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74445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2.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2.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2.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试题前的表格对应位置,并把机读卡上对应题号的唯一答案选项字母用2B铅笔涂黑)

1、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A

2、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C

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C

4、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C

6、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普遍联系规律

A

7、决定着矛盾的性质的是

A、事物的根本矛盾

B、事物的主要矛盾

C、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特殊方面

C

8、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C

9、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全部的抛弃

B、事物中的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D、纯粹的否定

C

10、.实践的主体是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所有的人

D、人的意识

B

11、实践的客体是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入人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D

1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客观世界

B、感觉

C、思维

D、实践

D

13、“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A

14、“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C

15、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

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C

16、社会革命根源于

A、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D

17、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D

18、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A

19、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A

20、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

21、马克思指出:

“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段话说明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A

2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形成新的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形成使用价值

D

23、被马克思称作“商品的惊险的跳跃”,是指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商品转换为货币

C、货币转换为资本

D、剩余价值资本化

B

2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C、资本各部分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

D、资本各部分的价值量不同

B

2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C

26、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

A、国会

B、总统

C、最高法院

D、最高检察院

A

27、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A、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

28、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

A、“代理制”

B、“参与制”

C、“企业联合”

D、“个人联合”

B

29、“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

30、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是

A、夺取政权,消灭资产阶级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实行按劳分配

D、实现共产主义

D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2、“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意识能动性的观点是()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D.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

3、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

4、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

5、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认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B.认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6、一切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

A.把外因作为事物变化根据的形而上学观点B.否认主观能动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C.右倾机会主义的“唯条件论"观点D.关于联系条件性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8、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

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

C.既肯定又否定D.既前进又倒退

10、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1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

1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1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14、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A.纯粹是必然的B.纯粹是偶然的

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

15、“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B.宿命论的历史观

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D.循环论的历史观

1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答案

CCADBDADCBCCBCBAD

二、多项选择题(31-4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试题前的表格对应位置,并把机读卡上对应题号的几个答案选项用2B铅笔涂黑。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不可分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BCD

3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有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ABC

33、联系具有下列那些基本特点

A、必然性

B、客观性

C、普遍性

D、多样性

BCD

34、价值的特性有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ABCD

35、感性认识包括的三种基本形式有

A、感觉

B、判断

C、知觉

D、表象

ACD

36、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A、古为今用方法

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方法

D、阶级分析方法

BD

37、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A、个别劳动

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CD

38、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革命

B、无产阶级专政

C、无产阶级理想

D、社会主义的民主

BD

39、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决定生产力

D、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AD

40、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D、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ABCD

1、下列各项属于对待马克思义的正确态度的有()。

    

A.只有坚持,才能发展    

B.只有发展,才能真正的坚持    

C.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死不变的教条    

D.反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E.既坚持又发展   

2、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的错误观点是()。

    

A.根据它时间上出现的先后    

B.根据它的形式是否新奇    

C.根据它的力量是否强大    

D.根据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E.根据它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3、下列各项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有()    

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B.实践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不断解决认识课题    

C.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D.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感性活动    

E.实践是认识的最终归宿,可以有效地改造世界   

4、在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四化宏伟目标,只能()    

A.从国外的各种现成的模式出发    

B.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C.从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出发    

D.从我们尽快实现四化的主观愿望出发    

E.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   

5、科学世间观的确立揭示和有力地证明了()   

A.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私合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B.劳动为社会的产生和存在莫定了基础    

C.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D.人类社会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    

E.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参考答案:

     

1.ABCDE 2.ABC 3.ABC 4.BE 5.ABCDE

 

6、不能因为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否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这是因为()。

A.社会规律无需人参与而自发起作用

B.人的思想、动机和目的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其实现程度也取决于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人的意识活动只能加速或延缓历史过程,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D.人无法认识和利用社会规律

E.人的活动对社会规律不起作用

7、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的差别在于()。

A.社会心理是高水平的,思想体率是低水平的

B.社会心理是复杂的,思想体系是简单的

C.社会心理是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思想体承具有才气统化,、抽象化的特征

D.社会心理元阶级性,思想体系有阶级性

E.社会心理表现为情感、习惯等,思想体系表现为理论体系

8、科学实验是()。

A.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B.运用实践手段,把认识对象放在理恕的环境中进行探索的活动

C.暂时撇开认识对象的复杂联系,排除各种偶然因素的干扰,从而发现其本质和规律的活动

D.为成功地改造世界提供必要的知识的活动

E.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性活动

9、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主要表现有()。

A.它是引起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B.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去

C.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D.它是社会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

E.它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10、资产阶级思想家对人的本质的研究的缺陷在于()。

A.离开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抽象地谈论人的本质

B.认为有永恒不变的人性

C.把人性看成是人的阶级性

D.认为人的本性是先天就有的

E.否认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参考答案:

6.BC 7.CE 8.ABCD 9.CDE 10.ABDE

11、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其表现有()。

A.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B.动物不能进行生产劳动,人能利用自己制造的工具从事生产活动

C.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界,人能能动地改造自然

D.自然环境及其变化在动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则不起决定作用

E.动物的存在不能引起自然界的变化,人的存在能引起自然界的变化

12、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

B.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C.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

D.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氏群众创造力的变革过程

E.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发展过程

1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其理由有()。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E.没有意识,就没有物质

14、无产阶级领袖的重大作用的表现有()。

A.他们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理论武器

B.他们推动无产阶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C.他们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

D.他们对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E.他们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15、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理由在于()。

A.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社会结果是由各种社会因素和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造成

C.人们不可以捺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变原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D.人们预恕的目的,不可能完全实现

E.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参考答案:

11.ABCD 12.ABCDE 13.ABCD 14.ABE 15.ABDE 

16、马克思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

A.唯心主义先验论

B.唯物主义反映论

C.唯心主义的可知论

D.唯物主义的可知论

E.不可知论

17、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系统论的关系是()。

A.唯物辩证法高于现代系统论

B.现代系统论不断丰富唯物辩证法

C.现代系统论不断深化唯物辩证法

D.现代系统论的基本思想蕴含于唯物辩证法之中

E.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系统论没有任何关系

18、人工智能机器的构成是()。

A.输入设备

B.运算器

C.存贮器

D.控制器

E.输出设备

19、下列哲学家属于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的有()。

A.费尔巴哈

B.尼采

C.叔本华

D.萨特

E.罗素

20、下列各项正确反映辩证的否定观的有()。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

B.否定是事物的外在力量作用的结果

C.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来的环节

D.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E.否定是对回事物的全盘、彻底的否定

参考答案:

16.BD 17.BCD 18.ABCDE 19.ABCD 20.ACD 

21、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的表现的有()。

A.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B.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C.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

D.唯物辩证法承认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形而上学则否认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

E.唯物辩证法主张全面地看世界,形而上学主张片面地

22、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区别在于()。

A.前者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后者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

B.前者一般是自上而下展开的;后者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

C.前者一般是不需要采取暴力冲突的形式后者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

D.前者不触及生产关象;后者触及生产关系

E.前者只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后者涉及各领域

23、劳动的重大意义()。

A.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

B.劳动产生了语言

C.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D.劳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形成和完善的基础

B.劳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24、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监狱

C.语言学

D.法院

E.哲学

25、阶级斗争产生的根源在于()。

A.经济斗争

B.政治斗争

C.思想斗争

D.军事斗争

E.罢工斗争

参考答案:

21.ABCDE 22.ABC 23.ABCDE 24.ABDE 25.CE

26、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A.前者是后者的根源

B.前者在后者的指导下建立

C.后者受前者的影响和作用

D.前者第一性,后者第二性

E.前者属物质范畴,后者属思想范畴

27、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封建社会形态发展的典型,其表现有()。

A.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的最早、延续的时间最长

B.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明显地高于其他国家

C.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也高于西欧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D.中国地主上地所有制自秦汉以来始终居主导地位

E.中国的封建政治制度也较西才封建政治制度发达

28、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A.人的发展最理想的境界

B.个人的德、智、体、美、劳和谐完整的发展

C.个人潜力和智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

D.个人需要的全面丰富和满足

E.人的本质真正的实现

29、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它区分为多种情况,其中有()。

A.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B.现实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

C.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

D.可能性量的大小

E.抽象可能性就是不可能性

30、思想体系是一种高水平的社会意识,它()。

A.是对社会存在较为间接的反映

B.以相对稳定的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C.不依赖于社会心理

D.是系统的、自觉的、抽象化的反映形式

E.是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

参考答案:

26.BC 27.ABCDE 28.ABCDE 29.ABCD 30.ABD

31、生产力系统中,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A.是生产力的独立因素

B.是生产力所独有的因素

C.不仅属于生产力来统,而且还属于社会的其他系统

D.包括经济管理、分工协作、预测决策

E.可以使生产力系统的其他因素,在数量和比例上做到合理结合

32、人的价值的实现()。

A.是通过人的“自由选择”

B.唯一途径是参加社会实践

C.是通过人的“自我设计”

D.是与自身主观条件元关的

E.最终取决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3、下列著作属于毛泽东东对马宽思主义哲学丰富和发展的有()。

A.《实践论》

B《矛盾论》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E.《反对本本主义》

34、精神交往包括()。

A.思想交往

B.心理交往

C.知识的传播与继承

D.政治理论的传播与交流

E.生产经验的传播与继承

35、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的表现有()。

A.它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

B.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

C.它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它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E.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史替

参考答案:

31.CDE 32.BE 33.ABCDE 34.ABCDE 35.ABCDE

6、杰出入物的历史作用表现在()

A.能决定历史发展趋势

B.能改造历史发展规律

C.能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

D.在斗争中起核心作用

E.对社会发展起某种促进和推动作用

37、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条件问题上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下列各项属于在条件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或辩证法观点的有()

A.承认条件的客观性

B.承认条件的主观性

C.承认条件的复杂性

D.承认条件的可变性

E.承认条件的随意性

38、劳动是()

A.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统一起来的基础

B.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C.孤立的个人活动,不具有社会性

D.人适应环境的一种活动

E.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一种精神活动

39、交往的社会作用有()

A.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B.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

C.有利于人的自身发展

D.使后代人获得前代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E.使后代人在前人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