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解释一科学说需求.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71546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10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解释一科学说需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经济解释一科学说需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经济解释一科学说需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经济解释一科学说需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经济解释一科学说需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解释一科学说需求.docx

《经济解释一科学说需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解释一科学说需求.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解释一科学说需求.docx

经济解释一科学说需求

经济解释一科学说需求

前言1

大师的教诲 不解的缘份1

优厚条件 游说出书1

走进金矿 获益良多1

卷土重来 以慰知音2

简单理论 解释世事2

第一章科学的方法2

第一节:

现象必有规律3

第二节:

事实不能解释事实4

第三节:

特殊理论与套套逻辑4

第四节:

可能被事实推翻的重要性6

第五节:

模糊不清与互相矛盾7

第六节:

非事实与无限制8

第七节:

理论的真实性10

第八节:

结论11

第二章从自私说起11

第一节:

个人作决策11

第二节:

理论要约束行为12

第三节:

自私是一个约束12

第四节:

人的自私本质13

第五节:

结论14

第三章缺乏与竞争14

第一节:

物品的定义15

第二节:

什么是缺乏15

第三节:

竞争的本质15

第四节:

游戏规则与产权制度16

第五节:

竞争准则的含意17

第六节:

经济分析与价值观18

第七节:

经济学的范畴19

第四章功用的理念20

第一节:

悲哀的发展20

第二节:

功用是数字的定名22

第三节:

费沙的贡献22

第四节:

替换定理与等优曲线24

第五节:

内凸定理24

第六节:

贫穷物品与嘉芬反论24

第五章需求定律25

第一节:

功用理念可有可无25

第二节:

佛利民的分析27

第三节:

其他不变量的选择27

第四节:

品味不变的假设28

第五节:

何谓价?

29

第六节:

何谓量?

30

第七节:

消费者的盈余31

第八节:

需求的价格弹性33

第九节:

需求第二定律不能成立34

第六章小试牛刀34

第一节:

无知的含意35

第二节:

验证的条件36

第三节:

不管成交量的含意37

第四节:

单质的需求验证37

第五节:

多质的需求验证38

第七章 交易理论与市场需求39

第一节:

交易是上下交征利39

第二节:

市场需求否决剪刀分析40

第三节:

交易的局限条件42

第四节:

共用品的市场需求43

后记44

 

前言

大师的教诲 不解的缘份

一九七一年的一个晚上,午夜思回,忍不住爬起床来,走到书桌前坐下,在稿纸上用英语写呀写的,写了几个小时。

跟着交给女秘书,隔行打字二十多页。

我为这文稿起了一个名目:

《交易理论与市场需求》(TheTheoremofExchangeandMarketDemand)。

于今回顾,那应该是我今天要写的《经济解释》这本书的前身。

当年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任教职,文稿给几位专于价格理论的同事看。

他们读后哗然,不约而同地说:

「是那样简单的理论,为什幺书本从来不是那样说?

」书本怎样说是书本的事,要是我同意书本所说的,就用不着在午夜起来动笔了。

历久以来,书本所说的市场供求关系及那所谓均衡点的市价,都是以十九世纪经济学大师马歇尔(AlfredMarshall)的「剪刀」理论为依归的。

作学生时我老是不明白那「剪刀」是受到什幺压力而在「剪」什幺,后来为人师表,教学生时自己还是不明白,胡乱地说一下,到后来要自己另寻分析。

华大的同事知道我历来敬仰马歇尔,但那文稿否定马氏的「剪刀」,就问我对马氏是否改观了。

我说对马氏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是我的基础导师,但马氏的理论有时拖泥带水,对世事知得不够深入,好些地方是可以改进的。

我认为马歇尔伟大,因为他的经济分析有一个完整的架构,其中有内容。

一个顶级大师,综合了前人的思想,以自己无与伦比的天分,创立了一个架构,让我这一辈有一个思想的轮廓。

我在这架构的小节上代为修改一下,是应该的吧。

对我影响很大的高斯(R.H.Coase)对马歇尔也是五体投地。

马氏的巨着(PrinciplesofEconomics,1890)的不同版本的小差异,高斯皆瞭如指掌。

然而,高斯反对功用(utility)的概念,反对长线(longrun)与短线(shortrun)的概念,反对均衡(equilibrium)与非均衡(disequilibrium)的概念——这些概念大都是经马歇尔发扬而变得家喻户晓的。

欣赏、佩服、反对,在科学上这些是没有矛盾的。

优厚条件 游说出书

回头说上文提到的文稿,华大一位同事把它谱入他写的课本中,说明是我发明的。

一家美国出版商——Prentice-Hall——的经济编辑读后,找到我「文稿」的原文,就带了合约来找我写一本经济学课本。

那是一九七三年的事了。

该出版商给我的条件优厚,且说明不用看大纲、不用评审,我要怎样写也可以。

这是难得的际遇,但我说从来不打算写课本。

然而,一九七三年间,美国因为石油问题及价格管制把经济搞得一团糟,通胀急剧,而自己又有两个还不懂得走路的孩子,要多赚点钱是人之常情。

我于是叫出版商把合约留下来,让我考虑一下。

他要我先给他一个书名,我就在一张空白的纸上写下:

EconomicExplanation。

这本书我终于没有动笔。

走进金矿 获益良多

六十年代初期的洛杉矶加州大学,在经济学上算不上是一个重镇。

奇怪的是,在那研究院里我主要的四位经济学老师——A.Alchian,J.Hirshleifer,K.Brunner,R.Baldwin——都着重于以假说(hypothesis)来解释现象或行为。

当时,除了芝加哥经济学派(TheChicagoSchool)外,只有洛杉矶加大认为解释现象是经济学的重点。

求学——学知识——也要论先入为主。

当年在加大还有一件今天不容易相信的事。

那就是卡纳(R.Carnap)在该校的哲学系教大学一年级的逻辑学,是关于科学验证的方法的。

卡纳是逻辑哲学大师,整个二十世纪无出其右!

我当时不知道,但见成绩比较好的同学都嚷着要去听他的课,我就跟着去凑凑热闹了。

一进课室,见到在人头涌涌的大堂的最后一排,坐着一个老头子。

那是我们经济学系的大教授K.Brunner。

这使我意识到我是走进了一个金矿,于是用心地听起课来了。

那是四十年前,当时卡纳六十九岁。

「经济解释」这个名目,是从卡纳的教诲想出来的。

他的课替「解释」一词作了明确的阐释,屡次提到「科学解释」(scientificexplanation),而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那高不可攀的知识理论(TheoryofKnowledge)。

有高人指导,学问就是那样迷人。

顾名思义,「经济解释」是说以经济学的角度,用上科学的方法,来解释现象或人的行为。

在科学的范畴内,问题来来去去只有一条:

为什幺?

是的,「怎幺办?

」是工程学的问题,而「好不好?

」则是伦理上的问题了。

科学不问「怎幺办」,也不问「好不好」。

毋庸讳言,在加大作研究生的第一年中,我花了起码一半的时间研读福利经济学,写过一篇获奖但自己讨厌的文章。

那是关于「好不好」的问题了。

回港任职后,以中文下笔评论中国的经济改革,我作过多项建议。

那是关于「怎幺办」的问题了。

明知是不自量力,肯定自己半点影响力也没有,但还作点建议,谈谈价值观,是人之常情,用不着耿耿于怀的。

引以为慰的,是自己历来都能把不同类的问题分清楚,在思维上没有混淆。

卷土重来 以慰知音

《经济解释》这本书,说的是关于「为什幺?

」。

我认为经济学应该集中在这问题上,始于一九六三年。

当时听了几个星期艾智仁(A.Alchian)的课,就决定了在经济学术上自己要走的路。

我认为只有在「为什幺」这条路上我或许可以作出一点贡献。

路是选对了的。

三十多年来,我对自己建议的「好不好」或「怎幺办」的外间回应,漠不关心。

要是我以改进社会为己任,很可能活不到今天。

奇怪,「经济解释」这个名目,与我结了不解缘。

一九八二年回港任职时的讲座就职演辞,我选的题目是《经济解释》。

最近北京出版的我的英语论着的中译结集,译者问及,我建议的名目又是《经济解释》。

这里动笔的《经济解释》是一九八九年我在《香港经济日报》上所写的书。

写了十二期后,遇到当年的北京学运,而母亲又在街上跌倒,受了重伤,就停了下来,之后提不起劲再动笔。

虽然只发表了十二期,但读者的反应显出那是我写过的最受欢迎的书。

十一年来,要求我续笔的数以百计。

可能是因为那十二期写得特别好。

我衷心希望这次卷土重来,不会令读者失望。

简单理论 解释世事

先此声明,《经济解释》这本书不是课本。

选修经济的学生可以读,也应该读,但因为我往往不依常规,学生考试时用上我的答案,不免凶多吉少。

众所周知的经济学,不用我再写出来吧。

不要误会,我绝对不会刻意地与众不同。

我是因为要集中在解释世事下笔而逼着与众不同的。

经济虽然是一门验证科学(empiricalscience),以解释现象为出发点的,但集中地那样下笔的经济学者不多。

事实上,我对经济学的认识是从朋友及老师那里学回来的。

我的贡献是清除废物,然后把剩下来的重新组合。

引用的实例大部分是我自己的观察所得。

我喜欢用简单的理论来解释世事。

我认为世界复杂无比,不用简单的理论,能成功地解释世事的机会是零。

话虽如此,《经济解释》不容易读。

这是因为若要真的解释世事,简单的理论往往要用得相当深。

比方说,所有在中学选修经济的同学都知道的需求定律——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整本《经济解释》差不多来来去去都是那样说,虽然「需求定律」这一词我是不会常用的。

很简单,但要懂得很通透才真的可以用。

所以读者要有一点心理准备:

显浅不过的理念我可能因为重要而写上几千字。

这本书不容易读还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选择题材,我不会见「难」而却步。

题材的选择是以趣味性及重要性为依归,是深还是浅,我是不会考虑的。

其二是我决定了一幅图表也不用。

经济学鼻祖史密斯(AdamSmith)在一七七六年所发表的《原富》(TheWealthofNations)完全不用图表,我为什幺要用?

他的书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经济学巨着,仿效他是刻意地高攀了。

今天的困难是虽然不用图表,但什幺曲线等名字还是要提及一下的。

读过经济的同学会知道我是指什幺。

门外汉呢?

没有见过什幺曲线就当它们不存在算了。

只读文字,你也会明白。

不要因为某一节或某一章你看不明白,就认为跟着而来的也不容易明白。

某部分看不懂,跳到你能看得懂的地方吧。

《经济解释》既然发表于香港报摊上出售的刊物,是为一般读者下笔的了。

我很想知道,今天的数学方程式多于文字的经济学,可不可以成功地「复古」。

让我试试吧。

第一章科学的方法

我坐在书桌前,拿起笔来,想着人类在科学上的惊人成就。

科学是有系统地解释现象的学问,这是很有意思的。

人为万物之灵,一点不错:

我们脑子的发达,与其他生物相比,距离不可以道里计。

感情的表达是艺术;理智的分析,却是科学了。

但人的感情往往与理智混淆。

这样,科学上的推断可能被感情左右,搞得拖泥带水,但也可以精彩绝伦,使人觉得妙不可言。

是的,科学可以有艺术的美。

向美追寻,是人之常情,所以科学也有「唯美派」。

但科学的本质可不是艺术。

前者是以阐释现象为主旨的。

另一方面,人到底是人,不能冷若冰霜,半点感情也没有。

因此,说某一个科学理论是一件艺术作品,是恭维的话了。

问题是,仅仅是美而不能解释现象的,是美中的不足,失却了科学的功能。

科学家既然是人,我们不能期望他们是人类的例外,毫无感情,但感情是不可以在科学上滥用的。

原则很简单:

科学的着作可以将客观分析与主观感情结合、并用,但二者要分得很清楚。

只要能这样做,科学文字倒大可加上感情之辞,点缀一下,减少枯燥,增加其可读性。

以经济学来说,主观感情与客观分析的清楚划分是比较困难的。

这并非说不能做到,而是比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等——困难。

经济学是解释人类行为的科学。

困难是,经济学者也是人,于是就难以避免地将自己的价值观连带在一起,甚至以主观的喜恶作为科学的结论。

优秀的经济学家在分析时有「忘我」之能;这是一心二用的本领了。

天生有所不逮者,则要多加锻炼的。

第一节:

现象必有规律

我的书桌在窗旁。

是深秋了。

纱窗外,风摇翠竹。

在人烟稠密的香港,窗外可以见到茂林修竹的环境是不容易有的。

杜甫所写的「无边落木萧萧下」,香港的人见不到这景象也会相信,那是为什么?

是深秋,这里的竹还绿得可爱,那又是为什么?

今年的气温下降得较早,只不过十一月初,已寒气逼人。

两个月前我在窗外还见到的蝴蝶,现在已不知所终。

但我知道,明年六月蝴蝶还会再来。

我怎能这样肯定呢?

窗是向东的。

我每天在晚间写作,没有在书桌旁见到太阳的上升,已有好几年了。

但我不用看见,也敢跟任何人打赌,在早上我可以在书桌旁的窗外见到太阳。

我见到海,知道海水是咸的,也知道潮水的高低与「月有阴晴圆缺」有一定的关系。

少年时,我是钓鱼能手。

见到海,我就想起钓鱼乐事。

钓者负鱼,但却知道鱼的品性。

月圆之夜,乌云盖天,是钓黄脚鱲的大好时机。

这是规律。

大自然的规律是任何识者都会同意的。

人的行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向窗外远眺,香港置地公司所建的置富花园的房屋,与政府所建的廉租的华富村,一左一右。

后者比前者人烟稠密,任何人都会同意,不用调查了。

在这些住宅区中较近我家的碧瑶湾,人口的密度比置富的还小一点。

较高级的住宅,人口密度较低。

这是规律。

在更近的山坡上,木屋三三两两。

这些木屋很简陋,是僭建的。

僭建的房子没有地权,比有地权的房子简陋得多了。

这也是规律。

是的,不管是大自然或人为的现象,都有规律可寻。

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找到任何现象,是完全没有规律的——虽然有些现象,其规律要深入研究才能发现。

现象有规律,自古皆然。

我们知其然,但不一定知其所以然。

既知其然,就很想知其所以然,这是人的好奇心。

我们要作解释,科学也就由此而起。

科学的形成是基于三个重要的信念,是任何对科学有兴趣的人都要遵守的。

第一,凡是现象或行为,其存在是靠主观的判断,而大家决不能在这主观上有分歧。

我说太阳正在上升,是我个人的主观判断,要是你不同意,认为太阳正在下降,那么我和你就不可能一起科学地解释太阳的现象了。

我看见的是花,你看见的也是花;我说下雨,你也同意雨在下着,是科学一般化的第一个条件。

当然,世界上有一些人,什么也不同意。

这些人非与科学绝缘不可。

奇怪的是,大家对主观现象的认同,是莫名其妙地容易一致的。

一个现象,就算是主观不同,同意这现象的存在也不困难。

例如,有色盲的人,会同意某一种他自己看不到的颜色的存在;失聪的人,听而不闻,但也不会否认有声音这回事。

主观的现象被客观地认同、共信,是科学的一个基础。

但有一些主观的事,是不能为大众所认同,难以共信,所以这些事是科学以外的了。

例如,中国大陆常提及的特异功能,信者言之凿凿,但不相信的人也屈指难算。

我在北京曾看过最有名气的特异功能的表演,认为是假得离谱,就不相信了。

特异功能是科学以外的事,不仅因为我不相信,也不仅因为很多人不相信,而是因为没有人曾严格地以考证的办法,使不信者信服。

这好比一些人相信上帝,另一些人绝不相信,而从来没有人成功地证实上帝的存在。

这不是说基督教或其他宗教没有意义,而是说宗教并非科学。

科学的第二个信念,是前文提过的:

所有被众所认同的现象,都是有迹可寻,有规律的。

某些现象的规律,是要经过很大的努力才能发现或被证实。

经验告诉我们,现象的规律一向都是那样墨守成规,所以一个新现象的发现,虽然其规律不易找到,但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一定会坚信这规律的存在,百折不挠地寻求。

为什么现象的规律是这样重要呢?

答案是:

假若现象的发生毫无规律,完全是随便或偶然(random)的,不可能知道与任何其他现象有联系,那么这现象就不可能被有系统地解释了。

无迹可寻的现象,事前既无迹象,事后也没有根据,好像是耶稣升天似的,不能以逻辑推断。

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是因为世界上没有毫无规律的现象。

这就带来第三个必需的信念了。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一定要坚信任何事情的发生,决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推测(不是预测)与解释是同一回事。

假若我们推测在某一些情况下,由于某种缘故,某一种现象就会产生,那么这现象的产生就算是被解释了。

例如,苍蝇的飞行速度不及飞机快,但因为牛顿的万有引力,在机舱内苍蝇可以向前飞。

解释苍蝇在机舱内可以向前飞,与推断苍蝇在机舱外飞时则不及飞机快,是用同一理论。

假若苍蝇与飞机速度毫无规律,又或是这二者的速度在不同情况下无法比较,那么我们就无从解释机内或机外的飞行现象,科学又从何说起呢?

主观的现象要被众所认同,得有固定的规律,而其发生或出现,是必有原因的。

这些是科学的必需条件。

第二节:

事实不能解释事实

在科学上,现象(phenomenon)、事实(fact)、行为(behavior)或观察所得(observation)是同一回事——虽然有些现象是不能由肉眼观察到的。

解释现象是需要非事实的抽象理论的。

为什么事实的解释要牵涉到抽象的思想那方面去呢?

答案是:

事实的规律不能不言自明,自我解释。

天下雨,天上一定有云——这是现象的规律——但雨的出现不能解释云的存在。

小麦在泥土中生——这是规律——但泥土不能解释小麦。

私有产权带来经济繁荣——这也是规律——但繁荣不能解释为什么有私产;倒过来说,也没有解释能力。

事实的规律只可以使我们知其然,但却不能使我们知其所以然。

假若甲种现象的发生会连带着乙种现象的发生,而我们跟着说甲解释了乙,或乙解释了甲,我们就会有两个困难。

第一,世界上的现象规律何其多也。

数之不尽的现象规律,假若真的能自我解释,那么在任何一门科学内,理论就汗牛充栋,各个不同,毫无一般性的解释能力了。

一个现象若真能解释另一个现象,那么只要某一现象的规律被发现了,我们于是以为这规律就有了自我解释,那么人的推理思想又有什么用场呢?

第二,有规律的现象,在不同的情况下,其规律可能会改变。

例如,羽毛应该下降,但在风中却可能上升。

若以风解释羽毛的上升,那么有风而石头不上升又怎样了?

我们应该以什么原则来分门别类呢?

我们要找的原则,是一个科学的原理或理论。

我们可以说,科学的一个用途,是将现象分门别类,作有系统的安排。

宾纳(K.Brunner)说:

事实不能以事实作解释。

佛利民(M.Friedman)说:

事实的规律是要被解释的。

在经济学界内,说得最好的还是马歇尔(A.Marshall):

「这些争议的经验告诉我们,除非经过理智的考究与阐释,我们不可能从事实中学得些什么。

这也教训了我们,使我们知道最鲁莽而又虚伪的,是那些公开声言让事实自作解释的理论家,而或者无意识地,自己在幕后操纵事实的选择与组合,然后提出如下类的推论:

在这之后所以这就是原因。

第三节:

特殊理论与套套逻辑

我们都知道,同样一件物品,在很高的山上其重量是会减少的。

地心吸力的理论解释了这个现象。

但在牛顿之前,人们会怎样想?

我们知道在很高的山上,气温会下降的。

假若我们说,寒冷的温度,由于某些缘故,会使物体的重量减少。

这是一个理论。

要证明这理论是对的,我们把同样的物品拿到海平之地,把它放在冰冻的房内,衡量其体重,但发觉体重没有减少,那么温度之说就被推翻了。

下文将会解释,凡是有解释能力的理论,都一定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refutablebyfacts),但却没有被事实推翻。

以温度下降来解释物体重量减少这个理论被事实推翻了,我们应不应该视之为错呢?

这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

假若我们不管其他情况,一被事实推翻的理论就当作是错了,那么所有理论都是错了的。

那不成。

被事实推翻了的理论是可以挽救的。

以上文的高山物体重量的例子来说,温度下降之说是被推翻了,但我们可以说,在高山上,不仅气温较低,风也较大。

于是,我们再作实验,将同样的物品放在冰寒之室后,加上电扇,再衡量其重量。

这一衡量,又发现那温度之说是被推翻了的。

我们再接再厉,指出高山上的山坡是倾斜的。

于是在有电扇的冰室内加上斜板,将物品安置在斜板上衡其重量,又发觉温度之说不可信。

绝不气馁,我们继续指出高山的位置海拔上升。

于是,我们耗巨资,将冰室高筑至云霄。

终于,我们重复了高山上的情况,有冰寒,有电扇,有斜板,有高度,物体的重量果真少了,所以温度的理论是被证实了的。

这个理论没有错,但却是一个特殊理论(adhoctheory)。

特殊理论也是理论,不过因为过于特殊,一般性的解释能力就谈不上。

这不是理论的内容不足,而是内容太多,以致内容稍为一改,理论就会被推翻了的。

任何科学理论,若被事实推翻,我们总可以多加条件来挽救的。

但挽救理论是须付代价的。

过大的代价就不应该付。

一个特殊得只能解释一个现象而完全不能伸展到其他现象去的理论,是毫无一般性的解释功能,所以其解释力小之又小,其代价是太大了。

被事实推翻了的理论可以挽救,也往往应该挽救,但不应该付出过大的代价。

代价是否过大的衡量准则,是要基于一般解释力的大小。

大小有程度之分。

我们不应该见一个理论的解释能力不够广泛就放弃它--今天不够广泛的理论,明天可能有较广泛解释能力的取而代之,但在此之前,不够广泛的理论可能是最有用途的了。

世界上有真理,但没有不可以被更佳理论代替的理论。

科学的进步,不是因为对的理论代替了错的,而是因为较有广泛解释能力的,代替了较狭窄的。

人的思想可以深不可测,今天认为是绝佳的,明天可能被更有用场的代替了。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我们还未能将我们的思想能力加以限制。

正相反,因为近四十年来科学突飞猛进,我们有更大的理由相信,人的思想所及,可能永无止境。

一个特殊理论,若是特殊到只能解释一个现象--如上文所述的例子,只能解释某物体在高山上的重量--是站在科学理论的一个极端,完全不能一般化,用场极少。

站在另一端,却是一般化得离谱,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可能是错的「理论」。

不可能错,是因为完全没有内容。

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套套逻辑(tautology)了。

特殊理论内容太多了,而套套逻辑则没有内容。

所以可取的理论,一定是在特殊理论与套套逻辑之间。

所谓套套逻辑,是指一些言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是错的。

说得更严谨一点,套套逻辑不可能被想像为错!

举一个例,假若我说:

「四足动物有四只脚。

」这怎可能会错呢?

句子内的后半部重述了前半部的意思,即使我们花很大功夫也不可能想像到它在怎样的情况下会是错的。

在地球上、火星上它不会错,在宇宙任何地方它也不会错。

这句话的一般性确是厉害,但内容究竟说了些什么?

其实什么也没有说!

我们想破脑袋也知道是对的,但不知其内容。

那是说,套套逻辑的内容是空洞的,半点解释能力也没有。

一般而言,套套逻辑并不是「四足动物有四只脚」那么简单,那么一目了然。

空泛而没有内容的,而又不可能错的「理论」多的是,然而很多时就是大学博士也不易察觉。

且让我举一些例子吧。

在经济学上,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假设是:

每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

但一个人抽烟或跳楼,对自己的身体是有害的。

假若我们说抽烟或跳楼的行为,是因为「争取个人最大利益」,那就是套套逻辑了。

在那个假设下,任何行为都算在其内,以「争取个人利益」来「解释」抽烟或跳楼,不可能错,因为假设的本身是一般地包括了人的所有行为。

但如果所有人的行为都是定义地、空泛地被解释了,那么整个经济学就没有什么内容。

举另一个例子。

有一位经济学者,试图以事实考证,私营企业的生产成本是否那企业所能做到的最低成本。

但根据经济学的定义,所有私营企业,为了要图私利,必定会尽可能减低生产成本。

于是,这位学者所试图的考证是套套逻辑,不可能错,但也没有内容,因为定义本身不容许有可以减低生产成本而又故意不减低的行为。

佛利民(M.Friedman)对这位学者的考证工作,可圈可点地下评语:

「愚蠢的问题,当然会得到愚蠢的答案!

」什么是愚蠢的问题呢?

不可能有第二个答案的问题--或答案不可能是错的问题--就是愚蠢了。

是的,套套逻辑并不肤浅,往往不是一目了然,甚至可以连饱学之士也看不出来。

三十多年前,一位哈佛大学的研究生拿到经济学博士衔,其论文被该校选为最杰出并颁以奖状。

后来该论文出版成书,大事宣扬。

艾智仁(A.Alchian)读后所写的书评更有名。

艾氏精辟地指出,获奖的整篇论文都是套套逻辑,不可能错,没有内容。

这书评使哈佛尴尬之极。

试想,一个博士学生的套套逻辑,可以使大名鼎鼎的哈佛经济学系的高手教授也看不出来,我们又怎可以低估这种逻辑的「高深」呢?

我说套套逻辑不可能错,没有内容,但并没有说这种言论绝不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事实上,很多重要的科学理论,是从不可能错的套套逻辑所提供的概念而引起的。

套套逻辑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