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迹》优秀教案8.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7658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迹》优秀教案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月迹》优秀教案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月迹》优秀教案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月迹》优秀教案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月迹》优秀教案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月迹》优秀教案8.docx

《《月迹》优秀教案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迹》优秀教案8.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月迹》优秀教案8.docx

《月迹》优秀教案8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月迹|人教(部编版)

《月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古今中外描写月亮的文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研讨方式了解课文的行文线索和借景抒情的写法。

2、比较了解以孩子的视角写不同主题的文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以及期盼美好事物人人都享有的纯真愿望。

2、了解课文的行文线索和借景抒情的写法。

3、比较了解以孩子的视角写不同主题的文章。

教学重点:

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轨迹。

教学难点:

准确领会文章的主题。

对外婆形象的认识。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搜集有关咏月的文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设计

古今中外描写月亮的文章很多,同学们找到了哪些呢?

(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贾平凹是如何描写月亮的?

二、简介作者

(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作者方面的情况,最后教师强调。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分角色、个别、集体均可)

2、解题:

(由题目引出月迹)

月迹就是月亮的足迹,大家能从课文中概括出月亮踪迹的转换场景吗?

明确:

屋中    院中    沙滩

3、文中谁的话引起了这些场景的转换?

明确:

奶奶的三句话——

“月亮进来了!

“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四、合作探究

1、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明确:

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他都充满了好奇,他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

(启发:

孩子们做了哪些事情或经历了什么,最后得到满足呢?

满足——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在屋中的穿衣镜上看到了月亮,没多久,月亮在镜上消失了,孩子们失望。

(指名朗读)(板书:

屋中之月——失望)

孩子们跑到院子里寻找月亮,“满院子的白光”“玉玉的、银银的”月亮“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指名朗读)(板书:

院中之月——争执)

寻月寻出院门,在沙滩上、在每个人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他们陶醉在月色中,而且明白了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集体朗读)(板书:

沙滩之月——满足)

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既欣赏到美丽的月色,又表达纯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

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追求美的过程。

2、“月亮是个好”,妹妹说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明确:

“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

(教师点拨:

好是什么?

月亮的好体现在哪里?

3、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明确:

一轮圆月衬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书本了,既然月亮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那无垠的太空也是属于我们的了。

教师小结:

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

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对于你们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4、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分析,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

(月迹的含义)

明确:

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

(让学生自己发挥)

教师:

无论哪种理解,最后都归纳到一点——“月迹“是美好的,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

(板书)

五、朗读课文,分析写作特点

1、线索清晰。

2、富于童趣。

3、立意丰富而深刻。

六、课堂小结

《月迹》描述了三幅具有诗意的画面:

一是孩子们在屋中盼月;二是在庭中望月;三是在河岸边寻月。

在这宁静甜美的形象画面中透露出孩子们真挚、纯洁、天真而富有幻想的情趣,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热烈憧憬与向往。

七、课外拓展

1、童年时,月亮曾引发过你的什么遐想吗?

回忆一下,写一个片断,作一番描述。

300字左右。

2、这篇文章与传统的吟咏月亮的诗文在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

八、板书设计

月        迹

屋中之月——失望

盼 月     寻  月   院中之月——争执       议 月

(追求美)   沙滩之月——满足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4《在柏林》人教(部编版)

14在柏(bó)林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在柏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快速浏览课文、精读重点段落,能根据课文内容交流自己的想法。

2.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3.感悟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2.小说如何一步步铺垫将情节推向极致。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课文,搜集有关二战、德国的资料。

(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交流预习,课题质疑(用时:

5分钟)

1.课件出示,了解二战、德国。

出示有关二战的资料,了解“战争”,了解历史背景。

2.组织学生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3.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读了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1.结合预习、看图片介绍二战的简单资料。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遇到的不理解的字、词语,疑惑的问题,尝试为他人解答。

(“嗤”的读音,“后备役”的意思,“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说明了什么;两个小姑娘笑什么;老妇人为什么总数“一、二、三”;结尾车厢里为什么“静得可怕”……)

3.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1.可以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初步了解战争。

2.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于大家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整理,在全班交流。

3.要引导学生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层层质疑,深入感悟(用时:

27分钟)

1.引导学生展开默读活动:

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

能提出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汇报,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没有读懂的。

3.引导学生思考:

(1)为什么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2)老妇人的身体状况怎样?

(3)两个小姑娘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4)车厢里为什么平静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展开想象。

4.引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

思考:

老兵会说什么?

5.出示第3自然段。

请学生朗读,并思考:

(1)从这段话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文?

(3)对前文的疑问处,又有了哪些想法?

6.再读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老兵说完这段话后,大家是什么反应?

两个小姑娘会怎么做?

7.出示第4自然段。

请用合适的语气读一读。

8.引导学生思考:

怎样理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大家在想些什么?

9.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1.展开默读: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交流:

把读懂的内容向大家做汇报;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展开思考交流活动:

(1)健壮的男子都上战场了。

暗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沉重灾难。

(2)老妇人“虚弱而多病”,似乎神志不清。

(3)小姑娘缺乏关怀和同情心。

(4)车厢里平静了,是因为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两个小姑娘一眼。

接下来:

也许那两个小姑娘被吓哭了;也许老妇人身边的老兵安抚了她,她不再数了;也许有人斥责那两个小姑娘……

4.默读第2自然段。

根据自己的想象,展开交流。

5.学习第3自然段。

(1)学生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交流得到的信息:

在战争中这对老人失去了三个儿子,现在老兵要上战场了;他要把疯了的老妇人送去疯人院。

(2)要读出老人的悲伤、无奈、痛苦。

(3)老妇人的“一、二、三”正好是她的三个儿子,老妇人因失去三个儿子而深受打击,精神失常。

6.用合适的语气读第3自然段。

结合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进行交流。

7.指名朗读,读时带上自己感悟的语气。

8.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对战争的了解,交流自己的想法。

9.交流,理解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反对战争是全世界人民的心声。

1.引导学生在认真读文的基础上,有所读有所思,并充分交流。

 

2.分段出示课文,针对每个段落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对文字的留白部分进行大胆的想象。

对故事的发展做预测性的猜想,与文本进行碰撞,感受小说带来的深层次的思考。

3.读文要连贯起来进行思考,前后联系,更合理地理解内容。

 

4.故事的讲述,文本的学习,也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明白这个小故事表达的意义是重大的,反对战争是全世界人民的心声。

三、感情升华,拓展延伸(用时:

8分钟)

1.今昔对比: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有着怎样的想法?

现在,有的国家和地区仍然存在战争,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2.向学生推荐《最后的常春藤叶》。

1.展开思考与交流。

 

2.快速浏览,谈谈初步的感受。

1.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感想。

2.只要引导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可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月迹人教(部编版)

23*月迹

文本分析:

这篇散文描写了作家贾平凹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往事。

中秋之夜,为了寻找月亮,一群孩子从堂屋追到院子,从院子追到河滩,充满童真童趣。

课文以“月迹”为题,既是因为文章描述了孩子们追寻中秋月踪迹的趣事,也是因为月亮在作家心中留下了一抹温暖的痕迹,寄托了作家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学生在阅读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应把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作为教学重点。

在学生读顺读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表达的作家对生活、对美的理解和感悟,进而联系实际体会对美好的事物的发现都源于生活,源于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悄、累、袅”等8个生字(包括2个多音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读通读懂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孩子们在哪里寻到了月亮。

3.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流露出的对家乡深沉的爱,理解“月亮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深刻含义。

4.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月亮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所表达出的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童年》,引导学生感悟童年的美好,引出本文内容。

导语:

童年是一首动听的歌,唱出了我们内心的欢悦;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着我们人生的斑斓!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乐园,她记载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历程,闪烁着童心孕育的梦幻之光。

这节课上,就让我们睁大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当代著名文学家贾平凹的童年乐园,和他一起回到童年里的那个中秋节的晚上,去感受他那颗纯洁的童心,去追寻月亮的足迹,欣赏月光下的美景吧!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明确:

“月迹”是文章记叙的核心,作者就是通过追寻“月迹”来寄托种种思绪的。

紧紧抓住“月迹”理解课文,会更容易把握文章内容。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生,陕西丹凤人。

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其作品曾多次获文学大奖,代表作有《秦腔》《高兴》《商州》《浮躁》《废都》等。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出停顿和人物语气,圈画出生字新词。

3.教师检测学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没声儿

(2)理解重点词语。

[累累]接连成串的样子。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袅袅]指烟雾缭绕升腾,也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嫉妒]因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忌恨心理。

4.寻找月迹:

在文中找出有关揭示“月迹”的位置的句子。

预设:

紧扣文章题目,寻找相关语句是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

引导学生勾画,同桌讨论,依据这些语句,学生就能大概了解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思考问题:

文章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2)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明确:

时间——中秋的夜里;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人物——奶奶、我和弟弟妹妹;事情——盼月、寻月、议月。

2.细读课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作者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的踪迹?

不同地方的月亮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预设:

教师引导学生从五个段落概括回答。

穿衣镜上(第2自然段)→院子里(第3自然段)→小河里(第21自然段)→眼睛里(第23自然段)。

镜中月:

白道儿→半圆→满盈→没了月形惊喜→紧张→失望

院中月:

玉玉的、银银的月色面面相觑→羡慕→嫉妒→高兴

水中月:

银光、多兴奋

眼中月:

小小的、多满足

(2)作者一会儿写这里,一会儿写那里,又是屋内又是屋外,还写到了小河边,文章是不是显得很乱呢?

为什么?

明确:

不乱。

本文记叙的是孩子们寻月的过程,地点的变换比较频繁,作者巧妙地用奶奶的话作引领,使地点的转移显得很自然,不仅不显得杂乱,反而充满情趣。

3.再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1)作者写月迹,为什么要写镜子、院子、小河,而不直接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呢?

作者在这里用的是什么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

化虚为实。

写月迹,就怕写得太空灵,作者很巧妙地避过了这一点。

镜中月、院中月、水中月、眼中月,凭借穿衣镜、院子、河水、眼睛这一个又一个实体,空灵的月亮、月光、月色、月影便一一呈现出了实实在在的痕迹,也写出了孩子们起伏变化的心情。

(2)第2自然段写月亮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明确:

拟人。

符合儿童的心理,体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3)“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

“它就有了哩”富含童真童趣。

(4)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这句话。

明确:

通过寻月,孩子们清楚地认识到月亮、天空及未来的一切都是属于他们的。

这句话体现出了孩子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也说明有了属于自己的希望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因为希望是我们奋斗过程中的力量源泉。

这也正是作者通过神奇、大胆的想象而揭示出的深刻的哲理。

(5)在文中,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预设:

在本文中,“奶奶”这个人物是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奶奶”的身影贯穿文章的始末。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分析人物语言的角度来感悟“奶奶”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明确:

奶奶是一个童心未泯,对生活充满爱的人。

她了解、爱护并有意发展孩子的童心童真,引导孩子发现、感悟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

4.总结全文。

(1)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

明确:

文章的标题“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

(2)回顾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明确:

本文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子在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从中体会到奇妙、美好的情趣,表现了孩子们奇特敏锐的想象。

作者借此表达了要培养孩子发现美、追求美的高尚情趣。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

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

在我们生活的广阔空间里有着数不清的美好事物,只要用心寻找、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生活中的美。

对美的追求,应该是永恒的,对于文中的孩子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也是如此。

在学习这篇美文的过程中,同学们也都积极表现自己美好的一面。

无论是在课前的预习、课堂上的朗读课文,还是在合作学习等方面,大家表现得都很不错,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1.小练笔:

用一段话描写出你观察到的夜景。

提示:

可以以一个景物(如月亮或星星)作为描写的主体,然后兼顾写其他景物。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朗读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师:

课文写了“镜中月”“院中月”“水中月”“眼中月”,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在你最喜欢的段落、句子、词语上做好圈点勾画,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体验,谈谈欣赏的原因。

师:

老师先给同学们做个示范。

第3自然段中的“满满的”写月亮的满圆,“玉玉的、银银的”写月光的洁白,“粗粗的”写桂树的粗壮,“疏疏的”写枝叶的稀疏,“累累的”写花朵繁多。

叠词的运用充满童趣,请同学们注意积累。

生:

第2自然段中“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亮写活了。

师:

这个想象也很奇特,把月亮的情态写得很有韵味。

生:

我补充一点。

这一段中“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一句还照应了前文。

师:

照应了前面的什么呢?

生:

照应了前面的“盼着月亮”。

师:

对。

生:

我品读的也是第2自然段。

我把“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改为“深情地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

这就把月亮比作一个美女,她偷偷地溜到“我”的院里,拟人修辞手法很传神。

师:

这位同学的品析也很传神,有创意。

生:

第2自然段中的“爬”字把月亮拟人化;“失望”一词写出作者对月亮依恋的感情。

生:

我发现本文的对话很有特点。

如奶奶的一句“月亮进来了”就把读者的视线引到了月亮上;课文第4~7自然段不仅起到过渡的作用,而且表现出了孩子们好奇的心情;第19自然段中奶奶的一句话结束了争执,也将孩子们引到更远处去寻月;文中,奶奶的话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全班热烈鼓掌。

师:

太妙了。

老师还没有发现这一点——奶奶的话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这位同学也是一位发现美的人。

生:

第24自然段是本文的寓意所在。

这月亮象征了人们追求的美好事物,只要我们勇敢、执着地追求,美好的事物就在我们心中了,“那无边无际的天空”才属于我们。

(全班鼓掌。

师:

同学们的发言精彩纷呈。

刚才这位同学实际上点明了文章的中心,的确如此——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美,追求美,美就属于我们每个人。

师:

上面同学们对课文优美的词句品味细腻独特,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

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

生:

因为月亮就是一个美好的目标,告诉我们要勇于追求这个目标。

生:

作者想要记录月亮留给他们的美好的东西。

生:

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师:

是啊,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亮变化的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

作者通过记叙寻月的过程,描绘了美丽的月色,赞美了孩子们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美好的东西是属于每个人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寻找,就能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美好事物。

赏析:

《月迹》是一篇精美的文章,其精美之处体现在文章的语言中。

在本教学片段中,教师在品味文章语言的环节上做得很好,既有抛砖引玉的启发,又有精彩点评的肯定,还有深入总结的提升。

在整个课堂中,学生品味细腻,思考独到,探究得当,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想必他们的收获也是颇多的。

本文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为了避免让学生读得支离破碎,不能体会其中的美妙,我就思考编者的意图,他们是想让学生提升文学修养,在读中领悟作者的美好情感,在读中明白只要我们有了美好的情感就会去发现美好的生活的道理。

于是教学中,我就带领学生读课文,由分自然段读,到小组合作读、默读,一边读一边找出描写月亮的句子,把我想到的能读的方法都用上了。

一节课下来,学生终于把课文读通了,可是情感的表达还是不够。

怎么办呢?

于是我从杂志上找到了一篇描写作者童年生活的文章,在授课前也读给同学们听了。

在我的带动下,学生带着美好的情感来读文章,分析文章,效果的确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