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0604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6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docx

《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docx

第五编宋辽金文学

第五编宋辽金文学

绪论

第一节历史背景简介

宋:

从960年陈桥兵变、赵匡胤皇袍加身,至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宋统一中国,享国三百余年。

其中以1127年宋高宗赵构南渡为界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

北宋都城在汴梁(今河南开封);南宋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

辽、金:

宋朝三百年间,中国境内主要还有辽、西夏、金和蒙古等。

特别是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女真族建立的金国,曾与北宋、南宋形成长期对峙之势。

“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

”(朱熹《楚辞集注》)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金明馆从稿二编·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均有所不逮也。

”(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

第二节宋代文学总论

一、宋代政治状况对文学的影响:

1、文官制度的成熟。

一是崇文抑武政策的确立和实施。

艺祖受命之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

用销金黄幔蔽之,门钥封闭甚严。

因敕有司,自后时享及新天子即位,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

独一小黄门不识字者从,余皆远立。

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迄,复再拜出。

群臣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

……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旧题陆游《避暑漫抄》)

“神宗时以陕西用兵失利,内批出令斩一漕官。

明日,宰相蔡榷奏事……曰:

‘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愿自陛下始。

’上沉吟久之曰:

‘可与刺面,配远恶处。

’门下侍郎章惇曰:

‘如此即不若杀之。

’上曰:

‘何故?

’曰:

‘士可杀不可辱。

’上声色俱厉曰:

‘快意事更做不得一件!

’惇曰:

‘如此快意,不做得也好!

”(侯延庆《退斋笔录》)

(太祖)因谓普曰: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

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馀,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

二是科举制度的完备。

规模扩大、糊名和誉录制度、皇帝亲试

“洛阳尹洙,意气横跞,好辨人也,尝曰:

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

”(田况《儒林公议》)

“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柳永《劝学文》)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汪洙《神童诗》其一)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汪洙《神童诗》其二)

三是文人待遇优厚。

宋代俸禄包括正俸(钱)、禄粟(米)、职钱、职田、公用钱、茶汤钱、给卷(差旅费)、厨料、薪炭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

唐世朝士俸钱至微,除一项之外,更无所谓料券、添给之类者。

白乐天为校书郎,作诗曰:

“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

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

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

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

”及为翰林学士,当迁官,……而其所得者,亦俸钱四五万,凛禄二百石而已。

今之主簿、尉,占优饫处,固有倍蓰于此者矣,亦未尝以为足,古今异宜,不可一概论也。

(洪迈《容斋续笔》卷16)

2、国家机器的庞冗。

州县之地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

(宋祁《上三冗三费疏》)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

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

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

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

所减如此,未减者可知也。

(清·赵翼《廿二史礼》卷25)。

冗吏耗于上,冗兵耗于下,此所以尽取山川之利而不能足也。

(《宋史·王禹偁传》

3、对外关系的软弱。

天下之势弱,而历数古人之为国,无甚于本朝者。

(叶适《论纪刚疏》)

一是守内虚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宋太宗尝曰:

“国家无外忧,必有内患。

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3)

二是对武将深加忌防,用文臣治军。

三是统治阶层的苟安思想。

“上(孝宗)每侍光尧(高宗),必力陈恢复大计以取旨。

光尧至曰:

‘大哥,俟老者百岁后,尔却议之!

’上自此不复敢言。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乙集)

“通好则人主专其利,而臣下无所获;若用兵则利归臣下,而人主任其祸。

”(苏轼《富郑公神道碑》)

4、朝臣党争的激烈。

北宋党争:

革新与保守之争

一是庆历新政,二是熙丰变法。

南宋党争:

和与战之争

绍兴和议之秦桧和岳飞、隆兴和议之汤思退和张浚、嘉定和议之史弥远和韩侂胄、南宋末的贾似道和文天祥等。

“故金人常语宋使曰:

待汝家议论定时,我已渡河矣”。

(《宋史纪事本末》卷56)

二、宋代经济状况对文学的影响。

内部统治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

仆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未到京师,……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

垂髫之童,但习歌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

时节相次,各有观赏。

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

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

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

金翠耀目,罗绮飘香。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花光满路,何限春遊;箫鼓喧空,几家夜宴?

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望海潮》

“承平气象,形容曲尽”(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市民阶层的壮大、城市娱乐要求的增加,催生了各种俗文学样式。

瓦舍(固定的游艺场所)、勾栏(专供演出的圈子)

小唱、鼓子词、诸宫调、词话、讲史、说经、杂剧、南戏、傀儡戏、影戏、版画、招贴画、话本、剧本、词曲本、小泥塑等等。

三、宋代理学对文学的影响。

对文学的态度:

重道轻文。

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

(周敦颐《通书文辞》)

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

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

(朱熹《朱子语类》卷139)

且如今能言诗者无如杜甫,如云: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如此闲言闲语,道出作甚?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四、宋代士风对文学的影响。

集学者、作家、官僚为一身。

出入儒佛,亦官亦文,深于学问,深涉世事。

1、强烈的忧患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張載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往圣继絕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宋代文人追摹的人格风范。

其一,喜谈政事,尤其是吏事、兵事;

大抵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欧阳修)

其二,好议论,善辩驳,敢直言;

“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

”(欧阳修)

“言必中当世之过。

”(苏轼)

(仁宗)一日将御朝,温成送至殿门,抚背曰:

“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

”上曰:

“得得。

”既降旨,包拯乞对,大陈其不可,反复数百言,音吐愤激,唾溅帝面。

帝卒为罢之。

温成遣小黄门次第探伺,知拯犯颜切直。

迎拜谢过。

帝举袖拭面曰:

“殿丞向前说话,直唾我面。

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不知包拯是御史中丞乎?

”(朱弁《曲洧旧闻》卷一)

“六朝及天水(赵宋)一代思想最为自由。

”(陈寅恪《论再生缘》)

2、通透旷达、冷静圆融的人生态度。

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使文人参与政治的热情高涨,而道家任自然、轻去就的思想和佛家追求自我解脱的思想又使他们能够超然于仕途中的荣辱得失。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欧阳修《黄溪夜泊》)

士之处世,视富贵利禄,当如优伶之为参军,方其据几正坐,噫呜诃禘,群优拱而听命,戏罢则亦已矣。

……睹金珠珍玩,当如小儿之弄戏剧,方杂然前陈,疑若可悦,即委之以去,了无恋想。

遭横逆机阱,当如醉人之受骂辱,耳无所闻,目无所见,酒醒之后,所以为我者自若也,何所加损哉?

(洪迈《容斋随笔》)

3、及时行乐的士林风气。

“恩逮于百官者唯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馀。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卷二五)

赵匡胤:

“人生如白驹过隙耳,所谓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显荣耳。

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久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天命。

君臣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宋史·石守信传》)

寇莱公有妾曰茜桃,公因会,赠歌者以束绫,茜桃作二诗呈公曰:

“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

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风劲衣单手屡呵,幽窗轧轧度寒梭。

腊天日短不盈尺,何似燕姬一曲歌!

公和曰:

“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飞梭。

人间万事何须问,且向尊前听艳歌。

”(《翰府名谈》)

宋庠居政府,上元夜至书院内读《周易》,闻其弟学士祁点华灯拥歌妓醉饮达旦。

翌日谕所亲诮让云:

“相公寄语学士:

闻昨夜烧灯夜宴,穷极奢侈,不知记得某年上元同在某州州学内吃齑煮饭时否?

学士笑曰:

“却须寄语相公:

不知某年同在州学吃齑煮饭是为甚底?

”(钱世昭《钱氏私志》)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玉楼春》

此首随意落墨,风流闲雅。

起两句,虚写春风春水泛舟之适。

次两句,实写景物之丽。

绿杨红杏,相映成趣。

而“闹”字尤能撮出花繁之神,宜其擅名千古也。

下片一气贯注,亦是劝人轻财寻乐之意。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五、宋代文学总体特点:

(1)题材:

世俗化、政治民生、忧患意识、爱国情怀等为多。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苏轼《超然台记》)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辰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轼《猪肉颂》

驿路有白塔桥,印卖朝京里程图。

士大夫往临安,必买以披阅。

有人题壁云:

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

如何只说临安路,不较中原有几程?

(元·李东有《古杭杂记》)

(2)审美风格:

平淡自然、平易畅达、理趣盎然

(3)文体功能:

文实用、诗言志、词娱情。

好个人人,深点唇儿淡抹腮。

花下相逢,忙走怕人猜。

遗下弓弓小绣鞋。

刬袜重来,半亸乌云金凤钗。

行笑行行连抱得,相挨。

一向娇痴不下怀。

——欧阳修《南乡子》

六、宋代文学的内容:

1、宋诗:

于唐诗外另辟蹊径,自成格调。

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成为基本风气;

2、宋词:

被称为“一代之文学”,词人与词作众多,风格总体上偏于艳科,特别讲究抒情性与音乐性,并形成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

3、宋文:

在思想内容上与现实政治关系密切,总体风格是平易自然、流畅婉转;

“唐宋八大家”

4、俗文学如说话、杂剧、南戏也崭露头角。

第三节辽金文学概况

辽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君臣后妃不少人都能用汉文写诗。

金继承了北宋文学的成就,出现了一批诗人。

金人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代表了当时中国说唱文学的高峰。

在戏剧方面,沿袭宋杂剧的金院本更接近成型,成为元杂剧的直接来源。

俞国宝《风入松》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

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

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

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付、湖水湖烟。

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第一章宋诗

第一节唐宋诗歌之比较

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析透辟。

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

——近代学者缪钺《诗词散论》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气骨思理见胜。

——钱钟书《谈艺录·诗分唐宋》

唐诗宋诗

区别:

重“象”重“意”

情感:

热烈外扬内敛温和

风格:

鲜美丰腴平淡瘦劲

擅长:

情韵思理。

二者最大区别在于:

唐诗重“象”,宋诗重“意”。

唐诗重在描绘形象、意象,通过形象、意象的描绘来表现情感思想,与此特点相联系,唐诗意境鲜明、情寓于象,语言简洁,表现含蓄而耐人寻味。

宋诗则侧重于直接表现情感、思想,“象”的描绘是次要的。

因此,宋诗往往多议论,写得精致深奥。

第二节北宋诗

一、宋初三体:

1、白体:

以徐铉、李昉、王禹偁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

晚年曾知黄州,故后世称王黄州。

有《小畜集》、《小畜外集》。

“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子美集开诗世界”(《日长简仲咸》);对杜诗艺术境界的借鉴导致了王禹偁对浅俗平易的白体诗风的超越。

2、晚唐体:

以潘阆、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耽于苦吟。

“发任茎茎白,诗须字字清。

搜疑沧海竭,得恐鬼神惊,此外非关念,人间万事轻。

”(潘阆《叙吟诗》)

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卒谥和靖先生。

现存《和靖诗集》四卷。

“性恬淡好古。

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

初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

真宗闻其名,赐粟帛”。

(《宋史·隐逸传》)

3、西昆体:

以杨亿、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因诗集《西昆酬唱集》得名。

西昆体的两个致命弱点,一是诗歌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二是诗歌艺术立足于模仿,缺乏自立精神。

杨亿(974--1020),字大年。

早有文名,特别为太宗、真宗所赏识。

为人耿介,天性颖悟,文格雄健,才思敏捷,喜诲掖后进,终生不离翰墨。

曾预修《太宗实录》、《册府元龟》。

二、苏梅:

“开宋诗之一代面目者,始于梅尧臣、苏舜钦二人。

”(清·叶燮《原诗·外篇下》)

“圣俞、子美齐名于一时,而二家诗体特异。

子美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

各极其长,虽善论者不能优劣也。

”(欧阳修《六一诗话》)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

宣城古名宛陵,世称梅宛陵。

只作过主簿、县令等小官,一生穷困不得志,嗜诗如命。

存诗近三千首,皆收入《宛陵集》。

诗歌创作特点:

一是在内容上极力现实化和俗化。

既反映时政,又写日常生活琐事。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住大厦。

”(《陶者》)

二是力求平淡。

“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

”(《读邵不疑学士诗卷》)“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欧阳修《六一诗话》)

“去浮靡之习于昆体极弊之际,存古淡之道于诸大家未起之先,此其所以为梅都官诗也。

”(《宋诗钞·宛陵诗钞》)

三、欧阳修:

欧阳修在这一时期的诗歌改革中虽不是先行者,却是影响最大的。

这一方面是由于他的创作成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身居高位的优势。

宋诗重“意”的特征在欧阳修、梅尧臣以及苏舜钦的诗歌上已初步表现出来了,到了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的诗歌中,就表现得更加明显了。

四、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今属江西)人。

“后世于荆公之政术学术,纷纷集矢,独于其文学,犹知尊之......顾即以文学论,则荆公于中国数千年文学史中,固已占最高之位置矣。

”(梁启超《王安石传》)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後来谁与子争先。

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试拂弦。

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樽酒盍留连。

——欧阳修《赠王介甫》

欲传道义心虽壮,强学文章力已穷。

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

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屣常倾广座中。

只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贶岂宜蒙?

——王安石《奉酬永叔见赠》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宋史·王安石传》)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公孙丑上》)

王安石诗歌创作以56岁退居江宁为界,分成前后两期:

前期诗歌主要包括:

一是政治诗,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风格直截刻露。

如《河北民》、《感事》等。

二是咏史诗,新颖深刻、自出机杼,具有雄直峭劲而又壮丽超逸的独特风貌,如《贾生》、《明妃曲》等。

“荆公专好与人异,其性然也。

”(清·赵翼《瓯北诗话》)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王安石《贾生》)

后期创作大量写景抒情的绝句,艺术上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以丰神远韵的风格体现出向唐诗的复归。

世称“王荆公体”或“半山体”。

“王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发。

然意与言合,言随意遣,浑然天成,殆不见有牵率排比处。

……而字字细考之,若经檃括权衡者,其用意亦深刻矣。

”(叶梦得《石林诗话》)

“安石遣情世外,其悲壮即寓于闲淡之中。

”(清•吴之振《宋诗钞•临川诗钞序》)

五、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1、黄庭坚: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又称豫章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

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

(《宋史·黄庭坚传》)

文学史价值:

其一,提出了一套独特的诗歌创作理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以学问为诗”,追求字字有出处;

“夺胎换骨”与“点铁成金”

实质是“以故为新”,或承前人之辞,或承前人之意,加以变化,推陈出新。

其二,其诗本身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奇崛新警,瘦峭硬拔。

其三,在黄庭坚的影响下,产生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江西诗派。

2、江西诗派:

北宋后期以黄庭坚为首的诗歌流派。

因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

他们在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比较接近,都主张以杜甫为宗,但过分强调技巧,讲究章法句法,喜用拗句拗律,形成一种奇峭艰涩、瘦硬生新的诗风。

“一祖三宗说”:

指江西诗派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

第三节南宋诗歌发展轨迹

一、中兴四大诗人:

指南宋诗人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的并称。

他们早年的诗歌受江西诗派的影响较大,缺乏个性。

后来另辟蹊径,各有创新,在创作方向上是对江西诗派的一个变革,使宋代诗歌出现了新的转机,得以“中兴”,并为时人所推崇,故有此称。

四人中陆游的成就最高,范成大、杨万里次之。

二、诚斋体:

杨万里号诚斋,其诗摆脱前人藩篱,形成浏亮、清新、活泼、自然的独特风格,时号“诚斋体”。

作品集:

江湖集、荆溪集、西归集、南海集、朝天集、江西道院集、朝天续集、江东集、退休集。

“一官一集,每集必变”。

(方回《瀛奎律髓》卷一)

“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

“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学,而后欣如也。

“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

”(《荆溪集序》)

平生刺头钻故纸,晚知此道无多子。

从渠散漫汗牛书,笑倚江枫弄江水。

——杨万里《题唐德明建一斋》

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杨万里《寄题王国华环秀楼》

“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公。

……我欲与驰逐,未交力已穷。

”(陆游《谢王子林判院惠诗编》)

“今日诗坛谁是主?

诚斋诗律正施行。

”(姜特立《谢杨诚斋惠长句》)

“诚斋体”的特点:

第一,重视观察自然、从日常生活中取材。

常选择稍纵即逝、转瞬即改的场景。

“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

”(钱钟书《谈艺录》)

第二,想象丰富、奇特,富于理趣。

第三,自然流畅、风趣活泼的语言风格。

“后来诚斋出,真得所谓活法,所谓流转圜美如弹丸者。

”(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

三、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1、生平与创作分期:

A、45岁入蜀之前。

“儿时万死避胡兵”,“少小遇丧乱,妄意忧元元。

”(《感兴》)

“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

(《解嘲》)

25岁左右,从曾几学诗。

“忆在茶山听说诗,亲从夜半得玄机。

”“我得茶山一转语,文章切忌参死句。

”(《赠应秀才》)

绍兴二十三年(1153),29岁,赴临安应进士试,名列第一,却被黜免。

孝宗继位,陆被召见,赐进士出身,赞助张浚北伐,失利,以“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罪名罢归。

B、46至65岁,入蜀和东归。

乾道元年(1170)陆游46岁,入蜀任夔州通判。

“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万里看无穷。

1172年,应四川安抚使王炎之召,入幕。

1175年,范成大镇蜀,被邀任参议官。

“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

1178年,54岁,去蜀东归,先后在福建、江西、浙江等地为官,又几度被贬,“怖惧几成床下伏,艰难何啻剑头炊”(《有感》)。

在川陕的9年,现存诗歌2430余首,“言恢复者十之五六”、“放翁诗之宏肆,自从戎巴蜀,而境界又一变。

”(清·赵翼《瓯北诗话》)。

C、66岁至85岁,闲居乡村。

大多在山阴度过,“身杂老农间”,“年来诗科别,满眼是桑麻。

”写了大量的描写农村田园生活的作品。

诗风凡三变:

“早年拘泥,中年放肆,晚年平淡。

”(清·赵翼《瓯北诗话》)

“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弘大。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陆游《示子遹》)

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

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

(《题萧彦毓诗卷后》)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

2、诗歌题材类型:

陆游今存诗九千三百多首,题材非常广泛。

A、爱国主义题材

梁启超《读陆放翁录》: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其一)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其二)

表达报国献身之志。

揭露投降派妥协媚外的国策。

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

B、日常生活情趣题材。

C、爱情题材。

“无此绝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绝等伤心之诗。

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

就千秋论,不可无此诗。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三)

3、主要艺术风格

“豪荡丰腴”:

“豪荡”雄浑豪健,气势奔放,境界壮阔;“丰”“腴”生活情感丰富而言。

诗风兼李白豪放飘逸与杜甫沉郁顿挫为一炉,而又简练自然,章法谨严。

最擅长七言诗。

其中七律对仗工整而不落纤巧,新奇而不至雕琢;七绝笔致流转,情韵深长。

四、永嘉四灵:

南宋后期诗坛上,徐照、徐玑、赵师秀和翁卷皆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且字号中都有一个“灵”字,故称。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翁卷《乡村四月》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

五、江湖诗派:

南宋后期以江湖谒客为主的一批诗人称为“江湖诗派”。

因杭州书商陈起刻印《江湖集》而得名。

他们身份各异,又无公认的诗学宗主,故为一个十分松散的作家群体。

其作内容大多是歌功颂德或叹穷嗟卑,空洞无聊;最擅长的题材是写景抒情,且字句精美,长于白描。

其中以刘克庄,戴复古的成就比较突出。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樽。

“其诗澄淡高逸,如其为人”。

(《四库全书》)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