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检测线调整规范标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7638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车检测线调整规范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整车检测线调整规范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整车检测线调整规范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整车检测线调整规范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整车检测线调整规范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车检测线调整规范标准.docx

《整车检测线调整规范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车检测线调整规范标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车检测线调整规范标准.docx

整车检测线调整规范标准

1目的

为规范整车检测线操作流程,保证整车检测参数达到规定要求,确保整车出厂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2范围

规范了NJ7150、NJ6400、NJ1020、NJ1022、NJ6471系列产品车整车检测线的检查项目。

3术语和定义

本规定采用GB/T19000-2000idtISO9000:

2000标准中的有关术语和定义。

4职责

a..本规范由技术质量平台负责归口管理。

b.UTEZ04检测线检调人员负责对整车做100%的检查和调整。

c.质量部人员负责对检调工作进行检查确认。

5管理内容

5.1基本要求

5.1.1检测员需持有厂内认可的上岗资格证。

5.1.2检测区域内车速不得高于5Km/h。

5.1.3为确保三元催化的使用寿命,在每次点火之后严禁立即踩油门,需要保持怠速5秒;在发动机熄火前应先进入怠速状态并保持10秒。

5.1.4禁止非检测员引车进入检测工位和在检测区域内停留或横穿检测线。

5.1.5禁止无资质人员操作仪器和计算机,仪器内设定的值不可以擅自改动。

5.1.6尾气排放烟度机开启,预热15分钟。

5.2.检测

5.2.1检测前的要求

5.2.1.1整车由指定的线尾调整合格区域提取。

5.2.1.2在随车质量跟单上记录的该车质量问题均已被排除。

5.2.1.3整车制动液、冷却液、洗涤液均已按要求完成加注。

5.2.1.4整车由指定方向以20Km/h经过颠簸路段,重复两遍。

5.2.2振动台检测

5.2.2.1检测员将整车平稳地驶上振动台的四个挡块中间。

5.2.2.2摆正车身并保持稳定,松手制动,发动机熄火,检测员下车并确定是否关好所有车门。

5.2.2.3在控制台上按下前后挡块按钮,确保车辆稳定后按下启动按钮,设备开始工作。

5.2.2.4检测人员观察有无异常情况发生,如有异常立即停止并进行检查,排除问题后继续进行。

5.2.2.5检测员上车并启动发动机,将整车开出振动台。

5.2.3NJ1022、NJ6471前悬高度调整

5.2.3.1将车辆开至地沟上,拉手制动,通过调整左右扭杆,使车身高度达到规定的要求,NJ1022(香河底盘)车左侧高度为810mm,右侧高度比左侧高度低10mm以内(NJ1022右置车型暂定右侧高度为810mm,左侧高度比右侧高度低10mm以内),NJ6471车左侧高度为840mm(香河底盘),右侧高度比左侧高度低10mm以内,(NJ6471右置车型暂定右侧高度为840mm左侧高度比右侧高度低10mm以内)。

5.2.3.2NJ1022、NJ6471手制动齿数调整

在地沟内将NJ1022、NJ6471手制动齿数调整到7~10齿。

5.2.4检测线登录

5.2.4.1检测员将整车缓慢开至登录柜前,下车。

5.2.4.2按屏幕指示扫描整车VIN码、车身颜色、发动机号、车辆型号。

5.2.4.3完成输入后确认完成登录操作。

5.2.4.4检测员上车将整车开出该工位。

5.2.5四轮定位检测

5.2.5.1完成登录后,检测员按下整车右侧车型选择操作盘上对应车型按钮,按下型式确认按钮。

5.2.5.2前方指示“车辆可以进入”。

5.2.5.3检测员将整车以缓慢驶入四轮定位检测台,使前后车轮均处于测试台两滚轮之间,将光电开关全部挡住,摇下主驾驶一侧前门窗。

5.2.5.4摆正车身并保持稳定,将换档杆置于空挡,松手制动。

5.2.5.5检测员将发动机熄火,下车并确定是否关上车门。

5.2.5.6在车外将方向盘卡规装在方向盘上,转动方向盘,将其调整满足方向盘规在0±1°之间,并用支架抵住方向盘下侧,使其不左右转动。

5.2.5.7调整人员在地坑下按下左侧操纵台上的A模式按钮,再按下开始按钮,设备进入检测状态。

调整人员将后倾角靠规安装到位(NJ7150、NJ6400、NJ1020),进行检测,并根据显示屏上的主销后倾角值调整前悬拉杆调整螺母,增加主销后倾角应该顺时针旋转,降低后倾角则应逆时针旋转。

5.2.5.8主销后倾角调试合格后紧固前悬拉杆锁紧螺母,NJ7150、NJ6400、NJ1020拧紧力矩98Nm

±5%,并做色标。

按下完成按钮。

(如该车型对上述参数无需调整,调整人员按下完成按钮,切入下一步参数检测)

5.2.5.9将靠规从车上取下,放回原位。

5.2.5.10调整人员按下右侧操纵台上的开始调整按钮,待检测运转结束后调整前后轮前束和后轮外倾值。

(NJ1022、NJ6471方向盘对中)

5.2.5.11NJ1022、NJ6471方向盘对中调整:

将方向盘打至标准值后摆正方向盘,拧紧并做色标(拧紧力矩35Nm±5),将喇叭盖装好。

5.2.5.12NJ7150、NJ6400、NJ1020后轮前束值的调整:

松开后悬摆臂与车身连接处的前束调整螺栓紧固螺母,增加前束应在后侧前束调整螺栓上增加垫片,降低前束则应在前侧前束调整螺螺栓上增加垫片。

5.2.5.13后轮前束值调试合格后重新锁紧紧固螺母,力矩为49Nm±10%并做色标,按下右侧操纵台上的调整终了按钮。

5.2.5.14NJ7150、NJ6400、NJ1020前轮前束值的调整:

松开转向拉杆锁紧螺母并逐步调整该拉杆。

增加前束应该逆时针旋转,降低前束则应该顺时针旋转。

NJ1022前轮前束值的调整:

松开左右横向拉杆锁紧螺母并逐步调整该拉杆。

增加前束应该逆时针旋转,降低前束则应该顺时针旋转。

5.2.5.15NJ7150、NJ6400、NJ1020前轮前束值调试合格后重新锁紧拉杆螺母,力矩为52Nm±10%并做色标,按下右侧操纵台上的调整终了按钮。

5.2.5.16将方向盘卡规从车内取出,放回原位。

5.2.5.17检测人员先将NJ7150、NJ6400、NJ1020方向盘向左打到底,确定后再将方向盘向右打到底,确保转向时内轮、外轮转向角在规定范围内,最后回正方向盘。

紧固方向盘,力矩为49Nm并做色标。

5.2.5.18NJ1022、NJ6471转向角角度的调整:

当外角角度偏小时,将转角限位螺栓顺时针旋转(转角偏大则逆时针旋转限位螺栓);当内角角度偏小时,将转角限位螺栓逆时针旋转(转角偏大则顺时针旋转限位螺栓)

5.2.5.19测试结束后,按下主驾室一侧操纵台上的完成按钮,前方显示屏提示“车辆可退出”。

5.2.5.20将尾气收排接管接至汽车排气管尾端。

5.2.6空调冷媒加注(与四轮定位调整同时进行)

5.2.6.1按照作业指导书,先旋下空调管上的加注口护帽,然后将冷媒加注机上的高低压加注头连接到空调管上的高低压加注口上,确认连接可靠后,按下加注按钮,设备进入TEMPICICLOAZOTO界面,进行氮气加注,加注完后进行保压和测压,后进行排除氮气,经氮气保压和测压合格后,设备开始抽真空,后设备进行真空保压和真空测试阶段,合格后设备开始进行加注(NJ71501.5L、NJ6400、NJ1020、NJ1022系列整车CYCLEA=550±50g;NJ6471系列整车CYCLEA=1000±50g;NJ71501.3L系列整车CYCLEA=460±15g),加注合格后,取下加注头,放在指定位置,将设备打印的合格单据粘贴到随车卡相应的位置,若不合格,取下加注头,放在指定位置,并在随车卡上记录加注不合格。

5.2.7大灯检测

5.2.7.1前方指示屏提示“声级大灯”。

5.2.7.2检测员根据指示屏提示将车辆缓慢行驶至两个探头之间

5.2.7.3指示屏提示:

“置空档拉手制动鸣电喇叭”

5.2.7.4检测员按住喇叭按钮3秒种左右,显示屏提示:

“声级测试√”,则测试通过。

5.2.7.5指示屏提示检测员打开远光灯,撑起发动机盖。

5.2.7.6检测员根据指示屏提示,先开远光,再开近光,最后开远光,进行大灯检测。

5.2.7.7根据显示屏提示先测右灯再测左灯,调整时先调上下再调左右,将大灯光心调至合格范围之内,显示屏显示:

OK

5.2.7.8调整完成后大灯仪自动回到原来的位置,计算机显示屏将显示测量结果和评价。

5.2.7.9放下发动机舱盖,检测员上车。

5.2.7.10指示屏提示:

“关闭灯光”,检测员将车辆向前行驶。

5.2.8侧滑、轴重、制动检测(NJ1022、NJ6471需附载做制动检测,最大附载350Kg)。

5.2.8.1检测员输入VIN号、检测员号、车型。

5.2.8.2检测员扶正方向盘将整车以3~5km/h的速度平稳前行,在前行过程中不得转动方向盘。

仪器测出侧滑数值并记录。

5.2.8.3根据前方指示屏提示将前轮缓慢驶入,轴重台测量前轴载荷。

5.2.8.4将前轮进入制动台的滚筒之间,扶正方向盘摆正车身并保持稳定、挂空档、松脚制动。

5.2.8.5根据指示屏提示,缓慢踩下脚制动至前轮抱死,滚筒停止转动,测试前轴制动。

5.2.8.6看显示屏上的显示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根据指示屏重复上述操作一到两次。

合格后记录数值。

5.2.8.7根据指示屏提示将车向前移动,进行后轴称重和后轴制动力的检测,后轴的测试轴操作与前轴一样。

5.2.8.8根据显示屏提示进行手制动的检调:

缓慢拉手刹至后轮抱死。

5.2.8.9NJ7150、NJ6400、NJ1020根据显示结果旋手制动操纵杆下部的调整螺母:

顺时针手制动力增大,逆时针手制动力减少。

手制动齿数调整为4±1齿。

5.2.8.10检测合格后检测员将整车开出该工位。

5.2.8ABS检测(适合于选配ABS车型)

5.2.9.1检测前轮

5.2.9.1.1将整车前轮缓慢驶入检测台的两滚筒之间,根据电脑系统显示连接诊断接口,并启动电机。

确认“ABS”灯亮后,开始ABS前轮检测。

5.2.9.1.2检测员将车子启动,松开手制动,检测台运转。

5.2.9.1.3系统提示“制动”,检测员缓缓踩下制动。

5.2.9.1.4踩到系统提示范围,系统提示:

“保持制动”。

5.2.9.1.5保持制动一段时间后系统提示:

“放松制动”,检测员松掉制动踏板。

5.2.9.1.6系统提示:

“前轮制动”,检测员踩下制动直至抱死,系统显示检测结果。

5.2.9.2后轮检测

5.2.9.2.1将后轮缓慢开入检测台的两滚子之间,检测方法与前轮相同。

5.2.9.3手制动力检测

5.2.9.3.1屏幕显示:

“驻车制动”,待滚轮运转后,将手制动操纵杆缓慢匀速拉起,检测仪检测出手制动力。

5.2.9.3.2检测合格后,记录检测数值,取下诊断连接线,车辆驶出检测台。

5.2.9.4ECU故障诊断

5.2.9.4.1将ECU故障诊断仪接口与检测车辆ECU接口对接,对车辆ECU进行检测,发现故障在随车卡上记录,如正常,需在检测单上盖章确认。

5.2.10尾气检测

5.2.10.1指示屏指示“排量”,检测员将整车前轮(NJ1022(汽油)、NJ6471后轮)缓慢驶上测试台。

5.2.10.2当指示屏显示:

“废气检测”时,检测员车辆停住,置空挡,拉手制动。

5.2.10.3NJ7150、NJ6400、NJ1020、NJ1022(汽油)、NJ6471检测员下车,打开发动机舱盖并撑好,将测试仪上的发动机转速感应夹对应夹在蓄电池正负极上,拔出发动机机油标尺,将机油温度传感器插入发动机油底壳中,再将尾气收集管头插入排气管内,然后按下OK键进行测量。

5.2.10.4NJ7150、NJ6400、NJ1022(汽油)、NJ6471指示屏根据实际转速显示出:

“加速XX”。

同时检测员踩油门踏板将发动机转速加至4000±100rpm,并保持15秒。

根据显示屏指示,将发动机转速降低至高怠速2000±50rpm,并保持30秒,仪器会自动测出CO、HC及高怠速值、λ值、机油温度。

5.2.10.5NJ7150、NJ6400、NJ1020、NJ1022(汽油)、NJ6471指示屏显示“降低到怠速”后,松开油门,保持怠速15秒,然后继续保持30秒,仪器自动测出CO、HC及低怠速值。

以及λ值、机油温度。

NJ1022(柴油)车型,检测员下车,打开发动机舱盖并撑好。

根据显示屏指示:

“加速XX”。

同时检测员踩油门踏板将发动机转速加至3500±100rpm,并保持4秒,检测仪此时自动取样(反复操作3次)。

然后将测试仪上的压电式转速感应夹夹在高压油管上,根据仪器显示调整柴油车的怠速(850rpm

),对装有空调补偿装置的车型,在空调打开状态下,调节装在油门支架处真空膜片阀的联动杆使发动机转速达到950~1000rpm。

5.2.10.7指示屏显示“降低到怠速”后,松开油门,保持怠速。

5.2.10.8测试完成后,检测员将尾气测试探头放回原位,将尾气收集管移回原位。

指示屏显示烟度值给出评价。

5.3车速表校验

5.3.1升降台自动下降,保持整车处于稳定状态。

5.3.2指示屏指示“加速至40Km/h”,检测员扶正方向盘、挂档起步使车速逐步达到40Km/h(里程表显示值),并保持5秒后缓踩制动至停。

5.3.3指示屏显示车速并给出评价。

不合格可重复测试两次。

合格后车辆向前行驶。

完成检测,屏幕显示:

“检测完毕”,检测员将车辆开出检测区,取出已打印好的《整车出厂安全质量保证检验单》,NJ1022、NJ6471主销内倾、主销后倾两栏用横线划掉,盖章确认,在检测单上盖检测线专用章确认,最后将检测单附在随车卡上,并在随车卡上盖章确认。

5.4完成检测

5.4.1将完成检测的整车驶出检测线,按合格与不合格停放在指定的区域。

6相关文件

WA/P0964-2006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WA/I0934-2006整车质量检验标准

WA/P0969-2006整车例行检验与确认检验程序

7记录

R093601-ZZ整车出厂安全质量保证检验单

8附录

附:

整车检测判定标准

序号

检测项目

标准代号

标准名称

标准值

1

车速表示值误差

GB7258—2004

机动车辆安全运行技术条件

车速表指示误差V1(单位:

km/h)与实际车速V2(单位:

km/h)之间符合下列关系式:

0≤V1-V2≤(V2/10)+4

当该机动车车速表的指示值(V1)为40km/h时,车速表检验台速度指示仪表指示(V2)为32.8km/h~40km/h范围内为合格。

2

制动力

GB7258—2004

机动车辆安全运行技术条件

制动力总和与整车重量的百分比≥60%。

前轴左右制动力与该轴荷的百分比≥60%,后轴左右制动力与该轴荷的百分比≥20%(空载和满载状态均应满足)。

左右轮制动力差与该轴左右轮中制动力大者之比对于前轴≤20%。

对于后轴在轴制动力不小于该轴轴荷的60%时≤24%;当后轴制动力小于该轴荷的60%时,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不应大于该轴轴荷的8%。

驻车制动力的总和应不小于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机动车为≥15%)。

3

侧滑量

参照GB7258—2004

机动车辆安全运行技术条件

车辆以3km/h~5km/h车速平稳前行,NJ7150、NJ6400侧滑量应为0±10m/km(企业自定)NJ1022、NJ6471侧滑量应为0±5m/km

4

喇叭声级

GB7258—2004

机动车辆安全运行技术条件

90dB(A)~115dB(A)

5

HC/CO含量及λ值

企业标准

汽油车双怠速污染物测量方法及排放限值

低怠速(850±50r/min)工况下:

CO≤0.3%,HC≤80ppm

高怠速(2000±50r/min)工况下:

CO≤0.2%,HC≤60ppm

高怠速工况下λ值应为1.00±0.025

发动机机油温度应不低与80℃

6

烟度值

企业标准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

烟度值FSN≤4.0

7

前照灯发光强度

GB7258—2004

机动车辆安全运行技术条件

两灯制:

光强≥18000cd

8

光束中心照射位置

GB7258—2004、右置车型前照灯调整暂行办法(企业标准)

机动车辆安全运行技术条件

近光:

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心点的高度为0.7H~0.9H,前照灯近光光束水平方向位置向左偏均不允许超过170mm,向右偏不允许超过350mm(右置车型灯光调整近光中心点高度为0.7H~0.9H,近光光束水平方向位置左偏不允许超过350mm,向右偏不允许超过170mm)。

远光:

光束中心离地高度为0.9H~1.0H,前照灯远光光束水平位置要求,左灯向左偏不允许超过170mm,左灯向右偏不允许超过350mm;右灯向左、向右偏均不允许超过350mm(右置车型灯光调整远光中心点高度为0.9H~1.0H,远光光束水平位置左灯向左向右偏均不超过350mm,右灯向左偏不允许超过350mm,向右偏不允许超过170mm)。

 

车轮定位角(空载)企业标准

车型

NJ7150

NJ6400/NJ1020

NJ1022(香河底盘)

NJ6471(香河底盘)

前轮

前轮外倾角

15′±1°

15′±1°

30′±45′

30′±45′

主销后倾角

1°±15′

1°±15′

1°±45′(生产保证,线下抽检)

1°±45′

主销内倾角

11°±2°

11°±2°

10°±45′(制造加工保证,抽检)

10°±45′

前束

3±3mm

3±3mm

0±2mm

0±2mm

前轮最大转角

内轮:

37°±1°

外轮:

29°±1°

内轮:

37°±1°

外轮:

29°±1°

内轮:

37°±1°

外轮:

30°±1°

内轮:

37°±1°

外轮:

30°±1°

后轮

后轮外倾角

45′±1°

1°18′±1°

前束

4±2mm

4±2mm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技术质量平台提出

本标准由起草

本标准由审核

本标准由批准

本标准由技术质量平台负责解释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