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创业计划书.docx
《乡村旅游创业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旅游创业计划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村旅游创业计划书
创业计划书
项目名称:
公司名称:
公司负责人:
公司地址:
日 期:
目 录
一、执行总结
如今普通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旅游消费的相关需求,他们逐渐趋向于具有特色的“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等主题旅游。
他们需要放松自己,也渴求体验新奇感觉可增加阅历;需要良好的旅游服务,渴求独居特色乡村旅游服务。
鉴于此,我们满怀激情和抱负,为乡村百姓谋福祉,决定创办**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牧业发展的有关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紧扣发展休闲观光农牧业的先天优势,以发展休闲观光农牧业带动村庄脱贫富民为目标,以特色乡村旅游资源为依托,重点加强村庄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精心培育和发展休闲观光农牧业,开发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和经营机制,努力把休闲观光农牧业打造成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促进产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奔小康。
(二)编制原则
1、机制创新、农户收益的原则。
发展休闲观光农牧业必须以以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为目标,充分考虑贫困户的利益,坚持农户参与的原则,采用多种形式吸纳贫困人口就业,也可为农户提供开发土特产、旅游纪念品等商业机会,使得休闲观光农牧业与当地群众的利益融为一体。
采取“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的形式,组建专业合作社,投资开发休闲观光农牧业,带动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2、整合发展、区域协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则。
休闲观光农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要通过对观光旅游业的培育,特别是观光旅游区的建设,协调地方经济与旅游经济两者的关系,协调东和乡与旅游观光区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协调旅游度假区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把东和乡麻吉村按旅游度假小城镇规划建设,达到两者互补,相互促进的目的。
3、市场导向、寻找优势,特色创新的原则。
规划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计出适销对路的休闲观光产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和资本。
根据当地实际,发挥当地农业优势。
并以特色产品、新创意扩大市场占有率。
4、坚持传承与发扬相结合的原则。
项目的设计和建筑风格的设计,应充分挖掘青海高原的传统文化,如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乡村文化、农耕文化等,并结合当代的先进文化,实现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使之符合先进等文化的发展方向。
5、资源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项目建设要有利于各种资源的保护,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要有利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传统风俗习惯的保持,有利于互助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济和其他经济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二、市场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及国民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以文化、旅游、居家、养老等为主的消费需求呈现日益紧迫的态势,尤其在旅游消费方面,已经由原来的传统旅游向着纵深旅游、全域旅游方向发展,旅游要素也发生质的变化,由原来的“吃住行、游购娱”转变为“康养学、闲情奇”,这也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解读国务院《“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2016年12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没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未来五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基本遵循。
“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消费大众
化、需求品质化、竞争国际化、发展全域化、产业现代化。
“十三五规划”中第七章提到关于“共建共享 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其主要内容讲述了关于乡村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和发展方向,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脱贫。
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环境整治行动。
提升旅游扶贫基础设施,全面提升通村公路、网络通信基站、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水平。
规划启动“六小工程”,确保每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好一个停车场、一个旅游厕所、一个垃圾集中收集站、一个医疗急救站、一个农副土特产品商店和一批旅游标识标牌。
到2020年,完成50万户贫困户“改厨、改厕、改客房、整理院落”的“三改一整”工程。
(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等)
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
动员全国旅游规划设计单位为贫困村义务编制能实施、能脱贫的旅游规划。
(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
实施旅游扶贫电商行动。
支持有条件的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组织实施“一村一店”。
鼓励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游客集散中心、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所开辟农副土特产品销售专区。
(国家旅游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务院扶贫办)
开展万企万村帮扶行动。
组织动员全国1万家大型旅游企业、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旅游院校等单位,通过安置就业、项目开发、输送客源、定点采购、指导培训等方式帮助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发展旅游。
(国家旅游局、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等)
实施金融支持旅游扶贫行动。
落实国家对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创业担保贷款等支持政策。
完善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扶贫信贷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扶贫项目的信贷投入。
(人民银行、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银监会等)
实施旅游扶贫带头人培训行动。
设立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基地,建立乡村旅游扶贫专家库,组织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官和扶贫带头人开展乡村旅游培训。
(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
启动旅游扶贫观测点计划。
设立全国乡村旅游扶贫观测中心,对乡村旅游扶贫精准度和实效性进行跟踪观测,为有效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
2、实施旅游创业就业计划
建设面向旅游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
支持各类旅游产业发展孵化器建设。
开展国家旅游文创示范园区、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国家旅游创业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示范基地建设。
举办中国旅游创新创业大赛。
推动旅游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创新,开展互联网约车、民宿旅游接待、分时度假等共享经济试点项目。
建设国家旅游就业需求服务平台,提供人才资源、就业信息等。
完善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利益共享机制,鼓励旅游企业为当地居民提供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
(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商总局)
(二)解读青海省“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十三五”期间青海旅游发展将在“一圈三线”布局基础上,以
全域旅游的理念,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着力构建“一圈三线三廊三板块”,形成以旅游目的地为主体,实现以点带面、一线连片的旅游发展格局。
规划中详细提到“做强一圈,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实现以西宁市为核心,以京藏高速、兰西高速、平阿高速为纽带,以旅游景区、特色城镇为节点,整合形成环西宁2小时圈旅游目的地。
该范围涉及西宁、海东、黄南、海北等四地22个区县,是青海省旅游主要目的地、核心城市和交通枢纽中心。
按照“城市依托、龙头带动、交通串联、创新引领、四化同步”的思路,推进资源开发、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区域一体化进程,持续打造环西宁2小时旅游圈,形成集清凉避暑、高原旅游、宗教朝圣、都市休闲、户外运动等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成为青海旅游的龙头旅游目的地,形成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吸引力、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规划详细提到了关于“旅游名村体系”建设开发,强调要结合高原美丽乡村、少数民族特色村、传统村落建设相结合,发挥乡村的旅游资源优势,完善农村旅游接待设施,提高农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
采取“村办民参”、“公司+农户”、“村民互助”等多种形式,广泛调动农民参与旅游业的积极性,形成农民办旅游的热潮,使旅游业成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思想观念解放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随着“大美青海”旅游品牌的宣传和影响力的扩大,青海旅游业势如破竹,发展迅猛。
形成以高山湖泊、宗教寺院、黄河风情、森林地质公园、民族风情、湿地雪山、乡村旅游等旅游品牌。
形成省内、省内、省外及境外三支旅游消费主体,消费需求日益丰富,旅游消费收入也成为地方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互助县旅游资源优势
2017年,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被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县内形成以土族民俗风情、宗教文化、北山森林地质公园等游线,今后,互助县将按照“全域景区化”发展理念,突出“最大限度地放大5A级景区品牌效应”这条主线,加快旅游与文化、生态等深度融合,全面实施区域联动和“旅游+”行动,积极推动旅游业产品业态创新、发展模式变革、服务效能提高,促进建立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旅游服务体系,把互助建设成为具有地域民族特色和田园风光的高原旅游名县。
全面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强力推进北山、佑宁寺等景区景点建设,西山牙合“最美北方梯田”、东和麻吉油嘴湾花海农庄等乡村旅游品牌初步形成。
2016年全县新增农家乐30多家,200多名群众从中受益,500名贫困人口通过旅游业实现脱贫。
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商贸、餐饮、住宿、运输、旅游商品加工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全县直接从事旅游生产与服务人数达3500人,间接从业人员超过8000人,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
东和乡麻吉村地处威北公路沿线,交通便利、气候适宜,乡村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具有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良好先天条件。
2017年,麻吉村被互助县委、县政府确定为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之一,通过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的推进,将为麻吉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巩固扶贫成果,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
三、市场分析
旅游业市场从现实意义上来说:
即县古城内旅游区域内,潜在的消费者及其消费欲望,这里的消费者包括城市居民、商人、工薪阶层和离休干部、大学生、社会团体等。
(一)市场前景分析
1、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
根据“十三五”旅游业发展提到的主要目标,体现了旅游产业在未来五年一直属于朝阳产业,其具体目标包括:
:
旅游经济稳步增长。
城乡居民出游人数年均增长10%左右,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旅游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4%以上。
到2020年,旅游市场总规模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
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2%,对餐饮、住宿、民航、铁路客运业的综合贡献率达到85%以上,年均新增旅游就业人数100万人以上。
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厕所革命”取得显著成效,旅游交通更为便捷,旅游公共服务更加健全,带薪休假制度加快落实,市场秩序显著好转,文明旅游蔚然成风,旅游环境更加优美。
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入境旅游持续增长,出境旅游健康发展,与旅游业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在全球旅游规则制定和国际旅游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2、省内乡村旅游市场火爆
青海省不断加大乡村旅游接待点的培育和扶持力度,乡村旅游产业充分依托设施农业园区和乡村旅游接待点,积极举办采摘节、美食大赛、乡村文化旅游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吸引市内和周边城市的游客前来赏玩,乡村旅游接待量得到了不断提升,纳入统计的乡村旅游接待点平均上座率达到41%,在旅游旺季的7月和8月,平均上座率达到80%以上。
有些乡村旅游接待点在夏季和重要节假日游人如织,分外热闹,时常出现一桌难求的景象。
以春夏大棚采摘、农耕体验等为主,秋冬冰雪项目、徒步旅游为主的新型旅游业态有效拉动了乡村旅游发展,今年,我市旅游将紧紧抓住融合发展新机遇,借机旅游标准化创建等中心工作,继续鼓励和扶持乡村旅游大发展。
近年来,几届的环湖赛开幕式和互助赛段比赛的成功举办,促进了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
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互助县2005年的旅游收入不足5000万元,每年来土乡的游客在30万人次左右。
而2017年上半年,互助县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实现旅游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近年来互助的群众体育文化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每天清晨或傍晚,互助县各大广场和县城道路两旁,锻炼身体的人随处可见,跑步的,骑自行车的,打太极拳的,扭秧歌跳锅庄的……目前,互助县城每天晨练的群众超过五千人。
每逢节日,土族人民跳起安昭舞、玩轮子秋、赛马、唱“花儿”等传统活动庆祝。
这些活动因别具韵味,也深受游客青睐。
3、打造新型生态型乡村旅游
广泛利用青海农业资源、乡村资源、水利旅游资源,以及农业产业化园区、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大力发展农业观光、生态观光、水利旅游;面向旅游者推出观光+采摘+体验农业产业园,扩大农林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从而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
东部地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文化乡村品牌,三江源地区加快发展宜居宜业的草原生态型乡村旅游。
(二)竞争对手分析
旅游业竞争主要体现在争夺顾客市场。
1、顾客市场竞争分析
竞争对手——目前互助县特色乡村旅游形成区域化,相比较土族风情园等大型民俗旅游景点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优势:
资金充足、有一定的权威性、服务质量好、顾客基数较大。
劣势:
传统式服务,顾客体验感、新奇感一般
2、我们的优势:
(1)自主体验,提供顾客充足的个人时间,让顾客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乡村生活和民俗风情。
(2)目标市场明确
公司旅游选择方向:
首选:
体验新奇、独特的乡村生活。
次选:
体验、了解民俗风情和自然观光,品尝独特地方饮食、生活习俗。
(3)服务经验方式
保证模式:
与顾客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顾客的需求结合公司特色,保证用公司的特色服务满足顾客要求,不断求新。
灵活自主选择性:
顾客可自行选择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体验乡村生活,允许给予他们个人空间。
预约体验、网上服务:
提供针对性较强的预约服务,提供旅游咨询,订购机票、车票和建议意见。
(4)改变以往传统的导游服务和公司的特色旅游服务。
我们的不足:
①公司成立初期,其影响力和权威性较差。
②公司在行业竞争能力相对较弱与在服务上的某些方面不足。
③公司创业团队组建初期,需要不断磨合。
(三)区域优势分析
四、公司概述
(一)公司介绍
1、公司名称:
2、公司性质:
3、公司战略思想:
以“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生活”为主题的现代农村旅游服务公司,用优质和独特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他们在我们的引导下以自己的方式进入乡村、民俗生活,并体会乡村、民俗生活,是消费者深切的感受乡村和民俗的不同生活。
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公司目标:
10年内成为旅游集团,15年内成为综合型的集团公司。
2016年在乡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村两委支持配合下,由村里创业带头人XXX的组织领导下,创办***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及特色农业观光专业合作社,通过村民自愿入股、土地租赁等方式加入到旅游产业打造中,积极配合项目开展工作。
公司先后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全面实施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2017年将完成1.2公里村道价款建设任务,开展村容村貌综合治理,为下一步旅游线项目建设投资打好基础。
(二)管理方式
1、公司采用分权式管理机制。
2、公司内部采取“学习交流型”的领导方式。
(三)组织机构
1、总公司组织机构
(1)事业部制
(2)管理职能
股东大会:
建议权、监督权、咨询权、收益分配权。
董事会:
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
董事长办公室(董事长为主):
专家集体决策,制定公司发展目标,进行战略决策。
董事长:
决定各部门经理、控制财权。
人事部:
①对人力资源实施计划、调配和利用。
②遵循用人原则(旅游),调动员工的最大积极性与创新性。
③制定并实施对员工的奖惩。
④负责对员工个人档案的管理与年终“责权制”考评。
⑤制定并组织员工的培训、实习计划。
市场部:
①维持与顾客的良好关系,策划公关活动维护公司形象。
②咨询服务及其他配套服务。
③征集顾客信息,反馈顾客意见。
④加强与相关企业的联系,发展合作伙伴,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
财务部:
①对公司财务部门进行管理。
②公司对外投资的可行性研究和进行成本效益评价。
③目标利润管理,制定标准成本。
④资金筹集管理,收入利润及分配管理成本费用管理。
⑤编制分析财务报表,并对前景作出预测,提供下棋利润目标。
广告部:
①公司网页制作和管理。
②公司广告设计开发。
法律顾问:
处理公司的相关法律事务
(四)投资预算及资金来源
经测算,该项目总投资为1200万元,其中: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0万元,公司及合作社出资500万元,银行贷款400万元。
(1)花海农庄景区建设
总投资350万元,其中开发主体及合作社投资250万元,产
业扶贫资金100万元。
表4.1花海农庄景区建设内容一览
序号
建设内容
建设面积/㎡
备注
1
小木屋
18
5处
2
停车场
3000
1
3
农家商店
200
1
4
公测
15
3
5
田间道路硬化
4000
6
游步道
2000
3
7
观景台
10
5
8
景区大门
20
1
9
游客接待服务中心
60
1
10
农事体验园
3000
5
11
绿化
20000
12
花海景观
8000
1
13
木质管理用房及相关配套设施
100
1
(2)农家乐扩建。
改扩建农家乐10户,总投资100万元,其中产业扶持资金50万元、农户自筹50万元
(3)旅游经营人员培训班。
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80人,培训5天,200元/人/天(含食宿),共计培训费用4万元。
五、公司及配套服务
(一)顾客群
1、目标顾客群:
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城市居民、大学生
2、边缘顾客:
外省游客、外国游客
(二)旅游线路初定
1、民族风情游
2、乡村游
3、特色游
(三)服务特色
1、旅游内容贴近顾客的实际需要和个人爱好,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和新奇性。
2、针对性、新奇性突出。
针对不同顾客需求服务、满足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
3、通过在乡村租用农田,建立自己的旅游基地;为游客提供亲自种植农作物服务。
4、改变传统的导游服务。
(四)高附加值的导游服务
1、自主体验,提供顾客充足的时间,让顾客自己以个人的方式尽情感受乡村生活和民俗风情。
2、提供投诉服务电话,及时反馈顾客要求,提高与完善服务质量。
3、免费提供代订酒店、机票、车票、旅游等信息咨询服务。
4、在旅游过程提供拍摄录像和制作VCR、VCD光盘业务。
5、为顾客提供露营、娱乐工具租借业务。
(五)公司服务运作流程
公司根据特定旅游线路进行经营,并将顾客反馈的信息和需求整理存放在公司网络上的数据库。
其次,市场部根据顾客反馈的需求与实际需要,从相应旅游线路进行改进,制定出具体方案。
再次,方案经过公司领导审批,确定如何让改进。
最后控制公司的服务环节,保证服务质量。
五、市场调研与财务分析
六、经营管理机制
(一)网络运作
创业初期,公司出于成本考虑,由公司人员兼职建立管理网站,建立公司的信息交流中心及内容数据库。
具体操作如下:
1、业务方面:
数据库——公司内部信息交流中枢。
采用旅游特色管理,即公司将搜集的最优信息经整理加工后存入相应位置,根据自身所处市场实际需求,在数据库中检索适合信息,设一专栏,用于业务学习交流。
2、管理方面:
公司各部门采用科学管理方法,保证公司良性运转。
增强公司整体发展方向的把握力度,促进各部门信息交流,加强团队合作。
3、宣传方面:
采用公开网页形式,建立公司网站、建立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微博等途径,用于公布公司动态公告等信息;对于顾客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分类搜集公布。
4、服务方面: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顾客可通过企业微信号、公众号等进行咨询服务和其他服务。
为了确保服务质量,公司开设各途径投诉联系方式。
顾客可投诉、建议或表扬服务、员工。
公司将认真对待每一此留言及意见,确保顾客利益。
(二)管理机制
1、管理特点
(1)公司以“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统一、机子募股”的利益共同体。
(2)集体决策与目标管理:
公司实行董事长办公室集体决策,确定利益目标和制定经营战略,对各部门实行目标管理,下达利润指标。
下放责、权、利明晰。
(3)分权管理:
各部门有权决定其内部事务的权利。
2、激励机制:
(1)超出公司目标的利润给予相应的奖金。
(2)公司可根据本地情况自行开展当地特色的旅游服务。
(3)公司以“目标实现情况”与“顾客反映”评选模范员工给予奖励。
3、约束机制:
(1)每季度下达李勋目标。
(2)统一财务、分级管理、内部审核。
(3)信息采集小组,顾客负责监督批评,设计不满意指标。
(4)对各部门设立档案,定期进行业绩评定。
(三)人才市场机制
1、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
能级能质原则—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职尽其责。
互补原则—人品、性格、能力的互补效应。
奖励原则—考核评比、赏罚分明。
2、用人标准:
个人品牌=人品+性格+能力。
3、员工激励机制:
(1)浮动工资——确定标准后另按任务难易程度,时间长短调整员工工资水平。
奖金——超目标,超质量完成任务可增发奖金。
(2)优秀员工评选:
每季度评选一次,贡献积累,累计2次着者按留存收益率转增股份,还可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3)企业文化:
公开招聘、择优录取、注重个人品牌,建立企业文化雏形,通过员工学习交流和引导,建设蓬勃向上的企业文化,促进员工个人品牌的完善。
(4)建立“信息采集小组”,实现顾客与员工双向沟通,增进理解与友谊,互助互动,协力办好本公司。
(5)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实践。
(四)经营机制
1、与相关企业合作,规模效益,互补互利。
(1)旅游信息资源共享。
(2)立足乡村旅游,借助各合作企业关系,收集相关旅游信息。
(3)人才资源学习交流,不断完善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与配套服务,并不断创新。
(4)物质资产资源—充分利用物质资产资源功能虚拟,把固定资产降到最低,大力降低成本和风险。
2、功能虚拟:
把固定资产降到最低,降低风险,节约流动资金。
(1)租用旅游车设备,分期付款等。
(2)与相关企业合作(如酒店、运输公司等)。
3、监控机制
(1)财务制度:
财务机构统一,财务人员统一。
(2)服务质量监控:
目标管理,集体决策,赏罚分明。
4、公司领导方式
“学习交流型”有效的领导方式。
根据公司所处的特殊环境,以员工之间的关系加之企业文化,我们选择“学习交流型”的领导方式,希望通员工之间的交流培养创新、合作、敬业的精神,使个人品牌不断完善,促使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更加周到。
七、营销战略
公司将着力推进乡村旅游营销创新,包括综合宣传、新媒体推广、社群营销、故事营销、口碑营销等多种方式开展。
1、综合宣传。
建立宣传、文化、旅游、外事、商务联合推广和省、市、县联动、捆绑营销机制,加强乡村旅游形象建设,扩大旅游宣传。
2、新媒体推广。
一是PC端搜索推广,与其他各类旅游网站、手机APP、社交账号等紧密对接,帮助乡村旅游网站有效导流;借助合作网站扩大营销,与各大平台网站合作宣传品牌;二是手机端互动分享,路径包括:
微信送达、微博交流、APP服务等。
3、社群营销。
组织引导车友会、驴友、作家协会、摄影协会等社会组织群体为乡村旅游开展宣传,进行口碑宣传;承办县内、村内各类节事活动,大胆创意策划乡村形象大使选拔、招募志愿者等活动,造势营销,吸引游客眼球,以此实现进一步宣传推广。
4、故事营销。
结合乡村特色,策划编辑趣闻故事,专递村落文化为目的,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
5、口碑营销。
做好乡村特色旅游服务指南、举办青海名人参与活动。
达到口碑宣传,吸引游客。
(一)服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