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粮油集团法律事务管理(暂行)办法2017.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23381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十堰粮油集团法律事务管理(暂行)办法20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北十堰粮油集团法律事务管理(暂行)办法20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湖北十堰粮油集团法律事务管理(暂行)办法20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湖北十堰粮油集团法律事务管理(暂行)办法20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湖北十堰粮油集团法律事务管理(暂行)办法20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十堰粮油集团法律事务管理(暂行)办法2017.docx

《湖北十堰粮油集团法律事务管理(暂行)办法20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十堰粮油集团法律事务管理(暂行)办法2017.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十堰粮油集团法律事务管理(暂行)办法2017.docx

关于印发《湖北十堰粮油集团法律事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十粮集团(2017)32号

集团所属各单位、总部各部(室):

《湖北十堰粮油集团法律事务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17年X月X日集团董事会批准实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特此通知

湖北十堰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二0一七年X月X日

湖北十堰粮油集团

法律事务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法律事务管理与服务工作,保障公司安全运营,防范和化解经营中的法律风险,维护公司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法律事务包括法律事务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法律审核、合同法律审核、重要决策法律审核、法律纠纷管理、普法工作、外聘法律顾问管理及其他相关事务。

第三条公司本部及子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的机制,条件成熟的可成立法律事务管理部门。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本部及子公司。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五条公司法律事务工作实行法定代表人负责制,设立总法律顾问。

总法律顾问履行下列职责:

(一)全面负责公司法律事务工作,统一协调处理公司决策、经营和管理中的法律事务;

(二)参与公司重大经营决策,保证决策的合法性,并对相关法律风险提出防范意见;

(三)参与公司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健全公司法律事务机构;

(四)负责公司的法制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组织建立公司法律顾问业务培训制度;

(五)对公司及所属单位、子公司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纠正意见,监督或者协助有关部门予以整改;

(六)指导下属单位、子公司法律事务工作,对子公司法律事务部门负责人的任免提出建议;

(七)其他应当由企业总法律顾问履行的职责。

第六条公司应设立法律事务机构,可单设或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

法律事务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正确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按照规定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提出法律意见;

(二)负责审核公司及所属单位、子公司需要进行合法性审查的重要规章制度;

(三)负责重大合同法律审核,参与重大合同的谈判;

(四)负责重要决策法律审核,处理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具体法律事务;

(五)受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公司参与诉讼与非诉讼及仲裁、行政复议和听证等活动,指导并参与子公司的诉讼与非诉讼及仲裁、行政复议和听证等活动;

(六)负责公司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并对子公司的法制宣传教育进行指导;

(七)在工作需要时,负责选聘律师,并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八)办理上级交办的其他法律事务。

法制办是公司法律事务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公司本部及子公司的法律事务管理工作。

第三章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

第八条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相关规章制度行使职权。

第九条以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办理诉讼、仲裁案件或其他法律事务,除法定代表人直接参与外,须经法定代表人同意后,由公司授权执行。

公司通过规范性文件、会议决定或其他方式将有关法律事务授权事项明确授与其他机构或人员的,按照授权内容执行。

未经上述授权,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以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或办理法律事务;没有授权或超出授权造成的所有后果由违规部门或个人负责,并由公司追究违规部门负责人和个人责任;触犯刑律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第十条公司所属部门办理有关法律事务,需要公司授权委托的,应当经法定代表人同意后,由公司签发授权委托书。

第十一条授权委托书应当根据所办理事项的具体情况,写明下列内容:

一、被授权人姓名、职务、所在部门;

二、委托事由;

三、委托权限;

四、委托起止时间;

五、需要明确的其他事项。

第十二条受托人必须尽职尽责,全力维护公司权益。

受托人应当及时向公司报告委托代理事项的办理情况。

第四章非诉讼法律事务管理

第七条非诉讼法律事务,主要是指诉讼法律事务以外的不通过诉讼或仲裁等方式处理的法律事务。

 

本办法所称非诉讼法律事务主要包括:

本公司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公司对外合同和合法性审查、公司重大经营决策以及日常法律咨询等法律事务。

第八条本办法所称规章制度,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并印发的有关生产经营管理等行为的规范性文件。

以公司或公司各部门名义发布的规章制度,需要进行合法性审查的,承办部门起草完毕后送法律事务主管部门审查,并附《规章制度法律审核表》(附件一)、起草说明和有关背景资料。

法律事务主管部门负责起草公司法律事务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第九条法律事务主管部门在收到有关材料后应在7个工作日内出具法律审核意见。

第十条公司所属单位、子公司拟定的规章制度在发布后5个工作日内抄报法律事务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本办法所称合同,依照公司合同管理办法定义执行。

以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需要法律事务主管部门审查的,合同承办部门起草或收到合同文本后,应当在签订日期至少10个工作日前送法律事务主管部门审查,特殊或紧急情况除外。

合同承办部门应按要求提交完整资料,若送审资料不全或由于合同经办部门自身不进行审核把关而存在重大缺陷的,法律审核人员可直接退回合同经办部门,由其完善后再重新送审。

合同承办部门需指定专门的承办人员与法律事务主管部门进行工作对接。

前述承办人员中途更换的,合同承办部门应当告知法律事务主管部门,具体承办人之间应做好工作交接。

第十二条法律事务主管部门收到合同文本后,应当在2个工作日之内审查完毕,并提出法律评审意见反馈给合同承办部门。

第十三条需要法律事务主管部门派人参与合同谈判的,合同承办部门应当在谈判日期至少5个工作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法律事务主管部门并提供有关背景材料和谈判内容大纲,特殊或紧急情况除外。

第十四条本办法所称重大经营决策,是指包括但不限于所有涉及企业合并、分立、破产、解散、增减资本、修订章程、重组改制、企业上市、股权收购/转让、资产收购/转让/租赁、投融资、对外担保、招投标等对企业经营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经营管理决策。

 

公司重大经营决策应当进行法律审核论证。

在发生重大经营决策时,各相关业务主办部门应于提交公司管理层决策或报请批准前,将《重要决策法律审核表》(附件二)及相关资料交给法律事务主管部门,并配合法律事务主管部门全面深入了解重大经营决策的相关情况、开展法律尽职调查以及法律审核论证。

第十五条法律事务主管部门应在7个工作日内出具自身或外聘法律服务机构的法律审核意见。

第十六条法律事务主管部门通过咨询的方式,协调处理公司各单位、部室中心、子公司(以下简称“业务经办部门”)的法律事务,使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七条业务经办部门应积极了解情况并与纠纷对方当事人协商,及时填写《法律事务咨询单》,经部门负责人签署处理意见后,连同纠纷情况说明、相关资料等,报法律事务主管部门。

并应根据法律事务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提供或补充提供详细的情况说明及资料,以便于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第十八条法律事务主管部门需在2个工作日内提出法律意见或建议,在必要时可报请公司管理层批示处理意见。

第十九条非诉讼案件处理原则上由业务经办部门负责;法律主管部门提供法律服务与支持。

 

对于重大纠纷或疑难法律事务,由法律主管部门联系公司常年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作为纠纷处理的参考;或请公司常年法律顾问协助处理。

 

第二十条非诉讼纠纷处理完毕后,经办人应于3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填写于《法律事务咨询单》(附件三),经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法律部门。

 

第五章诉讼案件法律事务管理

第二十一条办办法所称诉讼案件,是指公司与内部员工、外部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通过诉讼、经济仲裁、劳动仲裁等方式诉诸法律解决的民事、行政、刑事纠纷。

第二十二条案件经办部门对需要提起诉讼或仲裁的案件,应提前2个工作日(凡涉及到诉讼时效的,最迟应在诉讼时效到期2个月前上报)填写《拟起诉案件审批表》(附件四),连同相关证据资料、情况说明及处理意见报法律事务主管部门。

法律主管部门对《拟起诉案件审批表》及证据资料进行审查,于3个工作日内提出法律意见或建议,必要时报公司总法律顾问报请公司管理层审批,并在5个工作日内将处理意见书面通知案件经办部门。

第二十三条案件经办部门应在收到法律部门书面通知后2个工作日内确定案件承办人员,由案件承办人员具体负责诉讼案件的处理。

第二十四条案件经办部门对需要提起诉讼或仲裁案件的时效负责,确保诉讼、仲裁案件在法定的诉讼时效内启动法律程序。

 

第二十五条 确定起诉后2个工作日内,由法律主管部门负责将案件材料提交公司常年法律顾问,由律师负责诉讼文书起草,并由其确认。

在确认诉讼文书后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立案相关手续。

第二十六条对于公司被动应诉案件,案件经办部门应当在收到诉讼或仲裁文书24小时内报法律事务主管部门,并于2个工作日内填写《关于XX案件的报告》(附件五),备齐相应的证据材料、情况说明,确定具体经办人,经部门负责人签署处理意见后报法律事务主管部门。

第二十七条诉讼案件处理的对接程序及相关诉讼手续办理由法律事务主管部门负责协调,应在诉讼或仲裁文书送达后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第二十八条法律主管部门应定期了解案件的进度。

与此同时,案件承办人员应积极与律师沟通,如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有可能对案件处理产生影响,应尽快通知法律主管部门和律师,以便及时调整诉讼策略。

第二十九条案件终结,取得裁决/调解文书后,代理律师应在领取诉讼文书后3个工作日内将案件结果告知案件经办部门及法律事务主管部门。

 

第三十条案件经办部门认为需要提起上诉或申请再审的案件,应于裁判文书送达后2个工作日内填写《拟上诉(再审)案件审批表》(附件六),连同裁判文书、相关资料报法律事务主管部门。

 

法律事务主管部门对案件经办部门报送的《拟上诉(再审)案件审批表》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查,于3个工作日内提出法律意见或建议,必要时可报请公司总法律顾问审批处理意见。

 

上诉、再审案件的办理程序,参照本办法关于起诉案件的规定执行。

 

公司决定上诉、再审的案件,公司各部门及各所属公司应配合协作,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或申请再审。

第三十一条公司决定不予上诉的案件,法律事务主管部门应将处理意见及相关裁判文书及时转发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负责裁判文书的履行。

 

第三十二条公司申请执行或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的审批、办理程序,按照本办法关于起诉、应诉案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诉讼案件承办人员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应对案件的情况作详尽的了解,有权调查、收集相应的证据材料,公司各部门及所属公司应全力配合,不得无故推诿、拖延、拒绝。

相关单位、子公司或主管部门不提供资料或不配合工作的,应当承担由此导致的全部责任。

第三十四条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或标的额巨大的案件,法律事务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相关单位、子公司、业务主管部门以及顾问律师进行集体讨论、研究诉讼对策,并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

对上述重大或疑难复杂的案件,须委托常年法律顾问律师代理案件,法律事务主管部门应当提出委托代理意见,须报公司总法律顾问审批后方可办理委托手续。

对于由律师代理的案件,法律事务主管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五条法律事务主管部门应当全程参与诉讼或仲裁案件的进程,并掌握案件的进展动态情况,以本单位、子公司为当事人或第三人的案件结案后,法律事务主管部门应当形成书面的结案报告。

第六章档案管理

第三十六条非诉讼案件的业务经办部门具体经办人员应建立案件档案,一案一档。

 

案件档案包括但不限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