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3578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五年级下册的三单元教案

课题10.杨氏之子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

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教学难点

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教(学)法

朗读感悟讨论交流探究学习

教具准备

课件

授课教案

一次备课内容

二次备课内容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

古代有一个九岁的孩子,回答别人时语言风趣机智,妙趣横生。

他的故事被记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大家想听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文――《杨氏之子》。

古文也叫文言文,是古代的汉语,跟我们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怎样学习古文。

2.读题,解题。

(“之”相当于“的”,“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二、初读课文,读好课文。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现在让我们来读读这篇课文,看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在读的时候注意标出难读的字。

2.学习生字

梁惠诣乃为曰应禽

3.现在看谁能把课文读好?

(屏幕中出现句子)

(1)指导学生读准每句的节奏、每字的读音、把握好感情。

(2)老师配乐范读,学生自由读。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这篇古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中有哪些人物?

(板书:

杨家的儿子、孔君平)

2.杨家的儿子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是个聪明的孩子)

你从课文中哪句话知道的?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小孩才九岁,非常聪明)

“非常”是原文中的哪个字的意思?

你是怎么知道的?

介绍理解文言文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看注释”。

谁能把这句话读一遍,要求读出它的意思。

3.你说杨家的儿子很聪明,有证据吗?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家小儿说:

“这是你家的水果。

”杨家小儿说:

“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板书:

杨梅孔雀)

(2)“家禽”是指我们现在的“家禽”吗?

(家里的鸟)

(3)“孔指以示儿”什么意思?

(刚才我们用了学习古文一种常用的方法“扩展词语,连词成句”)

(4)这里并没有说是杨梅?

你怎么知道是杨梅呢?

(从句子:

为设果,果有杨梅)

(5)理解这个句子用了我们学习古文的另外一种方法“联系上下文”。

4.学习句子“为设果,果有杨梅。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杨家小儿为孔君平摆出水果,招待孔君平,水果中有杨梅。

(2)到底谁为谁设果?

(杨家小孩子为孔君平设果)你怎么知道?

5.出示句子“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请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

6.同桌之间讲讲这个故事

四、品读句子,体会杨氏之子应答的巧妙之处。

1.出示思考的问题:

“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1)出示对话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我们说在与人交流谈话时,首先得要听明白对方的话,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两句话的弦外之音。

(孩子的回答妙在:

(1)孔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

(2)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用了否定的方式,这样回答既准确又婉转。

2.对比句子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雀不是夫子家禽

五、设想:

孔君平听了杨家小儿的回答,会怎么说?

(揭示中心词“聪惠”)

六、拓展

1.给“严禁践踏草坪”换一种说法,体现语言的艺术。

小草要睡觉,请别打扰!

草儿青青,何忍踏之!

花草美,爱花护花人更美!

师:

多么温馨的提示,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相信这样的提示语更有说服力。

 

 

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

会听杨梅杨家果

甚聪惠

会说孔雀孔家禽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搜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体会语言的艺术魅力。

教学反思

 

课题11.晏子使楚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

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4.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

能理解课文意思,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

理解宴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教(学)法

朗读感悟讨论交流探究学习

教具准备

课件

授课教案

一次备课内容

二次备课内容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出现过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晏子就是其中一位。

(板书:

晏子)他原名叫做晏婴,你知道人们为什么称呼他“晏子”吗?

古时候哪些人的称呼中有“子”?

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呢?

简单交流后小结:

孔子、孟子等都是古代的大学问家,晏婴称为“晏子”定有他过人之处。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来看看他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板书:

使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幻灯出示要求:

   

(1)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3)边读边想,课文讲了晏子出使楚国时的哪些事?

  2.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大夫”,(指生读)dafu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如今这个词语还可以怎么读?

(指生读)daifu大夫就是?

   

(2)交流:

晏子出使楚国时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三次侮辱晏子,但晏子巧妙反驳,使得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随机板书:

楚王晏子

  侮辱反驳

   不敢不尊重

  3.谈谈对晏子的初步印象:

你觉得他有什么过人之处了吗?

  简单交流:

机智过人、能言善辩、不卑不亢等。

(尊重学生个性见解。

  三、指导朗读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1.默读课文,找出三次交锋时楚王和晏子的言语表现。

  2.读后交流,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依次说出楚王和晏子的言语并按三次交锋的顺序幻灯出示。

  第一次交锋时,楚王要晏子钻狗洞,晏子怎么说?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得钻狗洞。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

  楚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

“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

  晏子拱了拱手说:

“敝国有个规矩:

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

  楚王不甘心就这样失败。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

“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

  晏子面不改色,他站起来说:

“……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

   3.研读第一次交锋。

   请同学们看这三次交锋对话中,只有第一次没有直接写楚王的语言,你能将描写楚王的句子改成他的语言吗?

  

(1)可以改成:

楚王吩咐手下说:

“晏子身材矮小,在城门边开个五尺来高的洞。

他一来到楚国,就把城门关了,让他从这个洞进去。

”并将句子幻灯出示补在晏子说的话前面。

(2)个别读,读出楚王的傲慢无礼不可一世。

再齐读文中原句。

(3)看到此情此景,楚王如此侮辱人,晏子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

师读晏子的话,故意读得火冒三丈的样子。

   晏子这样说话可以吗?

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是啊,明知有气现在也只能暂时忍着,那又该怎样说呢?

(心平气和、不卑不亢地说)练一练。

(4)指名2-3人,师生对读。

读了晏子的语言,你体会到了什么?

随机板书:

不卑不亢、沉着冷静、以国家大局为重

(5)说说晏子说的话有几层意思?

  出示:

第一层: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第二层: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第三层:

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言下之意:

楚国是狗国。

  第三层意思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4.研读第二次交锋。

   第二次交锋时,我们又该怎样来读楚王和晏子的话呢?

(同桌讨论,交流读法。

   

(1)楚王为什么这么读呢?

抓住“瞅、冷笑”体会楚王态度。

(像第一次一样是对晏子个人的侮辱,既而侮辱齐国。

轻蔑、取笑)

   

(2)晏子为什么又这么读呢?

   知道其中三句话在《晏子春秋》中是怎么说的吗?

(板书:

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我们平时碰到的很多成语就是来自于古代的书籍中,那些书中的典故往往就成了现在的成语。

   抓住“严肃地、装着很为难的样子、拱了拱手”体会晏子以退为进的聪明机智。

   (3)同桌再分角色对读。

   (4)说说晏子这几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可以用刚才的方法把意思一层一层地说一说。

   幻灯出示:

   第一层:

敝国有个规矩:

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第二层:

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第三层:

(楚国是下等国家。

   我们发现晏子反驳楚王的侮辱时都用这样的方法,这就是三段论。

   5.有感情朗读前两次交锋。

   我们已经学了前两次交锋,请一个同学当楚王、一个同学当晏子,我们大家读叙述部分,读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1.积累成语:

抄写“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

   2.将前两次交锋的故事说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简单复述前两次交锋的内容。

  二、研读第三次交锋

   正当各位向齐王汇报情况时,楚王和晏子的第三次交锋又开始了。

自由读第三次交锋时的对话。

   1.有哪些词语读不懂?

教师讲解:

淮南、淮北、枳等意思;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水土不同。

   2.楚王为什么是“笑嘻嘻”地说呢?

(直接对齐国的侮辱。

给晏子难堪,给齐国难堪。

   3.晏子“面不改色”说明什么?

(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4.你能用三段论的方式说说晏子的话吗?

言下之意是:

楚国社会风气不好。

   5.分角色对读。

  三、迁移练笔

   1.楚王三次侮辱晏子,都被他一一驳倒,他的绝招就是三段论,三句话一层一层推进,有序而严谨,从容而缜密,你能用他的方法说说下面两个话题吗?

   幻灯出示:

   话题一:

楚王尊重的是比他厉害的对手。

   晏子在三次交锋中都让楚王败下阵来。

   ——————————————。

   话题二:

我们都知道:

温室里的花草搬到室外就会枯萎,没有经过锻炼的孩子离开父母就无法生存。

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完成下列句子。

   ————,可是————,还不是因为————。

同样的道理,——————。

这就说明————。

   2.简单交流。

  四、排演课本剧

   1.小组内选择角色。

   2.表演要求:

可以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根据角色的性格特点,改编语言,加上动作手势和神态。

   3.各自排演。

   4.汇报交流,师生共同点评。

  五、拓展总结

   1.楚王三次侮辱晏子,都被他一一驳倒,楚国反被取笑,三个“只好”说明了什么?

   可以谈楚王,也可以谈晏子。

最后由教师归结到对晏子品质特点的归纳。

随机板书:

能言善辩、热爱祖国、正气凛然

   2.凭着晏子的能言善辩,满腔爱国热诚和浩然正气,使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在晏子等人的努力下,齐国成了东方大国,成了战国七雄之一。

   3.总结导读。

   正是晏子的能言善辩让楚王自取其辱,正是晏子的爱国热情让他不辱使命,正是晏子的凛然正气使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不敢不尊重齐国了,更是这些原因让晏子其人其事永载史册千载传诵!

幻灯出示《晏子春秋》简介:

《晏子使楚》这个小故事选自于中国最古老的传说故事集——《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是记叙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

全书共8卷,记录了晏子的215个小故事,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

相信同学们读了此书,会对晏子有更充分的了解。

  

 

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楚王晏子能言善辩

热爱祖国

正气凛然

侮辱反驳

不敢不尊重

作业设计

搜集《晏子春秋》等古代书籍中的智慧小故事。

 

教学反思

 

课题12半截蜡烛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法

朗读感悟讨论交流探究学习

教具准备

课件

授课教案

一次备课内容

二次备课内容

一、感悟全文:

1.读课题:

《半截蜡烛》。

预习了课文,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导:

简炼地概括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或含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人沉着地和德国军官一次又一次地周旋,保护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

2.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在跟敌人周旋?

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画一画,说一说,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交流中:

(1)教师相机板书:

一吹二端、外静内急

(2)“外静内急”

“外静内急”,这不仅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人跟三个德国军官的斗争方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法国人民的一种特有的斗争方式。

“外静内急”,着急什么?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

〔导:

“秘密就会暴露”,这是一份绝密的情报,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法国的战局;“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这是一个情报的中转站,一旦破坏,来送情报的、来取情报的,会牺牲多少法国人啊!

要知道,德国鬼子比当年的日本鬼子还要凶残百倍,他们杀人如麻。

总之“万一”之下,后果不堪设想。

同学们,情况——万分危急。

3.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却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

这三个人你最佩服谁?

为什么?

请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同桌相互交流。

交流中:

1.你最佩服谁?

还有哪些同学佩服(伯诺德夫人、杰奎琳、杰克)?

你们觉得这家人怎么样?

2.板书:

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

3.师要追问、生疑。

引导孩子再读。

4.小结:

听了同学讲的,老师也想讲一讲我的想法,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那种爱国的精神,那种在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镇静确实令人敬佩,同学都讲得十分精彩。

不过徐老师想提醒大家一句,伯诺德夫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她,第一个意识到蜡烛燃烧后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是她,在两个孩子吓得脸色苍白的情况下能急中生智,想出了换灯“吹”蜡烛的办法;也正是她,稳定了两个孩子的情绪,使杰克和杰奎琳能在要紧关头想出两个“端”的办法。

二、续编故事:

1.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2.出现两一种情况,被中尉发现;没有。

辩论。

3.如果被发现会出现什么情景?

如果没有被发现又会出现什么情景?

4.交流、补充、点拨。

5.总结:

本文仅仅是法国人民抗击德国强盗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整个法国天天都在发生着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所进行的斗争,最终将德国强盗赶出了法国的土地。

 

板书设计

伯诺德夫人(吹 熄)  镇定

  12半截蜡烛   杰克     (端 走)  机智         (机智、勇敢)    

(藏有情报) 杰奎琳   (端上楼)  勇敢爱国主义

作业设计

续编故事。

教学反思

 

课题13打电话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

教学目标

 

1.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教学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教学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法

朗读感悟讨论交流探究学习

教具准备

课件

授课教案

一次备课内容

二次备课内容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平常说话呀,要讲究艺术。

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风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晏子的能言善辩让我们领略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

今天我们来学习《打电话》一文,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2.揭题:

打电话。

3.谈打电话。

(1)导语:

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

(尽量地节约时间)

(2)如果你要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3)模拟计时表演。

小结板书:

简练、得体、明白。

(4)这么一点儿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你们信不信?

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

(1)学生自学,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学,正音。

呃、耗子、啰嗦、嘚儿啷

(3)交流:

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顺。

(1)找一个小伙伴分角色练习对话,并互相评价。

(2)擂台赛:

各小组推荐两人,竞赛读。

(教师、他生当评委)

三、再现课文,深入领悟

1.讨论:

甲、乙说话各有什么特点?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2.归纳:

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事,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嗦表现得淋漓尽致。

  3.小组练习:

小组内练习表演《打电话》

4.集体推荐两人上台表演相声《打电话》,教师计时。

小结板书:

啰嗦、耗时、误事。

5.畅所欲言:

通过观看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6.小结:

说话太啰嗦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四、学生选读,了解相声

  1.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断浏览,体会相声特点。

2.学生谈自己对相声语言特点的感受。

3.教师小结:

通俗易懂发,如话家常;幽默、风趣、夸张。

4.欣赏表演,进一步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5.小结:

相声不仅是说,还是唱,相声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相声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相声是笑的艺术,又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可以让人们在笑声中得到启迪……

 

板书设计

打电话

_______分钟

简练得体明白

_______小时

啰嗦耗时误事

 

作业设计

1.选择课文中的某一段,练习朗读。

2.自由组合,学说相声。

3.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

 

教学反思

 

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三回顾·拓展三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3.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

教(学)法

讨论交流探究学习

教具准备

课件

授课教案

一次备课内容

二次备课内容

一、创设情景、激发劝说欲望

  1.学生表演

  2.提出问题:

这个模拟表演为什么颖没有说服爷爷?

  3.让学生回忆被别人劝说的事情,思考自己是怎样接受别人意见的。

  4.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

在劝说别人时,以理压人、说软话求人都不大可能奏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对方心服口服。

另外,劝说还要注意对象、场合、方式方法。

  二、交流、体会劝说语言特点。

  1.小组交流。

假如你是颖,你会怎么劝说爷爷?

在小组内讨论、表演。

  2.全班交流。

把每个小组的方法进行交流,比较,说说哪种说法更容易奏效,体会劝说的艺术。

  三、拓展、运用。

  1.小组交流。

  师:

刚才大家帮颖解决了难题,可是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

如:

爸爸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走在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邻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又伤身体。

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应该劝说别人。

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先说说你打算针对什么事进行劝说,再商量一下怎样劝说会更有效。

  2.模拟表演。

请若干小组上讲台进行模拟表演。

  3.全班评议。

让学生评一评谁的劝说效果好,为什么好?

        第二课时(习作)

  一、了解发言稿

  1.课前让学生收集发言稿,如:

班委竞选发言稿、班队会发言稿等,课堂上让学生在全班朗诵自己所收集的发言稿。

  2.师在全班朗诵课前搜集到的发言稿。

如:

开学典礼上校长的发言、值周老师的发言新生入队时新生代表的发言,教师节表彰的先进教师的发言,厂长任职时的任职演说。

以此调动起学生的经验积累,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发言稿,体会到发言稿的作用。

  二、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

  1.请写过发言稿的学生讲一讲他们在写某一发言稿的时候要写进哪些内容?

(如:

为竞选准备的发言稿,要讲清楚为什么竞选这个岗位,自己有哪些优势,如果竞选成功怎样为同学服务)

  2.师举例讲一讲在写某一发言稿的时候要写进哪些内容。

  3.请学生根据以上例子归纳总结发言稿的写作特点:

发言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需要、具体环境而定。

(师予以帮助)

  三、尝试习作。

  1.让学生根据习作提示自己选择写作情景。

  2.明确习作要求:

①内容具体、适合当时需要;②感情真实;③语句通顺。

  3.学生根据自选情景写作。

  四、评改、交流

  1.全班学生互评互改。

  评价方向:

不必拘泥于字数多少,以符合当时的发言要求为评价标准,以发言稿内容是否具体、语言是否通顺为评价重点。

  2.教师根据巡视观察指名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让学生结合评改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自己修改作文草稿。

  3.小组交流评改。

  4.教师评改后小结作文情况。

 

 

板书设计

习作:

 

日积月累:

对联形式

作业设计

习作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