。

集体交流,展示自己摆的图形,并说说用了几根小棒。

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用数表示物体的乐趣。

(2)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

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5.学习数序。

(1)逐一感知1~5的数序。

老师在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问:

“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来表示?

”学生回答后板书:

“1”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1颗珠子,然后老师让学生再拨上1颗珠子,看看是几颗。

“1添上1是几?

”学生拨完后回答,老师演示“1颗添上1颗是2颗,即1添上1是2”的过程,并板书“2”。

在2的基础上,依次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1颗、再拨1颗,然后老师演示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的过程。

(2)整体感知1~5的数序。

让学生将“点子图”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然后老师提问:

“1的后面是几?

5的前面是几?

3在谁的前面又在谁的后面?

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然后老师再提问。

6.学习1~5各数的写法。

(1)学习1、2的写法。

先展示1、2的书写笔顺(2遍)及在写田字格中布局,让学生仔细观察。

最后在课本的写字格中描写1、2.写字时提醒学生做到三个一:

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本子一尺远。

书写要工整、干净、美观。

老师巡视时,发现写得好的在全班传阅展示,写得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以鼓励为主。

(2)学习3的写法。

方法与1、2的学法相同。

写3时提醒学生,3是由两个半圆组成的,开口向左。

(3)学习4、5的写法。

方法与1、2、3相同,这两个数都是两笔写成的。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教材第16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数出图中每两种物体的个数,再与中间的数字用线连起来。

2.教材第16页“做一做”的第2题。

老师先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提问:

“有几只小羊,用几来表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动手将“1”写出来。

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其余4道题。

3.练习三的第1题

老师读好要求,使学生明白应根据上面给出的数来涂色,允许学生喜欢什么颜色就涂什么颜色,学生涂完后应反馈订正,并说说为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比大小

教材第17页的内容及练习三的第3、第6~8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会用词语“等于、大于和小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重点难点:

认识“=”“>”和“<”,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和○○○○○谁多谁少,怎样比一眼就能看出?

2.打手势做游戏。

(如老师说“5”,同学们伸出5个手指)

1

2

4

3

1

3

3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3只猴子吃水果。

学生观察,同桌说说图的意思。

提问:

“几只猴子吃几个梨、几个桃子和几根香蕉?

”可以用学具代替猴子和水果来摆一摆。

怎样摆,就能看出哪种水果多?

哪种水果少?

2.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

老师在学生动手摆的基础上,出示图中的猴子、梨、桃子和香蕉,并标上数字。

再问:

一只猴子吃一个桃子够不够,吃一根香蕉、一个梨呢?

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来呢?

学生用学具动手摆。

可先引导学生摆一组猴子吃桃子的图,利用前面学过的一一对应的方法摆出书上的形象图,3只猴子对3个桃子。

3.引导学生观察说出:

有3只猴子和3个桃子,猴子的只数和桃子的个数同样多,每只猴子能吃到一个桃子。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图下写出数字3.并说明:

当猴子的只数和桃子的个数同样多时,我们就说3和3同样多,就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板书:

3=3,读作3等于3.学生自由读。

对于符号“>”和“<”的学习,可参照上面的进行。

提问:

3>2,你是怎样比出来的?

(看出来的,3只猴子比2根香蕉多,所以3大于2;还可以想,3在2的后面,3就比2大,所以3大于2……)

提问:

3<4,你是怎样比出来的?

(看出来的,3只猴子比4个梨少,所以3小于4;还可以想3在4的前面,3就比4小,所以3小于4……)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教材第17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做,然后交流订正。

重点说思路。

2.教材第17也“做一做”的第2题。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做,然后老师给出答案,让学生自己判断自己做得是否正确。

3.练习三的第6题

老师先引导学生看第一小题,提问有几个?

学生回答:

“4个”。

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下面的题,老师巡视指导。

4.练习三的第7题

让学生根据给出的两个数进行比较。

现让学生认真观察,分析题意,然后填□,特别是最后一个易错,要让学生说说思路。

四、思维训练

1.在○里填上“>”、“<”和“=”。

2○33○45○34○12○2

2.比3大比5小的数是几?

在正确答案小面画“√”。

12345

()()()()()

3.比5小的数有()

4.看图,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比△多□

○○○○3比5少□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第几和分与合

教材第20—22页的内容及练习四。

教学目标:

1.会区分“几”和“第几”

2.学会5以内数的组成。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会区分“几”和“第几”

2.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数数,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看卡片口答。

4○32○44○15○23○24○5

3.看图回答。

△△☆○△△○☆□△

一共有()个△

二、探究新知

1.学习第几。

(1)投影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

有几人排队?

谁排第1?

小朋友排第几?

他前面有几人?

后面呢?

同桌说说,然后交流。

重点说出有5人排队,小朋友排第2,他前面有1人,后面有3人。

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区分几和第几,对自然数的两层含义在直观的感知中加以区分。

提问:

看着这幅图你还知道了什么?

(要排队买票,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

(2)做游戏。

请第一组的第3个同学起立。

请第一组的前3个同学起立。

2.学习4的组成。

出示:

4个向日葵分别放在两个筐里。

(1)让学生们拿出4个三角形代替向日葵,把它们分成两组,看看有几种分法。

同桌相互交流。

(2)集体交流展示,指名说出不同的摆法,并写出分析式。

444

223113

(3)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整理:

4个三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