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法测微小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8548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涉法测微小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干涉法测微小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干涉法测微小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干涉法测微小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干涉法测微小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干涉法测微小量.docx

《干涉法测微小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涉法测微小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干涉法测微小量.docx

干涉法测微小量

干涉法测微小量

创建人:

系统管理员总分:

100

 

 

实验目的

用劈尖的等厚干涉测量细丝

学习掌握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检验光学元件表面集合特征的方法,直径的方法,同时加深对光的波动性的认识。

实验仪器

低频信号发生器、示波器、超声声速测定仪、频率计等

实验原理

 

1、用牛顿环测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

图1.牛顿环干涉条纹的形成

 

O为中心的明暗相接的

当曲率很大的平凸透镜的凸面放在一平面玻璃上时,会产生一组以

同心圆环,称为牛顿环。

如图,1、2两束光的光成差22,式中为入射光的波长,是空气层厚度,空气

折射率n1。

如果第m个暗环处空气厚度为m,则有

故得到:

mm—

2

利用几何关系有卅糊据戈得二务联系EU两式,有尸;=rriRA

换成直径」并考虑第rn十科个环和第皿个环、有Z>;=+tZ)*=4讹乙故

4wZ

那么测量出2>_和就可以■根IS这个表达武得到Ro

2、劈尖的等厚干涉测细丝直径

图2.劈尖干涉条纹的形成

两片叠在一起的玻璃片,在它们的一端口夹一直径待测的细丝,于是两片玻璃之间便形成一

空气劈尖。

当用单色光垂直照射时,会产生干涉现象。

因为光程差相等的地方是平行两玻璃

片交线的直线,所以等厚干涉条纹是一组明暗相间的、平行于交线的直线。

设入射光波长为

,则得到第m级暗纹处空气劈尖的的厚度dm—。

由此可知,m=0时,d=0,即在

2

两玻璃片交线处,为零级暗条纹。

如果在细丝处呈现m=N级条纹,则待测细丝直径

dN。

2

实验内容

1、测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

(1)观察牛顿环

1)将牛顿环仪按图3所示放置在读数显微镜镜筒和入射光调节木架的玻璃片的下方,木架

上的透镜要正对着钠光灯窗口,调节玻璃片角度,使通过显微镜目镜观察时视场最亮。

2)调节目镜,看清目镜视场内的十字叉丝后,使显微镜筒下降到接近玻璃片,然后缓慢上

升,直到观察到干涉条纹,再微调玻璃片角度及显微镜,使条纹更清楚。

(2)测牛顿环直径

1)使显微镜的十字叉丝交点与牛顿环中心重合,并使水平方向的叉丝与标尺平行(与显微镜筒移动方向平行)。

2)转动显微镜测微鼓轮,使显微镜沿一个方向移动,同时数出十字叉丝竖丝移过的暗环数,直到竖丝与第35环相切为止。

1

3)反向转动鼓轮,当竖丝与第35环相切时,记录读书显微镜上的位置读数,然后继续转动鼓轮,使竖丝依次与第25、20、15、10、5环相切,顺次记下读数d25,d2o,d15,d1o,d5

4)继续转动鼓轮,越过干涉圆环中心,记下竖丝依次与另一边的5、10、15、20、25、

30环相切时的读数d5,dio,di5,d20,d25,d30。

5)重复测量两次,实验共测得三组数据。

(3)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第30环直径D30|d30d30|,同理,可求出D25,D20....D5,式(7)中,取n=15,求出

D;15D;,代入式(7)中计算R和R的标准差。

2、测细丝直径

(1)观察干涉条纹

将劈尖盒放在曾放置牛顿环的位置,同前法调节,观察到干涉条纹,使条纹最清晰。

(2)测量

1)调节显微镜及劈尖盒的位置,当转动测微鼓轮使镜筒移动时,十字叉丝的竖丝要保持与条纹平行。

2)在劈尖面的三个不同部分,测出20条暗纹的总长度测三次求其平均值及单位长度的干涉条纹数n-20。

l

3)测劈尖两玻璃片交线处到夹细线处的总长度L,测三次,求平均值。

)由公式求细丝直径dNLnL20。

22l2

3、计算涉及相关公式

2)肓播碩障粧不碣定宫感公式

讪&=Q讥f匚r尹占I’』P=0,95,K*=h9€;ft=6时,T产2+5门沪3时,t产4・30

外不爾定传递公式

F*斗厲吝)

 

4>曲率半径迎=D二厂巧

4nA

5)細丝直径/七"3

(1)计算干涉环半径及不确定度

干涝环直径平均值E二LA'玉

不确定度UD=卜暂+X寻尸=°=4.30.^=196=為=O.OOf^r=3

♦(不计分)原始测量数据如下(表格中数据单位均为mm):

环数

30

25

20

15

10

5

di(mm)

d1'(mm)

D1(mm)

d2(mm)

d2'(mm)

D2(mm)

d3(mm)

d3'(mm)

D3(mm)

♦(15分)干涉环的直径

 

环数

30

25

20

15

10

5

D平均值(mm)

Ud(mm)

22

(2)计算Dm15Dm及不确定度

相关公式】

不确定廉叫U二。

■.一1心._1J十'二D、「\

疋二莎-迟3二-氏

♦(6分)根据以上数据,计算结果如下:

m

5

10

15

222Dm15Dm(mm2)

♦(5分)Dm15Dm(mm2)=

♦(3分)uD7D2(mm2)=

Dm15Dm

22

(3)计算R

DmnDm及不确定度

4n

相趁式;

一nJ一n-4

曲率半径R=亠s14n/L

^度〔'址—-—?

*4nz叱旷比

♦(8分)已知光波长589.3nm,平凸透镜曲率半径的平均值R(m)=

♦(6分)平凸透镜曲率半径的不确定度Ur(m)=

♦(2分)故平凸透镜曲率半径的最终表达式为R(单位:

m)=

 

测细丝直径

■(每甘7%:

叩f1也為

♦(不计分)劈尖长度L(mm)=

♦(不计分)光波长(nm)=

♦(9分)20条暗纹长度(三次测量,mm)

次数n

1

2

3

I0(mm)

I0'(mm)

l(mm)

♦(5分)平均值I(mm)=

♦(4分)伸展不确定度Ui(mm)=

♦(6分)那么细丝直径平均值d(mm)=

♦(5分)那么细丝直径不确定度Ud(mm)=

♦(1分)细丝直径最终结果为:

d(mm)=

思考题

总分值:

15

思考题

1

总分值:

10

参看下图,

从空气膜上下表面反射的光线相遇在

D处发生相干,其光程差为

AB

BCCDAD,为什么写

2

2

2

fliTAttlS®

答案:

思考题2

总分值:

5

 

 

牛顿环的中心级次是多少?

你实验用的牛顿环中心是亮还是暗?

为什么?

答案:

 

实验总结

共10分

原始数据:

教师评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