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北环路沿街立面景观改造项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28632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北环路沿街立面景观改造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XX北环路沿街立面景观改造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XX北环路沿街立面景观改造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XX北环路沿街立面景观改造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XX北环路沿街立面景观改造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北环路沿街立面景观改造项目.docx

《XX北环路沿街立面景观改造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北环路沿街立面景观改造项目.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北环路沿街立面景观改造项目.docx

XX北环路沿街立面景观改造项目

目录 

附件:

附件1:

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报告)

附件2:

报告编制单位的营业执照、工程咨询资质证书和相关编制人员资格证书。

 

1.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XX县北环路沿街立面景观改造项目

1.1.2项目的承办单位概况

成立北环路沿街立面景观改造工程领导小组,由县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任成员,下设办公室、规划建设组、宣传组、协调组,单列办公,抽调专门人员,具体工程由北环路沿街立面景观改造领导小组实行统一设计、统一实施。

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XX县城市总体规划》

(4)《XX县北环路沿街立面景观改造项目建议书》

(5)《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1.4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

(1)项目建设的背景

①城市化的快速扩张导致城市街区功能与形象的不协调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商业集聚效应导致商贸、金融、娱乐等行业向城市中心区迅速集中。

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出现了大量的商业街区,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城市空间形态变得复杂多样,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创造既和谐统一又丰富多彩的城市肌理的可能,同时,也容易使城市建设陷于杂乱无章、缺乏规律的状态,出现城市街区功能与形象之间的矛盾。

②国家提倡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城市改造

各地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市容景观日新月异,新建筑新景观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在城市旧城区中由于历史上和经济上的客观因素制约,大量旧建筑特别是旧住宅还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与新建筑新景观毗邻共存着,而这些旧建筑旧住宅景观品位比较低,严重影响和削弱了城市新景观的环境品质,有的甚至与周边景观产生冲突,显得格格不入。

这就为城市景观的更新改造提出了新课题:

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采取最有效的手段对旧建筑旧街区进行保留性改造,使之能以低成本的方式与周边景观相协调。

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城市改造正是目前国家大力倡导城市改造新途径。

③XX县北环路的城市街区改造势在必行

改革开放以来,XX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城市化水平在城市建设和工业平台的牵引下显著提高。

1987年以来,XX县城规划进行3次调整,规划区面积扩展为72平方公里,建成面积9.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8.2万人。

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围绕建设具有较高档次江滨园林城市和创建全国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的目标,按照“南延北扩、沿江开发”的思路,坚持以工业、教育、房地产聚集人口,县城规划更加完善,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XX迎来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渐形成横贯城区东西的北环路商业街。

北环路是连接城区其他街道的主要道路和出入XX的主要通道,是XX系列城市建设工程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XX城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北环路建设过程与大多数的街道相类似。

北环路沿街立面景观形成于上世纪末期,主干道两侧建筑建成年代跨度很大,规划的分期性、不完整性,商业开发自身的多次性、自发性等等客观和主观的因素,使得北环路沿街立面景观呈现出一种相对混乱和急功近利的状态。

表现为建筑立面缺乏特色,色彩风格不协调,户外广告数量多,店铺招牌高低不齐,城市街区面貌陈旧杂乱,严重影响城市形象。

随着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北环路的现状与其应承担的城市职能和所处的城市地位远不相称。

北环路沿街立面景观改造整治已经势在必行。

在目前大规模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针对北环路的现状和功能定位,XX县政府提出以打造客家文化特色现代商业街的理念来改造北环路沿街立面景观。

通过发展城市旅游、文化休闲、商贸、物流、金融等多种功能,促进商业资源优化配置,带动城市新一轮发展,提升城市品位与居民生活品质。

(2)北环路沿街立面街景改造的必要性

①改造项目是与当地日益发展的第三产业相配套的需要

2008年XX县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80亿元,比增超过13%。

其中预计,第一产业增加值19亿元,比增4%;第二产业增加值43亿元,比增16%;第三产业增加值22亿元,比增17%。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0元。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大,早在1999年XX县就将旅游业确定为地方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把发展旅游业作为经济重要增长点、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来大力培育。

在《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提出建设红色旅游基地,充分发挥古田会议会址、才溪乡调查旧址等独特的政治资源优势,打响以“古田会议会址”旅游为龙头的红色旅游品牌,辐射带动梅花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西普陀国家森林公园、紫金山矿区国家矿山公园等旅游景区的发展,努力把XX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中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区。

XX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预计2008年全年实现旅游接待量近100万人次。

北环路地处XX城区黄金地段,是XX县的主要商业街区,集聚了旺盛的人气,具有浓厚的商业氛围。

改造后的北环路,将成为XX展现“客家文化”、“旅游商业”的重要窗口,成为国内外游客来到XX后的一个购物好去处。

②改造项目是改善北环路当前商业购物环境的需要

北环路是目前XX最主要的商业街之一,也是XX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带状商业街区。

这里集结了XX城区各类服饰店、旅游酒店、金融机构及一些休闲娱乐场所。

目前整个街道功能分区不清晰、沿街立面景观杂乱,购物环境相对较差,商品档次相对较低。

经过沿街立面景观改造后的北环路将以独具地方特色的立面和便捷的公共服务设施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人性化的购物场所。

成为一条具有XX地方特色的示范性商业文化窗口街道,并且作为一个现代的多功能商业街,成为城市流通力的重要体现。

③改造项目是发挥北环路整体优势、创造综合社会经济效益的需要

对现代城市商业而言没有整体优势就无法产生强大的内聚力、辐射力,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和发展的空间。

新的北环路不仅在于它的规模,关键是它的整体优势。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

首先,商品贸易功能。

经过沿街立面景观改造后的北环路商业街将成为XX商业的龙头和品牌。

是XX人气旺、商品齐、商机多、交易最容易成功的商业区之一。

其次,旅游功能。

旅客每到一个城市旅游,首先会到这个城市最具特色的商业街去看,这里既有特色的商品,又有良好的购物环境,是顾客最愿意光顾的场所。

改造后的北环路将成为游客来XX最愿意去购物的地方。

第三,休闲功能。

改造后的北环路将成为XX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市民增添一个全家休闲的好去处。

第四,文化功能。

街区历来是人们聚集的地方,其显示着城市的人文特色和精神风貌,改造后的北环路通过广告文化、饮食文化、建筑风貌等一系列内容,充分展示客家传统文化。

④项目改造有利于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北环路是XX商业氛围浓重的地方。

但是由于商业店面分布相对较松散,商业业态过于单一,一直没有形成鲜明的风格和明确的功能定位。

通过改造沿街立面景观,完善公共设施,凸现其客家文化的特色,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街。

随着该地段的商业氛围的浓厚和人气的集聚,必将促进街区的经济繁荣,提升街区的土地价值,带动该地段的房地产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成为商业引擎。

⑤提升XX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品味

城市街道代表城市的形象,人们对街道的感知不仅涉及其路面本身,还包括街道两侧的建筑,成行的行道树、广场景色及广告牌等等。

这一系列事物共同作用形成了街道的整体形象,而其中任何一种事物质量的低下,都影响整个街道的形象,而街道的形象又影响城市的形象。

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来说,街道景观质量的提高可以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对于外地的旅游者来说,由于他们停留的时间较短,而且大部分时间在街道上度过,街道就代表整个城市给这些外来人员的形象。

北环路的立面景观改造工程符合社会文明进化的客观要求,是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的象征,改造后的北环路将成为XX县的城市形象的窗口,完美展现XX县客家文化下的现代城市风貌。

综上所述,本项目有利于改善北环路的综合环境,有利于促进当地的商业繁荣,有利于推动XX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势在必行。

1.2项目概况

1.2.1项目地理位置

北环路是XX重要的城市主干道,横贯XX县城东西,西接武平县,东南连永定城。

此次北环路沿线景观改造整治规划范围是西起金山路东至东门大桥,全长3500M。

北环路地理位置图

1.2.2建设目标与规模

(1)沿街立面景观改造的目标。

为加快推进“滨江园林城市”的建设,在城市建设中营造商业氛围,提高城市品位和档次,此次改造整治将以巩固、提升、发展城市商业中心为目标,通过实施沿街景观改造,优化街道功能布局、细化空间形态、美化城市面貌。

依据现代商业街的标准和理念,融入客家文化特色,将北环路打造成为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旅游、商贸服务为一体的能够展现XX经济活力、文化精神面貌、带有XX特色的示范性商业文化的窗口街道。

改造后的北环路将具有:

综合性的街道功能:

建设成为具有行政办公、生活居住、科教文化、金融商贸等多功能的景观大道。

高品质的街道环境:

精心塑造生动和谐的街道建筑群体,构筑舒适的绿化和休闲环境,配置完善的服务设施。

独具特色的街道形象:

体现客家文化的特色,塑造一个既有时代特征又独具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景线。

(2)沿街立面景观改造整治的主要内容

①屋顶改造,平改坡。

根据建筑物结构及外观造型等实际情况,对现有房屋屋顶实施坡屋顶建设或屋顶造型装饰,坡屋顶按照客家风格进行建设。

屋顶造型装饰与现代建筑风格结合,通过屋顶改造,形成错落变化层次丰富的沿街建筑天际线。

②墙面、门面、窗户、空调位改造。

对沿街立面的墙、门、窗进行风格统一,使之在审美上符合客家风格。

对空调位进行调整,体现现代商业古街的客家风格。

③广告整治。

对户外广告进一步进行规范,对屋顶广告、单设广告、店招店牌规范要求,争取实现“一街一要求、一街一规范”的统一标准。

④夜景建设。

夜景建设在微观上通过灯光设置多种类,多层次,互为交错,构成“立体”灯光景观,配合街区商业、行政、公共的功能,在夜景建设中融入客家民俗文化。

从宏观上实现商业街景观建设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进一步突出商业街的发展定位,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繁荣。

⑤配套建设:

实施必要交通改造,重新调整交通格局,科学进行交通组织,通过实施分流道路改造,拆除区域内部分设施,建设公共设施等方式保障建设顺利实施。

,新建公交停靠站8个;设置垃圾桶90个;新建改造公共停车场4个;新建改建5座公共厕所。

 1.2.3主要建设条件

(1)经济自然基础

北环路地处XX县城内繁华的地段,其所在的社区落户有83家行政、事业单位、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目前有经营各类的商店593个,住户368户,总人口5457人。

北环路基本情况表

北环路

建筑面积

(平方米)

全长

(米)

总人口

(人)

商店

(家)

住户

(户)

单位

(个)

合计

336000

3500

5457

593

368

83

(2)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项目建设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入XX县2010年要抓好的“十件大事”之一,建设的社会依托条件比较好。

项目建设所需的水、电、通信等都能保证需要,建设的物质基础已经充分具备。

(3)社会经济条件

XX全县总面积2860平方公里,总人口49.1万人。

境内交通便利,刚刚建成的龙长高速,建设中的永武高速,国道319、205线,省道围禾线、永新线和赣龙铁路贯穿境内,县城距梅州机场100公里、厦门机场220公里、连城机场80公里,是闽西、粤东、赣南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XX县继2002年、2004年之后,2007年再次被评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

根据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的要求,有序推进和有效引导,切实改善城区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促进土地高效利用和城市功能提升,更好地保护XX客家传统建筑文化,不断改善城市景观形象、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和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已成为XX县城市建设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内容

随着“海西建设”高潮的到来及“资源效应”的凸现,XX经济社会正处于难得的机遇期。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是保证XX经济保持快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

(4)财政资金的保证

2008年XX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亿元,比上年增长14%。

预计财政总收入11亿元,增长19%,其中,地方级收入6亿元,增长2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0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5194元,增长13.9%。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将达80亿元,增长62%。

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和居民家庭收入的同步增长,使的项目所需资金能够落实,由县财政统一拨付。

充足的财政收入保证了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5)广大公众认同

通过对XX居民进行两轮的调查访问,并且召开了各种座谈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各界人士普遍认为实施北环路沿街立面景观改造整治工程,建设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现代商业街,对美化市容市貌、改善城市环境,营造商业气息、推进滨江园林城市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社会各界一致赞同进行北环路景观立面改造。

(6)可借鉴的实例众多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全面健康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已是不争的事实,城市街区建筑立面改造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在许多地方得到了充分印证。

1998年底,上海市浦东新区率先在国内提出对城市重要景观道路及城市主要干道两侧的旧住宅进行改造的构想,“平改坡.立面整治”方案,对上海浦东新区带有景观性质的城市主要干道——世纪大道两侧的旧住宅首先进行改造设计。

第一批旧住宅改造竣工后,成为世纪大道这条景观路上的新亮点,提升了世纪大道的整体景观品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深圳市的城市建筑立面改造范围包括城市核心区、文化中心和商业繁华区、多层建筑住宅区、机场周边10公里范围、大运场馆及大运签约酒店周边500米范围内的建筑。

要求在2010年底前,全市建筑立面刷新和屋顶改造总任务量要完成50%以上;2011年7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造整治任务。

在两年内打造出更加优美的城市空间,让深圳市民感受到一个别具魅力的深圳。

这些年来,城市街道建筑立面改造工程被列入我国各大中小城市环境建设规划中,列为政府在关心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办的实事。

除了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特大城市,桂林、泉州这样的中小城市也大规模进行了街区立面改造。

全国各地城市建设的经验表明,“平改坡.立面整治”是旧城改造中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途径,在旧城改造中推广这些有用的经验,有助于城市景观的更新提升。

1.2.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项目总投资9833.59万元。

项目完成后将新创造就业人口300人,沿线房地产增值约15%/,共计1亿元。

1.2.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改造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改造街面总长度:

3500m;

其中主街长度3400m

辅街长度200m

改造总建筑面积:

33.6万m2;

改造建筑立面面积:

18,.5万m2

加设建筑坡屋面面积:

2.3万m2

配套公共设施面积:

500m2;

1.3结论

对北环路实施立面景观综合改造,符合国家城市改造基本方针,项目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改造方案科学合理。

项目的实施将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符合XX县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2.项目建设场地分析

2.1场地分析

XX县城区北环路始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已经二十余年,是横贯城市东西一条重要道路。

2008年XX县投入6000余万元,完成了北环路全长3.5公里的路面、路灯、人行道改造,将沿街电力、自来水、天然气、电信和广电网络等管网全部埋入下地。

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道路环境。

但是随着道路改造的完成,原有道路两侧沿线景观暴露出很多问题。

新老建筑外立面差异较大、不同类型性质建筑沿线的无序和各类广告设施的随意设置等。

对沿线两侧进行景观改造整治势在必行。

2.2周边建筑

位于城区中心的北环路在XX的整体景观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沿街两侧建筑面积33.6万平方米,由于修建年代的不同,建筑风格混杂,整体街区建筑风格各异,缺乏有机的协调性,产生断代感。

沿街天际线单调,造成城市景观特色的缺失,缺乏合理的城市空间秩序。

改造整治建筑的初步评价及分类表

建筑类别

分类特征

典型建筑

标志性建筑

包括在城市建筑氛围中意义较重要的建筑,重要历史建筑、控制城市景观的建筑。

XX汽车站、

保护性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近代历史建筑,是由于特殊历史事件或机遇形成的建筑;现代历史性建筑

烈士陵园

重点建筑

处于城市景观中重要地段或位置的建筑。

北苑丽景

一般性建筑

在城市中大量存在的、不具备很强历史价值和建筑美学价值、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旧建筑。

其外部形态没有明显的标志性,结构状况良好,基础设施齐全,有很强的通用性和适用性。

普通民居

临时建筑、拟拆除建筑

无价值的破旧建筑如危房、违章建筑、施工临时建筑、闲置废弃建筑等。

拟拆除建筑是指建筑质量较差,对城市景观影响较大或整体外观破损严重

主要是屋顶的各类违章搭盖

2.3交通状况

北环路横贯县城东西,改造路段与二环路、紫金大道等十一条道路相交,交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管理上的困难。

2.4地段性质

北环路是XX第三产业聚集带,商贸中心、市场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是XX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分布小型商业为主、兼有银行、政府办公服务,私人住宅、学校、书店、汽车站、集体企业单位等等,业主繁多,形态各异。

2.5主要问题

尽管目前北环路商业繁荣,但街道的现状与建设客家文化的现代化城市商业街的要求确有很大差距,主要问题在于:

(1)文化特色不明显

由于历史积留的问题及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使得它的文化特色体现得并不明显。

建筑无序累积,街区整体建筑风格各异,色彩混乱,既有简陋粗糙、形式呆板单调的;也有自成一体,各自为政的,相互间缺少呼应和联系,无法形成统一的风格,沿街天际线单调,道路两旁多为多层建筑,造成街区标志性景观的空缺和城市魅力特色的丧失。

(2)街道建筑景观杂乱

街道空间环境是长期自发建设的结果,缺乏统一的设计,文化内涵虚无。

街道商业影响了街区的整体形象,两侧的商业门店装修风格杂乱,广告、牌匾尺度超大、质量低劣,造成视觉污染,破坏了街区的文化氛围和协调性。

(3)功能分区不清晰

整个街区散乱分布着住宅、商业、行政办公等各类建筑,缺乏明确的功能分区,没有考虑与周边建筑的协调关系,建筑形象缺乏统一的风格,没有处理好功能用途与建筑景观、体量、色彩、空间之间的关系。

(4)建筑质量差异大

建筑质量与市政设施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公共设施不完善。

由于时间久远、维护不善,规划地段内部分旧有建筑结构老化、表面残旧;同时也有新近建成的框架结构新建筑。

(5)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

北环路的现有公共配套设施明显缺乏合理安排,仅在二环路设置了交通信号灯,其他交叉路口没有设置红绿灯;街道两侧没有设置垃圾桶;公交车站的站间间距不合理,站点站牌严重老化,与北环路的定位存在矛盾;沿路公共卫生间数量明显偏少,只是在汽车站附近设有几处,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在3公里多长的路段没有设置公共停车场,只有一些路边的临时停车位,车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商业街购物人群的需要,尤其在超市和车站等人流集中的场所停车难、乱停车的情况更加严重。

3.项目建设方案

3.1项目改造指导思想与原则

3.1.1指导思想

按照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从城市空间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强化“地方性、商业性、景观性、休闲性”的设计理念,把北环路打造成为美化XX城市面貌的新景观,体现城市商贸繁荣繁华的新载体,传统内涵和现代时尚相融合的新名片,商贸和旅游互动的新亮点,为消费者创造优美舒适的购物休闲环境,成为XX标志性商业街区。

3.1.2改造原则

(1)整体考虑:

根据城市总体功能分区和整体城市设计来考虑本地段的性质与定位。

(2)加减法的综合使用:

既要拆除一些功能或形式上与历史环境不相谐调的违章搭盖建筑,也要考虑补充一些有利于功能完善或形式完整的新建建筑或设施。

建筑沿街立面的改造,即在维持基本现状的情况下,在建筑临街一面,添加具有客家建筑特征的造型元素,采用独特的细节处理,甚至改变色彩,使建筑在临街一面有明显的客家建筑风格和情韵。

(3)注意功能在外立面的反映:

建筑功能在对建筑外立面的改造中产生一定的作用,这是现代建筑的根本特点,形式要反映功能。

北环路主要以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为主,居住建筑为辅。

每种建筑均赋予其统一的个性,如商业建筑的张扬奔放,公共建筑的凝重大方.居住建筑的沉静安稳,在运用特征性符号的同时,特别注重对各种不同建筑的特性的挖掘和强化。

(4)重点突出:

区分地段内不同位置、性质的建筑而采取保留或更新的手法,通过对一些重点建筑或空间的精心营造来带动整个地段的改观。

具体而言就是以北环路两侧各组建筑物,以及建筑物所围合的线形城市空间为设计主体注重街道景观的序列性,力求在建筑处理上营造浓郁的客家风情突出文化与商业氛围。

(5)重视细节:

建筑细部是一个优秀建筑必备的特征,它表达出建筑师的素养经验和设计深度。

建筑细部包括了构造的手段—生根、拼接、组装的方式比例的推敲和肌理的表现,加工的精致程度等无止境的要求。

3.2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3.2.1总体设计目标

通过对沿街建筑景观进行重新设计,更新改造建筑立面、增设坡屋顶,在进行线状空间的改造的基础上,选取重要道路入口空间作为街道风貌塑造的重点。

分析研究现有街道空间,结合实施的现实需要,以建筑形态、道路交通、绿地景观、广告标识与街道家具作为街道空间风貌的构成要素。

通过对各要素现状问题分析判断,提出改造整治措施。

打造一条具有客家风格景观的现代商业街道, 确保改造后的北环路,成为XX一道靓丽的风景, 弘扬和提升XX的城市文化价值。

3.2.2规划设计要求

整体规划要求在沿街立面改造中,融入现代建筑元素,在强调风格协调统一的前提下,综合解决广告、空调室外机杂乱,缺乏照明设计等问题,通过道路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使其适应北环路未来发展的需要。

(1)风格取向:

按照客家建筑风格统一要求,力求简洁有序,融入现代商业气息。

   

(2)城市环境改善:

以整洁、整齐为基本目标,不过分强调一致性,但是要具有统一性

   (3)经济取向:

严格预算控制,在经济的前提下,进行街景美化。

3.3建筑方案

3.3.1建筑方案描述

(1)建筑艺术与风格定位

 方案定位于客家风格,对沿街建筑立面进行改造。

从客家文化中提炼设计元素,在建筑外立面改造中加以利用,适当融入闽西建筑风格,既来自于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

采用地方建筑元素,烘托客家建筑风格的多样性。

(2)建筑特征与结构

北环路以街道的线形城市空间为主线,以贯穿整个街区的街景设计及街区内的重要广场为空间节点,形成主要的城市空间。

为了在城市空间中嵌入商业氛围,在城市街道空间中应该强调统一而连续的街道界面,使得原来分散的、互不联系的建筑和街道空间通过客家元素的有机组合形成一个统一而丰富的背景,消除原来杂乱无章的建筑特色,使单一的沿街界面变得富有层次;设计强调注重人的尺度,塑造多层次的场所,在开放空间、比例与尺度把握、建筑空间布局等方面强调人性化设计,努力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和自然氛围的营造。

(3)建筑功能

建筑功能力求与使用功能相统一。

对现有行政办公、商业贸易、旅游休闲、娱乐的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形式功能的统一。

(4)与城市环境的协调

在街道建筑立面改造中不仅要使被改造的旧建筑的形象得以改善,同时改造后的旧建筑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