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理论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6033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理论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理论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理论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理论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理论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理论知识要点.docx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理论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理论知识要点.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理论知识要点.docx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理论知识要点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理论知识要点

第一章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1.教育电视发展的原因有:

电视技术的迅速发展、投资少,效果好。

2

2.电视节目按节目体裁分类有信息类节目、专题类节目、综合类等。

4

3.电视节目按传播功能与传播内容分类有新闻类节目、言论类节目、娱乐类节目、教育知识类节目。

4

4.在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中,谈话类节目、评论类节目、主持人方式节目代表着现阶段节目形式发展的趋向。

4

5.早期的电视节目全部采用电影胶片拍摄和制作,经历过黑白影片和彩色影片两个阶段。

5

6.电视的每帧画面由625行扫描构成的像素约有50万个。

16mm影片制作的图像每幅的像素有100多万个。

5

7.对一些重大的、突发性的新闻节事件,大型的文艺节目、体育比赛等,常常采用电视现场直播的方法。

7

8.演播室制作方式也称ESP,即“电子演播室制作”(ElectronicStudioProduction),通常是指在演播室内用多机拍摄,录像制作节目或现场直播节目的方式。

8

9.现场制作方式是指离开演播室,在外景活动或事件现场制作电视节目的方式,一些大型活动、重大事件和突发性新闻经常采用这种方式。

它扩展了电视节目制作场所,丰富了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8

10.ENG方式(ElectronicNewsGathering):

即电子新闻采集方式,是指采用电子摄录设备采访拍摄电视新闻的方式。

9

11.EFP方式(ElectronicFieldProduction):

即电子现场制作方式,是指采用多机拍摄和即时切换编辑在事件或活动的现场制作电视节目的方式。

它是每一个成熟的电视台都必须具备的制作能力。

10

12.SNG方式即卫星新闻采集方式,是指利用可移动运载转播车安装地面卫星发射站装置传送现场拍摄制作新闻节目,被认为是ENG方式的发展形态。

10

13.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人员中编导的主要任务:

11

(1)“编导”是要担任编与导两方面的工作。

“编”即编写教育电视节目的脚本,“导”即根据脚本按教育电视制作的规律,指导录制工作的全过程。

(2)“编”与“导”这两项工作可以同时由一人去承担,承担这两方面工作的人,称为“编导”。

(3)承担“编”的人,称为“编稿”,他的主要任务是:

①确定教育电视节目选题;②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编写出教育电视节目的文字脚本;③协助导演指挥教育电视节目录制工作。

(4)承担“导”的人,称为“导演”。

他的主要任务是:

①协助编稿选定教育电视节目课题;②根据教育电视节目文字脚本写出适合录制要求的分镜头脚本;③指导录制工作全过程,直到最后编制完成教育电视节目。

14.电视节目拍摄过程中,导演是整个节目的中心人物,负责指挥协调各部门按计划完成拍摄任务。

11

15.录制前期导演应做好的工作:

11

(1)组成摄制组和讨论分镜头脚本。

(2)拍摄材料的准备。

(3)拟定拍摄录制计划。

16.前期制作设备主要包括摄像机、照明器材、固定设备、话筒、调音台、录音机等等。

17

17.后期制作设备主要包括录像机、编辑机、编辑控制台、视频切换台、电视字幕机等。

20

18.作为教育电视节目的编导需拟订一个较完整的制作工作计划,计划包括:

21

(1)计划考虑到教育电视节目编制的完整过程,包括脚本阶段、拍摄准备阶段、现场录制阶段、后期加工阶段、使用评估阶段等五个阶段。

(2)计划考虑到设备、人员、场地、资金等的安排与使用。

(3)文字脚本与分镜头脚本的创作。

(4)对现场录制的计划。

(5)对后期画面编辑、特技制作的计划。

(6)对后期配音合成的计划。

(7)对节目评价、审查与修改的计划。

19.教育电视的传播功能:

24

(1)传播现代思想,革新发展观念;

(2)传播科技信息,提高公众素养;

(3)传播知识技能,加快人才培养。

20.教育电视应选择的类型课题:

25

(1)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考虑。

(2)考虑实用面广的基础课。

(3)思想政治教育的课题。

(4)珍贵的教学参考资料。

(5)要考虑制作技术和制作成本,应首先选一些制作成本低,制作周期短,而又能在教学上取得良好效益的课题。

21.一级导播是指新闻节目在录像制作后,送到电视台中心播出,电视台的各类节目都是由这个播出中心负责播出。

26

22.二级导播是在新闻部门设立播出机构,即新闻播出中心,一到新闻节目时间,电视台播出中心就将播出任务转到新闻中心,由新闻中心直接负责播出,由此形成电视台播出中心(大中心)和新闻中心二级导播。

26

第二章电视摄像技术基础

23.摄像机一般由镜头、主机(包括摄像单元和录像单元)、寻像器、话筒、附件几部分组成。

30

24.摄像机的工作原理:

30

(1)把光学图像转化成电子信号。

(2)具体过程是景物通过透镜组聚焦在摄像器件的“靶面”上,透镜组可进行聚焦、变焦及光圈调整。

(3)“靶面”是一种光电导材料,它能按照像的亮暗程度将光学像变成电信号,并经过电路处理后,送至录像单元,记录在磁带(或磁盘)上。

(4)话筒拾取声音信号并将其变成电信号,与图像信号同时记录在磁带(或磁盘)上。

25.镜头可分为固定镜头和变焦镜头。

30

26.固定聚焦镜头又可分为标准镜头、长焦镜头和短焦镜头。

30

27.镜头的焦距:

从技术上讲,焦距是指从镜头的光学中心到镜头中的影像聚焦的那一点的距离。

从操作上讲焦距是镜头的一个基本特性,它可以决定影像的放大倍数和镜头所摄的水平视角的大小。

焦距越短,水平视角越开阔,影像也就越小。

31

28.光圈的作用是控制进入镜头光线的强弱。

当外面光线强时,应缩小光圈,当光线弱时,应增大光圈,使得通过镜头的光线强度保持稳定,从而使得到的图像不致过亮或过暗。

光圈的大小用光圈指数F表示。

光圈指数F数字越小,表示光圈越大。

32

29.摄像单元的作用是把经过镜头送入的光信号变为电信号,再经过各种电路处理,最后得到被称为视频信号的电信号。

33

30.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是在摄像器件的感光面上进行的。

33

31.分辨图像的能力称为解析力(分解力)。

33

32.扫描行数越多,电视系统沿图像垂直方向分解的能力越强。

33

33.增益即电路对信号的放大。

现代摄像机还有负增益档位,表明在照度足够的情况下用负增益可以提高信噪比。

33

34.图像的亮度是指整个图像的明暗程度;对比度是指图像中亮暗部分的对比程度(或黑白反差度);色度包括色调和色饱和度,色调表示图像的颜色,色饱和度表示颜色的浓淡深浅。

33

35.增益越大,摄像机在暗处拍摄能力越强,其灵敏度便越高。

34

36.可见光的波长在380nm~780nm范围内。

34

37.光源的色调通常用色温表示。

将一种“绝对黑体辐射体”(如一个绝对不反射入射光的封闭的碳块)燃烧,在不同的温度,它发射出的光的颜色不同,当某一类光源与绝对黑体在某—特定温度下辐射的光具有相同的特性时,这个特定温度就被定义为该光源的色温,用热力学绝对温标开尔文来表示,单位为K。

34

38.白平衡直接关系到图像色彩还原的准确程度。

34

39.当开最大光圈仍无法正常拍摄时,需调整摄像机的增益功能键。

34

40.摄像机调白平衡是以白色物体为基准,调整电路中对红、蓝两种颜色的放大量(绿色的放大量保持不变),以达到白色平衡,使其输出到电视机荧光屏上时,能够不偏色地显示出原白色图像。

35

41.摄像机的寻像器实际上是一个微型监视器,其作用是用来取景。

37

42.伺服电路能精确控制磁鼓旋转的速度及行走的速度,使两个速度保持同步,录制时能在磁带上录出标准的磁迹,重放时保证磁迹与磁头对准,使磁头在高速旋转时能准确地从视频磁迹上拾取信号,从而保证图像质量的稳定。

37

43.摄像机按性能高低,分为广播级、业务级和家用级三个档次。

39

44.按摄像机主要使用场合的不同,可分为:

演播室摄像机,包括HDTV(高清晰度电视)摄像机;ENG/EFP摄像机和摄录机;家用的或者小型的摄录机。

39

45.高清晰度电视的宽高比一般为16:

9,普通电视的宽高比一般为4:

3。

40

46.摄像机按摄像器件分为摄像管摄像机、固体摄像机。

41

47.固体摄像机的光电转换是CCD(电荷耦合器件)构成的。

其主要方式有三种:

行间转移方式(IT方式);帧间转移方式(FT方式);帧——行间转移方式(FIT方式)。

41

48.摄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灵敏度、清晰度、信噪比、最低照度、自动化程度等。

42-43

49.信噪比是指在标准照度下(2000Lx)下,摄像机图像信号的峰值与视频噪波的有效值之比。

42

50.调整白平衡的原因:

45

(1)摄像机的白平衡调整是保证彩色电视系统正确重视彩色的技术措施之一,其调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得到色彩还原正常的图像。

(2)正确的调整白平衡可以得到形象逼真、色彩还原正常的图像,但通过有意识的改变摄像机的白平衡使色彩失真也可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51.调整摄像机白平衡时,第一步需要做的是根据环境的色温调整摄像机滤色片。

45

52.用带颜色的纸代替白纸对摄像机进行白平衡调节,其结果会使画面色调偏补色。

45

53.自动光圈是根据整个图像的平均亮度来确定曝光值。

当光的照度发生变时,机器会自动调整进入镜头的光线,保证合适的进光量46

54.自动白平衡调整不能提供正确的白平衡的情况:

46

(1)被摄景物或摄像机处于阴影中。

(2)使用氖灯、水银灯等特别明亮的光源时。

(3)照度不足时。

(4)景物有强烈的彩色照明时。

(5)拍大特写镜头及进行微距拍摄时。

55.焦距调整有手动变焦和电动变焦两种。

47

56.电动变焦通常用来进行平稳、均匀的变焦。

有些情况下,镜头需要急拉急推,实现画面景别的瞬间变化必须采用手动变焦杆或镜头变焦环来实现这种快动效果。

47

57.根据景物到摄像机的距离来调整摄像机的焦点,得到轮廓清晰的景物图像的过程称为聚焦。

47

58.为了保证在变焦拍摄过程中图像始终是清晰的,必须进行聚焦调整。

47

59.手动聚焦的具体方法:

特写聚焦、跟焦点、超焦距。

48

60.特写聚焦法是一种最常用的聚焦方法。

48

61.超焦距法是借鉴于摄影的手动聚焦方法。

超焦距H=1000×(镜头的焦距/光圈F值)。

48-49

第三章电视节目摄影

62.观察的方式:

95~97

(1)主观的观察——记者的价值观。

(2)客观的观察——记者的基本功。

(3)镜头的观察——记者的“第三只眼”。

63.摄像机与人眼观察方式的区别主要有:

97-98

(1)分割式观察方式。

(2)运动观察方式。

(3)剪接构成的时空方式。

64.物距是指摄像机到被拍摄物体的距离。

物距的变化,带来画面景别的变化。

物距长,画面范围大;物距短,画面范围小。

98

65.高度是指摄像机与被摄物体在垂直面上的相对位置。

即摄像机与被摄物体的相对高度。

99

66.高度的变化,带来垂直角度上三种视角的变化:

平视角度、仰视角度、俯视角度。

99

67.方向是指摄像机与被摄物体在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

即对被摄物体的前后左右哪一个方向拍摄,通常分类为正面、斜侧面、正侧面、背面等方向。

99

68.要使拍摄的画面既有被摄物的正面又有被摄物的侧面,立体感和纵深感较强,可使用斜侧拍摄方位。

99

69.手持摄像机拍摄方式的主要特点:

100

(1)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

(2)反应机动灵敏。

(3)技术进步的保障。

70.支架用于装设和固定摄影机,在演播室或外景拍摄场地使用支架能够帮助摄像机平稳顺利地移动和升降。

101

71.云台是用于连接摄像机与三脚架的设备,可以用在支架、摄影车、升降车上。

101

72.摄影车用于摄影棚、演播室和外景地的移动拍摄。

101

73.升降车(或称摄影起重车)用于较大范围和复杂的空间移动拍摄。

101

74.固定拍摄是拍摄三坐标和拍摄角度都不变化,摄像机在固定状态下拍摄的方式。

102

75.运动拍摄是电视特有的表现方式。

在拍摄过程中,拍摄三坐标或拍摄角度的改变,形成镜头外部的运动,这种在运动中拍摄的方式,叫做“运动拍摄”。

103

76.常见的运动拍摄方式有摇动拍摄和移动拍摄两种类型。

103

77.摇动拍摄的主要特点:

103~104

(1)空间关系真实。

(2)神形兼顾。

(3)引导注意力。

(4)跟随运动过程。

78.摇镜头拍摄的要求:

104

(1)以主体的运动为依据。

摇镜头必须按照主体运动的方向、速度和节奏的要求,保持镜头外部摇动和画面内部主体运动的一致性,并在镜头衔接中保持动作的连贯性。

(2)摇速要均匀。

摇动的速度必须符合观众的视觉习惯,做到均匀流畅自然,不能忽快忽慢,断断续续。

(3)摇速要适中。

过慢的速度显得节奏拖沓,容易让观众失去兴趣;过快的速度则会产生影响画面清晰度的影像位移。

(4)起幅落幅准确。

摇镜头选择从什么位置开始到什么位置结束不是随意的,起幅和落幅之间必须有内在的联系,画面构图上必须保持完整,应以固定的画面作为起点和结束。

79.移动拍摄是边拍边改变三坐标的其中一项,摄像机处于运动状态下拍摄的方式。

104

80.移动拍摄的方式主要有:

直移、横移、升降移、跟移。

105

81.移动拍摄的特点:

105

(1)动态明显。

移动拍摄是运动状态最明显,动感最强的拍摄方式。

借助特殊的移动设备,可以大范围地、灵活地跟随并表现运动的物体和拍摄对象。

(2)变静为动。

对静止的景物背景来说,摄像机外部移动的方式使画面内部静态的景物活动起来。

(3)视点扩展。

借助特殊的移动工具拍摄,能突破单一视点的局限,扩展观众的视觉范围,随着空间的不断转换可以带来多景别、多视点的感受。

82.变焦拍摄是指使用可变焦距镜头,边拍边改变拍摄焦距的方式。

分为推镜头和拉镜头。

106

83.变焦镜头分为起幅、变焦、落幅三部分。

106

84.推镜头是指镜头从短焦距变化到长焦距,视距由远变近,景别由大变小,景物由整体变为局部。

106

85.拉镜头是指镜头由长焦距变化到短焦距,视距由近到远,景别由小变大,景物由局部变为整体。

106

86.变焦拍摄的特点是:

106

(1)无需分切转换场景。

(2)神形兼顾关系真实。

(3)方便镜头剪接。

87.变焦拍摄的要求:

107

(1)符合视觉习惯。

由于变焦拍摄的效果与直接观察的真实感受毕竟不同,在运用变焦方式时,最好能与其他运动拍摄方式同时使用或与主体的运动状态配合使用,即将变焦方式尽量隐藏起来,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镜头的变化,可减少视觉的反感和不适。

(2)焦点要保持清晰。

变焦过程中,由于镜头焦距、景深、物体形象大小都在发生变化,聚焦不易掌握,最好运用特写聚焦法。

拍摄前要明确主体,先用最长焦距推近对主体聚焦,然后变焦拉出到所需要的景别,再开始正式拍摄。

(3)应以被摄物体的运动速度为依据,变焦速度以画面情绪和节奏的要求为依据,以观众对视点调度理解的快慢为依据。

(4)以固定画面作为起幅和落幅。

88.复合拍摄是指在同一个镜头中,把运动拍摄与变焦拍摄结合起来运用,即摇移推拉等结合使用的拍摄方式。

107

89.电视摄影的技术要求有:

108~109

(1)平——画面保持水平,不倾斜。

(2)稳——画面保持稳定,不抖动。

(3)清——画面保持清晰,不模糊。

(4)准——取景、调焦、曝光准确。

(5)匀——拍摄运动速度均匀。

90.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即使轻微的抖动也容易看出。

短焦距镜头图像抖动率小,适用于摄像机运动拍摄、手动控制两种。

109

91.选择校距点的原则:

110

(1)主要对象最清晰,次要对象次之。

(2)主次角色互换时,相应调整校距点。

(3)符合空气透视规律。

92.拍摄中,影响景深的因素有:

光圈、物距和镜头焦距。

它们与景深的关系是:

光圈小,景深大;光圈大,景深小。

光圈不变,物距长,景深大;物距短,景深小。

光圈不变,焦距短,景深大;焦距长,景深小。

110~111

93.当镜头聚焦于无限远时,从景深的近限点到镜头的距离称为超焦距,超焦距内的景物是模糊的。

超焦距的运用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景深。

111

94.据实验,35mm电影胶片拍摄的轮廓位移值为0.05mm。

113

第四章录像技术基础

95.电视信号的各种记录方式:

167~168

(1)模拟和数字系统。

(2)线性和非线性。

(3)合成和分量。

96.无论是模拟还是数字记录系统都可以用以下三种基本方式之一处理它们的信号:

合成的、Y/C分量的、RGB分量的。

168

97.合成系统只要一根电缆传送信号,Y/C分量系统需要两条电缆来传送分量信号,RGB系统需要三条电缆传送信号。

168

98.RGB系统最大优点是即使通过多次翻录信号也能保持原来的质量。

168

第五章视频切换器

99.视频切换器是一种能按一定的操作程序对视频信号进行切换、混频和特技处理的节目制作和播出设备。

243

100.键控又称抠像,是在某一画面的局部里嵌入另一画面的元素,取而代之原对应画面,从而形成新的组合画面。

键控特技包括自键、外键和色键。

245

101.自键又称内键,是利用信号电平高低的不同,将较均匀的亮度信号(比如白色字幕)在另一路视频信号的画面上切出相应形状的电信号空洞,其效果犹如在画纸上剪出相应的字样,再将信号填入空洞里,这样就使字幕与画面组合成为一体。

245

102.字幕与画面的键控组合与采用叠映的方法将字幕叠映在画面上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叠映是将两路信号各取强度50%叠加在一起,而键控是将字幕嵌入画面中的信号空洞里,两种信号的强度都是100%。

245

103.外键是用视频信号充塞在键入信号的外围,使所键入的形状在画面上显现出来,如同使用模型板切出饼干的造型一样,然后用第三路视频信号充满所键入的形状的内部的方法。

245~246

104.色键是利用键填充前景图像的色度(主要是色调)成分与其后一块彩色幕布的色调的差别来形成键波形,用它来抠背景,然后再填入彩色幕布的前景的方法。

246

105.色度键控源画面的背景一般选择深蓝色作为基准色。

247

106.在键控特技中,主体和背景一起变化的是色键跟踪。

254

107.黄种人使用蓝色背景录制比较容易抠像。

253

108.电视字幕机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通常包括一台微型计算机,一个由编码器和字幕叠加器组成的PAL合成器和同步锁相电路以及一些特殊功能板卡;软件部分包括字库软件、视频图像处理软件、系统控制软件以及字幕、图形、特技的编辑与插出软件等等。

273

第六章电视音响设备

109.传声器(Microphone)俗称话筒。

它的功能,是将声源发出的声波转换成电信号。

294

110.传声器的技术特性:

传声器的灵敏度(sensitivity)、传声器的输出阻抗(Outputimpedance)、传声器的固有噪声(Inherentnoise)和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传声器的方向性(Directivity)、传声器的频率响应(Frequencyresponse)294~296

111.在给定的频率范围内,频率响应的不均匀度是用dB来度量的,它是衡量传声器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电视、电影、广播等专业中使用的传声器,通常要求在30~16kHz频率范围内的不均匀度应小于±2dB。

296

112.传声器的分类:

296~299

(1)根据不同的能量转换原理,可以把传声器分为动圈式传声器和电容式传声器。

(2)根据指向性不同,可以分为无指向性(全方向性)、双指向性(8字指向性)、心形指向性(也称“单一指向性传声器”)、锐心形指向性(超指向性,能拾取话筒正前方较远距离的声音)等。

(3)根据不同的用途又可将传声器分为立式传声器、手握式传声器、佩戴式传声器(颈挂式传声器、项链式传声器)、枪式传声器、吊杆式传声器、立体声传声器等等。

113.调音台的基本原理:

调音台是通过电子线路,根据节目的要求,以适当的电平把各个被输入的音频信号汇集在一起,进行控制调整、音质加工,并混合到所需要的通路(声道)输出的一种设施。

300

114.调音台的多路输入端口中,可以分为两类:

高电平(线路输入)和低电平(传声器输入)。

高电平输入插口主要接收来自磁带录音机、唱机、录像机音频声道等设备的放音输出信号,也可接收来自延时器、混响器等效果装置返回的信号。

低电平输入插口插接来自传声器输出的微弱的音频信号。

301

115.调音台的结构:

信号的放大和调整、频率均衡、信号的混合和分配、信号的传送、调音台附属电路的功能。

301~302

116.调音台在传声器输入时最大增益至少应有60dB,较高的可以在80dB以上。

通常调音台在正常工作时,应有约20dB左右的动态余量,相应地约有20dB的电平控制余量。

因此,较好的调音台其额定增益必须在60dB以上。

在线路输入时,调音台的增益通常为0dB。

302

117.调音台的技术特性:

增益、噪声、频率特性、非线性谐波失真、动态余量(电平储备量)、串音。

302

118.调音台的频率特性的不均匀度,一般在全部工作频段范围内约为11dB左右。

302

119.调音台的动态余量是指最大的不失真输出电平和额定输出电平之差,以dB表示。

通常调音台的动态余量至少应有15~20dB。

302

120.调音台的串音是指相邻通路间的隔离度。

303

第七章电视语言

121.电视语言是直接从电影语言发展演变而来的,由画面语言和声音语言共同组成。

306

122.画面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是镜头,两个分切画面之间叫一个镜头。

307

123.镜头的组合通过分切的方式完成,分切即画面的转换。

307

124.分镜头就是把文字脚本中的画面内容视觉化,即将文字脚本中用文字描述的画面形象,分成若干个可供拍摄的镜头,并按照创作意图,将镜头的内容、艺术特点和摄制要求,在脚本上用文本或图形的形式体现出来,由它们组成镜头组去表现文字脚本的内容含义。

308

125.分镜头的依据:

308

(1)依据视觉心理(指观众观看的心理要求和认知的需要)。

(2)依据蒙太奇的组接原则。

(3)依据画面内容的表现需要。

(4)依据摄制的可能性。

126.分切的意义在于突破一个视距的束缚,突破一个时空的限制,使电视能够自由地表现一切。

分切可以说是一种组合的艺术、剪辑的艺术。

308

127.分切的作用:

308~309

(1)用于动作的连贯与分解。

(2)带来拍摄角度和视点的变化。

(3)建立时空重组的关系。

128.画面的连贯性包括:

时间的连贯性、地点的连贯性、动作的连贯性。

309

129.动作连贯性是指一组连续镜头的组接和构建使观众相信画面中的动作是连续的。

310

130.景别是指画面范围和构图对象在画面中所占据的比例大小,由物距或镜头焦距变化而形成。

310

131.远景(LongShot):

从较远的距离上观察和拍摄时形成的景别,又称大全景。

311

132.全景(FullShot):

表现人物主体对象的全部或事件场景的概貌的景别。

311

133.中景(MediumShot):

中景包括画面主要被摄对象或主体的主要部分,人物成像在膝部以上。

311

134.近景(CloseShot):

近景中人物成像占画面的大部分,一般是人物腰部以上。

311

135.特写(Close—up):

主要对象或主体的某一局部充满画面,人物成像在胸部以上的景别。

311

136.情绪向上发展时用前进式句子构成情绪上升曲线,情绪回落时用后退式句子构成情绪下降曲线,而用环形句子表现情绪起伏,内容跌宕变化。

315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