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学校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0350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学校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学校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学校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学校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学校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学校发展规划.docx

《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学校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学校发展规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学校发展规划.docx

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学校发展规划

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学校发展规划

(2014-2017年)

第一部分办学现状

一、教育形势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明确强调了教育在国家战略中优先发展的地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坚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因此,当前教育承担的任务十分艰巨。

随着浙江省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全面深入和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高中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提出了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改革着力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

当前的教育形势,给我们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均衡教育将得到普遍实施,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新举措将有得到强力推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将提到更高的层面,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文化内涵、课程资源和培养特色将成为高中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的生源压力和竞争压力将空前增大,优胜劣汰的法则将在未来的高中教育中将得到充分的展现。

因此,超前谋划、未雨绸缪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工作,砥砺奋进,加快发展,实现学校的跨越发展。

二、历史与传统

(一)学校历史与传统

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是一所具有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人文气息浓厚的省三级重点中学、市现代化学校和省文明单位。

学校自创办以来,以科学的管理、严谨的治学、创新的精神、踏实的作风,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之路,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合格毕业生,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

多年的办学积蕴,学校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向上”的校训,“爱国荣校、自强不息”的宜高精神,“学业扎实、生活朴实、工作踏实、身体结实”的校风,“求真、求实、求精、求新”的学风,“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教师快乐工作,学生幸福成长”为办学理念,以“育人为本、科学管理、提高质量、注重特色”为办学思路,高举“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两面旗帜,开拓创新、团结拼搏、克难攻坚,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已为学校下一阶段改革和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三、学校现状

1、生源基础:

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学生数1207人。

按照县教育局有关规定,学校高一新生主要来自宜山施教区(宜山一中)与龙港等片区学校的部分学生。

由于施教区小与生源数量少,招生政策的限制,现与同类学校相比,生源质量处于中下等级,高分段入学学生极少。

2、师资水平:

学校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136人,其中专任教师130人,行政管理3人,教辅后勤人员3人。

在专任教师中,中高级教师98人,其中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41人,教育硕士10人,县级以上“三名”“三坛”、骨干教师等优秀教师52人,学校师资质量在同类学校中处中上水平。

3、办学条件:

学校现占地86亩(56946平米),建筑面积23159平米,生均建筑面积为14.6平米,绿地面积22197平米,生均绿地面积13.9平米,学校实验室条件达到了省Ⅰ类标准,教学、生活、运动条件达到了省重点中学的标准,硬件设施在同类学校处于前列。

4、管理水平:

优化管理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立足多年的文化积蕴,逐步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管理特色。

◇行政管理——在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前提下,实施扁平化管理,各年段分别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各行政人员又分别负责带好一个教研组建设。

学校整体管理呈现线条化、网络化、立体化。

◇德育管理——在全面、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前提下,推行学生自主德育模式,初步形成德育主题实践教育系列化。

◇教学管理——在强化师德建设、校本研训的前提下,实施学本课堂的有效教学,构建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四、发展优势

1、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已具有较明确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思路,追求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已成雏形。

2、学校办学实力逐步提升,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现代化硬件设施方面在兄弟学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3、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声誉不断上升,师生自我发展意识不断增强,教师素养和骨干教师队伍日益壮大,校风、学风、教风优良,为学校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4、宜山基础教育扎实,宜山人民重视教育;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正逐步落实,国家对教育投入必将日益加大,教育发展外部环境正逐渐优化,为教育事业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五、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1、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还不够突出,在周边兄弟学校竞争中优势还不够明显,新一轮学校竞争日趋激烈,学校压力明显增大;

2、乡镇区域调整后,学校施教区缩小,并且全县高中生源呈逐年减少,高中生源相对不足的局面短期内不能明显好转,学校办学成本会逐年增大,学校经费不足矛盾日益突出;

3、学校师资队伍结构还不尽合理,省、市级名师匮缺,教师主动发展意识还不够强,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学校课程体系还没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新课程实施需进一步深化,办学理念需进一步更新,新高考新学考的背景下,高中教学改革还必须进行强化,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与办学理念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新的课程改革和新高考为契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高举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两面旗帜,坚持“让教师快乐工作,让学生幸福成长”的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科学管理、提高质量、注重特色”的办学思路,坚持“创卓越特色学校、育优秀特长学生、做品质专长教师、建幸福学习校园”的办学总目标,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教研兴校、文化立校三大战略,积极组织实施“幸福人生工程”,紧紧抓住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有利时机,积极构建宜山高中特色的课程体系,创建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校,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素质的优秀特长人才而努力奋斗。

二、办学理念

让教师快乐工作,让学生幸福成长。

让教师快乐工作:

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及共同的价值取向的地方,成为教师快乐学习、工作、生活的理想场所。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环境,让民主和谐、严谨高雅、务实进取的精神成为学校文化的主流。

搭建民主管理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工作,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搭建教师成长舞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让所有教师明确个人的发展规划和阶段奋斗目标,进一步激发工作的热情。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让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群体活动与体育锻炼,摆正位置,端正态度,心怀愉悦,不断提高幸福指数和身心健康。

让学生幸福成长:

实施“幸福人生工程”,落实四大行动项目计划。

一是理想道德奠基项目,开展德育主题系列化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二是文明素养提升项目,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开展行为规范达标竞赛活动和“四自”(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文明素养;三是科学文化素质提高项目,积极推进新课程第二阶段实施方案,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四是兴趣特长培养项目,积极做好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等四个领域课程落实与实施,积极开设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各类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体育节、艺术节、文化科技节和读书节等活动。

努力把宜山高中打造成宜高人的精神乐园。

第三部分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战略

创卓越特色学校、育优秀特长学生、做品质专长教师、建幸福学习校园。

◆创卓越特色学校——要把学校办成同类学校中教育思想一流、教育质量一流、教育技术一流、学校管理一流、办学条件一流、办学特色鲜明的浙南名校。

◆育优秀特长学生——要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有兴趣爱好并有个性特长的高中生。

◆做品质专长教师——要求教师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创新精神并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教师。

◆建幸福学习校园——要求把学习和工作作为人生的幸福追求,把幸福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的最大特色,把实现人生幸福作为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

二、发展目标

浙江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省级体育特色校、省示范实验室、省教科研先进学校、市艺术教育特色校、省艺术教育特色校、市示范性家长学校。

三、育人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坚持以育人为本,培养具有现代人素质的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有兴趣特长的高中生;培养学生具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品质。

第四部分重点项目和实施策略

一、规划管理

1、具体目标

制定体现现代教育思想与学校文化特色的三年发展规划,并具体落实到各部门,形成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规划期内适时调整学校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

预定发展目标基本实现,学校运转高效有序、充满活力,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具有可持续发展后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特色逐渐形成,各项工作及荣誉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家长、社会满意度高。

2、学年度目标

2014学年——①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教代会审议通过;②通过省级文明单位复评;③确定新一轮的学校发展性评价运行机制,形成一套能促进师生自主、主动、全面、健康发展的规章制度。

2015学年——①创建市示范家长学校、市艺术(美术)特色学校、省体育特色校(篮球);②推进学校建设,深化内部管理机制改革,以人为本,进一步优化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注重提高师生精神文化生活内涵,不断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师生对幸福校园的认同感。

2016学年——①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学校、省级文明单位复评、省级示范实验室;②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③举办学校建校60周年庆祝活动,大力弘扬学校历史文化传统,加强爱国荣校教育,提升办学水平。

3、实施策略:

①积极发动师生参与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召开教代会,集中全校师生智慧,使规划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行动纲领;

②探索并推进以人为本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以强化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规范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实施办法,强化教师工作考核绩效,提高工作效能,并在制度建设过程中积极强化民主治校建设效能;

③分解和落实学校发展目标,认真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

④围绕目标积极组织开展主题创建活动,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⑤逐步发挥校园文化在管理中的引领作用,积极提炼健康、上进、和谐的校园文化精神。

⑥建立学校评价的运行机制框架,成立相应监督的保障组织。

二、德育深化

1、具体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重点内容,制定德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构建切合学生实际、分层递进的德育目标体系和内容序列。

建立“全面、全程、全员、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机制和考核机制。

加强校本德育课程的研发,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发挥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的主体作用,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家庭、社会融合互动的育人网络。

2、学年度目标

2014学年——①制定德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构建分层递进的德育目标体系和内容序列;②强化基础德育,注重学生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进一步提升校园的文明程度;③实施“幸福人生工程”,深化学生自主德育的管理机制建设,成立学生互助委员会,进一步彰显学校人文关怀精神;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重点,开展德育主题教育。

2015学年——①完善德育主题实践教育并形成特色,开发校本德育课程系列;②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建立学校德育活动基地,加强德育实践教育。

③加强班级文化、寝室文化、办公室文化、家庭文化建设,丰富师生业余文化生活,关注家庭文化建设;④切实加强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提升班主任工作建设层次,扩大德育骨干队伍;⑤创建市示范家长学校、市艺术(美术)特色学校。

2016学年——①深化德育主题实践教育,彰显德育特色品牌,形成校本德育课程体系;②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德育名师群建设工作,不断扩大名班主任队伍;③开展建校60周年庆祝活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其育人功能,进而形成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④实施“幸福人生工程”出成效,创建省体育特色校(篮球)、省级艺术教育特色校(美术)。

3、实施策略

①制定德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开发校本德育课程,构建分层递进的德育目标体系和内容系列,加强德育队伍的培训,推进德育队伍专业化发展,形成全员育人新局面。

②创新德育工作机制,围绕“学校文化建设”主题,实施“幸福人生工程”,全面落实四大行动项目,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

③进一步完善学生自主德育的管理模式,努力打造学生自我管理德育品牌,着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④根据德育大纲,利用各学科的优势和特点,特别是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充分挖掘学科德育资源,渗透德育工作。

⑤寓教育于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之中,在活动中促使价值观内化,重视活动的设计、学生的参与将成为主要标志。

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继续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

⑦进一步探究适应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工作的新机制。

⑧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促进信息技术在德育中的应用,改进德育方式、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三、教学改革

1、具体目标

根据“减总量、调结构、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加快选修课程建设,三年内努力达到省二级特色示范学校的课程建设标准。

加快课程校本化建设,构建具有宜山高中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

积极开展“轻负担、高质量”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探索网络背景下的教学改革。

积极实施选课制度,开展走班制教学,不断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生潜能开发,努力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个体化选择学习的需求。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学生负担适度。

教学常规落实,探索作业“编、选、布、改、评”的新途径、新策略,落实作业“精选、先做、全批、及时反馈”十字要求。

积极实施分层作业,探索拓展性、探究性、实践性作业形式、内容,编写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作业题。

2、学年度目标

2014学年——①总结新课程实验成果,深化新课程改革,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②着力新高考新学考的政策研究,提出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改革方案和选课选考方案。

③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强化规范工作,加强学本课堂的有效教学研究,并落实有效性教学的分年段策略研究;④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实施分层作业,探索拓展性、探究性、实践性作业形式与内容,编写校本作业题。

2015学年——①形成具有宜山高中特色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展选课、走班制度、学分制度、弹性学时制度和评价制度的改革;②强化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开始平行分班模式下的“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实验;③进一步推进并落实有效性教学的分年段策略研究,教学质量实现稳居县内同类学校领先水平。

④应对新高考,形成比较成熟的学生选课选考制度。

2016学年——①总结前两年的课改经验,各学科均具备系列精品课程,各学科均拥有教学改革的领军教师;②课堂教学质量再提升,实现市内领先水平;③完善新高考第一届毕业生的备考策略,力争高考成绩的历史性突破;④创建省教科研先进学校。

3、实施策略

①继续实施全员新课程培训,完成每学年72学分教育任务。

②以《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浙江省高考改革新方案》为指导,深化新课程改革,积极开展选课制度、学分制度、弹性学时制度和评价制度的改革,构建学校特色课程体系。

③通过调查研究、校外名师引领、探讨交流等措施,认真总结新课程实验成果,并尝试“分层教学”实验。

④健全并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规范条例》、《教师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常规基本要求》,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⑤在规划期内,以备课方式、课堂效率、规范考试、作业评价四方面为改革重点,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进步。

⑥把抓教学研究、方式改进、提高效率作为教研组建设的重点内容,把抓作业评价、考试分析、备考策略作为备课组建设的重点内容,强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

⑦进一步利用网络、逐步构建学校教师学科知识资源库。

四、队伍建设

1、具体目标

构建一支事业心强、职责分明、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队伍,班子成员作风扎实,具有改革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教职工满意度高,了解并能运用现代学校管理方法和手段,能有效解决面临的困难。

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通过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建立各级骨干教师梯次培养机制,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并在教学中发挥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完善《教师年度考核条例》,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与保障机制,促进教师主动学习、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能达到省定每学年72学分的要求。

2、学年度目标

2014学年——①中层干部进行轮岗调整,增强工作创新能力,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逐步形成师生满意度高、创新和实践工作能力强的领导队伍。

②制定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确立分层目标引领与个人规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发展机制;③完善教师年度工作考核条例,建立教师自主发展机制,教师师德建设、专业发展和身心健康水平有一定提高;④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建立各级骨干教师梯队培养机制,加大培养力度。

教师参加上级各类评比、评选中获奖人数和档次不断提高。

2015学年——①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提高管理工作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形成师生满意度高、创新和实践工作能力强的领导队伍。

②健全分层目标引领与个人规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发展机制,逐步优化整体师资水平,教师师德建设、专业发展和身心健康水平有明显提高,并形成有若干的名师团体;③不断完善教师年度工作考核条例,进一步形成教师自主发展机制,教师骨干队伍不断扩大,省、市、县“三坛”数量和名师数量明显提升,教师参加上级各类评比、评选中获奖人数和档次不断提高。

④继续教育完成率能走在兄弟学校前列。

2016学年——①加强领导干部教学业务指导能力的提升,形成师生满意度高、创新和实践工作能力强的领导队伍。

②基本建成分层目标引领与个人规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发展机制,教师师德水准、专业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提升明显;③省、市、县“三坛”和名师队伍数量有所突破,示范引领作用明显。

教师参加上级各类评比、评选中获奖人数和档次不断提高。

④教师继续教育学分达到72学分,六项专项素质提升工程成绩显著。

3、实施策略

①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合理调整结构,强化服务意识与创新意识,积极运用现代管理方法与手段,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学习楷模勤耕耘、创先争优促发展活动;

③制定教师专业发展三年工作规划,并要求教师制定自我发展规划,设立分层发展目标,建立目标引领与个人规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自主发展机制。

对青年教师进行分层基础性目标管理,对骨干教师实行分层发展性目标管理,并结合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完善考评体系;

④强化名师培养工程,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六项素质提升工程;重点通过多元校本培训为造就名师搭设平台,造就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名师队伍。

⑤狠抓学校教科研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与科研水平,以现代化理论为基础,以案例研究为突破口,以教育现实问题为载体,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叙事研究与行动研究,立足实际操作,强化课题论文研究。

⑥积极推进教师快乐工作的环境建设,一是积极组织实施教师健康促进工程,二是做好送温暖工作,三是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提高教师待遇,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五、学生培养

1、具体目标

重视学生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重视后20%学生的质量临控和帮扶,阳光体育活动正常、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学生素质发展评价体系和学生成长记录机制,学生各科学习均衡发展,学业水平不断提高,高考、学考评价成绩名列同类学校前茅。

学生个性兴趣和特长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和比赛成绩显著,优秀学生自由发展空间大,学生成长目标有效达成。

2、学年度目标

2014学年——①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素质教育方向,全面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德育主题系列化教育活动;②学生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明确成效;③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成长记录档案袋;④学生德、智、体得到全面提高;高考、学考成绩突出。

2015学年——①学生自主发展意识逐步提高,自律能力不断增强,行为习惯良好,校园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②后20%的学生学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③学生个性兴趣特长得到初步张扬,各类竞赛成绩明显提高;④学生评价机制得到逐步完善,学生主动性发展意识较强;⑤阳光体育活动正常。

高考、学考成绩突出。

2016学年——①校风、学风优良,学生社会责任感强、有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和锻炼习惯;②教育教学质量在同类学校中领先;③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成绩显著;④第二次通过省级文明单位复评。

⑤阳光体育活动正常。

高考、学考成绩突出。

3、实施策略

①树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明确培养具有现代素养的优秀特长学生的育人目标;

②深入开展省级文明单位复评活动和创文明班级(科室)、争当文明学生(教师)活动,开展行为规范五项竞赛活动;

③建立德育导师制和学业导师制,重视对后20%的转化工作;

④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⑤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成长记录档案袋制度。

六、学校文化

1、具体目标

学校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要做好五大文化领域的建设,

(1)教师文化:

体现崇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业务,热爱学生的情怀,团结协作的精神,积极锻炼的生活习惯。

(2)课程文化:

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科学的选课选考制度。

(3)德育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以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系列化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文化素养。

(4)环境文化:

校园的洁化、绿化、美化,构建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寝室文化和办公室文化。

(5)家庭文化:

推选师生家庭读书计划,开展“书香家庭”评选活动。

2、学年度目标

2014学年——①校园洁化、美化、绿化工作成绩明显、校园环境优良;②班级文化、寝室文化、办公室文化工作扎实,主题突出,初出成效;③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文化体系初步建立;④启动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教育实践;⑤学校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校有健康向上的学风、教风、校风,人际氛围良好。

2015学年——①突出墙体文化建设,显示其教育功能;②深入开展德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并形成特色;③校园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④校园文化活动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多彩;⑤学校有健康向上的学风、教风、校风、人文氛围和谐,形成学校精神。

2016学年——①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现学校文化主题,形成主题标志,并表现在视觉、听觉等物质形象上;②校园环境文化、班级文化、寝室文化、办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