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龙门中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1585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6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江县龙门中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平江县龙门中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平江县龙门中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平江县龙门中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平江县龙门中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江县龙门中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

《平江县龙门中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江县龙门中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江县龙门中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

平江县龙门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平江县龙门中学

(2015.9—2018.8)

2015年5月

 

第一部分学校历史沿革和现状

㈠学校沿革………………………………………………………………4

㈡学校现状………………………………………………………………5

1、基本现状………………………………………………………………5

2、发展优势………………………………………………………………6

3、发展劣势………………………………………………………………7

第二部分办学理念

㈠办学理念………………………………………………………………8

㈡一训三风………………………………………………………………8

㈢学校宣言、口号、誓词………………………………………………9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目标

㈠学校发展愿景…………………………………………………………9

㈡教师发展目标………………………………………………………10

㈢学生培养目标………………………………………………………10

㈣周期发展目标及年度目标…………………………………………11

第四部分 发展项目

㈠基础发展项目……………………………………………………13-22

第五部分 实施保障措施

㈠组织保障……………………………………………………………23

㈡制度保障……………………………………………………………24

㈡资源保障……………………………………………………………24

1、校徽:

校徽主体造型采用圆环图形,圆环内

壁由学校英文校名和中文校名组成又一圆形,同心圆

似充满动感的车轮,寓意着学校滚滚向前的发展态

势,象征着全校师生员工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坚定信

念和“和谐奋进,盛世腾龙”的优良校风。

内环中上

部为鲤鱼,下面为蓝色的大海,鲤鱼跳龙门象征着龙

门中学人才辈出,走向世界。

2、校旗:

校旗采用带有向上、创新、激情的红色作为底色,体现学校追求卓越,永远向上的精神;校旗左上角的两条鲤鱼象征学

生们努力探索知识的海洋和人生旅途中的挫折,激

励学生们奋发进取,扬帆驶向崭新的明天;同时也

象征了我校全体师生员工不畏艰难、奋勇直上的

豪迈情操。

中间龙的隐形图案是学校的“龙文

化”的象征;学校名称为金黄色书法字体,字迹

雄健、大气。

3.校花:

杜鹃花。

相传,古代有一位蜀国的

皇帝杜宇,很爱他的百姓。

死后,他的灵魂变为

一只杜鹃鸟。

每年春季,杜鹃鸟飞来唤醒老百姓

“快快布谷!

快快布谷!

”嘴巴啼得流出了血,滴

滴鲜血洒在地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

杜鹃花

十分美丽。

管状的花,有深红、淡红、玫瑰、紫、白等多种色彩。

当春季杜鹃花开放时,满山鲜艳,像彩霞绕林,被人们誉为“花中西施”。

五彩缤纷的杜鹃花,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热烈美好的感情,它也象征着学校的兴旺发达和师生的幸福生活。

4.校树:

桂花树,又名汉桂,属木犀科、

木犀属植物,大致分为四个品种,即丹桂,金

桂,银桂和四季桂。

桂花树风姿飘逸,碧枝绿

叶,四季常青,枝干较细,飘香怡人。

桂花树

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凡

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

“月宫仙

桂”的神话给世人以无穷的遐想。

桂花朴素典

雅、清醒淡雅、十里飘香、以气味清甜香溢被人喜爱运用桂花作为我校校树,寓意我校培养的学生温文尔雅、谦卑耐心、内心纯洁、品德高尚、有人格魅力。

5、学校标牌,包括班牌、教室牌、办公室牌、教师工作牌、学生胸牌、指示牌、提示牌,由各处室负责人设计。

6、校服,教师校服(2012年已设计订做)和学生校服。

校服也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让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

7、学校宣传制品,包括作业本、档案资料封面、宣传册、信纸、信封,都要设计有学校标志的图案。

8、标准色:

建筑物的整体色调、文化装饰物的底色、边框颜色为金黄色,与龙的金色一致,金黄色是作为一种重要标志,它给人一种明快、亮丽、温暖、崇高的感觉,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有效刺激人们的食欲。

9、标准字:

行楷字。

五、校歌《扬帆远航》

龙门中学校歌由艾六平校长、邓林老师作词,吴宝龙老师作曲。

歌词如下:

滔滔汨水源头,巍巍中央山傍,一井三将军的故里,这就是我美丽的校园、可爱的家乡。

和谐奋进,凝聚力量。

遨游学海,充满希望。

鱼跃龙门,我们播撒理想;志在华夏,我们扬帆远航。

 

龙门中学校歌

 

第一部分学校历史沿革和现状

一、学校沿革

平江县龙门中学原名龙门农业中学,1968年在首任校长余宗海的带领下于龙门镇土龙村蔡家垅创办,次年更名为龙门中学,1973年为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迁入土龙村黄家岭组,自此立定黄家岭,服务龙门,是平江县最东边的乡镇初级中学,2013年成功通过省级合格学校验收。

龙门中学坐落于湘赣边界的汨水源头,东望中央山,西枕汨罗江,南接长寿街,北通修水县,是一井三将军的故里。

承担着来自土龙、中段、银子、枫树、龙门、柘溪、岭羊、小江、白毛、杨林、黎家、芳草、源里、高坪、杨树、桃林等16个自然村的教学任务,服务半径辐射20公里,覆盖人口约21000余人。

二、学校现状

基本现状

生源现状

学校现有在籍学生677名,招生范围覆盖原龙门乡16个行政村,生源主要来自于龙门佐姣、柘溪学校、土龙学校、岭羊学校四所完全小学,绝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

学生思想较纯朴,学习积极性较高,都渴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但因地处偏僻,学生难以接收到现代教育信息,艺体教育匮乏,加之缺少父母关爱,大部分学生学习、生活等行为习惯较差,各种心理问题突出。

硬件现状

学校占地面积近30.2亩,建筑面积达912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3120平方米,固定资产达2300多万元。

整个校园规划合理,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区布局井然有序,南侧为师生生活区,拥有标准化学生公寓两栋、教师宿舍一栋、标准化学生餐厅一座,北侧为教学楼区,拥有现代化教学楼一座、综合楼一座和建筑面积达220平方米的校园文化广场,东侧为标准化150M四跑道的田径运动场和塑胶篮球场;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较齐全,校园网络、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监控系统都已升级,图书室、阅览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书法教室、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仪器室、劳技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室全面开放,现拟将全面安装终端化信息教学以及新建教师周转房一栋。

教师现状

学校现有教学班14个,共677人,其中住校生500人,教职工42人,其中专任教师41人,30岁以下教师27人,特岗教师20人,学历全部达标,其中本科学历30人,研究生学历1人,高级教师1人,获中学一级职称教师10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县级骨干教师1人,金龙学区名师工作室三个,学区名师(含室长)5人。

目前学校以外地青年教师居多,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教学充满活力,但流动性较大,专业难以对口。

(二)发展优势

外部条件分析

政府、

社会支持力度大、

校务班子重视

政府

给力

近年来,教育局和镇政府先后投入资金700多万元对学校办学条件进行改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校友

拥护

各级校友及社会贤达捐资助学,慷慨解囊

群众

爱戴

家长自发成立委员会,关心支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硬件建设日臻完善

近年来教师办公条件、住宿条件、教学设备全面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后勤保障日臻完善。

内部条件分析

管理体系完善,

领导班子团结年轻有活力;

 

一是建立“一位四体”的行政管理结构。

一位为统筹协调系统,包括党总支、校务会、教代会、家长委员会、办公室、工会等部门;四体为教学管理及教师服务与发展系统、班主任管理及学生服务与发展系统、安保与后勤保障系统、资产及财经管理系统。

校务领导有两位名师室长,平均年龄37岁,本科学历6人研究生学历一人

师资队伍较雄厚,

爱岗敬业

现有教职工42人,其中专任教师41人、工勤人员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1人,中级职称者10人(24.4%),初级职称者30人(占73.2%)教师的平均年龄仅30岁,教育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近年来,教师在学区级以上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的达80次以上,其中市级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县级一等奖3次、二等奖10次,学区级一等奖38次。

教师以人为本、爱岗敬业赢得了龙门人民的高度赞誉。

(三)发展劣势

外部条件有硬伤

规划有难度

目前,校园内靠学校大门和田径场处,三座杨树村吴姓、余姓的祖坟仍未搬迁,而学校多次请示镇政府、村委会,都一直得不到解决,这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校容校貌,学生的活动场地也因此受局限;

安全有隐患

学校是一个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上下学路程非常遥远,必须通过客运接送,而学校没有校车配置,学生只能乘坐客运汽车上下学或家长亲自接送,为此,学校曾多次请示县教育局、镇政府,但一直争取不到校车的配置,学校也多次与平江三中队、龙门汽运公司联系,希望在学生上下学时能有专车接送,但因龙门客运公司的运力不足,无法保证学生上下学时能有相应的客车接送,加之进校门口处是一段急陡坡路,下坡又正好连着308线,没有一处合适地点建立学生候车亭,因此存在学生上下学时交通安全的隐患;

用水有困难

学校师生饮用水一直采用深井饮水,而学校处在黄家岭村山坡上,因地势较高,周围没有良好的水源,只能从远离学校几百米的山坡底下靠河床的位置抽取地下水,因扬程较高、潜水泵的负荷较大、管道铺设较长,加之用水量较大,导致维修次数多,维修费用大,而且随着环境的影响,抽取来的井水越来越少,不能满足全体师生的生活用水,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内部发展待升级

学校硬件待升级

l教师住房紧张,学校只建有一栋教师宿舍共9套房,而目前学校有42位教职工,无法满足居住,只能把学生宿舍的一、二层暂时作为部分青年教师的宿舍,甚至部分办公室也住进了教师;

教室紧张,因近年生源不断增加,学校的教室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全校有14个班级,而教室只有13间,目前是用多媒体教室代替的,而且没有风雨活动室,碰到雨天时,集会就不能正常进行。

教学设备过于陈旧,教师办公设备跟不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所有教室都未实现班班通,体育器材老化严重,学校广播系统急需更新。

教室紧张,因近年生源不断增加,学校的教室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全校有14个班级,而教室只有13间,目前是用多媒体教室代替的,而且没有风雨活动室,碰到雨天时,集会就不能正常进行。

安全设施仍薄弱

1、校园监控未全校园覆盖,存在监控盲区;

2、学校安全预警、安全演练等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3、学校门卫无编制人员,管理欠规范。

行为习惯欠端正

学校大都是留守儿童,而留守学生从小缺少父母关爱,大部分学习、生活等行为习惯较差,各种心理问题突出。

教学师资有短板

1、教师队伍不稳定,要求调离甚至离岗的教师较多;

2、师资不足及学科不对口,制约着教育教学的质量;

3、校本研修欠规范,没有稳定的师资,也缺乏统一的教材、备课等;

4、教师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欠缺,功能室使用率不高;

5、部分青年教师成长不迅速,岗位适应慢。

课程开发缺特色

1、社团课程欠缺“龙”文化的特色,也欠缺有效的评价机制;

2、校本课程开发比较滞后,目前还没有形成符合学校实际、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体系;

3、课改工作刚刚起步,没有理念指导,难以深入开展;

4、活动课堂建设滞后,学科实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特色课程的开设得不到有效保证,质量、层次偏低。

第二部分办学理念

(一)办学理念

●文化理念:

“传承龙的精神,争做龙的传人”

●核心追求:

容合、福生、谐天、奋进

●学校精神:

尚志崇德和谐奋进

(二)一训三风

●校训:

鱼跃龙门,志在华夏

●校风:

和谐奋进,盛世腾龙

●教风:

德高艺精,技擅雕龙

●学风:

遨游学海,苦练成龙

(三)学校宣言、口号、誓词

1、学校宣言:

五十年风雨历程,五十年上下求索。

我们秉承“德高艺精,技擅雕龙”的教风,倡导“遨游学海,苦练成龙”的学风,用“鱼跃龙门,志在华夏”的校训激励师生,让“和谐奋进,盛世腾龙”的校风伴我们一路同行。

2、口号:

鱼跃龙门,志在华夏。

3、师生誓词

(1)教师誓词

我是龙门中学老师,我肩负着学生的理想、家长的期盼、党和政府的厚望。

我庄严宣誓:

不误弟子、不辱尊严、不负众望、不留遗憾,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德高艺精、技擅雕龙,我愿为教书育人付出一切!

(2)学生誓词

我自豪,我是龙门中学学生。

读书是我的习惯,学习是我的职责,报国是我的决心。

我庄严宣誓:

我将用智慧培育理想,不辜负父母的期盼;我将用汗水浇灌希望,不辜负恩师的嘱托;我将用信心铸就目标,不辜负学校的厚望;我将遨游学海,苦练成龙,去担当建设祖国的重任,实现中国梦。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目标

(一)学校发展愿景

以“传成龙的精神,争做龙的传人”核心文化理念引领,营造舒心、舒适、舒坦的“三舒”福生环境,在“一位四体”的结构基础上更加彰显,规范办学行为、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三行容合”管理体系,建设一支有爱心、责任心、好胜心的“三心”崇德教师队伍,培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身的龙中“四会”奋进少年。

着力推出“五学二重课堂”、“龙中特色社团”两个学校品牌,致力于将学校建设成一所和谐奋进、特色突出的农村示范性初级中学。

(二)教师发展目标

1、关键词:

“德高-师德师风、艺精-专业发展、和谐-稳定团队”

通过三年努力,建设一支德高、艺精、技擅;既懂得团结协作,又能胜任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师资队伍。

打造一支有爱心、有责任心、有好胜心的“三心崇德”教师团队。

2、“三心崇德“教师发展指标:

一级指标

二  级  指  标

有爱心

教学有爱、教法有爱、教改有爱

有责任心

1、多读书、勤反思、做个好学者

2、多听课、善教研,做个乐学者

3、多关注、会育人,做个伯乐者

4、开展常规工作、班级管理、效果逐步提高

有好胜心

1、落实“一年脱贫、两年致富、三年小康”发展指南

2、争取30%学区骨干,50%校级名师,80%老师能独立承担开发一门社团活动。

3、“三心崇德“教师评比,心中有成就

(三)学生培养目标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身

1、主题词:

“以品治校,全员品修”

坚持“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格成长并重”的育人目标,通过强化品修环境、品修队伍、品修制度、品修科研等建设,形成管理顺畅、队伍精良、方法创新、途径广泛、资源优化的品修工作格局。

努力打造安全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营造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四会奋进”少年发展指标:

一级指标

二  级  指  标

学会做人、做事

1、自信;2、自强;3、文明;4、友善;5、诚信;6、感恩

学会求知

1、勤学;2、好问;3、爱思;4、善交;5、惜时;6、合作

学会健心、健身

1、自律;2、健美;3、品行;4、责任;5、素养;6、开朗

(四)周期发展目标及年度目标

1、关键词:

“三舒福生”校园、“三行容合”管理、“三心崇德”教师、“四会奋进”学生、“五学两重奋进”教改”

发展

领域

周期目标

第一年度

2015.9-2016.8

第二年度

2016.9-2017.8

第三年度

2017.9-2018.8

办学条件

打造舒心、舒适、舒坦的“三舒福生”校园

1、完善信息工程2、教学楼文化更新;

3、美化校园

1、绿化、美化教工宿舍旁边休闲区;2、修建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活动场地。

1、创建舒适和谐校园;

2、硬化煤渣田径场;

3、修建阶梯教室

学校管理

在“一位四体”的行政结构基础上,构建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和谐校园,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等“三行容合”管理

修订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拟定学校常规工作的固定流程,正本清源,践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管理目标,规范学校常规工作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学校管理暨发展性评价制度,并将有关内容编印成册,极力服务“三行容合”管理。

1、大力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改进量化学生素质的考评方法

2、继续实践学校的精细化管理,逐步渗透人性化管理机制,

3、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实现德育教育先进校、教学质量优胜校的目标。

创建平江县更具有影响力的初中,打造龙门中学品牌,推介龙中“三行容合”管理经验。

教师团队

建设一支有爱心、有责任心、有好胜心的“三心崇德”教师队伍

1、建立培训、评价爱心活动体系;2、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着力培养骨干教师;

3、继续推进课堂人人达标活动;4、制订初任教师成长计划

1、完善“三心崇德”教师培训、评价活动体系;

2、全员参与,全员培训,实施“三心崇德”教师校本培训;

3、完善初任教师成长计划

1、完成“三心崇德”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

2、积累初任教师培训经验;

3、培养“三心崇德”名师,推介“三心崇德”名师。

学生团队

构建新龙中“四会奋进”少年学生管理评价机制。

培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身的龙中新“四会奋进少年”。

1、制订品德修养实施方案;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进一步完善“三礼四节”活动体系;

3、进一步开发社团工作活动项目,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4、进一步完善落实小组合作评比机制。

1、开发品修德育课程体系;

2、评选“四会奋进少年”活动;

3、开展保护环境,根除卫生陋习活动

4、上好体育课,搞好“体育一小时”,评比好每次体育成绩。

1、开展勤俭节约活动;

2、推介体育身体素质养成经验。

3、展示、推介品修德育及“四会”素养教育成果.

4、继续落实开发社会实践活动,挖掘实践活动长期合作基地。

教研教改

打造“工作热情高、教改方法高、实际效益高”的“五学两重”课堂;推进课题研究;开设、完善特色校本课程;进一步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完善县级课改示范校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开展学习龙中特色校本培训,为申请县级课改示范校工作;

2、做好县级课题阶段性评估;

3、完善体育、地理、化学名师工作室建设;

4、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5、继续落实导学案电子制作。

1、开展小组合作评比教学竞赛活动;

2、外出学习县级课改示范校工作学习与反思;

3、县级课题阶段性小结;

4、积极发挥名师工作室辐射作用;

5、教学质量逐步提升

1、开展“工作热情高,教改方法高、实际效果高”的“三高”奋进教师评选活动;

2、总结推介“三高”奋进课堂,推介“五学两重”课改经验成果;

3、县级课题结题;

4、总结推介名师工作室工作经验;

5、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第四部分发展项目

一、基础项目

(一)“三舒福生”环境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

后勤处、德育处)

精心规划设计,依规实施,营造舒心、舒适、舒坦的“三舒福生环境”,创建舒适和谐校园。

★年度目标与达标标志

项目

第一年度

2015.9-2016.8

第二年度

2016.9-2017.8

第三年度

2017.9-2018.8

年度目标

继续对环境进行“五化”;更新教学楼横梁与走廊文化;继续进行宿舍文化与教室文化建设;对新竣工的综合楼进行文化装饰。

申请县级文化示范校创建。

搞好食堂安全建设工作。

继续对学校环境进行优化;完成学校标识设计与装饰;创建县级文明宿舍;完善休闲、运动广场及阶梯教室。

利用校园空地修建“志夏亭”;硬化煤渣田径场;创建舒适和谐校园;让学生吃的放心,吃的开心,吃的暖心。

达标标志

1、植草100匹;

2、安装、改良校园内、外路灯;

3、对教学楼的走廊、横梁文化装饰进行优化、改良,内容进行更新;

4、继续进行教室文化建设、宿舍文化建设创新设计比赛;

5、规范师生言行,提倡在校园内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要求学生着校服、挂校牌进出校园;

6、申报县级文化示范校创建项目。

1、对剩余空地按规划进行硬化、绿化;

2、对教学楼、综合楼进行全面标识;

3、通过县级文明宿舍验收;

4、把宿舍楼旁边空地建成师生休闲区;

5、学生行为规范,举止文明,环境静美。

1、校园停车有序、规范;

2、全部(或部分)硬化田径场;

3、成功创建舒适和谐校园;

4、师生着装规范,行为举止严肃活泼,打造静雅校园

★实施策略

1、建筑标识将已“龙的精神”为指导思想命名,争做“舒心”教育。

2、校园环境“舒适”

●积极投入金龙学区“美丽校园,高效课堂”创建活动。

●开展“绿色校园”创建活动。

●多渠道筹措资金按规划逐年完善环境建设项目。

3、整体氛围“舒坦”

●将校园主色调定为黄色。

●校园文化融入师生情感,人文结合,高雅脱俗。

●继续开展“三心、四会、五学两重、”师生评选活动,倡导师生语言文明,行为规范,身体强健。

●继续逐年开展教室、宿舍创新设计比赛,师生参与,打造个性化、品牌化的教室文化,并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二)“三行容合”管理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

校长、行政人员)

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行为、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的“三行容合管理”。

完善五个督导小组的督导评估机制,重视过程评价与问题跟踪;逐步形成“规划引领,文化提升,评价促进”的自主督评模式,有序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促进学校各部门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文化,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效的、适合我校特点的管理体系,

★年度目标与达标标志

项目

第一年度

2015.9-2016.8

第二年度

2016.9-2017.8

第三年度

2017.9-2018.8

年度目标

1、完善七个督导小组的评估督导机制;

2、重视过程评价与问题整改跟踪;

3、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完善人事工作方案;

4、初步形成学校和教师自主发展、自我评价机制。

1、初步形成“规划引领,文化提升,评价促进”的自主督评模式”;2、制订学校章程;

3、逐步形成现代学校制度;

4、推进学校开放化、民主化、信息化管理。

1、规范办学,依法治校;

2、完善、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3、让学校制度植根于师生心底,提升制度的执行力;

4、放大制度的激励作用。

达标标志

1、督导小组组长业务培训;

2、每个小组逐月列出问题清单,并跟踪整改情况通报;

3、制订教职工请假及绩效考核相关制度,竞聘上岗和末位淘汰制度;

4、推进信息化管理。

1、制订学校章程;

2、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

3、学校制度深入人心,认同率高;

4、制度的形成过程公开、民主;

5、完成学校制度民意调查。

1、开好教代会,进行学校制度第二轮民意征集,完善、修订学校章程;

2、开展“三行容合管理”经验与反思征文活动;3、学校管理形成特色,产生积极效应,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实施策略与措施

1、第一年度(2015.9-2016.8)

●督导小组组长业务培训(校长主持)

●建立问题清单(督导组长)

●制订人事制度(校务会、教代会)

●推进管理信息化(督导组长)

●修订绩效考核方案(校务会、教代会)

2、第二年度(2016.9-2017.8)

●制订学校章程。

●三年规划达成度测评。

●编印《龙门中学管理制度汇编》。

●第一轮学校制度民意调查。

3、第三年度(2017.9-2018.8)

●学校制度第二轮民意征集。

●三行容合管理”经验与反思征文活动。

●推进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促进管理走向民主化。

●推进网络化管理,促进管理走向信息化。

●努力提升制度的执行力。

(三)“三心崇德”教师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

工会、教导处)

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以德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