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整理笔记文学回忆录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2775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13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整理笔记文学回忆录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个人整理笔记文学回忆录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个人整理笔记文学回忆录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个人整理笔记文学回忆录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个人整理笔记文学回忆录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个人整理笔记文学回忆录下.docx

《个人整理笔记文学回忆录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整理笔记文学回忆录下.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个人整理笔记文学回忆录下.docx

个人整理笔记文学回忆录下

《文学回忆录》

十九世纪,想起来真是音乐、文学的嘉年华(二十世纪是绘画的嘉年华)。

木心

写作,论你尊敬者,“论”字放在后,如《塞尚论》《鲁迅论》。

论你不很尊敬者,“论”字可放前面,如《论某某某》。

论不及水准者,不用“论”,起个别的题目。

艺术家是敏于受影响的。

受了影响而卓然独立的,是天才。

过去没有受过影响,现在补受也不迟。

受了影响,不要怕自己不能独立。

我曾模仿塞尚十年,和纪德交往二十年,信服尼采三十年,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四十多年。

凭这点死心塌地,我慢慢建立了自己。

不要怕受影响。

“智者,是对一切都发生惊奇的人。

西方

当十九世纪曙光初露时,英国诞生了几位天才诗人:

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湖畔诗人”(LakePoets)。

接着又有拜伦、雪莱、济慈,更有名望。

这样六个人,造成英国诗台的灿烂局面。

到维多利亚时代,出诗人更多,丁尼生、罗塞蒂兄妹、勃朗宁夫妇、哈代,等等。

几乎可以和唐代媲美。

不过先要打招呼,如果你们读原作,会觉得如此天真直白简单,看唐诗不会有这感觉。

威廉·华兹华斯(Wordsworth),“桂冠诗人”(PoetLaureate)。

他歌咏自然与人生,以农家风物、儿童天趣入诗。

华氏以自己的情绪、情感观照自然,东方人读或感觉亲近,与王维略近,但王诗更恬淡隽永。

华兹华斯与陶渊明比,更大不如,但在英国人看来,不得了。

卢梭,《最后的三次散步》(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写得好。

这就是拜伦(Byron):

说得出,做得到;做得到,说得出。

他是贵族、诗人、美男子、英雄,是多重性质的象征。

我见拜伦,这位哥哥好像哪儿见过。

精神血统就是这样。

席勒,我总隔一层;雪莱,我视为邻家男孩;拜伦,我称为兄弟。

人类文化至今,最强音是拜伦:

反对权威,崇尚自由,绝对个人自由。

真挚磅礴的热情,独立不羁的精神,是我对拜伦最心仪的。

英国文学,莎士比亚之后,公推拜伦。

作品:

哈罗德游记。

不是游记,而是见景生情。

我定义为“世界性的大离骚”。

在地中海的波浪间,在意大利的古堡间,在瑞士的雪山下,他的诗一句句涌出来;海盗。

叙事诗;最重要的诗,曼弗雷德;该隐。

诗剧。

其实我们在大陆,都是曲曲折折的该隐;唐璜。

这首长诗非常见功力,地理、环境、战争,凿凿有据,知识渊博,观察精到,手段充分。

拜伦自称不读书,死后发现其藏书里满是注解,真是天纵英才。

歌德是伟人,四平八稳的——伟人是庸人的最高体现。

而拜伦是英雄,英雄必有一面特别超凡,始终不太平的。

英雄,其实是捣蛋鬼,皮大王,捣的蛋越大,扯的皮越韧,愈发光辉灿烂。

英雄和伟人是不同的。

嵇康是英雄,孔子是伟人。

歌德诗如交响乐,拜伦诗如室内乐。

司汤达在世上最崇拜拿破仑和拜伦。

一晚会,远远看见拜伦入场,他已昏昏沉沉,根本无心听音乐。

他说拜伦皮肤如大理石中点了灯。

那晚,他说未听到音乐,但看到了音乐。

歌德对拜伦一往情深,不可自抑。

一有机会就赞美拜伦,因为在文学上或生活上,拜伦做了歌德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伟人能够欣赏英雄,但英雄未必瞧得起伟人。

拜伦的精神家谱是西方的怀疑主义。

拜伦的个人至上,纯粹的而独立,纯粹的自由,其实就是尼采的超人意志。

拜伦是本能的天性的反抗。

拜伦是“超人”的少年时期,是初出茅庐、跟着感觉走的超人。

他的哈罗德、康拉德、曼弗雷德、该隐、唐璜,都是语言横蛮的小伙子,不读书不看报,漫游,抢劫,乱伦,骂上帝。

这位怀疑主义的子弟尚未成熟,他的诗中的人物,都是捣蛋的美少年,胆大,气醇,赋厚。

尼采一来,超人进入中年壮年,他不再如拜伦诅咒上帝,干脆宣布上帝已死。

拜伦的诗和尼采的哲学,在我看来是如何的乳气,生的龙、活的虎,事事认真,处处不买账……

唯能独善,才能济世。

把个人的能量发挥到极点,就叫作个人主义。

这样来看拜伦以前如何,拜伦之后如何,所以见其可爱。

我这样形容他:

至性,血性,男性。

雪莱(Shelley)。

同情他的身世。

一个不安于既成见解的人。

去瑞士旅行,在日内瓦湖边碰到拜伦,从此友谊深厚,说死也为拜伦死。

“我要把内心的光传给世人。

”他少年时在泰晤士河畔立誓。

当时看了真感动啊!

现在以人生观、世界观、艺术观论,我和他已经没法谈了,好像童年的衣服,不能穿了——他当时“内心的光”,无非人民、平等、自由、博爱。

他都想在诗中解决问题,在诗中做政治宣言。

普希金也如此。

其实那时谁懂政治?

我们现在读到十九世纪所谓民主、自由的政论诗,都会感到幼稚滑稽。

《西风颂》有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世界哪里是这样的。

好人读了要上当的。

拜伦因为思想上的不成熟,呼天抢地宣扬他的怀疑,雪莱也因为思想上的不成熟,欢天喜地维持他的信仰——说句老实话,我看他们写的诗,只当风景看看。

说一句狂妄严厉的话:

他们都不懂得写诗。

西方人真正会写的,是小说,不是诗。

中国人才会写诗,但不会写小说。

现代中国人,散文、小说、诗,都不知道怎么写了。

约翰·济慈(Keats)。

一个清清白白的唯美主义者(王尔德后来成了个肮脏的唯美主义者)。

初出时被世人骂,他气得发疯。

他不知道可以视批评家为刍狗,也不知道知名来自误解。

他是诗之花,是个薄命的男佳人。

他与雪莱、拜伦不一样,一味赞扬美,对人间世事概不在怀。

“这里躺着的是一个姓名写在水上的人。

”(Hereliesonewhosenamewaswritonwater)。

我最喜欢司汤达的墓志铭:

活过,写过,爱过。

(visse,scrisse,amò.)厉害得不得了,又谦虚又傲慢,十足阳刚。

雪莱像云雀,济慈像夜莺。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Tennyson),桂冠诗人,文学史上位置很高。

温和,明净,讲究音韵,合英国绅士口味。

长寿。

他是英诗史上的福人。

福人往往是俗人。

我不喜欢丁尼生,桂冠诗人尤其讨厌,好像皇家宠物。

罗伯特·勃朗宁。

一生生活宁静。

诗《花衣吹笛人》。

灭鼠,吹笛,老鼠出洞,到河里淹死。

市长赖账。

吹笛人笑笑,转身走出市府,边吹边走,全城的小孩跟着他走出城门,不知去向。

现在想想,我也是那个吹笛人——讲世界文学,就是吹笛呀。

他是个博大精深的诗人,淡远质朴中见玄思。

他是写给少数智者看的,所以纪德称他“四大智星”之一。

他像一座远远地山,不一定去爬,看到他在,我就很安心。

伊丽莎白·芭蕾特·勃朗宁(ElizabethBarrettBrowning),通常称勃朗宁夫人。

她是英国女诗人中最有成就的。

知识广博精深,翻译希腊文学(《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她最爱弟弟,弟弟不幸死于海难,她悲痛,隐居,以至瘫痪。

她名气大,长罗伯特·勃朗宁六岁。

勃朗宁求婚。

她先拒绝,后来感动,结婚。

在意大利度蜜月,由于爱和葡萄酒,她康复了,能走路了。

伍尔芙小说《爱犬富莱西》(Flush:

ABiography),以他俩的宠狗的视角,描写他俩恋爱,写得真诚质朴。

充满真情。

他俩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爱侣(李清照才高于丈夫太多,还是寂寞的)。

勃朗宁夫人死在意大利:

她与丈夫谈心说笑,觉得累了,就偎在他臂上睡去——无病痛,死了。

时代有点像个人:

人的心情,明一阵,暗一阵,时代也如此。

到阿诺德(马修·阿诺德MatthewArnold批评家名气压过诗名),理智和信仰冲突,直到悲观。

再难受一阵子,济慈的后人又开始走济慈的唯美道路。

罗塞蒂兄妹。

但丁·加百利·罗塞蒂(DanteGabrielRossetti)。

他的十四行诗,据说是英国最好的。

诗更有名的诗克里斯汀娜·罗塞蒂。

与勃朗宁夫人并称。

波斯《鲁拜集》(TheRubaiyat)。

我在十三岁时见到,也爱不释手。

奇怪的文学因缘,凭本能觉得好。

简·奥斯汀(JaneAusten)。

很特异的女作家。

她的作品我以为是不易读的,写凡人凡事,六部小说,前后很完美。

她的讽刺很平静,简朴的手法,很秀美。

女性作家中我非常推崇奥斯汀,有天才,有功力。

那时女人写小说是笑话,要被人看不起的。

奥斯汀就在那种翻板的小桌上写,听到脚步声,连忙盖上桌面。

这样提心吊胆的写作生涯,竟能完成六部长篇小说——天才是埋没不了的。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

不幸的生活造就他的文学起点。

他从未进过学校,一切自修。

父亲出狱后送他到律师事务所工作,他不喜,宁可去当速记员,得以练习速记和文章的剪裁。

正统文学批评说他艺术水准不够,认为是通俗小说作家。

我以为这种批评煞风景。

我喜欢他。

在他书中,仁慈的心灵,柔和的感情,源源流出。

说他浅薄,其实他另有深意。

他的人物,好有好报,恶有恶报。

但和中国式的因果报不同。

托尔斯泰说:

忧来无方,窗外下雨,坐沙发,吃巧克力,读狄更斯,心情又会好起来,和世界妥协。

我写东西时与奥斯汀和狄更斯比,奥斯汀太啰嗦,狄更斯太通俗,但我就是喜欢这两位作家。

艺术上前人和后人的关系,是艺术上的天伦关系:

前人哺育后人,后人报答前人,成天伦之乐。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Brontë)(简爱JaneEyre)是老三,艾米莉(呼啸山庄WutheringHeights)是老五,安妮是老六,住在约克郡的桑顿村,旷野的偏僻一角,自然环境影响了她们的气质和文学风格。

三姐妹在约克郡一直写到死,真正做到了生活和艺术的一元。

生活和艺术家应该是什么关系?

她们的实验很成功:

终生不嫁,态度虔诚,成果卓越。

这种自立、不嫁、求全、写,不一定使人佩服,但要深思。

似乎艺术另有自己的上帝,而她们是上帝的选民。

我以为《简爱》还是好。

一是情操崇高,二是适合年轻人读,是爱情的好的教科书。

对少年维特、茶花女、冰岛渔夫(皮埃尔·洛蒂)这几部爱情小说,如果看不懂,不爱看,那是爱情的门外汉门外婆。

而且我可以判断他是个坏人,没出息。

呼啸山庄适合老年人读,简爱适合青年读。

乔治·艾略特(Eliot),本名玛丽·安·埃文斯,后与评论家刘易斯同居。

作品风格质朴,热烈,人事描写都写得实在而单纯。

通体看来,很大气。

毕生著作《罗慕拉》(Romola),我没有看过。

一般评论,英国女小说家以乔治·艾略特最伟大。

乔治·艾略特、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大作家,《金银岛》《新天方夜谭》)、吉卜林(最优秀,他的特点,是不用奇特材料,可以平凡事而写得恐怖),这三人最好。

托马斯·哈代(Hardy)。

我一直崇拜他,将来可能写一篇哈代的论文。

我也要写《哈代的位置》。

他的作品好到,在这个路子上我看到绝望为止。

另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让我绝望。

有些伟大的作品一派拒绝模仿的气度,“不许动!

”好像这么说。

25岁弃建筑专事文学。

一个天才如何认识自己?

一个天才是在他一无所有时,就知道自己的才能在哪方面。

起点,就要有这份自信。

然后,一本一本书,一个一个字,一个一个标点,证明自己是一个天才。

我认为哈代最好的小说是苔丝/德伯家的苔丝。

还有裘德/无名的裘德JudetheObscure,归来/还乡TheReturnoftheNative(写的艾格顿荒原,将来我一定要去。

住几夜。

他的浪漫,一种平心静气的,看不出来的浪漫。

对这本书非常迷恋)。

他是真正的大家,大在他内心真有大慈大悲。

他的行文非常迟缓,我读时,像中了魔法一样。

行文的本领:

如此长,温和。

读时,心就静下来,慢下来。

像《苔丝》这种小说,福楼拜、托尔斯泰,看了都会发呆的。

福楼拜会说:

“我还是写得粗了,急躁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

“我用的方法也是这样的。

他用大调,我用小调。

”裘德是哈代的压卷之作,不易读。

我迷恋裘德这个人,他平凡,被人拖下泥潭,最后贫病交逼,高烧濒死时还在大雨中上山顶赴约。

整部书悲怆沉郁,但伟大在平淡,一点不用大动作。

哈代,陀氏,是一种方法的两种用处。

公平地说,福楼拜、托尔斯泰,是耶稣的衣服的一部分,重外在;哈代、陀氏,是耶稣的心灵的一部分,重内在。

排小说的位置,哈代、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第一流的。

普鲁斯特、乔伊斯,不如他们。

艺术家贵在自觉。

曹雪芹是半自觉地,哈代、陀氏是恰如其分地自觉;普鲁斯特、乔伊斯,太过自觉了。

哈代可以教我的,是气度。

向陀思妥耶夫斯基可学的,是一种文字的“粘”度,一看就脱不开了。

我们面临两种贫困:

知识的贫困,尤其是品性的贫困。

哈代,多么沉得住气。

伏笔吗?

到后来他也不交代了。

气度大!

陀氏的结构的严密度,衣饰、自然、环境,都不写,全是人、对话,看得你头昏脑涨,又心明眼亮。

知识学问是伪装的,品性伪装不了的。

鲁迅,学者教授还没看清楚,他就骂了。

讲文学史,三年讲下来,不是解决知识的贫困,而是品性的贫困。

没有品性上的丰满,知识就是伪装。

哈代的小说,里面有耶稣的心,无疑可以救济品性的贫困。

奥斯卡·王尔德(Wilde)。

幼年即博览名品,眼界气度都高阔。

高唱唯美主义,宣传唯美主义,身体力行。

“除了天才,我一无所有。

”太自觉了。

用不着这样说。

他的唯美主义,是所谓“高举旗帜”的。

我要损王尔德、罗曼·罗兰,是我从他们家进出太久,一出门就损——其实他们没有亏待我。

才气是横溢的——让萧伯纳佩服,不容易。

“作为一个个性独特的人,一个善于讲话、善于讲述轶事的人,王尔德是一个伟大无比的人。

王尔德,文学技巧好,但整个控制不行。

唯美到了王尔德身上,变成一种病(张爱玲也有这种病,常要犯病)。

王尔德的童话好。

他的《快乐王子集》(TheHappyPrinceandOtherTales),是妙品——安徒生是神品。

他讲起话来气象很大。

见纪德,说:

“亲爱的,对人类充满深厚同情的文学,是在俄罗斯。

”。

说得多好。

他的两大悲哀:

一是唯美而不懂得美。

二是他在生活上是个失败者。

他自称“天才用在生活中”,正好相反。

健康、灵活、明智、健美,善于保护自己,留后路,这才是生活中天才。

生活要保持最低限度的潇洒,不要像王尔德那样弄到老而丢脸,死在旅店。

早年他与情人饮酒,挥霍无度。

他说:

耶稣是第一个懂得悲哀之美的人。

要自己会料理自己。

思想家,第一不要疯。

艺术家,第一不要倒下去。

本来站不直,靠艺术才站好,怎能跌倒?

连艺术的面子也会丢。

我宁可同情疯的思想家,不同情跌倒的艺术家。

查尔斯·兰姆(Lamb)。

我对他一见钟情。

“童年的朋友,像童年的衣服,长大就穿不上了。

”好啊!

一句话,头脑、心肠、才能,都有了。

把愤慨而幽默、渊深而朴素混在一起的,是兰姆。

在世界范围中,兰姆、瓦莱里,我特别认同。

据说兰姆为人很好,人见人爱,我及不上。

我是人见人恨。

他热爱伦敦,我痛骂上海人——他脾气好,我也该学学。

郑重推荐兰姆的《伊利亚随笔》(EssaysbyElia),是他的精华所在。

另有《莎氏乐府本事》(TalesfromShakespeare)。

他非常敬重古典作品,喜欢古典作品中的恬静。

最好的东西总是使人快乐而伤心。

魏晋人夜听人吹笛,曰:

奈何奈何?

托马斯·卡莱尔(Carlyle),大批评家。

我读罗曼·罗兰和爱默生时,起劲地读过一阵卡莱尔。

我告别罗兰时,也告别卡莱尔。

读书如交友。

读万卷书,朋友总有千把个,但刎颈之交,不过十来人。

卡莱尔不算。

“没有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语人生。

”。

罗兰、卡莱尔对我的不良影响(不是他们不良,是于我不良),是因为他们一上来就给我一个大的自觉,一个太高的调门。

人要从凡人做起,也要学会做观众。

罗兰一上来就起点太高,结果并不长进。

他在师范大学时写信给托尔斯泰,是这点水准,到老得诺贝尔奖,还是这点水准。

傅雷也相似,上来就给罗曼·罗兰写信,从法国留学回来,到红卫兵冲击,还在(是?

)那些观点。

卡莱尔在文学上比罗兰好,辞藻丰富,句法奇拔。

约翰·罗斯金(Ruskin)。

“美学只有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之上。

”这种类型的文人,中国历代有的是,认为诗赋小道,安邦定国才是大丈夫所为。

我的看法,你要做政治家、教育家,你就去做,别做艺术家。

马修·阿诺德(MatthewArnold)。

他的可贵,是对产业革命以后的庸俗物质主义,大肆攻击。

我们目前所处的平民文化、商品集权,是他预见的社会。

他是有远见的。

罗斯金、卡莱尔,都可为了道德,艺术要靠边。

阿诺德不这样。

我常说,道德力量是潜力,不是显力。

福克纳领诺贝尔奖时说:

说到底,艺术的力量,是道德力量。

大鼓掌。

可他平时从来不说这些大道理。

他书中不宣扬道德的。

道德在土中,滋养花果——艺术品是土面上的花果。

道德力量愈隐愈好。

一点点透出来。

哈代,陀思妥耶夫斯基,耐性多好!

哪里宣扬什么道德。

现代文学,我以为好的作品将道德隐得更深,更不做是非黑白的评断。

他认为文学是人生的批评。

我有一句不愿发表的话:

艺术家是分散的基督。

沃尔特·佩特(WalterPater)。

他是个老侠客,样子潇洒,文章漂亮。

唯美主义的旗手,是佩特。

唯美主义的健将,都是他的学生,王尔德也在他旗下。

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马拉美、瓦莱里、纪德,都从唯美开始,又能快步超越唯美主义,潇洒极了。

佩特文体美丽。

在中国,不稀奇。

刘勰的《文心雕龙》,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文字都美极,美得无懈可击。

这本应是文学的菜单,结果菜单比菜好吃。

他的《文艺复兴》(TheRenaissance)和《希腊研究》(GreekStudies),都写得好极。

他是文学上的雅痞。

《想象的肖像》(ImaginaryPortrait)是他写的美好而不可及的传奇。

另有《享乐主义者马利乌斯》(MariustheEpicurean)。

此公不能等闲视之。

英国历史著作。

麦考利(ThomasBabingtonMacaulay)写过《英国史》TheHistoryofEnglandfromtheAccesionofJamestheSecond,《弥尔顿论》EssayonMilton。

他的文章无一页沉闷。

他表白的是多数人的见解,可是别人表白不清楚,在他却是轻轻易易,通而不俗,文笔愉快。

这种才能,正适合写历史。

托马斯·赫胥黎(ThomasHenryHuxley)。

这个人文章要看。

很好很好。

他是生物学家,杂文、论文、讲演,文学价值都很高,看似轻松,毫不在意,而又雄辩,旁征博引。

我很喜欢他的文笔,完全是文学家在那儿谈科学。

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

我有兴趣的是他的《墓畔回忆录》(Mémoiresd’outre-tombe)。

夏在整个法国文学史上,是个男高音独唱。

思想是旧的,文体是新的,感情是热的,正适合导引浪漫主义。

接下去,来了:

雨果、巴尔扎克、司汤达、大仲马、梅里美、福楼拜、乔治·桑,等等等等。

维克多·雨果。

雨果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比,陀更高超,符合原理。

雨果不要吗?

要。

可以这样:

先看雨果,后看陀思妥耶夫斯基。

我看雨果,就像看旅游风景。

雨果是公共建筑,走过,看看,不停下来。

他不是我的精神血统。

大仲马《三剑客》;三国演义、水浒传。

自己不会写通俗小说,但我非常尊重通俗小说。

这是文学上的水、空气,一定要有的(但是写鸳鸯蝴蝶派、琼瑶这样的通俗文学,我不要)。

通俗小说最好在三十岁前读,而且一口气读完。

但《基督山恩仇记》不是艺术品。

我一口气读完,一点不觉得艺术,就觉得我生活了一场,痛快了一场。

大仲马是个老板,兰姆是个朋友,打打电话,散散心。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deBalzac)。

文学的巨人。

面对他,思想的深度,文体,都免谈。

谈这些,太小家气——哈代,你要纯性地读,狄更斯,充满友情去读,托尔斯泰,可以苛求地读。

可是我读巴尔扎克,完全放弃自己。

用北京话说,豁出去了。

由他支配,我没意见。

我早年就感到自己有两个文学舅舅:

大舅舅胖胖的,热气腾腾、神经病,就是巴尔扎克,二舅舅斯斯文文,要言不烦,言必中的,就是福楼拜。

福楼拜家,我常去,巴尔扎克家,只能跳进院子,从后窗偷看看。

一进入他的书,就感到他每个人物的精力。

巴尔扎克伟大,福楼拜完美。

《人间喜剧》。

他的未完成不遗憾。

他是整体性的渊博。

社会结构,时尚风格,人间百态,什么都懂。

法国小说家中要论到伟大,首推巴尔扎克。

他的整个人为文学占有,被作品吸干。

人类再也不会有巴尔扎克了。

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Flaubert)。

巴尔扎克是文学上的巨人,福楼拜是文学上的圣人,以文学为宗教的最虔诚的使徒。

《包法利夫人》,极完整的肖像;《萨朗波》,斑斓、广阔、丰富;《情感教育》,交响乐。

《包》最完美,《情》博大精深。

他是世界文学中最讲究文法修辞的大宗师。

他本人是个对世界的绝望者,深知人的劣败,无情揭露。

我接受福楼拜的艺术观、艺术方法,是在二十三岁。

当时已厌倦罗曼·罗兰。

一看福楼拜,心想:

舅舅来了。

我到莫干山时,读的是福楼拜、尼采,由挑夫挑上山。

福楼拜是个道德力量特别强、又特别隐晦的人物。

《包》在我看来是道德力量非常强的的小说。

纪德称其书是“枕边书”,将福楼拜视为老师。

《一颗简单的心》(Uncaursimple)。

我第一遍读时,全心震动,之后大概重读过十几二十遍。

艺术家的关系,就要像乔治·桑与福楼拜之间那样,说得出,听得进,做得到。

送葬者寥寥。

但有左拉、莫泊桑、屠格涅夫——够了,够了。

福楼拜:

艺术广大已极,足可占有一个人。

对年青人一生的转变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如下:

死亡,最亲爱的人的死亡。

爱情,得到或失去爱。

大病,病到几乎要死。

旅行,走到室外,有钱的旅行和无钱的流浪。

乔治·桑(Sand)。

她与缪塞(诗人)、肖邦,都有情恋。

她说肖邦有最优美的性格,最恶劣的脾气,最仁慈,又最刻薄。

情人,情人眼中的人,其实都是这样。

……均为小说,不太好。

我要推荐的是《魔沼》(LaMareaudiable)、《弃儿弗朗索瓦》(FrancoisleChampi)、《小法岱特》(LaPetiteFadette)这三本书(中篇),乔治·桑的精华,纯粹乔治·桑风格:

温婉,清丽,细而不腻,哈乡没有人在写,自然流露。

少男少女最难写——那样简单,那样不自觉——乔治·桑写得好极了,这是女性的优越。

以母爱入文学,但又严守文学的规范,对角色不宠爱,不姑息。

早年我看不起乔治·桑,后来一看就服。

福楼拜称她大师。

福楼拜言不由衷,不是随便说说的。

按理说,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三者并立,当中夹不进乔治·桑。

但乔治·桑实在是伟大的。

司汤达(Stendhal)。

他的《红与黑》,实在是奇峰。

红楼梦、红与黑,都是奇峰。

巴尔扎克是大舅,福楼拜是二舅,教我谆谆,司汤达是好朋友。

世间只有两篇《论爱情》:

柏拉图和司汤达——文字不多,点到为止。

《罗西尼的一生》(ViedeRossini),见解警辟,品位高超——个人艺术背景如此,长篇小说中却一字不谈音乐。

凡大师,都这样,内心汪洋一片。

《拉辛与莎士比亚》(RacineetShakespéare)。

第一部小说《阿尔芒斯》(Armance),可理解为《红与黑》的前奏。

第二部《法尼娜·法尼尼》(VaninaVanini),革命与爱情之火熊熊燃烧,后收入中短篇集《意大利遗事》。

《红与黑》,尼采对此书极为推崇。

《拿破仑传》。

艺术充满艺术家的性格,比肉体的繁殖还离奇。

维特、哈姆雷特、贾宝玉、于连,都流着作者的血。

我喜爱于连,其实是在寻找司汤达——上帝造亚当,大而化之,毛病很多;艺术家造人,精雕细琢,体贴入微。

司汤达和梅里美的小说,就是尼采提倡的酒神精神。

司汤达是个有酒神精神的文学家。

埃米尔·左拉(Zola)。

他与塞尚是同窗好友,曾同住,据说左拉成名了,塞尚搬出,不想沾左拉的光。

为著名冤案“德雷福斯事件”辩护,已在晚年,以他的声望,正面、直接发挥艺术家的道德力量,伸张人道和公理,震动力极强,十分可敬可佩。

我早年不看他的作品。

后来耐心读,才知道写得很好,悟到艺术品都是艺术家的头脑、心肠、才能,三者合一。

三者可有侧重,但不可能单凭其一。

左拉长于科学分析,但并非纯客观描写,其实宜于中年、老年读。

《卢贡·马卡尔家族》《三大名城》《四福音》

阿方斯·都德(AlphonseDaudet)。

我有一份偏爱。

读他的书是很好的休息。

读巴尔扎克,读左拉,要有耐力,要花工夫。

一拿起都德的书,轻快,舒适,像赤了脚走在河滩的软泥上,感觉好像早该这样享受一下。

我特别喜欢他的《磨坊书简》(Lettresdemonmoulin)。

都德,可说以心肠取胜。

这个人一定好极了,可爱极了,模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