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法的练习概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2304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数除法的练习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数除法的练习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数除法的练习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数除法的练习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数除法的练习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数除法的练习概要.docx

《小数除法的练习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除法的练习概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数除法的练习概要.docx

小数除法的练习概要

第8课时小数除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96-97页:

练习十八第5-14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课件

上课时间:

11月28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小黑板)

3.2÷0.842÷0.72.6÷0.134.8÷0.04

0.81÷0.0972÷0.66.3÷0.092.4÷1.2

指名回答,说说6.4÷0.08是怎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的。

2、完成书上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核对

二、综合练习

1、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时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左边一组题蕴含了商不变的规律;另两组题蕴含了商的基本变化规律。

(第一组:

商不变的规律

第二组:

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几倍,商就扩大几倍;除数扩大几倍,商就缩小几倍

第三组: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就扩大几倍;被除数缩小几倍,商就缩小几倍。

在这里注意除数、被除数变化的倍数都不能为0

2、第7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一组一组地比较每题商和被除数的大小,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3)集体交流自己的发现。

(总结:

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当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

3、第8题。

(1)学生独立完成,指导学生利用第7题发现的规律直接作出判断。

(2)集体核对时,要求学生说明判断的理由。

三、实际应用。

1、第9题

(1)超音速飞机的速度是火车的几倍?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不仅要让学生提出问题,也要让学生通过计算解决问题。

单位名称不能写倍。

2、第13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集体交流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第14题:

计算器算出下面的食品每千克各是多少元?

虾片鲜奶片核桃仁米饼

160克3.2元80克5.1元200克8.5元250克6.7元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八10、11、12题。

(第10题:

让学生初步体会: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小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小数的积。

第11题:

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第12题:

适当介绍“层高”的含义,要提醒学生计算出其余各层的层数后,还应加上1,才是这幢楼一共的层数。

 

课后记:

第9课时商的近似值

(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8页例7、试一试以及练习十九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较熟练地按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会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上课时间:

11月29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3.724.185.256.03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1.4835.3474.0033.996

3、计算下面各题:

7.3×0.315(保留两位小数)

0.27×0.45(保留三位小数)

4、说说小数乘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要先计算出整个积的值,然后看比要求保留位数多一位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

(复习题: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本节课求商的近似值的基础,可以让学生复习方法。

二、新授:

(一)教学例7

1、下面是几种动物在水中的最高游速。

动物名称海狮海豚飞鱼

速度(千米/时)405064

2、海狮的最高游速是每分多少千米?

怎样列式?

3、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指1人上台板书:

提出问题:

如果继续除下去,余数和商有什么特点?

1、说明:

像0.666……这样的小数是循环小数。

(指出书写的方法:

书写前面的666后在添上小数点)

2、根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这道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40÷60≈0.67(千米)

(教学例7时:

先出示教材中的表格,再让学生说说从表格中能知道什么,提出问题后,可以先让学生尝试列式计算。

待学生在计算中出现困惑时,再相机介绍循环小数的含义,并提出取近似值的要求,让学生接着完成。

针对部分学生的好奇心,可以让学生阅读本页的底注以及书101页的“你知道吗”,以了解更多的关于“循环小数”的知识。

(二)试一试。

1、用计算器算一算,海豚和飞鱼的最高游速大约各是每分多少千米?

(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50÷60≈ 64÷60≈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交流核对

(提示学生思考:

根据保留三位小数的要求,求商时应该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不必再除下去了。

三、综合练习:

练习十九1、2

1、写出下面各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第1题

0.1818……≈1.290290……≈

0.5656……≈6.74949……≈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先让学生说说题中的小数都是什么小数,再让学生根据要求写出近似值。

2、用四舍无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第2题

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2.7÷1.1

16÷23

2.7÷0.46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提醒学生:

为方便按不同的要求取近似值,每题都可以先将商求到万分位。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想了解更多的关于循环小数的知识吗?

课后可以查找相关资料。

课后记:

第10课时商的近似值

(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页例8、试一试、练一练以及练习十九的3-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上课时间:

11月30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谁算得快。

第一组:

1.69÷2658.3÷11

第二组:

1÷358.6÷11

两个数相除时,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组题都可以除尽,第二组都除不尽,等号后面的商该怎样写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求商的近似值的知识

揭示课题

二、新授:

(一)教学例8

1、出示题目

2、怎样列式?

3、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汇报自己的想法。

4、探讨方法:

这里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呢?

5、师小结:

这题要买的足球必须是整数,因此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只能舍去后面的小数部分,最多买6个足球。

在取商的近似值时,要考虑到实际情况。

(取近似值的时候一定要弄清题目意思,考虑到实际情况。

想这样的情况一定要用“去尾”法。

要使学生认识到根据本题的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是不合理的,如果买7个要付315元>300元,所以合适的近似数是6,而不是7。

(二)教学“试一试”

1、学生独立尝试列式计算

2、集体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8次能全部过河吗?

8次只能过多少人?

那怎么办?

3、师小结:

在这题中,过河的次数也必须是整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也是不合理的,哪怕只多1人,也要再运1次。

因此正确的近似值是9,而不是8。

(这题要用“进一”法。

根据本题的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也是不合理的,因为过河8次后还剩6人,还需要用船再送1次,正确的近似值是9,而不是8。

(三)练一练

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核对

(先估算每一题的得数是否大于1.)

2、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思考方法。

(这题应用“进一法”解答。

三、综合练习:

练习十九3-6题

1、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方法。

用什么方法取商的近似值的?

合理吗?

(在这里因为保留整数部分,不牵涉到余数。

可以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先把“30000÷2200”转化成“300÷22”,再进行计算。

2、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自己是怎样取近似值的。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

3、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第1小题:

进一法。

延伸:

还有哪些情况需要用进一法。

第2小题:

去尾法,还有哪些情况需要用去尾法?

4、第6题。

在小组中完成,并交流自己有什么发现。

(弄清楚一些概念:

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节)

四、阅读“你知道吗?

让学生自主阅读,交流阅读后的认识。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对你解决实际问题有帮助吗?

课后记:

第11课时整理与练习

(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2页:

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1-6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进行小数乘法、

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重难点:

能够比较熟练进行小数乘法、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

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上课时间:

12月1日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复习小数乘法、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1、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提问: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小数乘法中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

算出积后,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该怎么办?

(点好小数点后,小数的末尾还有0需要化简。

3、计算:

0.67×7.58.36×0.250.125×0.24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4、提问:

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怎样呢?

5、计算:

1.89÷0.547.1÷2.50.51÷0.22

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说一说如何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

二、练习与应用:

1-6题

(一)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口算的方法。

(二)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核对

(计算是一个方面,还要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要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整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适当沟通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与前一段学习的小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三)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在小数乘法计算中,应注意什么?

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中,应注意什么?

3、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验算乘法有两种方法,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既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也可以用乘得的积去除以一个因数。

但是要注意交换乘数的时候遇到数位少的写在上面,数位多的写在下面这样的情况一定要用第二个乘数一位一位的数去乘另一个数,还要注意数位对齐。

验算除法时,通常用算出的商去乘除数。

(四)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积、商的近似值的?

(五)第5题

1、你认为平均每月用水的吨数应在什么范围内?

为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

3、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比较合适?

结果是多少?

(指导学生根据平均数的意义估计得数的范围时,只要使学生认识到得数在11.7吨-13.6吨之间就可以了,不必提过高的估计要求。

也就是比最少的多,比最大的少。

(六)第6题

1、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时说说自己是怎样取近似值的?

说说你的想法。

(说说要用去尾法还是进一法。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吗?

课后记:

 

第12课时整理与练习

(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3页的7-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好小数计算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计算器。

上课时间:

12月2日

教学过程:

一、练习与应用

(一)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集体交流:

通过第1组的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可以先让学生不计算猜想。

然后计算去验证。

)你能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3、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其余每组算式的特征。

4、小结,得出结论:

在计算中可以灵活运用这种方法,使计算简便。

例如:

一个数除以0.25可以转化成这个数乘4。

(指出,今后在计算这些小数乘、除法时,可以把它们转化为整数乘、除法,使计算简便。

(二)第8题

1、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2、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方法。

(交流判断的不同方法。

一:

通过计算得出结论

二:

用学过的规律进行判断。

例如第1小题:

0.1×0.1的积小于第1个因数0.1,而0.1÷0.1的商大于被除数0.1,所以0.1×0.1<0.1÷0.1)

(三)第9题

1、指名说说运算顺序。

2、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3、集体核对交流。

(要留出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通过交流明确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四)第10题

1、要求出需要多少块砖,首先要知道什么条件?

2、怎样列式呢?

3、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提醒学生这里我们用房间面积除以方砖的面积,有的时候实际中还要考虑砖的尺寸还有会有损耗。

(五)第11题

1、你怎样理解“1元港币兑换人民币1.08元”?

指出这叫汇率,这种汇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2、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汇报。

二、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都很好,大家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规律,能用简便算法的要尽量用简便算法。

(“你知道吗”:

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再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解决,如:

根据那一天的牌价:

200美元可以兑换多少元人民币?

200元人民币可以兑换多少日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