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3057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市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揭阳市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揭阳市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揭阳市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揭阳市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揭阳市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docx

《广东省揭阳市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揭阳市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揭阳市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docx

广东省揭阳市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

广东省揭阳市2020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

1.(2分)(2017·漯河模拟)成语结构精巧,言简意赅,是汉语言中的精品,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磨杵成针    

B.沙里淘金    

C.花香四溢    

D.百炼成钢    

2.(2分)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B.人们每天的饮食中都应有蔬菜、水果,其目的是补充蛋白质

C.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

3.(2分)(2017九上·抚顺期末)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个数增多    

B.体积增大    

C.质量增大    

D.间隔增大    

4.(2分)1998年,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大量的企鹅死亡,经解剖检验发现其体内含有超量的氢化物和其它大量有毒物质,下列不是造成此后果的原因是()

A.冶金工业的废水排放    

B.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C.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    

D.全球天气变暖    

5.(2分)(2019九上·襄州期中)某食品上市销售时被检出其含有铅、铜、铬、锌等重金属,这里提到的铅、铜、铬、锌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6.(2分)(2017·绵阳模拟)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验证氢气的可燃性    

B.

闻气体气味    

C.

移走蒸发皿    

D.

稀释浓硫酸    

7.(2分)(2018九下·苏州开学考)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8.(2分)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C.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9.(2分)下列关系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物质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    

B.原子失去电子后一定形成阴离子    

C.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    

10.(2分)(2016九下·道里开学考)下列实验及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体的气味      

B.

拉瓦锡验证空气组成    

C.

用镊子取食盐      

D.

  检验氢气纯度    

11.(2分)某同学在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的实验中,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1g

以下用游码),硝酸钾放在右盘;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这样配制的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大于10%    

B.等于10%    

C.小于10%    

D.无法确定    

12.(2分)(2018九上·商河期末)古语道:

“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

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3.(2分)下列关于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石灰石遇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D.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后加热,现象是有红色物质生成。

14.(2分)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的数目    

B.原子的数目    

C.物质的总质量    

D.元素的种类    

15.(2分)(2017九上·道外期末)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CO2

HCl气体

通过NaOH即可

B

NaOH溶液

Ca(OH)2溶液

先加入过量Na2CO3的溶液,再过滤

C

铁粉

AgNO3粉末

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晾干

D

NaCl粉末

Na2CO3粉末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再蒸发

A.A      

B.B      

C.C      

D.D    

16.(2分)(2016·南开模拟)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法或试剂,你认为正确的是()

A.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酚酞溶液)

B.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三种固体物质(水)

C.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

D.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银)

二、填空题(共5题;共26分)

17.(4分)(2017·罗平模拟)能源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源的开采、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

(1)人类目前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天然气和________.

(2)天然气是常见的燃料,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3)我国是世界产煤大国.但含硫煤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会引起“酸雨”.为减少大气污染,某发电厂采用了“石灰固硫法”,即在一定条件下向煤中掺入生石灰,用来吸收二氧化硫,已知这一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写出“石灰固硫法”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试从氢气的性质分析氢气作为能源的主要优点________.

18.(9分)(2017九上·雨山期中)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干果类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目的是将食品与________隔绝。

氮气常用作糕点包装袋内的填充气,这是利用氮气的________性质(填字母)。

A.无毒  B.难溶于水  C.化学性质稳定  D.密度与空气相近

(2)“暖宝宝取暖片”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和水等,发热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时放热,其中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使用时要将发热剂外包装的塑料膜撕开的原因是________。

(3)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它们都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

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使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二氧化碳(CO2)和氮气(N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A.该过程中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  

B.该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C.该过程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

(4)下边的标签是某品牌袋装鲜牛奶的说明。

①该袋牛奶属于_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这一袋牛奶至少含钙________g(精确到0.01g)

③该牛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至少为________。

19.(2分)(2015九上·鞍山期中)铜在潮湿的空气易生锈,铜锈的化学式为:

Cu2(OH)xCO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22,求:

(1)化学式中X=________.

(2)铜锈中铜、氢、氧、碳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0.(3分)(2013·百色)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时,溶解度排第二物质是________(填字母);

(2)要使不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办法是________(请选择下列答案序号填空);

a.升温       b.加A物质       c.加溶剂

(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__(填字母).

21.(8分)(2018九上·龙江期中)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可选用的发生装置________(填字母);

(3)若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可能原因是________,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

三、流程题(共1题;共5分)

22.(5分)(2017·嵩明模拟)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现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物质:

a.CO2  b.小苏打(NaHCO3)c.SO2

d.金刚石,e、CO   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

②会导致酸雨的是________;

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________;

④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________.

⑤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________.

四、推断题(共1题;共5分)

23.(5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源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 、天然气等,是重要的能源;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核能、生物质能、________ (填一种)等.

(2)发射卫星的火箭可使用液氢作燃料,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 反应.

(3)物质R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3O2

2CO2+3H2O,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五、科学探究题(共1题;共6分)

24.(6分)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

猜想假设:

猜想

(1):

该溶液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

猜想

(2):

该溶液全部变质,为Na2CO3溶液.

猜想(3):

该溶液部分变质,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

查阅资料:

Na2CO3溶液呈碱性

设计方案:

(1)

请你完善如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同学评价

第1组

若溶液变红,则猜想

(2)不成立

第2组同学认为:

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________

第2组

若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则猜想

(1)不成立

第3组同学认为:

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

(2)还是猜想(3)成立

第3组

第一步        第二步

若滤液不变红,则猜想

(2)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3)成立

第1组同学认为:

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

(2)

探究实验:

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

结论与反思:

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拓展延伸:

同学们设计了下列两套装置进行实验:

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或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

甲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

(3)

若乙装置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则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________.

六、计算题(共1题;共6分)

25.(6分)(2017·莒县模拟)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计算原混合物样品中CaCl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填空题(共5题;共26分)

17-1、

17-2、

17-3、

17-4、

18-1、

18-2、

18-3、

18-4、

19-1、

19-2、

20-1、

20-2、

20-3、

21-1、

21-2、

21-3、

三、流程题(共1题;共5分)

22-1、

四、推断题(共1题;共5分)

23-1、

五、科学探究题(共1题;共6分)

24-1、

24-2、

24-3、

六、计算题(共1题;共6分)

25-1、

2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