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法设计原理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及主要施工工艺外文及翻译.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56472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奥法设计原理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及主要施工工艺外文及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新奥法设计原理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及主要施工工艺外文及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新奥法设计原理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及主要施工工艺外文及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新奥法设计原理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及主要施工工艺外文及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新奥法设计原理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及主要施工工艺外文及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奥法设计原理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及主要施工工艺外文及翻译.docx

《新奥法设计原理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及主要施工工艺外文及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奥法设计原理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及主要施工工艺外文及翻译.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奥法设计原理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及主要施工工艺外文及翻译.docx

新奥法设计原理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及主要施工工艺外文及翻译

新奥法设计原理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及主要施工工艺

W.Broere

1.奥法的设计原理新

1.1隧道设计施工的两大理论及其发展过程

二十世纪以来,人类对地下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多,因而对地下工程的研究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大量的地下工程实践中,人们普遍认识到,隧道及地下洞室工程,其核心问题,都归结在开挖和支护两个关键工序上。

即如何开挖,才能更有利于洞室的稳定和便于支护:

若需支护时,又如何支护才能更有效地保证洞室稳定和便于开挖。

这是隧道及地下工程中两个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问题。

在隧道及地下洞室工程中,围绕着以上核心问题的实践和研究,在不同的时期,人们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并逐步建立了不同的理论体系,每一种理论体系都包含和解决(或正在研究解决)了从工程认识(概念)、力学原理,工程措施到施工方法(工艺)等一系列工程问题。

一种理论是二十世纪20年代提出的传统的“松弛荷载理论”。

其核心内容是:

稳定的岩体有自稳能力,不产生荷载:

不稳定的岩体则可能产生坍塌,需要用支护结构予以支撑。

这样,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荷载就是围岩在一定范围内由于松弛并可能塌落的岩体重力。

这是一种传统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有泰沙基和普氏等人。

它类似于地面工程考虑问题的思想,至今仍被广泛的应用着。

另一种理论是二十世纪50年代提出的现代支护理论,或称“岩承理论”。

其核心内容是:

围岩稳定显然是岩体自身有承载自稳能力:

不稳定围岩丧失稳定是有一个过程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或限制,则围岩仍然能够进入稳定状态。

这种理论体系的代表性人物有拉布西维兹、米勒-菲切尔、芬纳-塔罗勃和卡斯特奈等人。

这是一种比较现代的理论,它已经脱离了地面工程考虑问题的思路,而更接近于地下工程实际,近半个世纪以来已被广泛接受和推广应用,并且表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由以上可以看出,前一种理论更注意结果和对结果的处理:

而后一种理论则更注意过程和对过程的控制,即对围岩自承能力的充分利用。

由于有此区别,因而两种理论体系在过程和方法上各自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新奥法是岩承理论在隧道工程实践中的代表方法。

1.2新奥法

新奥法即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原文是New Austrian Tunnel-

ling Method,简称为NATM。

它与法国称收敛约束法或有些国家所称动态观测设计施工法的基本原则一致。

 

新奥法概念是奥地利学者拉布西维兹教授于二十世纪50年代提出的。

它是以既有隧道工程经验和岩体力学的理论为基础,将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组合在一起作为主要支护手段的一种施工方法,经奥地利、瑞典、意大利等国的许多实践和理论研究,于60年代取得专利权并正式命名。

之后这个方法在西欧、北欧、美国和日本等许多地下工程中获得极为迅速的发展,已成为现代隧道工程新技术的标志之一。

我国近40年来,铁路等部门通过科研、设计、施工三结合,在许多隧道修建中,根据自己的特点成功地应用了新奥法,取得了较多的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现已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但在公路部门新奥法的应用仅为50%左右。

目前新奥法几乎成为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修建隧道的一种基本方法,技术经济效益是明显的。

新奥法的基本要点可归纳如下:

岩体是隧道结构体系中的主要承载单元,在施工中必须充分保护岩体,尽量减少对它的扰动,避免过度破坏岩体的强度。

为此,施工中断面分块不宜过多,开挖应当采用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或机械掘进。

为了充分发挥岩体的承载能力,应允许并控制岩体的变形。

一方面允许变形,使围岩中能形成承载环;另一方面又必须限制它,使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大大降低承载能力。

在施工中应采用能与围岩密贴、及时筑砌又能随时加强的柔性支护结构,例如,锚喷支护等。

这样,就能通过调整支护结构的强度、刚度和它参加工作的时间(包括闭合时间)来控制岩体的变形。

为了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性能,施工中应尽快闭合,而成为封闭的筒形结构。

另外,隧道断面形状应尽可能圆顺,以避免拐角处的应力集中。

通过施工中对围岩和支护的动态观察、量测,合理安排施工程序、进行设计变更及日常的施工管理。

为了敷设防水层,或为了承受由于锚杆锈蚀,围岩性质恶化、流变、膨胀所引起的后续荷载,可采用复合式衬砌。

二次衬砌原则上是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修筑的,围岩和支护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因而提高了支护体系的安全度。

上述新奥法的基本要点可扼要的概括为:

“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

1.3用一个弹簧来理解新奥法原理

洞室边缘某一点A在开挖前具有原始应力(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处于一个平衡状态。

如同一根弹性刚度为K的弹簧,在P0作用下处于压缩平衡状态。

洞室开挖后,A点在临空面失去约束,原始应力状态要调整,如果围岩的强度足够大,那么经过应力调整,洞室可处于稳定状态(不需支护)。

然而大多数的地质情况是较差的,即洞室经过应力调整后,如不支护,就会产生收敛变形,甚至失稳(塌方),所以必须提供支护力PE,才能防止塌方失稳。

等同于弹簧产生了变形u后,在PE作用又处于平衡状态。

由力学平衡方程可知,弹簧在P0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弹簧在发生变形u后,在PE的作用下又处于平衡状态,假设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则有:

 P0=PE+Ku

讨论:

(1)当u=0时,P0=PE 即不允许围岩变形,采用刚性支护,不经济;

(2)当u↑时,PE↓;当u↓时,PE↑。

即围岩发生变形,可释放一定的荷载(卸荷作用),所以要允许围岩产生一定的变形,以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是一种经济的支护措施,围岩的自稳能力P=P0-PE=Ku;

(3)当u=umax时,发生塌方,产生松驰荷载,不安全。

1.4要点

围岩是受洞室开挖影响的那一部分岩(土)体,围岩是三位一体的即:

产生荷载、承载结构、建筑材料。

隧道是修筑在应力岩体中的,具有特殊的建筑环境,不能等同于地面建筑。

隧道结构体系=围岩+支护体系。

2.新奥法在公路施工中的基本方法

  新奥法的特征之一是采用现场监控,量测信息指导施工,即通过对隧道施工中量测收据和对开挖面的地质观察等进行预测、预报和反馈。

并根据已建立的量测为基准,对隧道施工方法、断面开挖步骤及顺序、初期支护的参数等进行合理调整,以保证施工安全,坑道围岩稳定、工程质量和支护结构的经济性等。

笔者对承(承德)赤(赤峰)东线茅荆坝隧道采用新奥法基本施工方法作了调查总结,综合出公路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的种类及选用不同基本施工方法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2.1隧道施工方法选择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围岩类别、隧道埋置深度、隧道断面尺寸大小和长度衬砌类型,应以施工安全为前提及以工程质量为核心,并结合隧道的使用功能,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机械装备、工期要求和经济可行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研究选用。

  当选择施工方法因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时,也应把隧道工程的环境条件作为选择施工方法的因素之一,同时应考虑围岩变化时施工方法的适用性及其变更的可能性,以免造成隧道工程失误和增加不必要的工程投资。

采用新奥法施工时,还应考虑施工全过程中的辅助作业方式和对围岩变化的量测监控方法,以及隧道穿越特殊地质地段时的施工手段等进行合理的选择。

2.2新奥法隧道施工方法方案隧道新奥法施工常用方法大致分为全断面法、台阶法和分部开挖法三大类及若干变化方案。

2.2.1全断面法。

即全断面开挖法,是指按设计开挖面一次开挖成型。

其开挖顺序是全断面开挖,锚喷支护,灌筑砼衬砌。

常选用于Ⅳ-Ⅵ类硬岩的石质隧道,该法可以采用深孔爆破。

  全断面开挖法有较大的作业空间,有利于采用大型配套机械化作业,提高施工速度,且工序少、干扰少,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

缺点是由于开挖面积较大,围岩相对稳定性降低,且每循环工作量相对较大,因此就要求施工单位应具有较强的开挖、出渣与运输及支护能力,茅荆坝Ⅵ:

V类围岩中采用了全断面开挖,达到了预期效果。

  全断面施工开挖工作面大,钻爆施工效率较高,采用深眼爆破可加快掘进速度,且爆破对围岩的振动次数较少,有利于转帐岩稳定。

缺点是每次深孔爆破震动较大。

因此要求进行精心的钻爆设计和严格控制爆破作业。

  全断面开挖法的主要工序是:

使用移动式台车(或者台架),首先全断面一次钻孔,并进行装荷连线,然后将钻孔台车后退到50m以外的安全地点,再起爆,使一次爆破成型,出渣后钻孔台车再推移至开挖面就位,开始下一个钻爆作业循环,同时进行锚喷支护或先墙拱后衬砌。

2.2.2台阶法。

台阶法一般是将设计断面分成上半断面和下半断面两次开挖成型。

其开挖顺序是上半部开挖拱部锚杆喷射砼支护,拱部衬砌,下半部中央部分开挖,边墙部分开挖,边墙锚杆喷射砼支护及衬砌。

该方法多适用于Ⅱ、Ⅲ类较软而节理发育的围岩中,可分别采用添中变化方案。

  长台阶法:

上下台阶距离较远,一般上台阶超前50m以上,施工中上下部可配属同较大型机械进行平行作业,当机械不足时可以交替使用,当遇短隧道时,可将上部断面全部挖通后,再挖下断面,该法施工时干扰较少,可进行单工序作业。

  短台阶法:

上台阶长度5-50m,适用于Ⅱ、Ⅲ类围岩,可缩短仰拱封闭时间,改善初期支护受力条件,但施工干扰较大,当遇到软弱围岩时需慎重考虑,必要时应采用辅助开挖措施稳定开挖面,以保证施工安全。

  超短台阶法:

上台阶仅超前3-5m,断面闭合较快。

此法多用于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各类围岩地段,当遇到软弱围攻岩时需慎重考虑,必要时应采用辅助施工措施稳定开挖工作面,以确保施工安全。

  台阶开挖的特点在于,一是台阶开挖宜采用轻型凿岩机打眼,而不宜采用大型凿岩台车。

二是台阶法开挖具有足够的作业空间和较快的施工速度。

台阶有利于开挖面的稳定性。

尤其是上部开挖支护后,下部作业较为安全。

三是台阶法开挖的缺点是上下部作业互相干扰。

应注意下部作业时对上部稳定性的影响,台阶开挖会增加对围岩的扰动次数。

2.2.3分部开挖法。

分部开挖法可分为五种变化方案:

台阶分部开挖法、上下导坑法、上导坑超前开挖法、单(双)侧壁导坑法。

是将开挖断面进行分部开挖逐部成型,并且将某部分超前开挖,故此可称为导坑超前开挖法。

  台阶分部法:

适用于一般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地段,其优点与超台阶法相比,台阶可以加长,一般双车道隧道为1倍洞跨,单车道隧道为2倍洞跨;而较单(双)侧臂导坑法机械化程度高,可加快工程进度。

  上下导坑超前开挖法(即上下导坑先拱后墙法):

此法适用于Ⅱ、Ⅲ类围岩,在松软地层开挖隧道,一般宜采用上下导坑超前开挖先拱后墙法。

其优点是:

导坑超前开挖,利用提前探明地质情况,便于改变施工方法。

工作面多,便于拉开工序,适用于安排劳动力与使用小型机械施工。

该方法缺点:

上下导坑断面小,则施工速度慢,施工工序较多,使施工组织和管理难度大。

  单侧臂导坑法:

围岩稳定性较差,隧道跨度较大,地面沉陷难以控制时采用此方法。

其特点是:

有正台阶法和双臂导坑法的优点。

  双侧臂导坑法:

适用于浅埋大跨度隧道,地表下沉量要求严格,围岩特别差时采用。

此法优点是:

施工安全可靠,但施工速度较慢,造价高。

3.隧道主要施工工艺

3.1洞口段施工:

3.1.1边仰坡开挖:

全站仪测量放样,利用挖掘机自上而下逐段开挖,不得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清除洞口与上方有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及山坡危石等,石质地层仰坡开挖需要爆破时,应以浅眼松动爆破为主。

局部也可人工配合修整,开挖时应随时检查边坡和仰坡,如有滑动、开裂等现象,应适当放缓坡度。

3.1.2成洞面支护:

仰坡刷坡完成后,及时用坡度板检查坡度,待坡度检查合格后,及时打设系统锚杆,并将锚杆头外露,挂设金属扩张网与锚杆头焊接成整体。

挂网完成后立即喷射混凝土,并反复喷射,直到达到设计厚度为止。

3.1.3截水沟施工:

在距仰坡坡口5米处开挖截水沟,截水沟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工配合修整,修整完后,立即砌筑7.5#浆砌片石,并用砂浆抹面。

3.2辅助施工:

3.2.1长管棚:

套拱施工:

施工放样,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导向管放样,127导向管安装,砼浇注。

钢管规格:

热扎无缝钢管¢108㎜,壁厚6㎜,节长3米,6米;

n管距:

环向间距50㎝;

n倾角:

仰角1°(实际施工按2°施工),方向与线路中线平行;

n钢管施工误差:

径向不大于20㎝;

n隧道纵向同一截面内接头数不大于50%,相邻钢管的接头至少错开1米。

A管棚施工方法:

测量人员准确放样,标出洞中心线及拱顶标高,开挖预留核心土作为管棚施工的工作平台,开挖进尺为2.5米,开挖结束后,人工两边对称开挖(品字型)工作平台,台阶宽度1.5米,高度2.0米,作为施工套拱和管棚施钻的平台。

管棚应按设计位置施工,应先打有孔钢花管,注浆后在打无孔钢花管,无孔管可作为检查管,检查注浆质量,钻机立轴方向必须准确控制,以保证孔口的孔向正确,每钻完一孔便顶进一根钢管,钻进中应经常采用测斜仪量测钢管钻进的偏斜度,发现偏斜超过设计要求,及时纠正。

钢管接头采用丝扣连接,丝扣长15㎝,为使钢管接头错开,编号为奇数的第一节管采用3米钢管,编号为偶数的第一节管采用6米钢管,以后每节均采用6米长钢管.

B管棚施工机械:

n钻孔机械:

配备XY-28-300电动钻机,钻进并顶进长管棚;

n注浆机械:

BW-250/50型注浆泵2台;

n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

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1:

0.5;水泥浆水灰比1:

1;水玻璃浓度35波美度;水玻璃模数2.4;注浆压力初压0.5~1.0MPA;终压2.0MPA。

3.2.2小导管

A超前小导管采用外径42㎜、壁厚3.5㎜的热扎无缝钢管,钢管前端呈尖锥状,尾部焊上¢6加劲箍,管壁四周钻8㎜压浆孔,但尾部有1米不设压浆孔,超前小导管施工时,钢管与衬砌中心线平行以10°~30°外插角打入拱部围岩,钢管环向间距20~50㎝。

每打完一排钢管后,应立即喷浆封闭开挖面,然后注浆.注浆后,架设钢拱架,初期支护完成后,每隔(2~3米,试图纸而定)再另打一排钢管,超前小导管搭接长度一般为1.0米。

B注浆参数:

n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

1:

0.5;

n水泥浆水灰比1:

1;

n水玻璃浓度35波美度;水玻璃模数2.4;

n注浆压力0.5~1.0MPA;必要时在孔口设置止浆塞。

3.2.3超前锚杆:

外插角必须大于14度,注浆饱满,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

3.3预埋件施工:

预埋件按设计尺寸采用木版作成设计形状,安装于二衬魔板台车中,且位置准确(误差±50CM),固定牢固不得晃动,有管的必须中间穿铁丝通过。

3.4调平层施工

模板安装的要求,在调平层两侧预先标定的位置上安装模板。

侧模采用[10#槽钢模板,顶面标高应与相应里程的路面标高一致,允许偏差±2mm,用水准测量调整、确定标高。

模板每隔一定距离内外固定,保证不位移,模板的接头应紧密平顺,不得有离缝、歪斜和不平整等现象,模板接头及底部均不得漏浆。

砼灌注前,底层砼面上必须清洗干净。

当砼运达施工地点时,直接倒向安装好模的路槽内,并用人工找补均匀。

摊铺时应考虑砼震捣后的沉降量。

虚高可高出10%,使震实后的面层标高与设计相符。

砼震捣时靠近边角等处用插入式震捣器顺序震捣;用平板式震捣器纵横交错全面震捣,每个位置的捣时间以砼不再下沉,不再冒出大量气泡,并以在表面出现水泥砂浆为准,一般不少于15s,亦不宜过长;然后用震捣梁沿纵向震捣拖平,多余的砼随着震捣梁的拖移被刮去,低陷处则应随时找平震实;最后用直径75~100mm的无缝钢管滚压,作进一步整平。

严禁在刚做好的面层上洒水、撒水泥。

3.5水、电缆沟施工

安设沟墙钢筋,要求位置准确,必须挂线施工。

安设沟墙摸板,要求摸板位置准确,纵向一条线。

最大矢度不大于3㎜,模板面与沟墙顶面齐,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灌注砼,在靠原边墙侧部分必须凿毛,并注意预埋件的位置准确。

模板采用定型摸板。

3.6洞门施工

清理现场,进行施工放样。

按设计尺寸要求挖端墙基础。

砌筑M7.5#浆砌片石。

模板安装,要求摸板位置准确,纵向一条线,并及时检查模板坡度。

浇注砼15#片石砼,待砼强度达到70%以上进行明洞拱顶回填。

明洞拱顶回填应对称分层夯实。

每层厚度不大于0.3M,其两侧回填面高差不大于0.5M,回填至拱顶平齐后分层压实至设计高度,使用机械碾压时,必须用人工夯填至拱顶1.0M以上,方可采用机械夯实

3.7施工过程安全及环保的控制

进洞必须佩带安全帽、防止坠落,洞内车速限制5KM、照明必须每10米一灯、火攻品材料存放必须规范,派专人看管。

弃渣场地必须排水通畅、且必须砌筑挡墙,防止洪水,形成泥石流。

3.8施工过程中已发生问题的处理:

二衬施工完毕后渗水的处理:

细小裂缝用丙烯酸、水泥浆或环氧树脂等涂刷和嵌缝,效果较理想;

对较大裂缝,可用10号水泥砂浆或膨胀水泥砂浆嵌缝较合适有效;

对大裂缝(缝宽大于5MM),(若有渗漏水,可用切割机沿裂缝切割一宽2~4CM左右小槽深度大约10CM以上,在水源处,切割一5×5CM立方的小洞室,然后把水管插入一块4×4CMMF7塑料盲沟内,一同压入切割好的槽内,把水引入纵向排水沟,最后用水泥与水玻漓混合砂浆封闭切割槽)若无渗水,宜用环氧树脂砂浆,或采用压浆、钢筋网喷射砼等补强。

4.工程实例

新奥法的引进是从锚杆和喷混凝土一类“主动型”的新型支护技术的推广使用开始的。

很快地,中国的隧道工程师就不但在实质上而且在名词上接受了新奥法。

在国内举行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学术会议上,新奥经常成为热门话题。

  工程师们对新奥法的津津乐道是有理由的:

运用新奥法原则,已经成功地在软弱围岩中和困难条件下修建了各种类型的地下工程。

  修建在砂夹砾石松散地层中的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段隧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该隧道位于北京最主要的街道—长安街下,长358m,最大开挖断面高9m,宽14.5m隧道顶部复盖地层最小厚度仅9.0m。

隧道采用部份断面掘进机开挖,格栅拱加强的喷混凝土初期支护以及小导管预支护,在不影响地面交通,确保地下管线安全的情况下修建成功。

  在这个工程中所取得的经验,使中国工程师认识到,运用新奥法原则可以将一般用于山岭隧道的矿山法的应用范围拓展到在软弱围岩,甚至于在第四系地层中的浅埋市政隧道以取代传统的明挖法或盾构法。

在中国,这种方法称之为“浅埋矿山法”。

  继复兴门折返线隧道以后,同样在砾夹卵石的冲积层中又用浅埋矿山法修建了跨度为21.67m的西单地铁车站。

  在修建位于长安街下的北京地铁新线工程时,浅埋矿山法被选择为主要的施工方法。

例如,北京地铁天安门西站,长226m,为双层两柱式结构。

  广州地铁东段也是采用浅埋矿山法修建的。

经验证明,从地面环境的保护,地表沉降的挖制,以及造价、工期等角度看,浅埋矿山法同明挖法或盾构法相比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中国工程师从欧洲引进了新奥法,并且结合中国的情况对新奥法及其相关技术,诸如支扩手段,量测和监控技术等作了进一步的开发。

作为新奥法的一项重要背景技术的喷混凝土在中国已经被广泛使用。

同国际上的情况一样,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困扰着人们的粉尘污染环境,回弹严重以及混凝土品质的不均匀性等问题,正在大力推行湿喷工艺。

最近由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分院开发了一种“转子—活塞”型的新型喷射机,这种机型采用湿喷工艺,即往机器中加入按配合比制备好的成品混凝土拌和料,但物料输送又区别于一般的泵送式湿喷机,采用稀薄流输送方式。

因此机器结构紧凑,使用方便。

目前已在国内推广。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奥法的推行确实引起了矿山法修建技术在开挖方法、施工技术乃至于隧道设计思想方面的重大变革。

尽管如此,仍然应该说我国推行新奥法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在诸多工程中也不乏失败的实例。

除了施工管理、质量控制和相关技术的掌握等方面的原因外,主要在于隧道工程师们有时对新奥法的实质缺乏正确的理解。

  对于“新奥法”一词的内涵,人们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诚如它的名词本身—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所表述的那样,新奥法的创始人最初是将它作为一种同新型支护相关的隧道修建方法提出来的。

但后来发现,将新奥法拘泥于一种特定的施工方法或具体的支护技术将会使其推行受到很大的局限。

于是,在一些文献中强调新奥法是一种“概念”、“哲学”、“原则”或“途径”,而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具体施工方法或技术。

阐明这一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事实上,在一些工程中,由于照搬某些新奥法工程中具体施工方法而不注意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来体现新奥法的原则而遭到失败。

我本人经历过一个软弱围岩中的特浅埋隧道施工,在使用新奥法的过程中曾发生坍通地表的大坍塌。

其原因种种,其中有一条就是照搬某些高地应力地层中隧道的做法,片面强调支护的柔性,强调在初期支护施作后要尽可能让变形释放,而没有及时施作二次支护。

那么,什么是新奥法概念的内涵?

有人归结为22条,有人归结为7条。

其实,只有一条,那就是保护围岩,调动和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从这样一个原则出发,可以根据隧道工程具体条件灵活地选择开挖方法、爆破技术、支护形式、支护施作时机和辅助工法。

至于对围岩变形的控制,根据不同情况,有时应强调释放,有时应强调限制。

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围岩,调动和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NATMtunneldesignprincipleintheconstructionofmajorandConstructionTechnology

W.Broere

I.TheNATMDesignPrinciple

1.Tunneldesignandconstructionoftwomajortheoreticalanddevelopmentprocess

Sincethe20thcentury,humanspaceonthegroundfloorofthegrowingdemand,thustheundergroundworksofthestudyofarapiddevelopment.Inalargenumberofundergroundengineeringpractice,itisgenerallyrecognizedthatthetunnelandundergroundcavernproject,thecoreoftheproblem,allupintheexcavationandretainingtwokeyprocesses.Howexcavation,itwillbemoreconducivetothestabilityandcavernfacilitatesupport:

Formoresupport,Supportinghowtheycanmoreeffectivelyensurestabilityandfacilitatethecavernexcavation.Thisisthetunnelsandundergroundworkstwopromoteeachotherandcheckeachother'sproblems.

Tunnelsandundergroundcaverns,andfocusingonthecoreissueswiththeabovepracticeandresearch,indifferentperiods,Peopleofdifferenttheoriesandgraduallyestablishedasystemofdifferenttheories,Eachsystemincludestheoryandresolve(ora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