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语言教育.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4779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台梭利语言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蒙台梭利语言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蒙台梭利语言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蒙台梭利语言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蒙台梭利语言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蒙台梭利语言教育.doc

《蒙台梭利语言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台梭利语言教育.doc(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蒙台梭利语言教育.doc

阳光宝贝亲子俱乐部蒙氏语言教育教案

活动名称:

安静游戏

教具构成:

计时器或钟表

适用年龄:

3岁以上。

教育目的:

1、安静倾听周围的声音。

2、培养听觉专注力,感觉时间的流逝。

操作方法:

(1)教师带领小朋友轻轻(没有声音)地站起来,双手叉腰闭上眼睛;

(2)教师带领幼儿做深呼吸,让身体渐渐放松;

(3)教师出示并介绍计时器,说明规则:

一会儿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不发出声音,当听到计时器的声音时把眼睛睁开;

(4)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并给定时器设定时间,一般为2-3分钟;

(5)铃声响起后,小朋友睁开眼睛,教师提问:

刚才闭上眼睛后,都听到什么声音了?

(6)请幼儿表达听到的声音;

(7)重复一两次。

变化与延伸:

换不同教具让幼儿听声音。

注意事项:

1、也可用钟,听滴嗒声,或者三角铁,碰钟等乐器来做。

请幼儿闭眼集中注意力,睁眼也不能破坏安静环境。

2、闭眼时间2-3分钟。

活动名称:

寻找声音

教具构成:

眼罩、头饰

适用年龄:

3.5~5岁。

教育目的:

1、听觉辨别方位及发出声音的人。

2、提高专注力、思考力及反应能力。

操作方法:

1、请小朋友戴上眼罩和头饰扮演小狐狸,请其他小朋友在做线上运动的圆圈上组成圈,将他围在其中。

2、给位小朋友围着“小狐狸”在圈上朝一方向走,边走边说“小狐狸蒙眼睛,谁也看不见了,我们和它捉迷藏,猜猜我们在哪里?

3、转圈的小朋友说完歌谣后蹲下,老师指定一位小朋友,示意他叫道“小狐狸”,然后“小狐狸”指出声音传的方向,并顺声过去,“抓住”发出声音的人。

4、请小朋友轮流扮演小狐狸,反复练习。

变化与延伸:

听其他声音活动。

注意事项:

1、不要将小狐狸绊倒。

2、其他小朋友不发出声音。

活动名称:

给乐器找朋友

教具构成:

碰铃一对,沙锤一对,摇铃一对,响板一对

适用年龄:

3—4岁。

教育目的:

直接:

用听觉辨别不同的声音,并以相同的声音做出回应。

间接:

培养幼儿听觉的专注力,分辨力。

操作方法:

(1)教师宣布今天的语言活动是“给乐器找朋友”,请8位幼儿参加活动。

(2)教师将幼儿分成2组,背对背坐在一起。

教师将乐器分成2组分给2组幼儿(同一组幼儿不出现相同的乐器)。

(3)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老师指定一位幼儿奏响手中的乐器,其他参与活动的幼儿听到后要对声音作出判断,与这位幼儿手持相同乐器的幼儿要同样奏响手中的乐器以回应。

(4)请奏响乐器的2位幼儿同时举起乐器,检验乐器是否一样。

(5)进行其他乐器的声音配对。

(6)更换参与游戏的幼儿,重复练习。

变化与延伸:

全体幼儿围成圈,背向圈内,每人手中都拿不同的乐器,可以有2名幼儿的乐器是相同的,也可以3名幼儿的乐器是一样的。

持相同乐器的幼儿同时举手,并奏响乐器。

注意事项:

此活动可采取蒙眼方式进行。

亦可根据幼儿的程度增加活动人数和乐器数量。

活动名称:

听铃鼓走

教具构成:

铃鼓

适用年龄:

3—4岁。

教育目的:

直接:

感知声音的快慢,使幼儿学会根据声音的轻重缓急调节自己的步幅,培养节奏感

间接:

培养幼儿敏锐的听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发展身体的协调性。

操作方法:

(1)教师站到幼儿中间,请幼儿面向老师站立,宣布今天的新课是“听铃鼓走”。

(2)教师取来铃鼓,介绍游戏规则:

幼儿感觉老师敲铃鼓的节奏走,老师敲的节奏快,幼儿就走的快,敲的慢就走的慢。

(3)邀请所有幼儿在线上重新站好,老师变换节奏敲铃鼓,请幼儿一起走。

(4)请幼儿来敲铃鼓,反复操作。

变化与延伸:

1、听乐曲的节奏走,当乐曲进行激烈时速度加快,舒缓时减慢。

如《龟兔赛跑》的乐曲。

2、根据音乐的节奏拍手或使用乐器跟随节奏。

注意事项:

幼儿之间不要互相撞到,或者挤在一起。

活动名称:

听指令做动作

教具构成:

幼儿须有认识五官和四肢的经验。

适用年龄:

3--4岁。

教育目的:

直接:

使幼儿快速反应出指令做相应的动作,培养听力的专注性。

间接:

培养幼儿服从的精神,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操作方法:

(1)教师取来小椅子坐下,介绍今天的工作。

(2)介绍游戏规则:

介绍发出声音指令,幼儿要快速反应出相应的动作,并作出来。

(3)教师发出声音指令“摸摸你的头”“摆摆你的手”“摇摇头”“点点头”“摸摸你的鼻子”“把你的嘴巴指出来”“耳朵在哪里”“眼睛在哪里”“拍拍手”…….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4)反复练习。

变化与延伸:

加入一些互动的指令,如:

“拉拉你旁边小朋友的手”“和***小朋友站在一起”“举起双手跟老师打招呼”等。

注意事项:

视幼儿对各个指令反应的快慢决定指令重复的次数和频率。

活动名称:

猜猜我是谁

教具构成:

幼儿须有安静游戏的经验。

适用年龄:

3岁以上。

教育目的:

直接:

学会分辨不同的声音。

间接:

增强幼儿的听觉敏感性。

操作方法:

(1)教师和幼儿一起围坐在线上。

(2)宣布游戏规则:

请一位幼儿闭上眼睛,请其他幼儿当中的一位幼儿说一句话“你知道我是谁吗?

”这位幼儿要猜出是谁说的这句话。

(3)游戏开始。

教师请一位幼儿坐在幼儿中间,戴上眼罩。

示意一位幼儿说话,请幼儿指出这位幼儿所在的位置,并说出他的姓名。

(4)更换不同的幼儿,反复游戏。

教师也可以建议更换话语,更好语音语调,增加难度。

变化与延伸:

1、猜者戴上眼罩后,其他幼儿可以悄悄更换位置。

2、请参加活动的小朋友说出自己喜欢的水果,请那位小朋友在罩眼罩之前记住每个幼儿喜欢的水果,再戴上眼罩进行“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并要说出这位小朋友喜欢的水果的名称。

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适宜5岁左右的幼儿进行。

注意事项:

要保持操作过程的安静。

活动名称:

传悄悄话

教具构成:

幼儿须有安静游戏的经验。

适用年龄:

3--4岁。

教育目的:

直接:

学会在安静的环境中认真倾听。

间接:

增强幼儿的听觉敏感性,培养对语言的兴趣。

操作方法:

(1)教师取来小椅子坐在幼儿队列的最前端。

(2)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老师想一句话对着坐在身边的幼儿的耳朵轻轻地说出,请这位幼儿告诉下一位,将话传下去。

到最后一位幼儿那里,他要大声的说出来,大家一起来订正。

(3)活动开始,老师对身边的一位幼儿说:

“我喜欢你。

”将话传下去,最后一位幼儿大声的说出来。

(4)更换幼儿和句子进行反复练习。

变化与延伸:

可以将传的话换成指令,并且借助物品,如“把这本书放在书架的最高一层上。

”老师将书和悄悄话一起传给第二位幼儿,继续传下去,请最后一位幼儿按照这个指令做。

其他幼儿一起订正。

注意事项:

当幼儿在传话过程中出现与原话不一致时,教师可以请全体幼儿一起重复一遍这句话以作订正,消除幼儿的挫折感。

活动名称:

看大画册听故事

教具构成:

大画册

适用年龄:

3--6岁。

教育目的:

1、学习倾听故事,阅读故事书。

2、培养视听结合能力。

3、培养对阅读图书兴趣,提高视听觉的专注力。

操作方法:

1、请小朋友围坐成圈,老师出示大画册,手拿布偶,通过操作布偶表演的方式,以布偶的口吻介绍书名、作者、出版日期,并讲述故事。

“小朋友们,我是猴子老师,今天我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这个故事的作者是***。

现在我要开始讲故事啦。

请小朋友们认真的听啊。

2、一页一页翻讲故事情节,每讲完一节都要展示给幼儿看。

3、讲完故事后,根据故事情节适当向幼儿提问。

如:

书名叫什么?

故事里有谁?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

为什么?

4、与幼儿讨论书中的故事,请幼儿看着大画册进行讲述。

变化与延伸:

1、引导孩子独立或同伴协制大画册。

2、在班内开展故事会活动,让小朋友轮流与大家分享自己喜爱的故事。

注意事项:

制作大画册,一般只有四、五页。

(含封面、封底)

活动名称:

听歌词做动作

教具构成:

幼儿需知道头肩膀膝盖脚的身体部位。

适用年龄:

3岁以上。

教育目的:

直接:

能听懂指令,并按指令做动作。

培养幼儿敏锐的反应能力。

间接:

培养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操作方法:

(1)教师站在幼儿前面,首先请幼儿认真看示范连唱带跳做一遍《头肩膀膝盖脚》。

(2)邀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连唱带跳做,第一遍为慢速,着重使幼儿明白歌词与身体部位的对应。

(3)用中速做一遍。

(4)用快速做一遍。

(5)请幼儿两两面对面做,或者请幼儿单独表演。

变化与延伸:

进行涂画工作,发给每位幼儿一张人体的图片,请幼儿在头肩膀膝盖脚部位上涂色。

注意事项:

在跟着音乐做动作的时候不要过快或者过慢,应与乐曲的速度一致。

活动名称:

听录音机讲故事

教具构成:

1、故事书

2、录音机

适用年龄:

3.5--6岁。

教育目的:

1、通过倾听故事,了解故事情节,丰富词汇。

2、激发幼儿对文学的喜爱之情。

3、掌握录音机功能的用法。

操作方法:

1、引导幼儿进入听力区,熟悉听力环境。

2、示范录音机功能键的用法。

3、引导幼儿在听力区专心的故事。

4、听完后,将书和磁带等教具归位。

5、操作录音机功能键。

变化与延伸:

孩子入睡前,播放他感兴趣的童话故事。

兴趣点:

听力区。

注意事项:

听录音,要保持安静。

活动名称:

指令接龙

适用年龄:

4--6岁。

教育目的:

1、听懂语言动作指令并做相应动作。

2、能说出新的语言动作指令。

3、培养听觉专注力与听觉记忆力,提高语言快速表达的能力。

操作方法:

1、先向小朋友说明,要根据老师的指令来变换动作,然后向孩子连续发指令。

拍拍手呀拍拍手,拍拍手呀叉叉腰,叉叉腰呀叉叉腰,叉叉腰呀点点头,点点头呀点点头,点点头呀耸耸肩…….

2、当孩子熟悉游戏规则后,开始进行接龙游戏。

一个小朋友发出指令,其余的小朋友完成动作,每个小朋友都要边做边说。

3、口令内容,注意更换。

变化与延伸:

让幼儿用口述方式向家长和同伴传达表情,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注意事项:

指令与动作相同。

活动名称:

辨别不同质地物品的声音

教具构成:

铁、塑料、玻璃杯、小木棒。

适用年龄:

3--4岁。

教育目的:

1、认知不同物品可制造出不同声音。

2、以听觉辨别声音的差异用语言表达。

3、培养听觉的专注力、分辨力。

操作方法:

1、将不同杯子放在桌上,取一根小木棒逐个敲。

2、请幼儿记住各种杯子被敲击所发出不同的声音。

3、老师敲击物品时,请幼儿戴眼罩或闭眼睛说出是哪种物品发出的声音。

4、请一名幼儿敲击杯子,其他幼儿猜声音。

5、反复练习。

变化与延伸:

1、可将玻璃杯中装上不等量的水,请孩子敲击杯子,记住声音,然后转过身去,由老师敲杯子,请幼儿猜。

2、增加不同材质的杯子,请幼儿说出发出声音是杯子的材质。

如:

瓷杯子、木碗、纸杯子。

注意事项:

1、不要在用餐时,敲餐具。

2、声音敲得别太大。

活动名称:

猜谜语

教具构成:

香蕉、哈密瓜、荔枝,草莓的谜语图片

(正面是谜面,背面是谜底图片)

适用年龄:

4--6岁。

教育目的:

1、初步掌握谜语的特点,引导孩子对谜语的兴趣。

2、丰富词汇,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

操作方法:

(1)引导孩子对谜语产生兴趣,导入:

——今天有很多水果宝宝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