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万吨新型高效无公害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4715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0万吨新型高效无公害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年产10万吨新型高效无公害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年产10万吨新型高效无公害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年产10万吨新型高效无公害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年产10万吨新型高效无公害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0万吨新型高效无公害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0万吨新型高效无公害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0万吨新型高效无公害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10万吨新型高效无公害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0万吨新型高效无公害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10万吨新型高效无公害有机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则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市####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新型高效无公害“奥卡尼克”有机肥

2、承办单位:

####市####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

3、单位法人:

########

4、项目建设地点:

####市九龙岗孔店乡茅郢村

5、建设内容

####市####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计划依托####农业大区的资源优势和地处中原腹地的地理优势,利用现有成熟的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针对####地区农作物品种和土壤肥水特征,以个案管理工作模式,以逐步恢复土壤墒情为目标,建设一个集新菌种研发、土壤监控、理化分析、菌种培育、肥料生产及销售、肥效应用实验、应用技术培训的综合性生物复合肥料应用中心。

建设新型高效无公害“奥卡尼克”有机肥项目。

在####市九龙岗孔店乡茅郢村新征土地200亩,工程总建筑面积41000平方米,其中:

生物菌种科研分析中心2000平方米、菌种培育中心4000平方米、复合肥生产车间20000平方米、原材料库6000平方米、销售中心1000平方米、产成品库房4000平方米、办公室、宿舍等4000平方米。

同时建设肥效实验基地50亩,配套50000平方米的绿化场地(占总用地面积的37.6%),购置各类生产设备、检化验设备及其它辅助设备,组建年产10万吨新型高效无公害“奥卡尼克”有机肥生产线。

6、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10384.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115.3万元,流动资金4269.2万元。

所需资金计划全部自筹。

7、项目效益

项目建成后,年产10万吨生物多元素肥料,年销售收入20000万元,年利税3786.2万元,项目内部收益率22.98%,净现值4552.4万元,利润率22.26%,利税率34.18%,盈亏平衡点为31.30%。

8、项目编制依据

(1)《####统计年鉴》2006

(2)项目单位委托编制合同书及项目有关基础资料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二、项目背景

1、产业政策

为适应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化肥工业发展的新形势,推进化肥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全面提高化肥工业国际竞争力,满足农业对化肥产品的需求,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化肥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化肥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高浓度基础肥料(尿素、磷铵)和高效复合肥,鼓励开发缓释、控释肥料。

提倡化肥生产专业分工,建立不同层次的化肥专业化生产体系。

鼓励中、小化肥企业扬长避短,由生产基础肥料向肥料二次加工或三次加工转移,结合农化服务,生产当地农业需要的各种专用肥料。

调整化肥产销政策,按照加入WT0承诺,逐步放开国内化肥市场分销、零售领域的准入限制,逐步取消对化肥生产、流通的各项优惠措施,原材料、用电、运输等逐步实行市场化价格,同时放开化肥产品价格管制,并对农民实行化肥补贴。

####是一个农业大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与先进地市相比,农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农业科技含量不高,特别是在农业新技术的使用上差距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全市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引进生物多元素肥料生产技术,推广作物喷施生物多元素肥料,是近年来我市振兴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发展高科技农业的重大举措,已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也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极力拥护。

国家20项农业重点推广技术之一是:

推广生物肥料的增产、增收技术。

含氨基酸类肥料主要应用于蔬菜、瓜果类经济作物,增产10%左右;含黄腐酸类肥料,有较好的抗旱作用,推广重点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宜于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及各种经济作物;根瘤菌肥料类主要用于拌种,适宜于花生、大豆等豆科作物,一般增产10%;固氮、解磷、解钾细菌肥料类主要通过拌种施用,应用于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和部分经济作物,增产5-8%。

复合微生物肥料类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生物肥料,用作基肥为主,适宜各种作物。

生物多元素肥料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产物,生产和推广生物多元素肥料是发展高产优质农业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农业部门把对实施科教兴农工程提高到对党和人民负责的高度来认识,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施科教兴农工程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全国上下的共识。

2、项目产品特点和研发状况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高产优质农产品和卫生健康食品以已成为当前社会和农业生产中的迫切需求。

为此,农业部召开了绿色食品工作会议,以推动无公害健康食品的开发生产。

这次会议在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中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

国务院关于开发绿色食品的文件指出:

“开发绿色食品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增进人体健康,增加农产品出口创汇都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国务院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十大对策中明确提出要推广“生态农业”,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生产无污染绿色食品,农业生产中的施肥技术必须进行改革,即合理施用化肥,走有机无机配合施用的发展之路,而生物肥料更应大力提倡和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借助高科技手段,寻求新的肥源,其中微生物肥料是研究的焦点。

随着微生物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农业科学家普遍认为肥料要向高效、复合的方向发展,即应寻求一种新型生物肥,不仅将氮、磷、钾及微量元素配合使用,而且要将化肥、微生物肥和有机肥结合起来,发挥整体优势,以建立良性农田生态循环体系和作物营养综合体系,充分利用土壤潜力,达到使作物增产增收最佳效果。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结合国内外农业发展状况和将来肥料的发展趋势,总结吸收了我国微生物肥料几十年发展的先进成果,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种高效活性菌株,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开发生产了代表我国微生物肥料先进水平的复合生物肥。

这种肥料是一种多元的新型微生物复混肥,除有高效的固氮、解磷、解钾活性微生物外,还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

它既无公害、无污染、肥效持久、壮苗抗病、改良土壤、提高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等优点,又能克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弊端。

研制复合生物肥的目的在于开拓新肥源,改革施肥技术,为发展我国的“一优两高”农业作出贡献。

新型高效无公害“奥卡尼克”有机肥即不是有机肥类,也不是无机肥类,而是一种新型的微生物多元素肥料,从肥料供给作物的营养元素上分析,它既能供给作物氮、磷、钾主要元素,由能供给钙、镁、硫、硼、锰、锌、钼、铁、铜、铝、钠、硅等多种微量元素,所以又称之为复合生物多元素肥料,从其供肥时间上来分析,一般作物只需施用一次即可满足作物营养的需要,故又称之为常效肥。

微生物肥料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研究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无毒、无害,同时又不污染环境,生产简单,成本低廉,是肥料发展的必然趋势。

化学肥料无论是氮肥、磷肥还是钾肥,从生产环节到田间施用,都严重污染环境、污染水源、破坏水质,降低农副产品质量,以致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故一些发达国家已对化肥的危害引起强烈的反响,所以既要保证农业的稳步发展,又要克服化肥对人类的危害,只有研究新的肥料-微生物肥料。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复合生物肥是根据根际土壤微生态学原理和植物营养生理学原理以及现代“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而研制的。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三大部分组成,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土壤矿物质是土壤物质组成的主体,既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又是植物无机营养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是土壤供肥、保肥的重要物质基础,又是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和防止土壤板结的必要成份。

微生物是土壤中活的有机体,是转化土壤肥力不可缺少的活性物质。

土壤微生物直接参与土壤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腐殖质的形成和分解、养分释放、氮素固定等土壤肥力形成和发育过程。

因此,向土壤中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能够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从而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特别是农作物根际土壤微生态区系的微生物活性对植物根部营养更为重要。

在根际施用微生物肥料,即可增加根层土壤中有益菌类的数量和活性。

复合生物肥含有大量有机物可供有益菌类生长繁殖。

这就是施用微生物肥料,特别是施用复合生物肥可提高土壤肥力的科学原理。

复合生物肥中的微生物在其发酵和土壤内的生命活动工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赤霉素和细胞激素类物质,这些物质在与植物根系接触后,会刺激作物生长,调节作物新陈代谢,达到增产的目的。

同时形成优势菌,抑制或减少了病原菌的繁殖机会,有的还具有抵抗病原菌的作用,起到了减轻作物病害的功效。

复合生物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一定量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养分比较全面。

其中的有机质通过微生物活动后,可不断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因而肥效持久。

丰富的有机质还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团粒结构,从而使土壤疏松,减少土壤板结,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气和促进根系发展,为农作物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根据上述思路研制的复合生物肥用于一般农田既能够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又可疏松土壤,增强肥力,促进土壤肥力的良性循环,比单纯施用化肥更加优越,如用于绿色产品则更加合适。

复合生物肥可以避免过量使用氮素化肥,是保证绿色食品丰收的复合生物肥料,是名副其实的环保型肥料。

####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发展事关社会稳定及经济的增长。

推广应用生物多元素肥料是发展农业的突破口,有事半功倍之效。

目前,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在####还相当薄弱,因此抓好生物多元素肥料推广项目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业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多年来,市委、市政府比较重视,多次进行了布置和安排,加速了实施进程,市农委从基础着手,先后抓了黄牛改良、红芋脱毒、良种包衣和生物多元素肥料推广应用,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生物多元素肥料应用技术是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又一项重要途径,既省工、省钱又保护了害虫天敌,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由于生物多元素肥料中含有微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种苗素质,促进生长发育。

目前台湾已经普遍使用,先进省市已大面积使用。

加强这一高新技术的应用无疑将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壮大农村经济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第二章市场分析及建设规模

一、生物复合有机肥应用前景

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生产资料。

然而,我国多数地区因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已使土壤生态环境、土壤理化性状以及土壤微生物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过多施用化学肥料,已使土壤中营养元素比例严重失调,肥力供给能力下降,土壤板结加剧,根际土壤微生物优势种类大量减少,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产品品质造成了污染,使产品难以达到绿色食品的要求。

随着微生物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科学家普遍认为,肥料要向高效、复合的方向发展,即寻求一种能将有机、无机和微生物肥料整体优势集于一体的新型生物复混肥。

复合生物肥则是顺应世界肥料这一发展方向的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农作物的茁壮生长离不开氮磷钾的有效供应。

氮的来源主要在空气中,每亩土地的上空约有5600多吨氮素。

令人遗憾的是过去除豆科植物外,其它绝大多数植物无法从空气中直接吸收氮素营养。

直到1913年,人类氮肥工业才得到规模发展。

从此,人们开始使用化肥。

由于大量使用化肥,虽然使农业增加了一定的产量,但造成了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病害增多,品质降低,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更严得的是,长期食用化肥生产的农产品还会引发高铁血红蛋白症和各种癌症疾病。

因此,发展有机肥、生物肥,尤其是生物复合有机肥,使其化学肥料的相互补充,逐步降低化肥使用量,恢复地力,提高农产品质量,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肥料发展的必然趋势。

经过研究发现,自然界中有些微生物能将空气中的氮分子固定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的氨态氮素;还有些微生物(如磷细菌和钾细菌)能将土壤中富含的难溶性磷钾元素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的可溶性有效养分。

发展生物肥,生物复合有机肥有着多种突出优点:

1、无毒、无害、保护环境

化肥从生产环节到田间施用,都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微生物肥料是利用生物工程的方法制作的菌肥,从根本上消除了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制造过程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不排水、不排气、不排渣,无需进行“三废”处理工作,使用的原料全是自然物质,不经强酸、强碱等剧烈化学反应,因此无毒、无害、保护环境。

2、肥效显著

从全国不同地区的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肥料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粮食作物如玉米可增产20%以上;小麦、水稻增产10%左右;果树、蔬菜、油料作物增产效果则更为明显,个别作物可成倍提高产量。

3、适用作物广泛

微生物肥料能够施用各种作物,打破了菌肥的“专一性”、“局限性”的固有弱点,这是其它微生物肥料无法比拟的,生物肥料适用作物的“专一性”是众所公认的,例如,玉米上的固氮菌在小麦、水稻等其它作物上不起作用,反之亦然。

而微生物肥料打破了这一规律。

在粮食作物、果树类、瓜果类以及各种蔬菜、棉花、甘蔗等各种作物上利用均有良好的增产效果。

4、肥效长

一般作物全生长期只需施用一次微生物肥料,即可满足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要。

由于氮素营养来源于生物固氮,而且固氮活性受植物对氮素营养需求生理习性的调控,只要作物不间断对氮素营养的需要,并能满足固氮微生物所需的固氮因子条件,氮素营养就不会短缺。

磷素、钾素营养是依靠微生物对磷、钾矿粉的逐步缓慢分解,有效成分被植物渐渐吸收,只要保持微生物的活性和磷、钾矿粉所含P2O5、K2O能够满足作物的需要,就可持续而长久地供给植物磷素、钾素营养,并能达到长效之目的。

5、营养全面

化肥分氮肥、磷肥、钾肥,一般所含营养元素单一,不能满足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期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近几年提倡配方施肥,所发掘的复合肥有:

氮磷复合肥和氮磷钾复合肥等。

尽管人们为了满足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很难满足各种营养元素的平衡。

微生物肥料既能供给作物氮、磷、钾主要营养元素,也能供给作物钙、镁、硫、鹏、锰、锌、钼、铁、铜、氯、钠、硅等十几种微量元素,而且氮、磷、钾营养的释放受植物对微生物活性的调控,较理想地满足作物对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之间的平衡需求。

6、提高作物抗病能力

施用微生物肥料与施用化肥对照,施用微生物肥料的作物可明显提高抗病能力。

如水稻,在广东省东莞市大明乡试种,施用化肥和其他肥料的水稻,由于受稻瘟病的侵害,严重减产,而施用微生物肥料的水稻没受到任何影响,长势良好,大大提高了产量。

稻瘟病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过多的施用速效氮肥、磷肥、钾肥造成营养元素之间的平衡失控,也是造成水稻浸染稻瘟病的重要因素。

施用微生物肥料,水稻不生稻瘟病,这也说明了微生物肥料营养全面。

柑桔树由于长年施用化肥染上了流黄褐色胶水的一种柑桔树脂病,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染上了这种病,很难治好,只有拔掉重新栽种,别无他法。

经施用微生物肥料后,不但治好了病树,而且当年还结了果。

蔬菜施用微生物肥料也明显提高抗病能力,如北京丰台农场栽种的黄瓜,施用化肥的普遍染上了霜霉病,使大量的黄瓜烂掉,而施用微生物肥料的黄瓜,不但没受任何影响,而且还大大提高了产量。

7、提高作物的抗灾能力

施用微生物肥料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无论是玉米、小麦、水稻还是其他作物都能促使其根系发达,小麦、水稻与施用化肥相比对照,可增长10-15公分,因而提高了作物抗风、抗倒伏、抗旱的能力。

山东烟台龙口市大陈镇栽种的小麦,由于受到干热风的影响,施用化肥和其他肥料的小麦均提早干死,造成大幅度减产;施用微生物肥料由于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故长势良好,获得丰收。

辽宁省大连金州区七顶山、董家沟镇栽种的玉米,由于玉米吐丝期天气少雨干旱,施用化肥的玉米植株叶尽干死,而施用微生物肥料的植株叶片仍然葱绿,因此与施用化肥的玉米对照增产幅度可达50%以上。

河南偃师县府店乡,由于干旱,大部分作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施用微生物肥料的几十种作物表现出抗旱能力强,基本上没受旱灾的危害。

8、促进作物早熟

施用微生物肥料可使多种作物早结果、早熟,能使玉米、小麦早熟十天左右;能使花生、大豆、西瓜早熟七天以上;使豆角、黄瓜、茄子、辣椒早开花结果十天以上。

9、提高瓜果类、蔬菜、果树的保花、保果率

施用微生物肥料可大大提高多种作物的保花、保果率。

要提高作物保花、保果率,必须供给全面、充分的营养物质,促进作物叶面发达,增大叶面积,从而促进了光合作用提高作物制造养分的能力,施用微生物肥料,由于它肥效充足而持久,可满足作物不同时期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这就为提高作物保花、保果率创造了决定性的因素。

如黄瓜、丝瓜等施用微生物肥料可使保花、保果率从20%提高到90%;使苹果、梨、柑桔保果率提高40%以上。

如广东东莞的柑桔树,施用化肥的果树虽然多次喷洒“九二零”、“乐果”等激素类保果剂,保果率也只有5%左右。

而施用微生物肥料的果树,不但不用喷施各种保果剂,而且还能使保果率达到50%左右,且挂果牢固,抗风力强。

10、克服果树大小年结果的现象

一般果树都存在大小年结果现象。

由于果树正常的营养生长是结果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结果又是营养生长的必然产物,它们互相依赖、互相联系,表现了两者之间的统一性。

某些果树如果一年开花结果过多而营养条件不良,则碳素化合物消耗过多,枝叶生长不足,就会影响冬季的花芽分化,减少第二年开花结果数量,施用微生物肥料,由于肥量充足,营养全面,不但能及时满足大量果实对营养的需要,而且又能促进枝叶生长,从而保证了第二年开花结果的需要,克服了大小年现象。

11、改良土壤

我国的农田土壤有应长期施用化肥,使土壤板结,有机质下降严重,某些地区土壤肥力一亮出了“黄牌”,这种使土壤品质严重破坏的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为培植土壤,有关部门大力提倡农民施用有机肥。

施用微生物肥料可明显提高土壤的品质。

多种作物施用微生物肥料后,使根际土壤明显隆起,提高了通气性。

常年施用微生物肥料可提高土壤活性、增强费力,从根本上解决了化肥对土壤的危害。

12、提高农产品品质

施用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明显提高品质。

小麦、玉米、水稻不同程度地提高千粒重、籽粒饱满,玉米棒无秃顶。

西瓜、甜菜、甘蓝、西红柿等不同程度地提高含糖量,如甜菜、甘蔗可提高含糖量2-3%,西红柿、西瓜可提高甜度3度左右。

花生施用微生物肥料籽粒饱满,不但提高了结果率,而且基本上无秕果,大豆果荚丰满,并不同程度提高了大豆、花盛的含油量。

13、连续效应好

施用微生物肥料对下茬作物有良好的连续效应。

在施用微生物肥料栽种作物的茬口上栽种下茬作物,由于微生物肥料肥效持久,下茬作物可少施肥料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北京大兴县西宋村农民在施用微生物肥料的小麦茬口上栽种玉米,没有施用任何肥料与习惯施用化肥的玉米对照,不但没减产而且增产10%左右。

14、使用方便

微生物肥料由于是常效肥,一般作物只需在播种期施用一次,全生长期不用追施其他肥料就可增产增收,节省了用工量。

二、####市施肥概况

(1)主要(大宗)种类及种植(播种)时间

小麦:

10-11月份

大豆、玉米、夏甘薯:

5-6月份

(2)土测(土壤物、化性)

市内土壤有黄潮土和砂礓黑土两个土类、五个亚类、三十个土种,以黄潮土面积最大,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66.3%。

但就整个####地区来说砂礓黑土所占比重较大,约为70%左右。

砂礓黑土的物理性质:

土壤颗粒组成以粉砂居多,在23.22%-53.79%左右,粘粒含量次之,在11.47%-35.82%之间,耕性较好。

砂礓黑土的化学性质:

PH值在7.2-8.5之间;碳酸盐组成以碳酸钙为主,碳酸镁较少;耕作层、犁底层、残留黑土层和刚砂礓层碳酸钙含量均较低,约1-2%,而面砂礓土层、砂礓土层和流沙层的含量则较高,分别可达10%、26%和6%左右;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不高,耕作层有机质为1.08-1.23%,全氮为0.072-0.080%,其它土层含量更低;全磷含量中等,多数在0.029-0.067%之间,速效磷耕层含量为5-7PPM;全钾和速效钾含量较丰富,全钾为1.42-1.86%,速效钾为123-193PPM;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较高,剖面上部每100克土在18-30毫克当量之间。

砂礓黑土微量元素:

全锰平均含量为539PPM,低于我国的平均含量,全锌平均含量为54PPM,低于我国的平均含量,全铜平均含量为23PPM。

三、市场分析

1、全国市场分析

我国有2000多个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0多亿亩,年需化肥约1亿4千万吨,而我国年产化肥不足1亿吨,尤其是优质化肥更是奇缺,主要依赖进口。

这就给其他新型肥料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市场空间。

化肥的长期使用,已造成肥效下降,利用率不高,土壤板结等弊端。

据调查,我国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5--40%,其余部分被土壤固定,或淋溶造成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

专家们迫切呼吁减少化肥使用量,多使用新型生物肥,多施有机肥,广大农民也迫切需要一种新型肥料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美国等西方国家生物肥料已占到化肥总用量的40%以上。

在我国,若生物肥能占到化肥使用量的10%,其市场容量将达到1400万吨。

现在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年产量不足20万吨,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复合生物肥是一种含有有益微生物的活性肥料,不仅为作物提供氮源,还能提供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调节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增强抗御不良环境的能力。

它又有适用于各种土壤条件和农作物的系列产品,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作物对生长环境和营养条件的需求。

复合生物肥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所需投资远远低于生产花费的投资。

节约化肥和能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问题,许多国家都将发展微生物肥料作为解决这一世界性问题的重要方法,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对生物肥料的兴趣越来越大,复合生物肥正面临这走出国门的机遇。

2、####市场分析

生物复合肥每亩施用量按50公斤计算,全市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227340公顷,每年用量为37余万吨。

如果全市有三分之一耕地施用这种新型复合肥,年总需要量将近12万吨。

可见市场潜力巨大,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销售市场的不断开拓,市场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四、建设规模

本工程建筑面积41000平方米,同时建设肥效实验基地50亩,配套50000平方米的绿化场地(占总用地面积的37.6%),购置各类生产设备、检化验设备及其它辅助设备,具体见下表: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设计规模

平方米

41000.0

生物菌种科研分析中心

平方米

2000.0

菌种培育中心

平方米

4000.0

复合肥生产车间

平方米

20000.0

原材料库

平方米

6000.0

销售中心

平方米

1000.0

产成品库房

平方米

4000.0

办公室、宿舍等

平方米

4000.0

肥效实验基地

50.0

本项目建成后,年产10万吨新型高效无公害“奥卡尼克”有机肥。

第三章原辅材料需求来源及公用设施情况

一、劳动力资源

####人多地少,农业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90%,其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劳力占51.2%,劳动力数量充足,质量优良,价格低廉。

二、原材料来源

####市煤炭资源丰富,原材料来源充足,霉菌技术由中国农科院支持,本公司负责培养。

三、微生物肥料的原料

微生物肥料,所用原料根据其结构来分,可分为内层原料、外层原料和衣膜层原料三种,其中,内层原料又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辅料;一类为载体。

取名为H4,主要成分有解磷微生物A01、解钾微生物A02和它们的半培养基类物质以及解磷/解钾生化过程中所需的辅助物质。

载体也就是被分解的物质,由磷矿粉、钾矿粉(不缺钾的地区不配入)。

内层敷料H4与载体混合后泛制成球芯。

内层原料的主要质量要求:

磷矿粉:

细度>200目含P2O5>20%

CaO.P2O5<1.8%

钾矿粉:

细度>200目含K2O>10%

Na2O<4%MgO.CaO<3%

N2O3<17%SiO2<66%

H4辅料:

细度>200目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