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期中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87613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期中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期中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期中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期中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期中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期中及答案.docx

《高三期中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期中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期中及答案.docx

高三期中及答案

化学试卷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

Ⅰ卷选择题(在答题纸上作答)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括许多科技知识。

下列古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熬胆矾(CuSO4∙5H2O)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凡石灰(CaCO3),经火焚炼为用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

A

B

C

D

2.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还原性的是

A.用葡萄糖制镜或保温瓶胆B.用Na2S除去废水中的Hg2+

C.用NaHCO3治疗胃酸过多D.用TiCl4制备纳米TiO2·xH2O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及其水解产物都属于糖类

B.制作集成电路板的酚醛树脂属于合成高分子

C.甘油和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D.蛋白质溶液中加醋酸铅溶液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4.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gNa2O2中阴离子数为0.1NA

B.1mol甲基含有的电子数为7NA

C.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0.4NA

D.0.1L0.5mol·L−1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05NA

5.辣椒素是影响辣椒辣味的活性成分的统称,其中一种分子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8H27NO3

B.含有氧原子的官能团有3种

C.能发生加聚反应、水解反应

D.该分子不存在顺反异构

6.有机物AB2、AB4、AB8均可形成枝状高分子ABm。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2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B.AB4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

C.AB2生成ABm是缩聚反应

D.ABm的结构简式是

7.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铝冶炼铁:

B.常温时,0.1mol·L-1氨水的pH=11.1:

NH3·H2O

NH

+OH﹣

C.“NO2球”浸泡在热水中,颜色变深:

2NO2(g)

N2O4(g)

H>0

(红棕色)(无色)

D.用酸化的H2O2溶液从灰化的海带中提碘:

8.某科研团队研制出“TM—LiH(TM表示过渡金属)”双催化剂体系,显著提高了在温和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合成NH3的效率,原理示意如下: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状态Ⅰ,吸收能量并有

键发生断裂

B.合成NH3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是100%

C.生成NH3:

2LiNH+3H2=2LiH+2NH3

D.“TM—LiH”能降低合成氨反应的∆H

9.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是否超标,通过悬挂涂有CuI(白色)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亮黄色至暗红色)及变色所需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汞含量。

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4CuI+Hg===Cu2HgI4+2Cu。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Cu2HgI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该反应中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D.当有1mol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

10.向AgCl浊液中滴加氨水后可得到澄清溶液,继续滴加浓硝酸后又有沉淀生成。

经查资料得知:

Ag++2NH3·H2O

Ag(NH3)2++2H2O。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AgCl(s)

Ag+(aq)+Cl-(aq)

B.实验可以证明NH3结合Ag+能力比Cl-强

C.实验表明实验室可用氨水洗涤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D.由资料信息可推知:

加浓硝酸后生成的沉淀为AgCl

11.向碳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测得碳酸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血液的pH=7.35~7.45,其中含碳微粒以HCO3-、H2CO3为主

B.除去NaCl溶液中Na2CO3的方法是向其中加入盐酸至pH=7

C.pH=10的溶液中c(H+)+c(Na+)=c(HCO3-)+2c(CO32-)+c(OH-)

D.将CO2通入NaOH溶液制取Na2CO3,应大约控制pH>12.5

 

12.丁烯(C4H8)是制备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原料之一,可由丁烷(C4H10)催化脱氢制备,C4H10(g)

C4H8(g)+H2(g)ΔH=+123kJ﹒mol-1。

该工艺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有炭(C)、C2H6、C2H4、C4H6等。

进料比[

]和温度对丁烯产率的影响如图1、图2所示。

已知原料气中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固体催化剂。

图1

图2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随温度升高丁烯裂解生成的副产物增多,会影响丁烯的产率

B.丁烷催化脱氢是吸热反应,丁烯的产率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

C.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固体催化剂,改变氢气量不会影响丁烯的产率

D.一定温度下,控制进料比[

]越小,越有利于提高丁烯的产率

13.温度为T1时,将气体X和气体Y各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Y(g)

2Z(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2

4

7

9

n(Y)/mol

1.2

1.1

1.0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0~4min的平均速率υ(Z)=0.25mol·(L·min)−1

B.T1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1=1.2

C.其他条件不变,9min后,向容器中再充入1.6molX,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再次达到平衡时X的浓度减小,Y的转化率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降温到T2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2=4,则此反应的ΔH<0

 

14.下列实验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2mL0.1mol/L

NaOH溶液

3滴酚酞

2mL乙酸乙酯

3滴酚酞

2mL0.1mol/L

CH3COONa

溶液

3滴酚酞

取①中褪色后下层清液

充分振荡试管,下层溶液红色褪去

溶液变红

溶液变红

充分振荡右侧小试管,

下层溶液红色褪去

A.①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CH3COOC2H5+NaOH

CH3COONa+C2H5OH

B.②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CH3COO-+H2O

CH3COOH+H+

C.由实验①、②、③推测,①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乙酸乙酯萃取了酚酞

D.④中红色褪去证明右侧小试管中收集到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

 

Ⅱ卷填空题

二、填空题(5道大题,共58分)

15.(14分)萜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昆虫及微生物体内,是多种香料和药物的主要成分。

I是一种萜类化合物,它的合成路线如下:

(环状)

(C17H22O5)

回答下列问题:

(1)按官能团分类,A的类别是。

(2)A→C的反应类型是。

(3)C→D、E→F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4)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B、H。

(5)F→G的反应中,乙酸酐的作用。

(6)十九世纪末O.Wallach发现并提出了“异戊二烯法则”,即自然界中存在的萜类化合物均可以看作是异戊二烯的聚合体或衍生物,为表彰他对萜类化合物的开创性研究,1910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请以CH3CH2OH、CH3MgI为有机原料,结合题目所给信息,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补全异戊二烯(

)的合成路线。

 

16.(10分)市售食盐常有无碘盐和加碘盐(含KIO3和少量的KI)。

I.某同学设计检验食盐是否为加碘盐的定性实验方法:

①取待检食盐溶于水,加入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过量的KI溶液,振荡。

②为验证①中有I2生成,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少量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

(1)若为加碘盐,则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②中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能证明食盐含KIO3的现象是________。

II.碘摄入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增加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

目前国家标准(GB/T13025.7)所用的食盐中碘含量测定方法:

①用饱和溴水将碘盐中少量的I-氧化成IO3-。

②再加入甲酸发生反应:

Br2+HCOOH==CO2↑+2HBr。

③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KI,使之与IO3-完全反应。

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测定碘元素的含量。

I2+2Na2S2O3===2NaI+Na2S4O6

(1)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测定食盐碘含量的过程中,Na2S2O3与I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有人提出为简化操作将①、②省略,但这样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请分析偏低的原因:

________。

 

17.(10分)NH3可用于生产硝酸和尿素。

(1)生产硝酸:

①NH3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第一步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除此之外,相同条件下还可能发生以下副反应:

4NH3(g)+4O2(g)===2N2O(g)+6H2O(g)ΔH=-1105kJ/mol

4NH3(g)+3O2(g)===2N2(g)+6H2O(g)ΔH=-1269kJ/mol

两个副反应在理论上趋势均很大,但实际生产中影响并不大,原因是_____。

(2)生产尿素:

①尿素的合成分两步进行:

a.2NH3(g)+CO2(g)

NH2COONH4(l)ΔH=-117kJ/mol

b.NH2COONH4(l)

CO(NH2)2(l)+H2O(l)ΔH=+15kJ/mol

则总反应2NH3(g)+CO2(g)

CO(NH2)2(l)+H2O(l)的ΔH=______。

②右图为n(NH3):

n(CO2)=4:

1时,温度对CO2的转化率的影响。

解释温度升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的原因:

______。

③测定尿素样品含氮量的方法如下:

取ag尿素样品,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NH3,所得NH3用过量的v1mLc1mol·L-1H2SO4溶液吸收完全,剩余H2SO4用v2mLc2mol·L-1NaOH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8.(12分)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危害环境。

利用工业废碱渣(主要成分Na2CO3)可

吸收烟气中的SO2并制备无水Na2SO3,其流程如图1。

 

图1

已知:

H2SO3、HSO3−、SO32−在水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分布如图2,

Na2SO3·7H2O和Na2S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图2图3

(1)Na2CO3溶液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________。

(2)吸收烟气

①为提高NaHSO3的产率,应控制吸收塔中的pH为________。

②NaHSO3溶液中c(SO32−)>c(H2SO3),结合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________。

③已知下列反应:

SO2(g)+2OH−(aq)==SO32−(aq)+H2O(l)ΔH1=−164.3kJ·mol−1

CO2(g)+2OH−(aq)==CO32−(aq)+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