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检疫检验学期末考试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6312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检疫检验学期末考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动物检疫检验学期末考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动物检疫检验学期末考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动物检疫检验学期末考试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动物检疫检验学期末考试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检疫检验学期末考试资料.docx

《动物检疫检验学期末考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检疫检验学期末考试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检疫检验学期末考试资料.docx

动物检疫检验学期末考试资料

动物疫病

一、名词解释4个

出入境动物检疫:

出入境动物检疫是指进出我国国境的动物、动物产品,由口岸动物检疫机关实施的检疫。

一类疫病:

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

二类疫病:

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

三类疫病:

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临床检查的方法:

又称临诊检查法,即应用兽医临床诊断方法,对动物进行群体检疫和个体检疫,以分辨病健,并得出是否是某种检疫对象的结论和印象。

沉淀试验:

细菌的外毒素、内毒素、菌体裂解液、病毒、血清、组织浸出液等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参与下,经一定时间的作用,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称为沉淀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利用抗原抗体复合物同补体结合,把含有已知浓度的补体反应液中的补体消耗掉使浓度减低,以检出抗原或抗体的试验。

高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

其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含有血样的渗出物。

剖检时可见喉部、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和糜烂。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

是由禽腺病毒(减蛋综合症病毒)引起的以鸡产蛋率下降为特征的的一种传染病。

鸭浆膜炎:

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

2、选择17个、填空30个、判断10个、问答5个、综合分析题2个

※动物检疫的特点:

动物检疫具有预防性、法规强制性、技术性强和国际性4个基本特征。

根据我国现行的动物检疫法律规定,我国动物检疫分为出入境检疫和国内检疫两大类。

产地检疫检验实施报检制度,是在动物离开饲养地之前进行的检疫检验,目的是确保不会有病畜禽进入流通环节。

动物疫病指的是危害或可能危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任何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一类动物疫病(17种):

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鲤春病毒血症、白斑综合征。

病毒的分离方法:

(1)细胞培养:

用分散的活细胞培养称细胞培养。

(2)动物试验:

这是最原始的病毒分离培养方法。

(3)鸡胚培养;用受精孵化的活鸡胚培养病毒比用动物更加经济便捷。

动物检疫的基本方法:

(1)流行病调查与分析

(2)临床检疫技术(3)病理学检查

(4)病原学检查(5)免疫学检查法

我国1956年消灭的第一个疫病:

牛瘟

绵羊痘和山羊痘属于一类动物疫病

我国消灭的第二个疫病:

牛肺疫

棘球蚴病:

又称包虫病,是由带科棘球属的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幼虫(棘球蚴)寄生于牛、羊、猪等哺乳动物、野生动物和人的肝、肺等器官及肌肉内的一种绦虫蚴病。

日本血吸虫病感染阶段尾蚴。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

猪链球菌病: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用组织或血液或脓汁涂片,用革兰氏染色后镜检,见有革兰氏染色阳性(紫色)短链状球菌或卵圆形细菌,也可呈单个散在或成双排列,无芽孢,有的可见到荚膜,即可初步确诊。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早期诊断方法X光。

猪支原体肺炎:

又称猪气喘病、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猪霉形体性肺炎。

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猪的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为咳嗽、气喘和呼吸困难,病变的特征是肺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呈肉样或虾肉样实变。

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主发于绵羊。

本病除感染绵羊外,也感染驼鹿、白尾鹿、叉角羚羊、瞪羚、薮羚、大角绵羊、黑尾鹿、麋及转角牛羚等多种野生反刍动物。

临床检查分类:

在临诊检查中,一般遵循“先休息后检疫,先群体检查后个体检查”的原则。

1.群体检查:

就是对待检动物群体进行的现场临诊观察。

群体划分:

同一来源、同一批次、或同一圈舍的动物化为一群。

禽、兔、犬还可以按笼、舍划分。

运输检验时,可以按车、船、仓等批次进行。

检查方法:

(1)静态检查:

深入圈舍、车、船检查动物自然静态下的表现,精神、外貌、营养、卧姿、呼吸、反刍状态、髯、羽等情况,注意有无昏睡、咳嗽、气喘、呻吟、流涎等反常现象。

(2)动态检查:

检查运动时的头、颈、腰、背和四肢状态。

注意有无跛行,麻痹、弓背弯腰、步态蹒跚、离队掉队和运动后咳嗽或呼吸异常等现象。

(3)饮食状态检查:

检查进食、吞咽和反刍时的反应状态。

注意有无少食、少饮、贪饮、异常采食、吞咽困难、呕吐等情况。

2.个体检查:

个体检疫是指对群体检疫中检出的可疑病态动物进行系统的个体临诊检查。

其目的在于初步鉴定动物是否患病、是否为检疫对象,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疫。

一般对在群体检疫中无病的动物也要按5%-20%抽样做个体检疫。

若个体检疫发现患病动物,应再抽检10%;必要时,应全部进行个体复检。

(1)视诊:

观测外部表现,精神、行为、姿态、被毛;皮肤、口蹄、趾间有无肿胀、水疱、脓泡及溃疡等;可视粘膜是否苍白、潮红、黄染,有无分泌物或炎性分泌物等。

(破伤风患畜形似木马状,神经性马立克氏病病鸡俩足呈劈叉状)

(2)触诊:

脉搏,耳、皮温度,淋巴结大小、形状、硬度和有无肿胀,皮肤有无结节和出血点。

(3)听诊:

直接听动物的叫、咳;听诊器听心、肺、和胃肠蠕动声音。

(4)检查:

检查“三数”,即体温、脉搏、呼吸数。

“三数”是动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生理指数,其变化可提示许多疫病。

要在充分休息和静态下检查。

凝集试验包括直接凝集试验和间接凝集试验,前者用于疫病的诊断、细菌的鉴定等,如布鲁氏菌病及鸡白痢的平板凝集试验、伊氏锥虫病诊断和沙门氏菌的鉴定等;后者以间接血凝试验应用最广,如鸡新城疫、口蹄疫和血吸虫病的检疫。

常用的沉淀实验有琼脂扩散试验和环状沉淀反应,前者是马传染性贫血病、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常用的诊断方法;后者是定性试验,反应在小试管中进行,当沉淀素血清与沉淀原发生特异性反应时,在两液面接触出现致密、清晰明显的白环,即环状沉淀反应阳性。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原理:

将可溶性抗原和抗体置于琼脂凝胶板的对应孔中,两者各自在凝胶中向四周自由扩散,当抗原与抗体相遇,在比例合适时形成沉淀线。

判定标准:

当抗原抗体向外自由扩散而发生特异性反应时,在相遇处形成一条或数条白色沉淀线,即琼扩试验结果阳性。

补体结合试验判定标准:

应该先观察对照管,除阳性对照和SRBC对照管完全不溶血以外,其他对照管应完全溶血,方可证明试验结果可靠,若有不溶血现象说明试剂或操作有误。

在对照管结果与预期相符合的情况下,待检管呈现溶血现象时为阴性反应,不出现溶血现象时为阳性反应,并按以下标准判断溶血程度,以出现“2+”以上反应的最高血清稀释度为抗体效价。

溶血程度判断标准:

“4+”:

100%不溶血(不溶)

“3+”:

75%不溶血(微溶)

“2+”:

50%不溶血(中度溶血)

“1+”:

25%不溶血(大部分溶血)

“-”:

完全溶血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夹心法此法常用于检测抗原。

将已知抗体吸附于固相载体,加入待测标本(含相应抗原)与之结合,温育后洗涤,加入酶标抗体及底物溶液进行测定。

(2)间接法此法是检测抗体最常用的方法。

将已知抗原吸附于固相载体上,加入待测血清(抗体)与之结合,洗涤后,加酶标抗体和底物进行测定。

动物检疫的作用:

(问答)

(1)监督检查作用。

检疫工作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检查,按规定尚需对被检疫一方的行为进行检查。

(2)检测动物疫情。

检测动物疫情就是及时发现、收集、整理、分析动物疫情。

(3)消灭某些动物疫病的有效手段。

通过检疫、扑杀病畜、无害化处理染疫动物产品及污染物等手段,达到消灭疫源、净化疫病的目的。

(4)保证动物产品的质量,增进人民健康。

通过检疫发现患病动物或者染疫动物产品,合理处理患病动物或者染疫动物产品。

(5)维护和促进动物及产品的对外贸易。

口蹄疫:

1、临床症状:

(1)动物患本病的主要症状是患病动物口、鼻、乳头及蹄部等处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发病过程中可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流涎增多,跛行或不能站立等,一般取良性转归,糜烂逐渐愈合,全身症状逐渐好转。

(2)但如有细菌性继发感染,可使糜烂加深,形成溃疡,全身症状加剧,有时可并发纤维素性坏死性口膜炎、咽炎、胃肠炎、乳房炎,严重者可死亡。

2、病理变化:

(1)除可见口腔、鼻、蹄部水泡和糜烂外,在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前胃粘膜有时可见圆形烂斑和溃疡,真胃和大小肠粘膜可见出血性炎症。

(2)恶性口蹄疫时,心脏的变化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心肌外形保持正常,质地柔软,常呈混浊灰色,在其上散布有明显的灰黄色多发性斑点状和条纹状的病灶,其颜色交错,俗称“虎斑心”。

3、实验室检疫

(1)病料的采集:

取有明显症状的数头动物病变部位未破水泡皮2g,加甘油磷酸盐缓冲溶液(1:

1)10ml保存,或无菌抽取水泡液2ml;

(2)电镜直接诊断:

病毒呈球形,直径(23±2)nm,无囊膜,衣壳由32个壳粒组成。

(3)病毒分离:

将病料(如为水泡皮需剪碎研磨,加双抗、冻融离心,取上清)接种到长成单层的适宜细胞上,吸附、培养,24h后观察有无细胞病变。

若无细胞病变,应于培养48h后取出盲传,有时7-8代才出现细胞病变。

(4)动物试验:

病料接种2-4日龄乳鼠颈背皮下或1ml接种3-5日龄乳兔,48-96h后出现麻痹症状,最后窒息死亡;或接种400g以上豚鼠后肢跖部皮下接种,趾部于3d左右出现水泡。

(5)血清学试验:

方法很多,如补体结合反应、病毒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反向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抗体技术及核酸探针杂交技术等(6)分子生物学诊断:

RT-PCR方法检测口蹄疫核酸

猪水疱病与口蹄疫鉴别诊断要点:

1.易感动物:

猪水疱病仅发生于猪,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可感染,牛、羊等家畜不发病,人类有一定易感性。

口蹄疫可感染多种动物,但以偶蹄动物最易感,人也能感染。

2.病理变化:

猪水疱病水泡性损伤时SVD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病理变化。

水疱性损伤的外观及显微镜观察与FMD的损伤均无差别。

其特征是病猪的蹄部、口腔、鼻端和母猪乳头周围发生水疱。

个别病例在心内膜有条状出血斑,其他脏器无可见的病理变化。

口蹄疫除可见口腔、鼻、蹄部水泡和糜烂外,在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前胃粘膜有时可见圆形烂斑和溃疡,真胃和大小肠粘膜可见出血性炎症。

恶性口蹄疫时,心脏的变化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心肌外形保持正常,质地柔软,常呈混浊灰色,在其上散布有明显的灰黄色多发性斑点状和条纹状的病灶,其颜色交错,俗称“虎斑心”。

3.接种细胞:

(1)细胞培养:

取病料分别接种猪肾细胞和牛肾细胞,培养,观察24~48h,如两种细胞都有病变,则为口蹄疫;如仅猪肾细胞有病变,则为猪水疱病。

(2)乳鼠接种试验:

初代分离如呈阴性结果,应继续盲传2~3代,分离毒可用猪水疱病抗血清中和后,接种2日龄乳鼠以鉴定分离毒。

如果注射猪水疱病免疫血清中和组小鼠健活,病毒对照或用各型口蹄疫免疫血清中和对照的乳鼠发病死亡,则被检病料为猪水疱病病毒,而不是口蹄疫病毒。

(3)生物学诊断:

将病料分别皮下或腹腔接种1~2日龄和7~9日龄小鼠,如两组小鼠均死亡,则为口蹄疫。

1~2日龄小鼠死亡,而7~9日龄小鼠不死者,为猪水疱病。

耐酸试验:

如病料经过pH3~5缓冲液处理,接种1~2日龄小鼠死亡者为猪水疱病,反之则为口蹄疫。

4.猪水疱病只有一个血清型,口蹄疫有多个。

猪瘟:

症状:

典型猪瘟:

1)最急性型:

常见突然高热稽留,皮肤黏膜紫绀;浆膜、黏膜、内脏有少量出血点;5d内死亡。

2)急性型:

体温℃左右,稽留,沉郁嗜眠,弓腰,腿软,行动缓慢,易退槽,喜饮污水,间有呕吐;先便秘后腹泻,粪便恶臭,内有纤维素白色黏液和血丝;黏液脓性结膜炎,眼睑粘封;鼻、唇、耳、下颌、四肢、腹下、外阴等处的皮肤点状出血,指压不腿色;淋巴结大理石样出血,尤以边缘出血严重;肾色淡,有出血斑,同麻雀蛋样;脾,尤其边缘有出血点。

公猪积尿浑浊异臭,1-3周死亡。

3)亚急性型:

同急性型相似,但病情缓和。

病程3-4周。

4)慢性型:

多见消瘦贫血,衰弱无力,行动蹒跚,体温时高时低,食欲时好时坏,便秘腹泻交替;皮肤有紫斑或坏死干痂;坏死性肠炎,回肠和结肠有同心圆、轮层状的纽扣状溃疡。

非典型猪瘟:

1)神经型:

见阵发性神经症状,嗜眠磨牙,全身痉挛,转圈后退,侧卧游泳状,感觉过敏,触动时尖叫。

2)混合型:

病情缓和,稍有轻热,病程较长。

成年猪能康复,发病率和病死率较典型猪瘟低。

3)颤抖型:

发生于新生仔猪。

病理变化:

1、全身脏器广泛出血是本病的特点。

2、急性死亡猪,可见皮肤、皮下、喉头、气管、肠道、肺、心有淤血斑。

3、特征性病变是在肾皮质部有针尖大至豌豆大出血点,淋巴结肿大,边缘出血,脾脏边缘有红色梗死。

4、慢性病例在肠道可见纽扣状溃疡特征性病变,有的出现肺炎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为非化脓性脑炎病变。

牛海绵状脑病:

是由感染性蛋白因子(PrPsc)引起牛的一种亚急性、渐进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临床症状:

1)病程短则2周,长则1年,潜伏期长达4~6年。

多发生于4岁左右的成年牛。

2)其症状不尽相同,多数病牛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变化,行为反常,烦躁不安,主要表现精神状态异常、兴奋、恐惧、暴怒和神经质,对声音和触摸(尤其是对头部触摸)过分敏感,伴有听觉、触觉减退或敏感。

3)有的共济失调、颤抖、摇摆、反复摔倒,不能站力的牛呈现典型的犬坐姿势。

4)体重、泌乳锐减,病牛几乎全部死亡。

病理变化:

病牛中枢神经系统的脑灰质部分形成海绵状空泡,脑干灰质两侧呈对称性病变,神经纤维网有中等数量的不连续的卵形和球形空洞,神经细胞肿胀成气球状,细胞质变窄。

另外,还有明显的神经细胞变性及坏死。

传播途径:

1)各种牛都易感。

被痒病病原因子和本病致病因子污染的反刍动物蛋白的肉骨粉是牛海绵状脑病的主要传播媒介,饲喂的愈多愈易发本病。

高致病性禽流感实验室检疫:

诊断技术:

我国已建立琼脂扩散(AGP)技术、亚型分型技术、病毒分子诊断与检测技术。

1、样品采集:

病料样品至少从5只病禽和病死禽中采集病料样品。

样品应包括:

泄殖腔(新鲜粪尿样)棉拭子和气管棉拭子(置于缓冲液体中);气管和肺的混样;肠管及内容物的混样;肝、脾、肾、脑等其他组织样品(不能混样)。

组织和气管拭子悬液中加入青霉素(2000IU/ml)、链霉素(2mg/ml)或庆大霉素(50μg/ml)。

肠管及内容物、粪便样品和泄殖腔棉拭子所用的抗生素浓度应提高5倍。

血样:

分别采集至少10只病禽的,并单独存放,不能混合。

2、电镜观察:

禽流感病毒一般为球形,直径为80~120nm,但也常有同样直径的丝状形态,长短不一。

病毒表面有10~12nm的密集钉状物或纤突覆盖,病毒囊膜内有螺旋形核衣壳。

两种不同形状的表面钉状物是HA(棒状三聚体)和NA(蘑菇形四聚体)。

3、病毒分离鉴定:

将感染鸡胚或病禽气管、脾、肺、肾和脑等可用磷酸缓冲液或肉汤培养基制成10倍乳剂,加抗菌素抑菌;如系泄殖腔拭子,可将拭子在溶液中浸渍后去掉拭子,然后用2500-3000r/min离心30min,除残渣,滤过液接种9-11d的SPF鸡胚尿囊腔分离病毒。

4、血清学检查:

琼脂扩散试验(AGP):

用于流感病毒型的鉴定,是用病毒的核蛋白抗原检查血清中的抗体。

既可以定性(如免疫双扩散及免疫电泳中以沉淀线判定),又可以定量(如单辐射扩散)。

比较简便、快捷。

血凝试验(HA)与血凝抑制试验(HI)、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T)、ELISA、中和试验、免疫荧光技术

5、分子生物学技术(RT-PCR):

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

新城疫:

本病毒可凝集多种哺乳类(小鼠、豚鼠和人)和禽类(鸡、火鸡、鸭、鹅等)红细胞。

这种特性能被特异的抗血清所抑制。

1、临床症状:

速发性嗜内脏型(VVND):

1)发病突然,有时鸡只不表现任何症状而死亡。

2)起初病鸡倦怠,呼吸增加,虚弱,死前衰竭,4~8d内死亡。

3)常见眼及喉部周围组织水肿,拉绿色、有时带血的稀粪。

4)有幸存活下来的鸡,出现阵发性痉挛,肌肉震颤,颈部扭转,角弓反张。

其他中枢神经表现为面部麻痹,偶然翅膀麻痹,死亡率可达90%以上。

速发性嗜肺脑型(NVND):

1)表现为突然发病,传播迅速。

2)可见明显的呼吸困难、咳嗽和气喘。

有时能听到“咯咯”的喘鸣声,或突然的怪叫声,继之呈昏睡状态。

3)食欲下降,不愿走动,垂头缩颈,产蛋量下降或停止。

4)一两天内或稍后会出现神经症状,腿或翅膀麻痹和颈部扭转。

5)在有些病例中,成年鸡死亡50%以上,常见的死亡率为10%;在未成年的小鸡中,死亡率高达90%;火鸡死亡率可达%,而鹌鹑的死亡率仅为10%。

中发型新城疫(MND):

1)主要表现为成年鸡的急性呼唤系统病状,以咳嗽为特征,但极少气喘。

2)病鸡食欲下降,产蛋量降低并可能停止产蛋。

终止产蛋可能延续1~3周,偶发病鸡不能恢复正常产量,蛋的质量受影响。

低发性新城疫(LND):

在成年鸡中症状可能不明显,可由毒力较弱的毒株所致,鸡只呈现一种轻度的或无症状的呼吸道感染,各种年龄的鸡只很少死亡,但在小鸡并发其他传染病时,致死率可达30%。

实验室检疫:

1、采样:

1)可从病死或濒死禽采集脑、肺、脾、肝、心、肾、肠(包括内容物)或口鼻拭子,除肠内容物需单独处理外,上述样品可单独采集或混合。

2)可从活禽采集气管和泄殖腔拭子,雏禽或珍禽采集拭子易造成损伤,可收集新鲜粪便代替。

3)用于血清学试验的样品,一般采集血清。

2、电镜观察:

新城疫病毒是ssRNA病毒,有囊膜。

病毒颗粒具多形性,有圆形、椭圆形和长杆状等。

成熟的病毒粒子直径100~400nm。

3、病毒培养鉴定:

1)采取病鸡的呼吸道分泌物或脑、脾、肺组织,研磨后加10倍生理盐水制成悬液,再加双抗处理,离心沉淀,吸取上清夜,或用泄殖腔拭子分离病毒。

接种于9-11日龄鸡胚尿囊腔,于温箱内孵化。

每天上、下午各照蛋一次,连续观察5d。

2)取24-48h内死亡鸡胚尿囊液作血凝抑制试验以鉴定;再仔细观察病死鸡胚病变,一般可见胚体全身充血、出血,以头、足处皮肤最为严重。

毒力测定:

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测定、6周龄鸡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测定、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测定。

血清学诊断: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病毒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荧光抗体检查

炭疽:

实验室检疫:

1、采样:

1)已怀疑死于炭疽的动物,不可剖检,可剪耳尖一块,剪后用热烙铁严格消毒处理,或用棉拭子蘸取天然孔流出的血液少许。

2)对已剖检的急性败血症死亡动物可取静脉血及脾,局部型炭疽取下颌淋巴结和扁桃体,腐败尸体取长骨或其他组织(包括皮、毛)。

2、微生物鉴定:

(1)涂片检查:

镜检诊断炭疽有重要价值。

必须采取病极期及刚刚死亡动物的血液或其他材料制成涂片,先加1:

1000升汞固定,以破坏芽孢。

用美蓝、瑞氏或姬姆萨染液染色,如有单个、成对或3~5个短链状大杆菌,菌端钝圆,连接端呈刀切或竹节状的菌体,外有明显的荚膜,结合临床表现,可做成初步确诊。

(2)培养检查:

检材明显污染者可先加热至65℃,30min以杀灭杂菌,并于肉汤内增菌4h后接种于平板。

本菌在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可以形成表面粗燥,边缘呈卷发状的典型菌落,由此菌落钓菌移植于肉汤培养基中,培养24h,肉汤应澄清,管底有絮状沉淀,轻摇如丝状升起,本菌无运动性,这些均为本菌的生长特点。

(3)串珠试验:

炭疽杆菌对青霉素高度敏感,接触青霉素时发生形态变异,可使链状长形菌体变为串珠状圆形菌体,故称串珠试验。

(4)动物试验:

动物试验检查本菌的致病力也是确定炭疽杆菌的重要方法。

病料5-10倍灭菌生理盐水乳剂或肉汤培养物,对小白鼠接种,豚鼠,皮下注射。

强毒株皮下接种后,多在1-2d死亡。

死亡后动物在严格消毒措施下进行剖检,取心血、肝、脾涂片、压片或抹片镜检,观察有典型形态的大杆菌,可以确诊。

5、血清学试验:

(1)Ascoli沉淀试验(环状沉淀试验)主要用以检验动物脏器、皮、毛等是否染菌。

(2)其他血清学检验方法:

常用的有琼脂扩散试验、荧光抗体试验、间接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SPA协同凝集试验等。

伪狂犬病:

易感猪龄:

10-20d内的哺乳仔猪致死率高达95%以上

实验室检疫:

1、采样:

采取脑组织、扁桃体、肝、脾、肺等脏器。

2、电镜观察:

病毒粒子呈椭圆形或圆形,无囊膜粒子为110~150nm;有囊膜的成熟病毒粒子直径180nm。

囊膜表面有呈放射排列的纤突。

3、动物接种试验:

家兔是最易感的实验动物。

无菌取刚死动物的脑(中脑和桥脑部含病毒量最多)及扁桃体,研碎后用Hanks液或PBS溶液制成1:

5的组织悬液,经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作为感染动物材料(为防止污染可加入适量青、链霉素)。

通常于接种后36-48h,个别情况下,可能由于病料中含病毒量过低,延长到7d,仅接种点出现剧痒,接种家兔先舔接种点,以后用力嘶咬,直至掉毛、破皮和出血,持续4-6h,继而试验兔衰竭、侧卧地下、痉挛、呼吸困难。

病程很短,多在出现症状后数小时死亡。

狂犬病:

实验室检疫:

1、采样:

被检标本取自濒死期或刚刚死亡动物的海马角、延脑、脊髓和唾液腺,置灭菌容器中,冷藏条件下快速送检。

2、包涵体检查:

剖检病兽取小脑、延脑等,最好取海马回,各切取1cm2小块,置灭菌容器,在冷藏条件下运送至实验室。

为检查内基氏小体,可切取海马回,置吸水纸上,切面向上,载玻片轻压切面,制成压印标本,室温自然干燥后染色镜检,检查有无特异包涵体。

染色时,在已固定的标本上滴加染色液数滴,经8-10秒后,流水冲洗,待干后镜检。

内基氏小体位于神经细胞胞浆内或游离在细胞外,直径3-20μm不等,呈椭圆形、梭形,呈嗜酸性着染(鲜红色),但在其中常可见有嗜碱性(蓝色)小颗粒。

神经细胞染成蓝色,间质呈粉红色,红细胞呈桔红色。

检出内基氏小体,即可诊断为狂犬病。

但并非所有发病动物脑内都可找到包涵体,犬脑的阳性检出率为70%左右。

3、电镜观察:

电镜下可见小体内含有杆状的病毒颗粒。

如果在人脑或动物脑细胞中发现这种小体,就可以确诊。

4、实验室诊断:

脑组织内基小体检验、荧光免疫方法检查抗体、分泌物动物接种实验、血清学抗体检查、反转录PCR方法均可检查病毒RNA。

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

1)最急性型俗称“锁喉风、肿脖瘟”,突然发病,迅速死亡。

病程稍长、病状明显的可表现体温升高(41~42℃),食欲废绝,全身衰弱,呼吸困难,心跳加快。

颈下咽喉部发热、红肿、坚硬,严重者向上延及耳根。

病猪呼吸极度困难,常作犬坐势,伸长头颈呼吸,口鼻流出泡沫,可视黏膜发绀,腹侧、耳根和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一经出现呼吸症状,即迅速恶化,很快死亡。

病程1~2d。

病死率100%,未见自然康复的。

2)急性型:

体温升高(41~42℃),食欲废绝,全身衰弱,病猪呼吸极度困难,常作犬坐势,伸长头颈呼吸,心跳加快。

颈下咽喉部发热、红肿、坚硬,严重者向上延及耳根。

口鼻流出泡沫,可视黏膜发绀,腹侧、耳根和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

开始时便秘,后下痢。

一经出现呼吸症状,即迅速恶化,很快死亡。

病程2~3d。

3)慢性型:

表现为持续的咳嗽,呼吸困难,病猪逐渐消瘦,有时关节发生肿胀,最后持续腹泻,衰竭而死。

病变:

1)全身黏膜、浆膜和皮下组织有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2)脾不肿大,有出血;3)咽喉部、颈部及周围结缔组织有出血性胶样浸润;4)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肺有不同程度的肝变区,区内有坏死灶,肺小叶间浆液浸润,切面呈大理石纹理;5)胸膜有纤维素附着物,病肺与胸膜粘连,胸腔、心包积液;6)慢性肺内有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