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消防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2975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油站消防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加油站消防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加油站消防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加油站消防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加油站消防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油站消防设计.docx

《加油站消防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油站消防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油站消防设计.docx

加油站消防设计

***加油站

消防设计文件

***有限公司

二零一三年二月

报告编制人员表

1

项目名称

***加油站加油站项目

2

建设单位

***加油站

3

建设单位负责人

**

4

编制单位

***有限公司

5

项目负责人

6

编制人员

工艺

设备、机械

自控

电气

建筑、结构

热工、采暖、通风

给排水、消防

环保、安全卫生

总图

概算

7

校核、审核人员

校核

审核

一工程设计依据-1-

二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2-

3总指标-2-

4建设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主要设备、涉及的主要原辅助物料..-2-

五火灾危险性-4-

六总平面-11-

七建筑、结构-12-

八电气-12-

九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13-

十通风和采暖-15-

附图

1、地理位置图

2、周边环境图

3、总平面布置图

4、消防设施布置图

5、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图

6、防雷防静电接地图

7、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

项目名称:

加油站项目建设单位:

***加油站建设单位地址:

***建设单位法人:

***项目负责人:

***

工程设计依据

(一)执行标准

公安部令第106号2009.5.1

GB50013-2006

GB50489-2009

10、《建设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

1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12、《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1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

(二)其他

1、国家主管部门有关立项批文,会议纪要等。

2、***加油站设计任务委托合同。

3、厂方提供的该工程基础设计条件及其它有关技术资料。

二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加油站位于***,负责人***。

加油站主要经营车用汽油、柴油。

本项目定员6人,其中站长1人,安全管理人员1人。

本项目为***加油站项目,设计范围主要包括:

站房、配电室、发电机房、油罐区、罩棚等所涉及的消防设计。

三总指标

***加油站主要从事汽油、柴油的零售业务。

站区东部为油罐区,西部自北向南依次布置站房、加油区,加油站南侧设出入口两个。

站区主要建、构筑物包括:

站房、配电室、发电机房、油罐区、罩棚等。

站内按功能分为油罐区和加油区两部分。

项目的原料油储存设施为卧式埋地油罐,其中40m

3柴油罐3个,40m3汽油罐2个,依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分级标准,柴油容积折半计算,共计140n3,属一级加油站。

本项目涉及的主要危险、有害物质有:

汽油、柴油。

汽油火灾危险性化类为“甲”类,柴油火灾危险性化类为“丙”类,故本项目火灾危险类别为

“甲”类。

本项目站区东南为S335省道,西北为原来的S335省道,见附图《***加油站周边环境图》。

站区地势基本平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站区周围状况对项目的建设互不影响,道路畅通,根据考察结果符合建站条件。

表3-1油罐、加油机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一览表(n)

项目

方位

埋地油罐

通气管管口

加油机

实际距离

标准

实际距离

标准

实际距离

标准

S335

25.8

10

32

8

18

6

通信线

东南

7.9

不应小

于5m

15.1

不应小

于5m

17.7

不应小

于5m

S335(原来)

西北

11.5

10

22.9

8

18.1

6

架空电力线

(杆高10m)

22.3

不应跨越加油站且不小于1.5倍杆高

31.2

不应跨越加油站且不应小于

5m

40.5

不应跨越加油站且不应小于

5m

民房(三类保护物)

27

16

35.8

10

45

10

民房(三类保护物)

16

16

21

10

37.7

10

维修站

西

46.8

16

51.2

10

20

10

四建设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主要设备、涉及的主要原辅助物料

1、建设项目的工艺流程

1)卸油工艺

卸油采用密闭卸油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1)油槽车进站,静置10分钟,停止发油作业并与外界隔离,各工种人员及消防器材就位。

(2)做同电位接地,对油槽车进行计量,接上专用密闭卸油软管。

(3)计量对应储罐容量,检查通气管及阻火器状态。

(4)打开油槽车输油阀门,自流卸油,同时进行状态巡视。

(5)卸油完毕,关闭油槽车卸油阀门,拆除卸油软管,储油罐密封盖好。

(6)解除隔离定位,油槽车驶离加油站,恢复正常加油作业。

2)加油工艺

加油采用国内现今各加油站常采用的常规自吸式工艺,每个加油枪设置

单独的管线吸油。

加油过程都是在常温下进行,具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工艺的安全性成熟可靠。

加油机采用CS系列税控加油机,其加油泵采用组合泵,密封效果较好,自动化程度较高。

具体操作如下:

引导车辆--t加油前请驾驶员关闭发动机--t打开油箱盖--t确认加油枪标号与车辆所需油品相符--T加油枪插入油箱口--T启动开关--T加油完毕--T关闭加油枪开关--T盖紧油箱盖--T开具发油计量单--T回收收款回单--T放行车辆。

工艺流程框图:

2、主要设备一览表

表4.1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单位

规格型号

材质

1

柴油储罐

3

?

2600X8400

碳钢

2

汽油储罐

2

?

2600X8400

碳钢

3

汽油加油机

2

四枪

组合件

4

柴油加油机

2

四枪

组合件

五火灾危险性

1、物料危险性质:

1)汽油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际编号

31001

CAS号

8006—61—9

中文名称

汽油

英文名称

Gasoline;Petrol

分子式

C5H2-C12H26(脂肪烃和环烃)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易挥发,具有典型的石油烃气味。

分子量

72-170

闪点

-58-10C

熔点

-95.4〜-90.5C

沸点

25〜220C

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乙醇、脂肪、乙醚、氯仿等。

禁忌物

强氧化剂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70〜0.80;

相对密度(空气=1)3〜4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

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用于橡胶、制鞋、印刷、制革、颜料等行业,也可用作机械零件的去污剂。

(2)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

汽油为麻醉性毒物,急性汽油中毒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损害。

急性中毒:

吸入汽油蒸气后,轻度中毒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步态不稳、视力模糊、烦躁、苦笑无常、兴奋不安、轻度意识障碍等。

重度中毒出现中度或重度意识障碍、化学性肺炎、反射性呼吸停止。

汽油液体被吸入呼吸道后引起吸入性肺炎,出现剧烈咳嗽、胸痛、咳血、发热、呼吸困难、紫绀。

如汽油液体进入消化道,表现为频繁呕吐、胸骨后灼热感、腹痛、腹泻、肝脏肿大及压痛。

皮肤浸泡或浸渍于汽油较长时间后,受浸皮肤出现水疱、表皮破损脱落,呈浅H度灼伤。

个别敏感者可发生急性皮炎。

慢性中毒:

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病。

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中毒性精神病、类精神分裂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所致肢体瘫痪。

可引起肾脏损害。

长期接触汽油可引起血中白细胞等血细胞的减少,其原因是由于汽油内苯含量较高,其临床表现同慢性苯中毒。

皮肤损害可见皮肤干燥、皲裂、角化、毛囊炎、慢性湿疹、指甲变厚和凹陷。

严重者可引起脱落性皮炎。

(3)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

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

LD5o:

67000mg/kg(120号溶剂汽油)(小鼠经口);LG。

:

103000mg/m(120号溶剂汽油)(小鼠吸入,2小时)。

刺激性:

人经眼:

140ppm(8小时),轻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大鼠吸入3g/m3,12-24小时/天,8天(120号溶剂汽油),未见中毒症状。

大鼠吸入2500mg/m,130号催化裂解汽油,4小时/天,6天/周,8周,体力活动能力降低,神经系统发生机能性改变。

危险特性:

极易燃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柴油

(1)物质的理化常数

中文名称

柴油

英文名称

Dieseloil;Dieselfuel

分子式

外观与性状

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熔点

-18C

闪点

60-90C

沸点

82-338C

禁忌物

强氧化剂、卤素。

密度

相对密度(水=1):

0.87-0.9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主要用途

用作柴油机的燃料。

(2)健康危害

健康危害:

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

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座疮。

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

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侵入途径:

可经皮肤粘膜吸收。

(3)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

大鼠经口LD5o:

7500mg/kg。

兔经皮LD5°:

>5ml/kg。

因杂质及添加剂(如硫化酯类等)不同而毒性可有差异。

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也可有轻度麻醉作用。

用500mg^兔皮肤引起中度皮肤刺激。

柴油为高沸点物质吸入蒸气而致毒害的机会较少。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火灾危险性分析:

本项目的危险物质是汽油和柴油。

汽油火灾危险性化类为“甲”类,柴油火灾危险性化类为“丙”类。

故本加油站项目火灾危险类别属“甲”类。

车用汽油、柴油主要由石油制得,它们具有挥发性、易燃性、爆炸性、受热自燃性、带电性、流动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汽油、柴油在经营、储存过程存在如下燃烧爆炸危险因素:

1)静电放电火花引发燃烧爆炸

(1)油品在灌注、倾倒、输送时,流速过快,引发静电火灾事故

汽油电阻率为2.5x1013Q•cm与空气的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级别为HA级,最小点燃电流70

(2)向油罐卸油,因撞击和飞溅引起静电火灾

储油罐进油管未插到罐底,卸油时油品出现喷溅产生静电火花,弓I起卸油口部起火。

(3)不能及时导出静电引发火灾事故

油品(尤其是汽油)注入容器时,产生的静电不能及时导入地下,可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如某橡胶厂生产车间从油库领用溶剂汽油时,从油罐向塑料桶内灌装汽油,多次发生因静电积累放电而导致着火爆炸事故。

(4)人体静电放电引发火灾事故

加油站工作人员不穿防静电或纯棉工作服,而穿化纤混纺或毛皮服装,不穿导电工作鞋而穿塑料底或绝缘橡胶底鞋时,人体能产生和积累数千伏到

1万伏电压的静电,操作过程中发生静电放电时,会引起爆炸事故。

如1965

年8月5日在波斯湾装载原油的油轮一海藏轮,由于火灾爆炸而发生沉船事故。

据分析,是人体静电放电导致了原油气体的爆炸着火。

2)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事故

油品(汽油、柴油)遇到高热达到自燃点或遇到明火,如在禁火区吸烟、违章动火可造成着火爆炸。

如某厂职工用汽油清洗零件,另一职工在旁边吸烟,清洗零件的工人劝其不要吸烟,但吸烟的职工不仅不听劝阻,还说把烟触及到汽油也不会着火,不信我做给你看,结果在他把点着的烟头伸向汽油时,汽油着火爆炸,二人被烧伤。

又如寿光某厂职工用打火机照明观察汽车油箱油位,造成汽车油箱着火爆炸,导致汽车烧毁报废。

3)电火花引起爆炸事故

油罐、加油机的汽油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到不防爆电筒、不防爆手机、不防爆电话的电火花,可引起汽油混合气体爆炸。

4)打击火花引起爆炸事故

在汽油油气爆炸范围的环境下,人穿有带铁钉的鞋在水泥地面行走,铁钉与水泥地面碰撞摩擦,或用铁制工具作业时,产生火花可导致油气混合物爆炸。

5)雷击火花引起爆炸事故

当避雷设施发生故障或者无避雷设施时,雷击火花可使达到可燃浓度的油气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6)油气泄漏可引发燃烧爆炸事故

加油管管沟、油罐罐池不用沙土填实,易积聚油气形成爆炸危险空间,可能引发罐池着火爆炸事故。

陕西户县某加油站,加油间内着火,火焰顺着管沟引到油罐池,将罐池内油罐引燃。

太原某加油站修加油机时产生火花,通过管沟传到地下罐池引起罐池爆炸。

7)公用工程中的要害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单位不具备资质、质量不合格,或不按规定进行检测和检验、超过寿命周期,不按规定要求进行报废处理,带病运行、超期服役,无安全防护和保护装置,则极易引发火灾、触电事故。

8)设备、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项目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人员若无相应的资质或许可证,可能使设备本身不能满足要求,使用过程中易造成事故。

设备缺少相应的安全附件或安全防护装置,如液位计、阻火器、呼吸阀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和人员伤害事故。

公用工程中的要害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单位不具备资质、质量不合格,或不按规定进行检测和检验、超过寿命周期,不按规定要求进行报废处理,带病运行、超期服役,无安全防护和保护装置,则极易引发火灾、触电事故。

9)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电气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不规范,无法满足相应的环境工作要求,如爆炸危险场所使用不防爆型的电气设备,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绝缘、电气隔离、屏蔽保护、安全电压不可靠、电气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则可能造成电气火灾、触电伤害等事故。

设备防雷、防静电措施缺少或不可靠,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设备事故照明、消防等应急用电不可靠,容易扩大事故危险性。

10)卸油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油品卸车过程中,可发生泄漏、中毒甚至火灾爆炸事故,发生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卸油时,不能及时监测油面,造成油品跑冒,使油蒸汽浓度迅速上升达到爆炸极限范围,遇到点火源,即可发生爆炸燃烧。

(2)由于卸油胶管破裂、密封垫破损,快速接头螺丝松动等原因,使油品漏在地面,遇火花燃烧。

(3)静电起火。

如果油管、罐车静电接地不良,或违章操作,卸油时流速过快等原因造成静电积聚放电点燃油蒸汽。

(4)油罐车卸油非密闭卸油,大量油蒸汽从卸油口溢出,人员吸入有发生中毒的可能,若周围出现明火、火花,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5)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违章作业,如酒后作业、使用明火、野蛮操作,导致管线、阀门损坏等,造成油品泄漏;

(6)作业人员业务素质差,缺乏专业知识或操作不熟练等导致操作失误;

(7)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未按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品,存在人员接

触造成中毒的危险;

(8)车辆排气管无阻火器;

(9)现场运输车辆管理混乱、调度不好,发生车辆交通事故;

(10)装卸车时遭遇雷雨天气等方面的自然灾害的袭击。

11)量油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量油时,由于以下原因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1)油罐车到站未静置稳油(小于10分钟)就开盖量油,会引起静电起火;

(2)油罐未安装量油孔或量油孔铝质(铜质)镶槽脱落,在量油时,量油尺与钢制管口摩擦产生火花,就会点燃罐内油蒸气,引起爆炸燃烧。

(3)穿化纤服装,摩擦产生静电火花也能点燃油蒸气。

12)油品输送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加油机和油品储罐之间,油品通过管道进行往来输送。

在输送过程中有发生泄漏、中毒甚至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

造成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管道、阀门、部件、法兰等紧固件有质量缺陷;

各类管道的设置和布局不符合规范要求,爆炸区域内设置有电气线路;

输送管道无防静电接地装置或未经检测合格,装置失灵;

违章操作,使管道中的易燃液体流速超过允许值,使静电急剧产生和积累;

在输送火灾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违章动火;

输送管道附近有明火点和高温热源,照明电器不防爆等;

作业人员业务素质差,缺乏专业知识或操作不熟练等导致操作失误。

13)检修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检修时置换不彻底或未完全与系统隔绝(如未设置盲板)而进入设备、容器内作业,存在检修人员中毒的可能。

残留的汽油、柴油遇检修明火或铁器碰撞火花,可引发着火爆炸事故。

检修时未办理动火证、未清洗置换彻底、违章检修;在防火防爆区内使用明火、使用非防爆的电动工具或易产生火花的铁制工具、穿着带铁钉的鞋或易产生静电的化纤衣物、进入罐区的车辆无阻火器等,均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

在进行电焊检修作业时,易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如果焊接时用内部富含可燃气体、液体的管道做搭接线,会在管道连接处产生火花,进而引起着火爆炸。

六总平面

站区东部为油罐区,西部由北向南依次布置站房、配电室、发电机房,加油区,加油站南侧设出入口两个。

站区主要、构筑物包括:

站房、油罐区、罩棚、配电室、发电机房等。

站内按功能分为油罐区和加油区两部分。

本布置方案中,装置与公用工程设施之间的管线联系短捷,物流路线分区明确。

站区项目布置防火间距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版及《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516-2002(2006版)中规定。

表6.1主要建构筑物安全距离(m)

项目

站房

站区围墙

配电室

其他建构筑物

实际距离

标准

实际距离

标准

实际距离

标准

实际距离

标准

西

埋地油罐

4

4

3

42

8

3

22.5

5

--

5

通气管口

10

4

3

48

18

3

28

5

--

7

密闭卸油

八、、

5

5

--

--

--

--

22.3

6

--

10

加油机

6

5

--

--

--

--

6

6

--

8

本项目总平面布置根据装置所处位置及周围情况,按照工艺流程的要求,保证工艺流程通顺,操作方便,结合现场地形,按照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考虑消防、卫生、安全及检修要求,合理的进行功能分区,做到布置紧

凑,统一规划,减少用地,以利于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

建筑物之间保证有

足够的安全距离,满足《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

(2006年版)的要求。

七建筑、结构

根据本项目经营特性,站区内主要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

设防烈度7度。

主要建、构筑物包括油罐区、站房、罩棚、配电室、发电机房,项目主

要建、构筑物如下表。

表7.1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米)

建、构筑名称

建、构筑占

地面积/m2

火灾类别

耐火等级

层数

层咼

结构特征

备注

油罐区

235.2

-二二

--

--

砖混结构

储罐为钢质卧式埋地储罐

站房

90

-二二

1

3.5

砖混结构

罩棚

652.4

-二二

1

6

轻钢结构

配电室

45

-二二

1

3.5

砖混结构

发电机房

15

-二二

1

3.5

砖混结构

本项目加油区、油罐区及相关建筑属爆炸性环境危险区域。

根据《爆炸

和火灾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加油区、油罐区的危险性分类属甲类,建、构筑物内一切金属物体和突出屋面的金属物体连为一体,并可靠接地,防雷接地装置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

八电气

防雷措施:

项目装置区内各建、构筑物的防雷接地均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中的有关规定设置。

1)本项目站房及罩棚等建筑物按第三类防雷建筑设计。

2)加油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

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Q。

3)在站房屋面敷设一圈由?

10热镀锌组成的避雷网,避雷网支架安装,支架距离不大于1m拐弯处不大于0.5m。

罩棚利用自身钢结构做接闪器。

具体做法参照图集03D501-4、03D501-3。

站房利用柱内四根主筋做引下线,罩棚利用罩棚支柱做引下线。

引下线上部与避雷网相连接,下部与接地网相连接。

4)油罐进行防雷、防静电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

5)埋地油罐与露出地面的工艺管道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

6)地上或管沟敷设的油品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应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接地装置。

7)加油站的卸车场地,设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雷电接地装置,设置能检测跨接线及监视接地装置状态的静电接地仪。

8)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油品管道上的法兰、胶管两端等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

当法兰的连接螺栓不少于5根时,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9)接地极采用L50X50X5镀锌角钢,接地线采用4X40镀锌扁钢,埋深1米。

避雷线采用12#镀锌圆钢,支持卡间距为1米。

金属栏杆可充当避雷线使用。

10)凡正常不带电的金属设备及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静电的工艺设备、管道等均与接地网可靠连接,所有高出屋面金属设备等均与避雷网可靠连接。

11)所有连接采用焊接并涂防腐漆,接地电阻R<4欧姆,否则补加人工接地极。

12)施工见国家标准图《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D562《接地装置安装》JSJT-85中有关页。

防静电措施:

加油机外壳经电缆芯线接零,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所有电气设备外壳、穿线钢管、铠装电缆金属外皮均可靠接地。

安装加油机的区域、罐区设有防雷、防静电接地网,并引出接地干线,凡经营过程中有可能产生静电的工艺设备、管道均与本接地干线可靠连接。

防雷电接地网兼作防静电接地网。

在汽车卸车位安装汽车卸车专用防静电装置。

凡正常不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均可靠接地。

九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

(1)站内消防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等设计规

范,站区硬化地面,满足消防要求。

加油区配备4只MF/ABC轩提式干粉灭火器,站房配备4只MF/ABC8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配电室配备MT7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2台;发电机房配备MT7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2台;油罐区配备1只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灭火毯5块,消防砂池2m3。

具体配置数量及位置见消防设施布置图。

(2)消防外援

本项目消防可依托**县消防大队,距离本项目约8公里,可及时进行救援。

(3)消防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