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课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5797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实验课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生物实验课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实验课教学反思.doc

《生物实验课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实验课教学反思.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实验课教学反思.doc

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反思

1、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基本的研究方法。

学生必须进行观察和实验才能真正学好基础知识和获得能力。

《生物课程标准》明确规定:

生物学课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必修的一门基础课,还规定生物课在初一年级开始设课。

由于初一不开设物理、化学课程,这样生物学就是中学生开始学习理科的起始科目,是中学生首先接触到的理科实验。

生物学实验教学占据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为今后的理化实验教学打好基础是至关重要的。

生物学实验教学除了能帮助学生检验和巩固生物学知识,它还能训练学生的生物学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生物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只有明白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意义和作用才能更好的设计和开展生物学实验教学。

2、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反思:

通过3天生物实验课的观摩学习,我对生物实验课的理解更加深入细致了。

我将自己的反思总结如下:

a)对于开设实验课的目的不明确,实验教学常常陷入应试教学的漩涡当中。

有些操作步骤以及对实验现象、结果的总结分析,只给学生做几道练习题,强化记忆,在考试中仍能得高分,而且这比实际操作省时省力。

可是学生们真正操作起来还是不会。

这对学生们的生物学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以“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一实验为例: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学会使用显微镜并初步观察;养成认真规范操作的习惯,爱护显微镜。

”其实学会使用显微镜最重要。

如果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识记显微镜的结构上,那么同学们自己练习使用的机会和时间就大大减少。

尤其是用导学案印上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让同学们填图并提问记忆,这样做倒不如让他们自己拿一台显微镜对照课本插图识记更有意义。

还有,在导学案上出示大量的练习题,有判断污点位置的,有移动标本的,有判断细胞大小多少的……这一些对学生们应付用纸笔作答的试卷非常好,而且效果明显。

可惜它们偏离了我们的实验目标,与我们这一节实验课的初衷相悖了。

b)对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要求要加大力度,点拨辅导要细致到位。

如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有的同学用牙签狠狠的在自己的口腔内侧壁刮来刮去,然后拿下来看看,什么也看不到。

再伸进去刮,最后把刮了几分钟的牙签咬在嘴里,像在剔牙。

如果教师看到了此情景,能及时点拨并且作为共性问题在班里讲一讲,接下来的操作会更加顺利。

滴管的使用:

有的同学用两个手指头捏着橡胶乳头,生理盐水在顺利到达载玻片中央之前已经滴满了试验台上任何一个可能到达的角落,幸好不是盐酸!

滴碘液染色时也是一样的操作,甚至把滴管倒着拿,碘液一直流到橡胶乳头中,万幸,这只是碘液!

还有在盖完盖玻片后,有的同学用镊子或手指不断敲打,挤压盖玻片。

原来是在赶气泡!

在染色时,有的同学将碘液围着盖玻片滴一圈,连盖玻片上面也不放过。

这一些都需要我们老师严格要求,指导到位。

c)教师在实验课上要全面关注学生的语言和行为,要让他们对实验结果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知。

要想获得理想的授课效果,教师要说清楚,讲明白,还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包括语言方面的。

如果听到学生描述说“看到一个明亮的光圈”老师应当及时纠错并让他明白“视野”与“光圈”的区别。

有时老师要做必要的演示操作。

如在讲解“盖盖玻片”的过程中,仅靠语言不能达到点拨的效果,由于盖玻片和载玻片都比较小,如果用大一点的模型效果会更好。

同学们在做完一个临时装片后,有很强的观察欲望,那么老师要在学生观察之前给他们出示一个所要观察的标本的清晰物像,而且要讲清楚在显微镜下找到类似的清晰物像才算操作成功。

这样同学们带着明确的目标观察,效果会更好。

否则同学们在显微镜下只要看到点东西就兴奋,满足,反而会误入歧途。

d)在实验课上,有效的管理学生是很重要的。

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又能使这节课流畅,高效,达到预期的目标。

同学们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很强,看到镊子、滴管、显微镜等都想摸一摸,试一试,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你不加以规范引导,它会使你的实验课偏离目标,同时分散注意力,有时会损坏仪器设备,严重的伤到自己。

这一些在我的课堂上都出现过。

要想有效地改变,需要我们在平时准备充分,实验课上对学生严格要求,合理安排,认真指导。

3、综上所述,上好实验课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a)教师自身的转变很重要。

要明确生物学实验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将它与应试教学相区别。

这样才能真正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能力,才能避免越俎代庖“讲实验”的现象出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多做多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b)做好实验课的准备工作。

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且写好相应的实验课教案,确定实验具体目的与要求,确定实验的重难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同时准备好实验材料用具。

在给学生上课之前,教师要自己做一遍实验,以确定实验选材以及关键步骤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合理安排时间,并以此安排教学进度,从而提高实验课的质量。

c)若是本节实验课较难,除了让同学们提前预习,熟悉步骤以及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可以训练实验课的小助手。

利用课外时间培训小组长,让他们事先熟练掌握实验内容和方法,以便在实验课上充当“小教师”,真正达到“兵教兵”的效果。

尤其是在班额很大的情况下,很实用。

而一般实验课,教师可以拿出几分钟的时间通过提问了解学生们的知识储备,稍加点拨,选出“小组长”,也可以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这样更利于深入学生,个别辅导,点拨到位。

d)实验课的组织教学是最重要的。

在听课时,我们直接看到的就是这一部分。

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教师的素质,更能体现学生的素质。

因此,在学生上第一节实验课时,老师便要让他们明确实验室里的规则,要求他们严格遵守,培养他们良好的实验习惯。

在学生们自己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应当及时处理、解决,以免扰乱课堂秩序。

在恰当的时候做好讲解和必要的演示师范也很重要,而且要讲解到位,演示清楚、具体、明白。

如果在讲解中漏掉了材料用具的介绍,学生们就会出现“用手指头擦镜头”,“用吸水纸当纱布”的现象。

因此,生物学实验课的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每一个步骤都很重要。

而时时刻刻关注学生们的行为,及时点拨指导,便能体现老师的价值,使实验课变得精彩高效。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