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之鉴赏情节.docx
《小说阅读之鉴赏情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阅读之鉴赏情节.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说阅读之鉴赏情节
小说阅读之鉴赏情节
【知识聚焦】
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它的主要特点是:
用艺术概括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一般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对环境做具体描写。
小说情节是指在小说提供的特定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
小说情节组成部分通常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
情节往往显示生活中矛盾的发展过程。
情节的巧妙安排对于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有着重要意义。
着眼于“情节”要素鉴赏小说,应注意什么?
首先是,找出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情节从发生到结局,前后是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这种内在联系也就是贯穿在整个作品中的情节线索。
例如,鲁迅的《祝福》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是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矛盾冲突。
小说情节线索又有主线、副线和明线、暗线之分。
鉴赏小说情节,若能抓住情节的线索,把握其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我们在分析作品时统观全局,全面把握作者的意图。
其次是,由事见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人物形象塑造服务。
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应该由事见人,将人物性格与情节联系起来分析。
小说就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情节描写来完成孔乙己复杂性格的刻画的。
阅读鉴赏,要逐一分析、挖掘情节的意义。
例如,鲁迅的《孔乙己》这篇小说中,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众人嘲笑他,孔乙己与之争辩的情节,突出他的偷窃、迂腐的坏毛病;写孔乙己教写四种“茴”字,分豆给孩子们吃的情节,表现他自傲和善良的品性;写孔乙己被举人打断腿、爬到酒店喝酒、谎称是跌断的等情节,表现了孔乙己受欺凌的悲惨命运和爱面子的弱点。
再者是,见微知著,应从细节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作品的情节是由很多个场面和细节组成的。
分析场面和细节是鉴赏情节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只有这样的情节才显得具体、充分和中肯。
例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的结尾处,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
“使尽平生的力气画圆圈,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这一细节生动传神地刻画了阿Q的麻木、无知以及精神胜利法。
此外,还要注意辨识小说的叙事方式与情节编织的结构特点。
小说中的叙事方式,常见的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
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生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顺叙的类型具体又有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叙写,按事件发展的阶段进行叙述,按事件发生的空间顺序叙述等。
顺叙法的优点在于情节环环相扣、脉络清晰。
倒叙是指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关键、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提到开头来写,并非是把整个事件倒过来叙述。
倒叙法的优点在于能把情节安排得曲折离奇,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
补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插入少量文字对人物或事件作简短的补充说明。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场中,为了表达某种表达上的需要,帮助开展情节,刻画人物性格,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有关的文字。
它多用于材料众多、情节复杂的作品中。
平叙是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件事或多件事的叙事方法。
小说情节结构往往讲究“尺水兴波”,在有限的篇幅内制造出扣人心弦的波澜。
营造小说情节波澜的构思方法通常有悬念法、误会法、巧合法、反转法、递升法等。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
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一、 概括情节类题解题方法
(1)从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寻找线索,抓住重要场面、重要事件等几个方面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2)答题时对事件的概述,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材料本身未涉及的除外,尤其是“何人”“做何事”不能省)。
(3)要注意题干要求中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常见题型】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
请依次加以概括。
3. 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
请概括回答。
4.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例:
雕花烟斗 冯骥才
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
“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
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
”
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
还知道我画画?
”“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A)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
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
”唐先生诚恳地说“不!
”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
”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
”“不,不,俺要不得!
”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
”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
“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B)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
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踩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
”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
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什么?
”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 (有删改)
请梳理小说的情节,简析情节安排的妙处。
【答案】情节:
①受尽歧视,花房邂逅;
②花房交往,感受温暖;
③重戴桂冠,冷落花农;
④再次落魄,重拾真情。
妙处:
①制造波澜,吸引读者;
②在对比中刻画人物,突出个性;
③有利于表现主题。
泥人张
冯骥才
①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②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
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
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
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③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
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
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
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
“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
”
④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
当下,城里城外气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
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
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
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⑤可是手艺人除外。
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
怵谁?
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⑥但是不一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来。
有个细嗓门儿的说:
“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
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
”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儿说:
“在哪儿捏?
在袖子里捏?
在裤裆里捏吧!
”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⑦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都听见了。
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
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⑧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
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
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⑨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绝了!
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桌上一般。
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⑩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
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
“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
⑪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⑫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
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
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
贱卖海张五。
⑬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
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⑭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
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解析 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其实就是概括故事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
本文的情节发展历经了四个阶段:
①②段为故事的开端;
③~⑪段为故事的发展;
⑫⑬段为故事的高潮;
⑭段为故事的结局。
答案
为瞧各样人,捏各样人,泥人张常去天庆馆饮酒;
海张五张狂出场,泥人张毫不理会,海张五及手下人拿泥人张找乐子,泥人张捏完核桃大的海张五脑袋扬长而去;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几个小杂货摊贱卖海张五泥像;
海张五花大价钱把街市上卖的泥人连同泥模子全买走了。
信 任
甘晓成
将军战功赫赫,战后成了国家高级领导人。
大乱初定,国内治安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将军决定为自己增加几个可靠的卫士。
将军的贴身卫士当然必须百里挑一,副官汉克负责初选。
他整理好详细资料后,再由将军亲自圈定。
这一天,在汉克送来的名单里,将军圈点了一个叫斯曼的下士。
斯曼的射击、格斗等各项科目都是全优,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纺织工人,看起来没问题。
斯曼身高一米八,身体非常强壮,长相也极为英俊。
将军看了非常满意,拍了拍斯曼结实的肩膀:
“小伙子,好好在我身边干,你会有大好前程的。
”斯曼并没有特别激动,自始至终表情一直很平静:
“将军,谢谢您的提拔。
”看着斯曼不同寻常的平静,汉克突然有一种不祥的感觉,他隐隐觉得这个斯曼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事实证明,斯曼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卫士。
好几次,斯曼不费一枪一弹,就凭他那双铁钳一样的手和精湛的格斗本领,就轻而易举地制服了企图对将军不利的暴徒。
不知不觉,斯曼成了将军面前的红人,直到有一天……
这一天,汉克一脸紧张地来到将军办公室,说:
“将军,那个斯曼,太危险了,不能留着他。
”
“什么问题?
”将军顿时也紧张起来。
“将军,我无意中找到了斯曼入伍前的原始档案。
他十一岁那年父母双亡,现在的父母只是其养父母。
他的亲生父亲,是死去的麦克上校!
”将军的脑袋里嗡的一声。
十二年前,麦克上校是将军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后来将军抓住机会,以通敌叛国罪下令处决了麦克上校全家,只有他不在家的小儿子得以幸免。
没想到那孩子如今竟成了自己的贴身卫士!
看将军沉默不语,汉克小声请示:
“要不要把斯曼控制起来?
”
将军沉思一会儿,脸上突然露出了笑容,说:
“继续留用斯曼。
另外,在适当的时候,把斯曼的身世和我用他做我卫士的故事,透露给报社。
”
不久,全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将军与仇人儿子的故事。
一时间,将军的宽阔胸怀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赞叹。
将军和斯曼长谈了一次,斯曼的表情依然非常平静。
他说父亲的确是想叛变投敌,将军处决他没有错。
将军为斯曼的父亲大发感慨:
“其实我与你父亲是很好的朋友,可军法无情,我也是没办法。
”将军甚至掉了几滴眼泪。
站在一旁的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一种阴冷的恐惧。
将军重用仇人儿子的事情,在喧嚣了一阵后又平静下来。
这天,将军应邀到一所大学演讲。
斯曼着一身军装,腰佩手枪,不离将军左右。
演讲进行到高潮时,斯曼突然发现,一个戴墨镜的男人形迹十分可疑!
斯曼感觉情况不妙,把手按在了枪套上。
突然,墨镜男人掏出了手枪。
斯曼出枪更快,挡在将军面前,同时抢先向对方开火。
斯曼的枪没有响,刺客的子弹却应声而至,射进了斯曼的胸膛。
刺客的子弹有毒,斯曼当场殒命。
在送别斯曼的葬礼上,将军泪流满面,再一次感动了全国人民。
汉克很疑惑,斯曼的手枪,关键时刻为什么不响呢?
汉克反复检查了斯曼使用过的手枪,他发现,子弹里没有火药!
所有的子弹都没有火药!
汉克当即向将军报告,将军轻描淡写地说:
“我知道,是我让人做的。
”汉克惊讶:
“为什么?
”“你以为我真的相信斯曼?
他毕竟是我仇人的儿子,谁能保证他不会对我不利?
实话对你说,自从我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他的枪里就再也没有一颗真正的子弹了!
”
当晚,将军被杀,他的脑袋被子弹打穿了,眼睛瞪得很大,死前似乎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而汉克自此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留下了一张字条:
世界上可怕的不是不被人信任,而是有人假装信任你!
1.请围绕汉克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
解析 汉克这个人物形象贯穿全文,解答时应根据要求,扣住汉克的所作所为,把汉克的活动理清,注意要围绕汉克进行概括。
答案
①负责将军卫士的初选工作;
②隐约察觉斯曼的不同寻常;
③发现斯曼的真实身份;
④建议将军控制斯曼;
⑤为将军的落泪感到恐惧;
⑥对斯曼的手枪不响感到疑惑;
⑦明白斯曼遇害的真相后,杀死将军。
【题型点拨 】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述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述;
3.概述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对小说情节的概述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寻找线索,抓住重要场面、重要事件等几方面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②答题时对事件的概述,应按照“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材料本身未涉及的除外,尤其是“何人”“做何事”不能省);
③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
④要注意题干要求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二、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
一般可从情节安排与人物性格刻画的关系,从情节安排与推动情节发展的关系,从情节安排与主题思想表达的关系等方面来分析。
题型点拨 1.文中写了××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内容对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
3.某事物、某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分析情节作用也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的,具体说来:
(1)从结构(情节自身)方面:
①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②照应前文;
③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
④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⑤线索,贯串全文。
(2)从内容方面:
①点明了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表现了(或突出了)人物性格;
③表现主旨或深化了主题。
答题时可采用这样的形式:
××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题点聚焦
如何分析某处情节内容的作用
分析某处情节内容的作用是小说情节考查中的重要题型,这里具体谈谈如何答好这类题。
1.审清问法,区别作答。
一种是综合问,只问“情节有什么作用”,对于这种问法,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情节本身)两方面作答,或者说扣住小说四要素答题:
情节作用、人物作用、环境作用、主题作用。
一种是单一问,只要求答出情节安排方面的作用,如2008年江苏卷第12题,2010年课标全国卷第11题第(3)题。
这种问法较普遍,是重点题型。
这种问法,一般要弄清该情节在小说整个情节中所处的位置,它之前与之后的情节各是怎样的,把握它在小说整个情节因果链中的位置、阶段和作用。
这些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为下文某情节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②照应上文某处情节;
③推动情节发展进入高潮或转折;
④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就情节的阅读效果分析)。
2.注意答题规范模式
①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提供依据,设置伏笔悬念等),推动……情节发展(进入高潮或转折);
②表现了……的思想品质(心理),有助于塑造……的形象;③揭示(表现、突出)了……,有利于表现……主题。
解题思路:
内容作用+结构作用
【内容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刻画人物性格。
③推动情节发展。
④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结构作用】
①创造悬念,引人入胜;
②前后照应;
③侧面衬托、埋下伏笔;
④总结上文、点明题意;
⑤起线索作用。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突出了……,表现了……(内容)。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突出了……,表现了……(内容)。
分析小说的开头与结尾部分的作用,可从开头、结尾部分与环境描写、情节发展、小说主题思想的表现等方面的关系来考虑。
小说常用的开头
(1)设疑法(悬念法)。
先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
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读下去。
具体说,其作用有:
①引起读者的思考;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
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法。
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
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烘托了水生嫂的美好心灵。
小说的结局
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如《项链》。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项链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伏笔:
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珠宝店老板说他只卖过盒子,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喜剧性的结局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符合人们阅读的心理预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
留下了“空白”让读者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
【真题示范】
示例1:
(2012辽宁卷 《最后的黄豆》)小说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概括。
(6分)
【解题指津】
小说自始至终都有关于爷爷嚼黄豆的描写,伴随着爷爷看染布、办染坊、还赌债、离开人世的全部过程,而每一个阶段的爷爷嚼黄豆,都折射出爷爷不同的心灵世界。
“爷爷蹲着看染布时……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
”表现出爷爷对染布的专注。
“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
”表现了爷爷的勤劳与坚强。
“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地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
他说,父亲是一个‘倒钱筒’。
”则表现了爷爷守成的艰辛与无奈。
爷爷嚼黄豆的情节在结构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①生动揭示“爷爷”心理,反映“爷爷专注”、执著和顽强的性格;
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将“爷爷”创业、守成过程中的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③为情节发展作铺垫,使故事情节更丰富、更合理。
示例2:
(2012江西卷 〔法〕雨果·克里兹《报复》)小说开头写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
(4分)
【解题指津】题干要求分析开头部分情节的作用,解答时要把握切入点。
小说开头部分的情节往往交代故事的环境、背景,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这是其一;小说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它能显示人物的身份,展现其性格特点,这是其二。
小说某一情节是小说整个情节的一部分,在其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中占一席之地,在结构上起一定作用,这是其三。
解答此题,可从上述三方面来分析写彭恩打电话的情节的作用。
【参考答案】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点明彭恩的身份;
③表现彭恩尖酸、刻薄、盛气凌人的性格特征;
④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示例3:
(2012全国新课标卷老舍小说《马裤先生》)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解题指津】本题要求分析开头段中有关人物衣着言行描写的意图,解答时可从这样写与人物形象刻画、后续情节发展、读者阅读心理反应等角度来分析。
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在衣着上表现了他的庸俗烦琐,在言行上表现了其无聊的废话。
人物肖像行为的描写,首要的作用是刻画人物形象;其次一般可能会有点题、引题的作用,也可能有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的作用,或与结尾形成照应等作用,还有的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印象等作用。
分析时,应联系上下文来作出具体判断、阐释。
【参考答案】
①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
②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
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4:
荒漠一夜
付浩勇
天蒙蒙亮的时候,他已在大漠的荒滩里跋涉了整整一夜。
他蠕动着苦涩僵硬的舌头,舔了舔嘴唇上的干血泡,面对一望无际的沙梁,不由回望一眼身后伴随的追敌——晨雾里闪着两点绿光的饥饿的野狼,心里又掠过一阵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