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tLF钢包精炼炉00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1329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0tLF钢包精炼炉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120tLF钢包精炼炉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120tLF钢包精炼炉0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120tLF钢包精炼炉0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120tLF钢包精炼炉0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0tLF钢包精炼炉001.docx

《120tLF钢包精炼炉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0tLF钢包精炼炉00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0tLF钢包精炼炉001.docx

120tLF钢包精炼炉001

120t LF-钢包精炼炉

生效日期:

2014年12月1日

一总则

LF炉即钢包精炼炉,主要是通过电弧加热、造白渣精炼、底吹气体搅拌等手段,强化热力学和动力条件,使钢水在短暂时间内达到脱氧、脱硫、合金化、升温等不同精炼效果,确保钢水成分精确、温度均匀,达到夹杂物充分上浮的目的。

另外,LF炉作为我厂转炉与连铸机间的缓冲设备,对我厂工序间的协调,确保多炉连浇起到重要作用。

LF炉的冶金功能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1埋弧加热:

LF炉处理前期,通过加入部分埋弧渣,加热时三根石墨电极浸入渣层中,将电弧埋住。

不仅可以有效调节钢水温度,快速成渣,而且其输出功率稳定,对钢包耐材内衬的热辐射小,有利于保护包衬。

1.2吹气搅拌:

通过钢包底部透气砖吹氩搅拌钢水,一方面可以加速钢渣与钢水间的界面反应,另一方面可以促使钢水的成分和温度均匀,还可以促进夹杂物的快速上浮。

1.3白渣精炼:

是通过加入石灰、萤石、脱氧剂等,根据不同钢种脱S及上浮夹杂物要求,造不同程度的还原渣,实现脱S、去气、去夹杂的目的。

1.4炉内气氛:

为微正压气氛,减少钢流吸氮,加之石墨电极与钢流接触产生CO气体,减少了钢水的氧化和吸气。

二钢包精炼炉技术参数:

2.1钢包精炼炉主要设备参数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参数

备注

1

钢包

公称容量

t

120

净空高度

mm

≥400

2

钢包

回转台

定位精度

mm

±0.1/10

行走速度

rpm

0-1.0

变频可调

最大载重量

t

250

 

3

加热装置

电极直径

mm

Φ450

高功率电极

电极分布圆直径

mm

Φ780

 

电极最大行程

mm

2500

 

电极升降速度

m/min

4.5/3(6/4.5)

自动/手动

4

钢水升温速率

℃/min

≥5.0

5

变压器

额定容量

MVA

25

一次电压

KV

35

 

二次电压

V

397~367

~277

11级(前5档恒功率,后6档恒电流)

二次电流

KA

~39.33

冷却方式

 

 强迫油循环水冷

调压方式

 

 有载调压

6

短网阻抗

阻抗

≤2.6

 

三相不平衡系数

%

≤4

 

7

液压系统

工作压力

MPa

12

 

工作介质

 

水~乙二醇

 

电极升降调节

电液-比例

电极调节响应时间

ms

≤300

8

氩气系统

供气压力

MPa

1.2

工作压力

MPa

0.55~1.0

 

最大耗量

L/min

850×1.3

 

9

冷却水

系统

进水/回水压力

MPa

0.4~0.6/0.2~0.3

 

进水温度

≤32

 

回水温度

≤55

 

冷却水耗量

m3/h

420

10

炉盖

有效提升高度

mm

≥650

提升方法

液压缸

密封裙边高度

mm

~200

烟气补捉率

%

≥90

11

加料装置

料仓数量

10

 

容积

m3

6×8+4×16

 

三精炼工位操作处理流程:

检查钢包

电极准备

设备确认

渣料准备

(接手动吹氩管操作)

开底吹氩阀门,接手动,底吹正常后转动回转台

钢包在吊座包工位

测温、取样、定氧、喂Al线

喂丝位

设备操作、测温取样、渣料加入、吹氩搅拌、供电操作、白渣操作、吹氩操作、合金成分微调、测温取样、温度调整、待成分合适后提升炉盖,回转台转离精炼位

处理位

铝线调整、钙处理、测温、取样、软吹操作等,待所有精炼任务结束后将回转台转到吊包位,关闭底吹氩,加覆盖剂等候吊包

喂丝位

开至吊座包工位、吊包出站(拔掉底吹氩管)

四 钢包精炼炉原材料技术要求:

4.1造渣材料

钢包精炼炉造渣主要使用活性石灰、萤石及(精炼渣)。

4.1.1精炼渣

采用CaO–Al2O3渣系。

4.1.2活性石灰

4.1.2.1理化指标

成分

CaO%

SiO2%

MgO%

S%

P%

生过烧率

活性

类别

一级

≥90

≤2.5

<5

≤0.10

≤0.10

≤4%

≥300ml

二级

≥85

≤3.5

<5

≤0.15

≤0.15

≤4%

≥250ml

4.1.2.2应新鲜干燥,粒度:

20~50mm,密度:

1.7–2.0g/cm3。

在料仓内贮存≤2天,不得混入外来杂物。

4.1.3萤石

4.1.3.1理化指标

CaF2%

SiO2%

P%

S%

水份

粒度(mm)

≥85

≤5

≤0.06

≤0.10

﹤2

5~50

4.1.3.2要求干燥,不得混有泥土等杂质,杂质总量﹤5%。

4.2扩散脱氧剂

钢包精炼炉扩散脱氧剂主要使用Al粉、CaC2等。

4.1.4合成渣:

4.1.4.1化学成份要求

基本成份

CaO+MgO

Al2O3

SiO2

CaF2

S

水分

含量(%)

62-69

8-5

<5

5-15

≤0.05

≤0.5

4.1.4.2要求纯净,在料仓内储存≤3天。

4.1.4.3粒度要求:

5-12mm的数量不超过总量的10%。

1.1.5埋弧渣(无碳):

4.1.5.1化学成份要求:

基本成份

CaO

MgO

SiO2

Al2O3

碱度

水分

含量(%)

≥38

≥10

<12

≤5

≥4

<1

4.1.5.2要求纯净,埋弧渣在料仓内储存≤3天。

4.1.5.3粒度要求:

5-12mm。

4.2.1Al粉

4.2.1.1理化指标

名称

Al%

Si%

粒度(mm)

Al粉

≥90.0

≤1.0

2~5

4.2.1.2要求干燥,采用塑料袋包装。

4.2.2CaC2

4.2.2.1理化指标

名称

CaC2

CaO

发气量

粒度(mm)

CaC2

≥82%

≤10%

≥310L/kg

5~15

4.2.2.2要求干燥,采用双层塑料袋密封包装,注意防潮,如果潮解严重,不得使用。

4.3增碳剂

4.3.1理化指标

固定碳%

S%

灰份%

水份%

粒度(mm)

≥95

≤0.3

≤1

≤0.5

0.5~4

4.3.2粒度﹤0.5mm+﹥4mm之和≯10%

4.3.3干燥无杂物,采用塑料袋包装,10kg/袋。

4.4包芯线

4.4.1理化指标

项目

牌号

Si%

Ca%

Al%

C%

Ti%

铁粉比

粉剂重量(g/m)

纯钙线

Ca98

<0.8

≥98

 

钛铁线

FeTi30

≤4.5

≤8.0

≤0.1

25-35

510

硅钙线

Ca31Si60

≥56

≥31

 

≤0.8

1:

1.27

220

4.4.2包芯线直径为φ9~13mm。

4.4.3包芯线所使用钢带0.35-0.4mm厚,应去油污、除锈、表面光洁,包覆牢固,不漏粉,不开线。

4.5铝线

4.5.1理化指标

直径mm

化学成分%

千米接头个数

公称尺寸

允许偏差

Al

Cu

¢13

+0.4/–0

≥99.5

≤0.05

≤2

4.5.2铝线保存时应保持干燥,对于潮解氧化的铝线不得使用。

4.6高功率石墨电极

直径

mm

电流密度

A/cm2

灰分

%

体积密度g/cm3

电阻率

μΩm

长度

mm

分布圆直径mm

热膨胀系数10-6/℃

长度公差

mm

450

15~24

≤0.3

≥1.60

≤7.5

1800

780

≤2.4

±50

4.6.1理化指标(执行标准YB/T4089–2000):

4.6.2电极表面掉块或孔洞不得多于两处。

4.6.3接头、接头孔及距孔底100mm以内的电极表面,不允许有孔洞和裂纹。

4.6.4电极表面不允许有横裂纹;宽0.3~1.0mm的纵裂纹,其长度不大于电极周长的5%,不多于两条。

4.7氩气

总管压力≥1.2MPa,氩气纯度>99.99%。

4.8铁合金

4.8.1铁合金成分应符合部颁标准,粒度10-50mm。

4.8.2铁合金成分

名称

牌号

理化指标(%)

C

Si

Mn

P

S

Al

V

Nb

中碳锰铁

FeMn78C2.0

≤2.0

≤1.5

75-82

≤0.2

﹤0.03

 

硅锰

FeMn65Si17

≤1.8

17-20

65-72

﹤0.20

﹤0.04

 

 

 

硅铁

FeSi72Al2.0-A

≤0.2

70-75

≤0.5

﹤0.04

﹤0.2

≤2.0

 

 

铌铁

FeNb60-A

≤0.04

≤0.4

 

≤0.02

≤0.02

Ta≤0.5

60-70

钒铁

FeV50-A

≤0.75

≤2.5

≤0.5

≤0.1

﹤0.05

 

≥50

 

4.8.3合金料必须按成分品种分类存放,合金数量要求准确。

4.8.3.1料仓和称量斗参数:

仓号

1#

2#

3#

4#

5#

物料

白灰

白灰

萤石

备用

中碳锰铁

容积m³

16

16

16

16

8

堆比重t/m³

1.0

1.0

仓号

6#

7#

8#

9#

10#

物料

硅锰

硅铁

备用

备用

备用

容积m³

8

8

8

8

堆比重t/m³

0.8

1.5

五钢包精炼炉正常运转所需的条件:

5.1冷却水系统

5.1.1钢包精炼炉冷却水系统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供水冷炉盖和集烟除尘装置;另一部分冷却设备本体,包括变压器油水冷却、电极横臂及电缆等。

5.1.2检查冷却水流量、压力和温度显示符合要求,且管道畅通、无泄漏,阀门开启灵活,运转正常。

5.2氩气系统

5.2.1检查氩气的供气压力≥1.2MPa。

流量:

0-1100NI/min

纯度:

大于99.9%,无水无油

5.2.2压缩空气

压力:

0.6MPa(总管压力),无水无油。

5.2.3检查管道有无漏气现象,事故报警系统是否正常。

5.3保证手动测温取样系统准确正常。

5.4主要设备运行联锁条件满足要求。

六钢包精炼炉对钢水及钢包的要求

6.1对转炉钢水的要求

6.1.1必须LF炉处理的钢种出钢后钢包净空为450mm。

6.1.2必须出钢采用挡渣或留渣操作,控制下渣量,减少回P,快速形成白渣,要求炼钢回P≤0.004%。

如果挡渣失败,需进一步采取钢包渣改质措施。

6.1.3出钢过程中加入合成渣600Kg进行预造渣,根据生产条件,采用出钢过程底吹氩,并保证出完钢后吹氩时间大于3分钟。

6.2对转炉出钢后钢包内钢水的要求:

6.2.1连浇钢水必须在上一包钢水出LF炉时转炉出完钢,转炉出钢时不准下渣,确保钢包内的渣层厚度≤30mm。

若下渣,必须提前通知精炼炉采取措施,控制顶渣中FeO含量,如对SPHC等低P钢种,可采取渣洗提温工艺,减少回P。

6.2.2钢水进站成分及温度要求:

6.2.2.1 保证转炉出钢完毕至精炼炉钢水到站(以底吹开气为准)间隔时间≤20min。

6.1.2.2 精炼炉将未达到进站温度或成分要求的炉次及时通知相应转炉,并在原始记录表备注栏标明炉号、不达标项目。

6.1.2.3 以上各项执行情况由工艺监督负责抽查,事故钢不在考核范围内。

6.1.2.4 各钢种进站成分及温度要求:

钢种

温度℃

成份%

C

Si

Mn

P

Alt

Nb

Q195

≥1550

≤0.07

≤0.07

0.15-0.20

≤0.025

0.020-0.060

 

Q195L

≥1550

≤0.06

≤0.02

0.10-0.16

≤0.020

0.020-0.060

 

SPHC

≥1550

≤0.04

≤0.02

0.10-0.16

≤0.020

0.020-0.060

 

SPHD/08Al

≥1550

≤0.04

≤0.02

0.10-0.16

≤0.020

0.020-0.050

 

Q215A/B

≥1550

≤0.12

≤0.12

0.25-0.30

≤0.030

 

 

Q235A/B螺旋焊

≥1540

0.10-0.17

0.10-0.18

0.28-0.35

≤0.030

 

 

Q235C

≥1550

≤0.08

≤0.15

0.45-0.55

≤0.020

0.020-0.060

 

Q235D

≥1550

≤0.08

≤0.15

0.55-0.65

≤0.020

0.020-0.060

 

SS400

≥1540

0.12-0.18

≤0.10

0.30-0.40

≤0.025

0.020-0.060

 

Q275

≥1540

0.12-0.18

≤0.10

0.60-0.70

≤0.025

0.020-0.060

10

≥1550

≤0.08

0.15-0.20

0.35-0.40

≤0.020

 

 

20

≥1540

0.15-0.20

0.15-0.25

0.35-0.40

≤0.020

 

 

45

≥1520

0.38-0.43

0.15-0.20

0.45-0.55

≤0.025

0.020-0.060

 

330CL

≥1560

≤0.06

≤0.03

0.25-0.30

≤0.015

0.030-0.050

 

380CL

≥1550

≤0.08

≤0.05

0.50-0.60

≤0.025

0.020-0.060

 

Q345A/B

≥1540

0.12-0.17

0.15-0.30

成品要求范围-0.10

≤0.020

 

 

Q345C

≥1540

0.12-0.17

0.15-0.30

≤0.020

0.020-0.060

 

Q345D

≥1540

0.12-0.17

0.20-0.30

≤0.025

0.020-0.060

 

510L

≥1540

≤0.07

0.12-0.25

≤0.015

0.020-0.060

0.028-0.035

L245(S245)

≥1540

≤0.07

0.15-0.30

≤0.020

0.020-0.060

 

X42(L290、S290)

≥1540

≤0.07

0.15-0.30

≤0.020

 

--

X46(L320、S320)

≥1540

≤0.07

0.15-0.30

成品要求范围-0.10

≤0.020

0.020-0.060

0.013-0.020

X52(L360、S360)

≥1540

≤0.07

0.15-0.30

≤0.020

0.020-0.060

0.013-0.020

X60(L415、S415)

≥1540

≤0.07

0.15-0.30

≤0.015

0.020-0.060

0.028-0.035

X65(L460、S460)

≥1540

≤0.07

0.15-0.30

≤0.015

0.020-0.060

0.028-0.035

J55

≥1540

0.12-0.17

0.20-0.30

≤0.020

0.020-0.060

0.028-0.035

DR510

≥1550

0.03-0.05

2.30-2.50

0.12-0.18

≤0.020

 

 

6.2对精炼包的要求

6.2.1底吹透气砖良好,必须保证透气砖残高≥150mm,才允许进入LF炉处理。

6.2.1.1底吹透气砖检验合格,其它部位可正常工作。

6.2.1.2正常周转包。

6.2.1.3新包、小修包第一次及净空不到450mm的钢包不能上LF炉。

6.2.1.4钢包必须预热到1000℃.

6.2.2检查精炼钢包的渣线部位侵蚀情况,确保包况良好。

6.2.3确保钢包内洁净、无包沿。

6.3钢包精炼炉处理周期:

对造渣工艺要求处理时间在30-50分钟,对渣洗提温工艺处理时间在20-45分钟。

七精炼工艺制度

7.1生产前的检查与准备:

7.1.1精炼炉长:

7.1.1.1精炼炉氩气压力、除尘风机、液压系统、加热系统是否正常,检查各操作开关按钮位置是否正确。

7.1.1.2检查三相电极接缝有无缝隙或脱扣,如有缝隙或脱扣(肉眼可见)通知调度,安排时间拧紧,以防电极脱落。

7.1.1.3检查高压供电系统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严禁设备异常送电精炼。

7.1.2精炼主控:

7.1.2.1检查各选择开关位置是否正确。

7.1.2.2检查和确认各种按钮、选择开关、联锁装置、显示仪表、指示灯是否灵活准确,风水电气是否正常。

7.1.2.3检查炉盖升降、电极升降是否灵活、可靠。

7.1.2.4做好各项检查记录。

7.1.3精炼工:

7.1.3.1检查精炼所用的造渣材料、合金、覆盖剂等原材物料是否充足到位。

7.1.3.2检查氩气系统是否正常,其流量、压力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管道是否畅通、无泄漏,各阀门开启灵活,运转正常,出现异常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7.1.3.3炉盖水冷系统,导电铜臂、电极夹钳等无漏水现象。

7.1.3.4检查炉盖耐材使用情况,特别是电极孔周围耐材能否继续使用。

7.1.3.5检查喂丝机工作是否正常,各类线数量充足,成分明确,安装到位。

7.1.3.6确认钢包回转台转动正常,停启位置准确,轨道内无障碍物。

7.1.3.7检查确认测温、取样装置工作正常及是否充足。

7.2座包工位操作

7.2.1.钢包吊到回转台后,专人指挥天车将钢包平稳坐正。

7.2.2.检查钢包上沿有无残钢、残渣、异物等,防止包沿超高撞水冷炉盖,导致设备损坏或断电极等恶性事故。

7.2.3.包壁有无透红,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精炼炉长。

7.3精炼炉两侧喂丝工位

回转台运行至喂丝工位停稳后,检查停位是否准确,然后进行测温、取样、喂丝操作。

铝线喂入速度180~220m/min。

7.4.1钢包底吹氩操作(根据不同处理阶段,调整吹氩流量)

工作模式

底吹Ar强度

压力(MPa)

备注

化渣

中等强度

0.3-0.5

钢液面略有翻腾,裸露直径不得超过500mm

加热

底吹气强度

0.3-0.5

以电极弧光不闪烁为准

调成分

强吹

0.7-0.8

软吹

弱吹

0.2-0.25

渣液面略有蠕动,裸露直径不得超过100mm

具体操作:

7.4.1.1钢包在回转台上坐稳后,立刻插上快速接头,待人离开回转台一定距离后,打开氩气阀,接通氩气,开大底吹流量,待渣面吹开,调小底吹氩气(液面吹开度200-300mm),严禁钢水剧烈翻腾。

7.4.1.2首批渣料加入时,底吹供气强度调整到最大,减少炉渣结壳或结块,使渣面相对平整,渣料加入完毕,底吹氩控制到升温加热要求(液面吹开度300-500mm)

7.4.1.3升温过程中补加渣料,底吹流量调整以弧流弧压表指针摆动为标准(指针摆动幅度±5个刻度以内)

7.4.1.4合金成分调整时,适当加大吹氩流量(液面吹开度500-800mm),一是吹开渣面,提高合金收得率;二可加速合金熔化,均匀成分。

7.4.1.5第一次升温化渣结束时,底吹供气强度调整到最大,使钢渣反应充分,吹氩时间控制在3-5min。

7.4.1.6喂线时,根据喂线种类调整氩气流量;喂入Al线时液面吹开度300-800mm,确保铝线顺利喂入钢水中;喂入钙线时要减少吹氩流量,大小以渣面涌动,钢液面不裸露为宜。

7.4.1.7测温取样时,底吹氩控制标准:

液面吹开度100—200mm。

7.4.1.8当新包、大中修包第一炉、有包底钢包、黒包、长时间不用(>4小时)包,精炼过程适当加大底吹流量(液面吹开度比正常情况增大100mm),防止结包底或温度不均匀。

7.4.1.9回转台到喂丝位,测温(定氧、取气体样、渣样),打铝线,要求测温头深入到钢渣界面下200-300mm(定氧探头深入到钢渣界面下400-600mm,在进行定氧操作时,要减少底吹氩流量或关闭底吹氩流量)。

7.4.1.10取样时要求取样器深入到钢渣界面下200-300mm。

7.4.1.11升温处理中途及处理结束时,要求在停止加热后调大底吹(液面吹开度400-600mm)1min以后进行测温、取样,确保测温准确及取样均匀。

7.4.1.12加合金、增碳剂调整成分后,必须在合金、增碳剂加入后强吹氩(液面吹开度800-1000mm)大于2min以上时取样。

7.4.1.13正常情况下使用2块透气砖同吹,流量见下表,如果透气砖堵塞,多次开关流量节门。

若其中1块仍旧堵塞,另一块流量增加1倍。

如果两块砖均打不开,吊到吹氩站处理。

吹氩流量和能量供应见表:

参数

等待期

加热升温期

脱硫期

夹杂物上浮期

搅拌能(w/m3)

220

220-300

400-600

220-300

流量/块砖(Nl/min)

150

150-210

300-420

150-210

7.4.2供电及温度制度

7.4.2.1LF精炼加热时优先采用自动方式,异常情况下采用手动。

7.4.2.2除初期起弧化渣外,全精炼过程均需埋弧操作,严禁用高电压裸弧强制调温,以免损坏包衬。

增碳、合金化、喂线、测温取样及定氧时必须停电并抬起电极。

7.4.2.3根据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目的选用合适的级数进行送电。

二次电压共设11档,前5档为恒功率,后6档为恒电流。

化渣阶段:

采取低档电压,一般选用6~8档低功率、大电流短弧供电。

加热2~3min后,待炉渣形成后,根据埋弧情况逐渐加大电压级数,一般选2级电压,高功率供电。

化渣时间应保证≤6min。

升温加热阶段:

采用2~5档。

精炼处理后的钢水温度须达到连铸的温度要求,LF炉升温速度:

≥5℃/min。

保温阶段:

采用8~10档。

7.4.2.4三根电极中任意两根电极臂以下长度差超过200mm时必须重新调整电极,使电极臂以下电极长度相等。

7.4.2.5严禁用电极增碳,掉入包内的电极头尽量及时捞出,配电电流不可超过电极的额定最大电流。

7.4.2.6过程温度控制

过程温度控制按不高于目标温度10℃控制,需脱硫的炉次,可适当提高过程温度,新包、修包、凉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