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提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8325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泉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泉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泉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泉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泉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提纲.docx

《泉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提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泉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提纲.docx

泉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提纲

泉州实验中学2015届七年级(上)语文提纲

第一单元

班级座号姓名

一、字词学习。

(一)为下列括号前的字注音。

悬(xuán)念笸(pǒ)箩 天罡(gāng) 地煞(shà)繁琐(suǒ)

消遣(qiǎn)堆砌(qì)粗糙(cāo)矫(jiǎo)揉(róu)誊(téng)写

闭门羹(gēng)涉(shè)水气馁(něi)妥(tuǒ)协瑟(sè)缩

趾(zhǐ)高气扬苦心孤诣(yì)嫌恶(wù)苛(kē)责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无liáo聊shà煞费苦心滑jī稽cù猝不及防zhuàn撰文言简意gāi赅

戏xuè谑nüè虐待盛气líng凌人fěibàng诽谤kù酷爱编jí辑

jīngwèi泾渭分明寂liáo寥rǒng冗长sù肃杀língdīng伶仃荡yàng漾

qiáocuì憔悴客zhàn栈投zhì掷乳xiù臭未干宽shù恕点zhuì缀曲pǔ谱

(三)为下列词语中的多音字注音。

1、卷(juàn)宗卷(juǎn)曲2、坚强(qiáng)勉强(qiǎng)倔强(jiàng)

3、行(xíng)军行(háng)业4、抹(mǒ)杀抹布(mā)抹(mò)墙

5、臭(chòu)气乳(xiù)臭6、凶恶(è)嫌恶(wù)恶(ě)心

7、戏弄(nòng)弄(lòng)里8、折(zhé)断折(shé)本折(zhē)腾

9、模(mú)样模(mó)糊10、扁(biǎn)圆扁(piān)舟

11、缝(fèng)隙缝(féng)补12、地煞(shà)煞(shā)腰带

13、差(chāi)事差(chā)距参差(cī)相差(chà)

14、和(hé)平唱和(hè)和(huò)稀泥和(huó)面

(四)解释下列词语,而后解释词语中加点的字词。

1、悬念:

①挂念,惦记;②欣赏文艺性作品时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

2、酷爱:

非常爱好。

酷:

程度深的;极。

3、消遣:

用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来消磨时间。

4、索然无味:

没有一点趣味。

索然:

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

5、无病而呻:

没有病却发出痛苦的声音;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

6、风花雪夜:

原指古典文学作品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来比喻堆砌词藻、内容空泛的诗文。

7、自已:

控制住自己的感情。

已:

停止。

8、人情世故:

为人处世的道理。

世故:

处世的经验。

9、津津有味:

形容很有趣味或兴趣浓厚。

津津:

兴味很浓的样子。

10、煞费苦心:

费尽心机。

煞:

极,很。

11、滑稽:

(言语、行动)引人发笑。

12、猝不及防:

事情来的突然,来不及防备。

猝:

突然,出乎意料。

13、六神无主:

形容十分惊慌或着急,没有主意。

14、撰文:

写文章。

15、俗不可耐:

趣味低下,令人无法忍受。

耐,受得住,禁得起。

16、心血来潮:

形容突然产生某种念头。

17、言简意赅:

言语简练而意思完备。

赅,完备。

18、戏谑:

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

19、盛气凌人:

傲慢的气势逼人。

20、刮目相看:

用新的睡眼光来看待。

刮目:

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

21、乳臭未干:

奶腥气还没有去掉。

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含讥讽意),有时有来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蔑或不信任。

臭,气味。

22、微不足道:

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足:

值得。

道:

23、趾高气扬:

高高举步,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趾:

脚。

24、诽谤:

无中生有的说别人坏话,毁坏别人的名声。

25、趋之如归:

很快地走回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

趋:

小步急走。

26、寂寥:

寂静空旷。

27、怨天尤人:

埋怨上天,怪罪别人。

怨:

埋怨。

尤:

怪罪。

28、冗长:

(文章、说话等)废话很多,拉得很长。

29、望洋兴叹:

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望洋:

仰望的样子。

兴:

发出。

30、陶冶:

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

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31、萍水相逢:

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萍:

浮萍。

32、乐以教和:

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以:

用来。

33、伶仃:

孤独,没有依靠。

34、不堪:

表示程度深,使人不能忍受。

35、恍然大悟:

形容猛然醒悟过来。

36、瑟缩:

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颤抖。

37、苦心孤诣:

费尽心血,刻苦钻研,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诣:

(学业、技术等)达到得程度。

38、分寸:

说话或做事适当有限度。

39、一知半解: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40、笑柄:

可以拿来取笑的东西。

41、气愤填胸:

非常生气。

常为“气愤填膺”。

42、闭门羹:

三字的成语,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了“闭门羹”。

二、记叙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一)记叙文的几个基本概念。

1、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如小说、散文、寓言、童话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

2、记叙文的主要特点是以记叙为主,采取综合表达的方法,包括记叙中的描写,记叙中的说明,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等。

(五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3、记叙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4、记叙的顺序有三种:

顺叙、倒叙和插叙。

5、记叙文常见的线索:

(1)以时间为线索;

(2)以事件为线索;(3)以某物为线索;(4)以某人为线索;(5)以见闻为线索;(6)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7)以感情为线索。

6、记叙文的详略安排。

所谓详略安排就是指文章的取材、组材的详细和简略编排。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思想来确定的.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能深刻、生动地突出中心的重点材料应该详写;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要写得简略些。

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

(二)对一篇记叙文进行总结、评价

1、划分记叙文的段落层次。

划分段落层次要注意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1)按时间先后划分;

(2)按地点的转换划分;(3)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4)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5)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2、概括记叙文的各段段意。

概括段意的有效方法有以下三种:

(1)摘句法:

摘出文段的中心句。

(2)概括法:

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

(3)联合法:

把重要意思连接起来,概括出联合段意。

3、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的归纳,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从分析标题入手。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使读者获得总的印象,有的可以从中窥出文章的中心。

(2)从分析材料入手。

材料是表现文章中心的基础,可以通过材料蕴涵的含义总结中心。

(3)从分析首段入手。

文章常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

(4)从分析篇末入手。

许多记叙文都是在篇末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意思的,分析结尾段的含义常常可以捕捉到文章的中心。

(5)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句入手。

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个“睛”来“看”文章的中心意思。

(6)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作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意思。

4、分析记叙文的人物形象。

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

(2)从侧面描写入手。

(3)从细节描写入手。

(4)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三)记叙文的“六步”阅读法:

一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二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三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四辩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五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六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三、文学常识学习。

1、冰心:

冰心(1900~1999)现、当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她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写作了许多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马克·吐温: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

长篇小说《镀金时代》、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及《傻瓜威尔逊》等,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

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

3、丰子恺: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

现代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

出版有《丰子恺文集》(7卷)。

4、鲁迅:

鲁迅(1881-1936),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

鲁迅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少年时代就读于私塾,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5、本单元其他文学常识积累:

(1)“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是我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的首句,它的作者是元末明初(填朝代)的罗贯中(填作者姓名);号湖海散人。

请根据下列的提示,写出出自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姓名。

A、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的人物是诸葛亮。

B、“威猛刚毅”、“义重如山”的人物是关羽。

C、“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的人物是曹操。

D、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是刘备。

(2)与“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幅对联有关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聊斋志异》,它的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3)《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填朝代)人施耐庵(填作者姓名)。

这部小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正面歌颂农民起义运动的小说。

它将梁山泊一百零八个大小首领说成是三十六个天罡和七十二个地煞星降临凡世。

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人物

与该人物有关的一个故事情节名称(不超过8个字)

林冲

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拼王伦……

鲁智深

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倒拔垂杨柳……

武松

景阳冈打虎、怒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

吴用

智取生辰纲、双掌连环计、智取大名府……

(4)与“柳州风骨,长吉清才”这句话有关的两个文人是: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人称“柳柳州”的柳宗元和唐代诗人史称为“诗鬼”的李贺。

(5)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是清代的曹雪芹,这一部作品是《红楼梦》。

(6)古典长篇小说《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

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四、单元课文篇章结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

(一)《忆读书》

1、篇章结构:

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总说。

突出作者对读书的感受、体会的强烈。

第二部分(2~11段)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说明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这部分先分说后总说,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

(2~10段)回忆幼时、少时自己是如何“多读书”的往事,说明“读书好”。

作者主要回忆了自己从认字开始,如何接触阅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红楼梦》等古典名著及古典诗词的经历,并谈到了怎么会对外国小说产生浓厚兴趣的往事。

第二层:

(11段)总结一辈子“多读书”的情况及“读书好”的感受——说明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第三部分(12~13段)侧重谈“读好书”,以作者80多年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

第四部分(14~15段)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主题思想:

本文生动回忆了作者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告诉了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读书好”这是全文的重点,可以从四方面看:

一、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二、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三、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四、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

“多读书”。

作者告诉我们,她从七岁开始读《三国演义》。

直到晚年仍旧在“读万卷书”,而且所读的书是古今中外俱全。

“读好书”。

作者80多年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

对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读起来就“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3、写作特点:

(1)全文结构完整,重点、中心鲜明集中。

本文以“现实——回忆——现实”的结构来组织文章,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来安排内容。

“回忆”部分是文章的重点。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自己过去的读书经历和读书的经验,最后概括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并将这句话独立成段,达到了突出、强调中心的效果。

(2)比较写作方法的运用。

如文中对《水浒传》和《荡寇志》;《西游记》和《封神榜》的对比。

(3)语言朴实,亲切自然,用词恰当、准确。

(二)《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1、篇章结构:

全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了我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具体内容。

本部分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1~3段)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及讽刺一家报纸的编辑原因。

详写写作原因、写作想法、写作过程和写作内容。

第二层(第4段)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

略写。

第三层(第5段)给一个新来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的脚注。

详写脚注的写作原因、写作想法、写作过程和写作内容。

第二部分(6、7段)写了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巨大反响。

2、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描写作者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讽刺一家报纸的编辑,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的作为,给一个新来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的脚注等四件事,叙述了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从而展示作者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天性。

3、写作特点:

(1)叙事详略得当,是文章最突出的特点,这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2)语言诙谐讽刺,笔调轻松幽默、简洁明快的漫画笔法。

如作者在详写希金斯投河半途而废这一富有闹剧色彩的报道后,为之配上一组讽刺性极强的插图,作者用简洁明快的漫画笔法对其讽刺对象的神态、肖像勾勒,仅寥寥数笔,但入木三分,十分传神。

(三)《山中避雨》

1、篇章结构: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游山遇雨,“我”和两个女孩产生两种不同的心境。

第二部分(3、4段)“我”借琴拉曲,女孩和唱,并招来山村青年齐声歌唱。

第三部分(5段)我们与三家村的青年惜别。

2、主题思想:

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西湖山中避雨的经历和感触,告诉我们音乐的感染力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彼此之间相处更加和谐。

3、写作特点:

(1)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本文叙事与抒情两条线索并行,两条线都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使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2)运用比较,突出主题。

文章几处都运用了比较。

例如:

将作者平时与这次对音乐的不同感受作比较;将两个女孩前后两种不同的心境做比较;将胡琴与钢琴、小提琴的不同特点作比较。

这些比较都是都是为突出“乐以教和”这一主题服务的,能更有利于突出“今日般的音乐趣味”,强调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3)语言生动,耐人寻味。

本文语言不加雕饰,句句都显得平易自然,都是从作者内心流淌出来的,这种由情而发的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更加富有表现力。

(4)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本文充满了诗情画意,闪烁着多种美的光彩:

那伴着雨声的《梅花三弄》,那雨窗下悠悠的琴声,那伴着琴声的《渔光曲》,构成了独有的音乐美;那雨中静静的小茶店,那拉琴的作者,唱歌的女孩……有屋,有景,有人,构成了一幅色彩艳丽的“水彩画”,体现出绘画美;小茶店内听歌、唱歌的人,除作者和两个女孩外,都是山村中一些年青人,大家素不相识,是琴声、歌声把大家结合在了一起,体现出和谐之美;大家的歌唱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十分真挚,有一种真挚之美;大家一起歌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气氛热烈,把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有一种氛围之美;这次是在山中小茶店的雨窗下拉琴,环境与往日截然不同,有一种自然之美。

(四)《风筝》1、篇章结构: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由景入题,即由北京的冬天引出对故乡春天的描写。

第二部分(3~11段)叙述“风筝”事件的经过。

本部分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3、4段)“我”少年时虐杀了弟弟的风筝梦。

第二层(5、6段)“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感到无限懊悔。

第三层(7~11段)“我”想补过而不得的经过。

第三部分(12、13段)由景衬情,即由故乡的春天回到现实的北京的冬天,照应开头。

2、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风筝”事件的叙述和严肃的自我表现解剖,批判了那些受封建教育思想影响,无端压制子弟的父兄,抒发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而形成的无可把握的悲哀,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春日温和的热烈憧憬。

3、写作特点:

(1)倒叙方法的应用。

本文三个部分按照现实(北京的冬天)——回忆(“风筝”往事)——现实(北京的冬天)顺序展开。

(2)明晰的线索贯穿感情变化,首尾互相照应。

本文以“风筝”为线索,有眼前景物写到幼年旧事,写到后来的重新忆及,再回到眼前,表达自己“无可把握的悲哀”。

(3)语言充满真情,首尾互相照应。

(4)以景衬情。

文章开头以北京冬天之景色衬托“我”的惊异和悲哀;结尾又以“肃杀的严冬”强调“我”“无可把握的悲哀”。

前后照应,深化了主题。

五、阅读训练。

(一)认真阅读《忆读书》节选,而后完成文后练习。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2)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

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3)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4)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

(5)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

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

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6)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筐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

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

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7)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

——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二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8)《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

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9)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10)《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

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才尝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11)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1、第

(1)段“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答:

落笔点题,统领全文,突出爱读书的感情基调。

2、作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有怎样的感情变化?

这些感受与文中“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一句相矛盾吗?

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感情变化:

津津有味——好听极了——含泪上床——哭了一场——又哭了一场

不矛盾,是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激起了作者的各种情感,是一种艺术体验的快乐。

3、作者喜欢《水浒传》是因为:

人物都有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

喜欢《声声慢》是因为:

写得十分动人,写尽了“若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不喜欢《荡寇志》是因为:

没有人物个性

看林译小说给作者的收获是:

知道了很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4、

(1)作者说“读书好”,从上文找出最能表明“读书好”的带有总结性的句子:

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2)作者要求大家“读好书”,从全文看,作者的好书标准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