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实验题之欧阳化创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3452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之欧阳化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之欧阳化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之欧阳化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之欧阳化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之欧阳化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之欧阳化创编.docx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之欧阳化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镜成像实验题之欧阳化创编.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之欧阳化创编.docx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之欧阳化创编

平面镜成像

时间:

2021.02.06

创作:

欧阳化

1.(5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一块

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在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

一前一后,竖放在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

观察,如右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2)用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

到蜡烛A所成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4)采用了替代的方法,用替代点燃的蜡烛的像。

实验时观察到两者能完全重

合,此现象表明。

(大小、不能、虚像、另一支相同的蜡烛、像与物大小)

2.(5分)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

蜡烛A和B的要求是,这是为了。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填“A”或“B”)这一侧观察。

小明无论怎样调

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

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1)二者等大、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2)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或蜡烛与桌面不垂直);

(3)用手电筒照亮跳棋。

3.(5分)如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

便于;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答: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

“像距与物距相等”。

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答:

理由是:

(4)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

4.(5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

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

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右图所示,在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

(选填“能”或“不能”)。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4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

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

观察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选填“能”、“不能”)。

(2)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像与物体的大小。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6.(9分)如右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

竖立的透明

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

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

(选填“较暗”或“较明”);

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

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

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

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

板,像和物到玻璃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

(2)相同的操作

7.(4分)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常用一块块玻璃板代替

平面镜,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

玻璃板前,另选一支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放

在玻璃板后观察。

在此探究活动中:

(1)选择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

大小关系。

(2)移去下班板后面的蜡烛B,并在基位置上放一光屏,

则光屏上将(选填“有”或“没有”)蜡烛的像。

(3)将蜡烛A逐渐远离离板,它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点燃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

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

8.(5分)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一块玻璃竖直放置

在水平桌面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与A等大的

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如图所示,在此试验中。

(1)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选用此

测量工具是为了。

(2)选用两支等大的蜡烛是为了

(3)若移去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

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像。

9.(5分)石林中学的张江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

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

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

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

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张江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2)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

大小(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

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选填“虚”或“实”)。

10.(6分)如右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

竖立的透明

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

“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

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

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

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

(2)相同的操作。

11.(5分)孙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照图那样,在桌面上

立一块玻璃板,孙悦同学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

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从而比较的大

小关系;孙悦同学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

玻璃板成像的特点,关键的问题是设法确定像的位置。

实验时具

体的做法是拿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

我们这样

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的科学方法。

物体;物与像;另一只相同的蜡烛;像完全重合;等效替代(或等量替换)

12.(5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

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如果有3mm厚和

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

像完全重合。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13.(5分)如右图所示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装置。

(l)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C,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实验时,小明应在(填“A”或“B”)侧观察腊烛A经

玻璃板所成的像。

(3)如下左图是小明测蜡烛的像B离玻璃板最近处到玻璃板的距离为cm。

(4)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

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14.(4分)下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

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1)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

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不易确定的问题。

(2)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的关系。

(3)实验中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A蜡烛的像完全与B重合为止,观察记录之后,将B蜡烛撤

掉,拿一张白纸放在刚才B蜡烛的位置,却没有承接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4)小组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在实验数据中,像和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不是都相等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1)像的位置;

(2)大小;(3)虚;(4)测量距离时有误差(玻璃板厚度的影响、标

记蜡烛位置时有误差等其它合理的答案均给分)

15.(6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

(1)实验器材有:

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还缺少的器材是,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

璃板的(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

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

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刻度尺、刻度尺、前、等效替代法、虚、不变

16.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脸时,将玻玻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

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

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在此实验中:

(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

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

A的像.这是因为。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中会出现的情况是

大小、不能、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重合。

17.(3分)完成下面的探究性试验:

(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玲玲同学进行该实验时,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较厚

的玻璃板M(P、Q两个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她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竖立一块玻璃板;将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点燃蜡烛

A,然后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后面,如图1甲所示,进行实验。

玲玲按照图1乙中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距u/cm

4.2

5.0

6.8

10.0

像距v/cm

3.7

4.5

6.3

9.5

【分析与论证】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得出:

像距小于物距。

【交流与评估】

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选择了蜡烛A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不正

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0.5cm。

18.(6分)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

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

像,说明像与物的大小;若用光屏代替蜡

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选填“能”或

“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像

(选填“虚”或“实”)。

(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

点是

(1)确定像的位置

(2)重合,相等;不能,虚(3)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19.(6分)如图所示是小方同学用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

便于确定。

(2)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

关系。

(3)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再将

另一支蜡烛(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

的后面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蜡烛的像。

(4)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

了;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

成的像是像。

(图画过)

(5)小方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个凸透镜,B处放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倒

立、等大的蜡烛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1)像的位置

(2)大小(3)不点燃、重合(4)虚(5)10

20.(济南6分)小明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小明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因为这样

(2)实验时,小明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甲,还要在

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乙。

对这两支蜡烛的要求

是。

(3)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放

有蜡烛(选填“甲”或“乙”)的一侧观察。

(图画过)

(4)如果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蜡烛乙,都不能使它与

蜡烛甲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

(1)方便确定蜡烛所成像的位置;

(2)大小相同;

(3)甲

(4)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

21.(4分)小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cm处放一支点

燃的蜡烛A,烛焰高8cm,小成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

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B蜡烛的烛焰高cm;

(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成最好在的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3)小成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

(4)小成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

B蜡烛应与A相距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答案】

(1)8

(2)较暗(3)不可能(4)15

22.(9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

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

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右图所示,在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如果玻璃有两种规格:

厚度为1.5mm的玻璃和厚度为2mm的玻璃,你应该选择厚度

为mm的玻璃;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

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选填“实”或“虚”)。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在做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环境光线应一些(选填“亮”或“暗”),在图17

装置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位。

(7)如果实验中发现蜡烛A的像始终不能与蜡烛B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23.(5分)孙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照图那样,在桌面

上立一块玻璃板,孙悦同学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的目的是

为了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从而比较

的大小关系。

孙悦同学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

可以看到玻璃板成像的特点,关键的问题是设法确定像的位置。

实验时具体的做法是拿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

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的科学方法。

平面镜成像综合

1.(12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

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

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右图所示,在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成像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如果玻璃有两种规格:

厚度为1.5mm的玻璃和厚度为2mm的玻璃,你应该选择厚度

为mm的玻璃;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

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选填“实”或“虚”)。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在做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环境光线应一些(选填“亮”或“暗”),在图

装置中,刻度尺的作用是。

(7)如果实验中发现蜡烛A的像始终不能与蜡烛B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8)本实验采用了替代的方法,用替代点燃的蜡烛的像。

实验时观察到两者能完

全重合,此现象表明。

(9)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填“A”或“B”)这一侧观察。

(9)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

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10)小明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之一:

“像距与物距相等”。

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答:

理由是:

(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

(11)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在此实验中,把蜡烛放在刻度尺上的好处是。

2016年

1.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将蜡烛靠近平板玻璃,

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实验中

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14),观察到蜡烛的像大

致位置在图中的(选填“A”或“B”)。

重庆

时间:

2021.02.06

创作:

欧阳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