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构造教案》word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9679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构造教案》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房屋构造教案》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房屋构造教案》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房屋构造教案》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房屋构造教案》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屋构造教案》word版.docx

《《房屋构造教案》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构造教案》word版.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房屋构造教案》word版.docx

《房屋构造教案》word版

《建筑构造》

[课  题]:

 民用建筑绪论                               

目的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建筑,建筑的类型、建筑的分级、建筑模数的类型  

教学重点:

                                   

    建筑含义、建筑分类、建筑分级、建筑模数                              

教学难点:

                                 

〔1〕建筑的模数

〔2〕建筑分级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课堂黑板板书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建筑的分类与等级和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一、建筑的含义

1.建筑——人们从事生产、生活和活动的房屋和场所。

2.建筑学——专门研究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的一门科学。

3.建筑物——工程技术产物,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体。

4.建筑设计——确定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建筑功能与空间尺度,决定建筑物的使用价值。

二、建筑三要素〔补充〕

1.建筑功能:

是指建筑的使用要求。

〔1〕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2〕满足人的生理要求。

要求建筑应具有良好的朝向、保温、隔声、防潮、防水、采光与通风的性能,这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必须的条件。

〔3〕满足不同建筑有不同使用特点的要求。

2.建筑技术

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建造房屋的手段。

3.建筑形象

包括建筑的体型、立面形式、细部与重点的处理、材料的色彩和质感、光影和装饰处理等等。

三、建筑的分类

1建筑按照使用性质不同,通常分为

〔1〕民用建筑:

〔2〕工业建筑:

〔3〕农业建筑:

民用建筑的分类

1.按使用功能分

1.居住建筑——住宅、公寓、宿舍等。

2.公共建筑——人们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公共事业的活动中心,具有较强的功能性、观赏性、科学性、艺术性。

根据使用性质和功能不同,公共建筑具体可划分为18类〔略〕。

2.按规模与数量分

〔1〕大量性建筑:

〔2〕大型性建筑:

航空港、博览馆、大型工厂等。

3.按建筑层数分类

低层建筑——1~3层

多层建筑——4~6层

中高层建筑——7~9层〔9层以上设电梯〕

高层建筑——10~30层,H>24m

超高层建筑——>40层,H>100m

4.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1〕木结构建筑:

〔2〕砖〔或石〕结构建筑: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4〕钢结构建筑:

〔5〕混合结构建筑。

四、民用建筑的分级

按照我国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为4级。

1〕耐久年限:

从建筑建成到自然损坏不能使用的年限。

分为四级

 

2〕分级

耐久等级

耐久年限

适用范围

一级

100年以上

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如纪念馆、博物馆、国家会堂等

二级

50~100年

适用于一般性建筑,如城市火车站、宾馆、大型体育馆、大剧院等

三级

25~50年

适用于次要的建筑,如文教、交通、居住建筑与厂房等

四级

15年以下

适用于简易建筑和临时性建筑

2、根据防火性能划分为四级

1〕.燃烧性能——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燃烧与否以与燃烧的难易。

〔1〕非燃烧体——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不碳化的材料,如:

石、砖、混凝土等。

〔2〕难燃烧体——难起火、难微燃、难碳化。

如沥青混凝土、水泥刨花板等。

〔3〕燃烧体——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立即起火燃烧或微燃。

2〕.耐火极限——指建筑构件遇火后能支持的时间,建筑构件达到下述三个状态下,即达到耐火极限:

五、建筑标准化和统一模数制

1建筑标准化

1〕.建筑设计的标准问题。

2.〕建筑标准设计的问题

2统一模数制

建筑模数是指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也是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设备、建筑组合件等各部门进行尺度协调的基础,其目的是使构配件安装吻合,并有互换性。

1〕.基本模数:

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l00mm,表示符号为M,即1M等于l00mm。

2〕.扩大模数:

指基本模数的整倍数。

3M6M12M30M

3〕.分模数:

指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

分模数的基数为M/10、M/5、M/2等3个,

作  业:

1、一教学楼的类型<不同分类方式下> 

2、房屋的功能有哪些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了房屋,掌握了房屋的功能、类型、级别,了解了建筑模数的概念。

[课  题]:

 民用建筑构造概述

目的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功能角度考虑建筑的组成与各层的作用,建筑的结构类型。

 

教学重点:

                                   

  建筑的组成                              

教学难点:

                                 

  建筑结构类型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课堂黑板板书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二节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一、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①基础②墙或柱③楼地层④楼梯⑤屋顶⑥门窗

二、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与要求

1、基础:

作用:

承重构件〔承上传下〕要求:

〔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

2、墙〔或柱〕:

作用:

承重、围护、分隔、美观要求:

强度、刚度、稳定性。

3、楼板层和地坪:

作用:

〔水平承重、垂直分隔、水平支撑、围护〕

要求:

具有耐磨防潮、防水、防尘和保温的性能。

4、楼梯:

作用:

垂直交通设施。

紧急疏散之用。

要求:

足够的通行能力,且防滑、防火,能保证安全使用。

5、屋顶:

作用:

围护构件和承重构件。

要求:

足够的强度、刚度与防水、保温、隔热等性能。

6、门与窗:

作用:

非承重构件,也称为配件。

内外交通和分隔房间,通风、采光、分隔、眺望等、作用。

要求:

热工与防水的要求;特殊要求的房间,保温、隔声、防火的能力。

三、建筑的结构类型

1.砌体结构:

一般指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楼盖+砖墙〕

2.框架结构:

由梁、板、柱承重且梁和柱刚性连接的骨架结构

3.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承重的结构

4.筒体结构:

将剪力墙集中到房屋的内部或外部形成封闭的筒体

5.排架结构:

由梁、柱和屋架铰接的骨架结构

四、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1.结构坚固、耐久

除按荷载大小与结构要求确定构件的基本断面尺寸外,对阳台、楼梯栏杆、顶棚、门窗与墙体的连结等构造设计,都必须保证建筑物构、配件在使用时的安全。

2.技术先进

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应大力改进传统的建筑方式,从材料、结构、施工等方面引入先进技术,并注意因地制宜。

3.合理降低造价

4.美观大方

五、我国的建筑方针政策

适用安全经济美观

六、保证建筑功能的构造措施〔补充〕

1.建筑保温

①增加围护结构厚度

②合理选材

③防水防潮

④避免热桥

⑤防止冷风渗透

2.建筑防热

①降低室外综合温度

②架空隔热层

3.建筑节能

①合理选择建筑朝向

②合理选择房屋形态

③改进门窗设计

4.建筑抗震

①合理选择建筑场地

②建筑体型和立面处理力求简单

③建筑平面力求归正

④加强建筑整体刚度

作  业:

1、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有哪几部分?

2、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3、建筑节能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课  题]:

基础与地基                              

目的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础与地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了解地基的类型,人工地基的处理方法,掌握基础的不同类型                                

教学重点:

                                   

基础类型基础构造                              

教学难点:

                                 

    基础埋深的相关内容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与课堂黑板板书结合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

第一节概述

一、基础和地基的基本概念

1、基础:

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

2、地基:

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

3、持力层:

直接支承基础,持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土层

4、下卧层:

持力层以下的土层

二、地基土的分类

1、天然地基:

2、人工地基:

人工加固地基方法:

压实法、换土法、化学加固法和打桩法。

三、基础的埋置深度

1、基础的埋深:

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根据基础的埋置深度不同可把基础分为深基础和浅基础。

深浅基础的分界线是5米。

2、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1〕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和性质:

〔2〕工程地质条件:

〔"老土层"。

〔3〕水文地质条件:

①一般情况:

在地下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之上,不需防水处理,节省,减轻冻胀。

②当地下水位较高:

在地下最低水位之下至少200毫米。

〔4〕地基土壤冻胀深度:

土层冻结深度以下。

〔5〕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

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深于相邻的原有建筑物的基础;但当新建基础深于原有基础时,则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处理,以保证原有建筑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四、基础的类型

一〕按受力情况分为两类

1.刚性基础——基础几乎不发生绕曲变形,即为刚性基础。

2.扩展基础——

刚性基础的受力、传力特点

二〕按照构造形式不同分为以下四种

1.柱下条形基础——

"联合基础":

能有效防止不均匀沉降。

2.片筏基础——

3.箱形基础——

刚度很大,能有效调整基底压力,适用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建筑。

4.壳体基础——

具有结构高耸、与地面积较小的特点,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且稳定性好,节约钢材。

作  业:

1、名词解释:

地基与基础持力层与下卧层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

2、什么是基础的埋置深度?

影响因素有哪些?

3、基础有哪些类型、如何分类?

教学总结:

[课  题]:

地下室的构造                              

目的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下室的类型,掌握地下室的防潮、防水的构造做法。

教学重点:

                                   

    地下室防水构造                              

教学难点:

                                 

    地下室防水构造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课堂黑板板书与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二节地下室的组成和构造

一、地下室的构造组成

1、地下室:

建筑物下部的地下使用空间。

2、组成:

墙、底板、顶板、门窗、楼梯、出入口

二、地下室的分类

1.按功能分——

2.按顶板标高分——

3.按材料分——

三.防潮、防水材料

1.防水材料防水——

2.钢筋混凝土自防水——混凝土中加入防水剂或提高密灰度。

 

四.防潮构造

1.墙体材料——

钢筋混凝土→自防水→保证防潮性能。

2.墙体材料——

砖砌体→砖筑砂浆为水泥砂浆,灰缝饱满→刷冷底子油一道→刷热沥青两道形成→防潮层→回填土→隔水层。

 

五.防水构造

 

六.地下室变形缝与管线穿墙构造〔补充〕

1.在地下室结构或防水施工时,将变形缝止水带埋没或安置于变形缝。

2.管线穿通地下室墙体时,管线同墙体须妥善连接:

作  业:

1、画图说明地下室防潮、防水的做法?

 

[课  题]:

墙体概述                              

目的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墙的作用,掌握墙的类型、墙的设计要求                                

教学重点:

                                   

  墙的类型                              

教学难点:

                                 

  墙的设计要求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方法:

课堂黑板板书与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三章墙体

一、墙体的作用

1、承重作用2、围护作用3、分隔作用4、美观作用

二、墙体的类型

①按位置分内墙横墙窗间墙

外墙纵墙窗下墙

②按受力情况分

承重墙、非承重墙〔填充墙、幕墙、隔墙〕

需要抗风载,并将其传给骨架

③按使用材料分

砖墙、石墙、土墙、砼墙……

④按施工方式分

块材墙〔叠砌墙〕、现浇墙〔板筑墙〕板材墙〔装配式墙〕

⑤按构造形式分

实体墙、空体墙、复合墙〔组合墙〕……

三、墙体的设计要求

〔一〕结构要求

砖混结构对建筑平面的要求

①开间、进深统一,符合经济尺寸,且承重墙上下对齐各层的门、窗洞孔也以上、下对齐为佳

②承重墙布置均匀,必要时可增设壁柱

③承重墙上的洞口开设符合承重与抗震要求

④面积较大的房间一般放于顶层或附体建筑中

1、合理选择墙体结构布置方案

墙体结构布置方案有:

①横墙承重

荷载传递:

板→横墙→基础→地基

适用范围:

房间面积不大,墙体位置比较固定的建筑〔间距<4.2m〕

优点:

1.〕建筑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

2.〕楼盖结构简单,便于施工

3.〕外纵墙不承重,可设较大的门、窗

缺点:

空间面积小,组合不灵活;墙体用料较多

②纵墙承重

荷载传递:

板→〔梁〕→纵墙→基础→地基

适用范围:

房间面积较大,墙体位置在上下层可能出现变化的建筑

优点:

横墙较少,空间划分灵活

缺点:

1.〕建筑的横向刚度较前者差。

2.〕纵墙上开门、窗受限制。

3.〕有集中荷载时,应设壁柱。

4.〕需要设承重横墙帮助形成侧向支撑。

5.〕由于跨度大,故楼板的厚度加大,用料增多。

③纵横墙混合承重

荷载传递:

↗横墙↘

板基础→地基

↘纵向↗

适用范围:

房间变化较多的建筑

优点:

建筑组合灵活,空间刚度较好

缺点:

墙体材料用量较多

④半框架承重〔内部框架承重,四周墙体承重〕

·荷载传递:

外纵墙→基础↘

板→梁↗地基

↘柱→柱基础↗

·适用范围:

内部空间较大的建筑

·优点:

由柱代替承重内墙,内部空间较大,梁跨度不变

缺点:

a.受力性能上

1.〕由于横墙较少,故刚度较差

2.〕柱基础和墙基础刚度不同,易形成不均匀沉降

3.〕钢筋砼柱与砖墙的压缩性不同,结构易出现变形

b.柱与墙的材料不同,施工方式不同,施工工序麻烦

3、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强度:

即:

抗载能力〔承重、抗水平荷载〕

稳定性:

与墙的高度、长度和厚度有关,以控制在高厚比限值以内。

〔二〕热工要求〔补充内容〕

1、墙体的保温要求〔提高墙体保温的措施如下〕

〔1〕增加墙体的厚度

〔2〕选择导热系数小的墙体材料:

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陶粒混凝土、膨胀珍珠岩、膨胀蛙石、浮石与浮石混凝土、泡沫塑料、矿棉与玻璃棉等。

〔3〕采取隔蒸汽措施

2、墙体的隔热要求

〔1〕外墙采用浅色而平滑的外饰面,如白色外墙涂料、玻璃马赛克、浅色墙地砖、金属外墙板等,以反射太阳光,减少墙体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在外墙内部设通风间层,利用空气的流动带走热量,降低外墙内表面温度;

〔3〕在窗口外侧设置遮阳设施,以遮档太阳光直射室内;

〔4〕在外墙外表面种植攀缘植物使之遮盖整个外墙,吸收太阳辐射热,从而起到隔热作用。

〔三〕隔声要求〔补充〕

1、加强墙体缝隙的填密处理。

2、增加墙厚和墙体的密实性。

3、采用有空气间层式多孔性材料的夹层墙。

4、尽量利用垂直绿化降噪声。

〔四〕抗震要求〔补充〕

1、限制房屋总高度和层数

2、限制建筑体型高宽比

3、设置防震缝

4、限制横墙最大间距

5、设圈梁、构造柱

作  业:

1、墙体的作用有哪些?

2、墙体的设计要求有哪些?

达不到要求时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教学总结:

                   

[课  题]:

砖墙的构造                              

目的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砖墙的构造、组砌方式、墙体细部构造的做法。

教学重点:

                                   

   砖墙的构造、组砌方式、墙体细部构造的做法                             

教学难点:

                                 

   砖墙组砌方式                           

教学课时:

6课时                                

教学方法:

课堂黑板板书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砖墙材料

1.砖的种类

 普通砖——孔洞率<15%或没有孔洞的砖,已禁止使用;

 多孔砖——孔洞率≤15%,孔尺寸小而数量多的砖,用于承重部位;

 空心砖——孔洞率≥15%,孔尺寸大而数量少的砖,用于非承重部位。

2.砖的规格尺寸

 〔1〕普通砖——240×115×53<长、宽、厚>

  一个砖长=两个砖宽+一个灰缝=四个砖厚+三个灰缝

  即:

240=115×2+10=53×4+9.5×3

 〔2〕标准砖强度等级:

由抗压和抗折强度确定,共分:

MU30、MU25、MU20、MU15、MU10、MU7.5六个等级。

 〔3〕1立方米砖柱中有512块砖。

3.砌墙砂浆M15、M10、M7.5、M5、M2.5、M1、M0.4共7个级别。

由胶凝材料〔水泥、石灰、粘土等〕和填充材料〔砂、矿渣〕混合加水搅拌而成。

4.砖砌体强度:

参考表3—2

二、砖墙的组砌方式

1、组砌要求:

横平竖直,错缝搭接,避免通缝。

砂浆饱满,厚薄均匀。

2、组砌方式:

3、砌筑厚度:

12墙----半砖墙-----115mm

24墙----一砖墙-----240mm

37墙----一砖半墙-----365mm

49墙----两砖墙-----490mm

三、砖墙的细部构造

〔一〕墙脚

底层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墙体常称为墙脚。

墙脚包括墙身防潮层、勒脚、散水和明沟等〔如图6-19〕。

1、勒脚

定义:

勒脚是外墙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

作用:

为防止雨水上溅墙身和机械力等的影响,所以要求墙脚坚固耐久和防潮。

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构造做法

做法

〔1〕抹灰:

20厚1:

3水泥砂浆抹面,1:

2水泥白石子浆水刷石或斩假石抹面。

〔2〕贴面:

用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

其耐久性、装饰效果好,用于高标准建筑。

〔3〕勒脚采用石材,如条石等。

2、防潮层

〔1〕防潮层的位置〔如图〕:

墙身防潮层的位置

〔2〕水平防潮层的做法:

第一,防水砂浆防潮层,1:

2水泥砂浆加水泥用量3%-5%防水剂,20~25mm或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作防潮层。

简单,但砂浆开裂或不饱满时影响防潮效果。

第二,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三根φ6钢筋,其防潮性能好。

第三,油毡防潮层,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上铺一毡二油,防水效果好,但削弱了整体性,不应在刚度要求高或地震区采用。

第四,基础圈梁可代替防潮层。

3、散水

〔1〕定义:

沿建筑物四周外墙与室外地面交界的地方设置的由里向外倾斜的排水坡面。

〔2〕作用:

将地表积水排离建筑物,保护墙基。

〔3〕构造要求:

坡度:

3%---5%

宽度:

一般0.6~1.0m。

注意:

散水与外墙之间要设变形缝。

沉降缝:

散水与外墙交接处防止外墙下沉时将散水拉裂。

伸缩缝:

每隔6~12m做一道

4、明沟

明沟的构造做法可用砖砌、石砌、混凝土现浇,沟底应做纵坡,坡度为0.5%~1%,宽度为220~350mm。

四、墙身的加固〔措施〕

1、设置壁柱

〔1〕适用情况:

当墙体的窗间墙上出现集中荷载,而墙厚又不足以承担其荷载;或当墙体的长度和高度超过一定限度并影响到墙体稳定性

〔2〕作用:

提高墙体刚度。

〔3〕构造要求:

壁柱突出墙面的尺寸一般为120mm×370mm、240mm×370mm、240mm×490mm或根据结构计算确定。

2、设置门垛

当在较薄的墙体上开设门洞时,为便于门框的安置和保证墙体的稳定,须在门靠墙转角处或丁字接头墙体的一边设置门垛

门垛凸出墙面不少于120mm,宽度同墙厚〔如图〕。

壁柱和门垛

3、设置圈梁

〔1〕圈梁的设置要求

定义:

圈梁是沿外墙四周与部分内墙在同一水平面上设置的连续闭合的梁。

作用:

①加强房屋整体性和空间刚度;

②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墙体开裂等;

③增强墙体稳定性。

〔2〕圈梁的构造

圈梁有钢筋砖圈梁和钢筋混凝土圈梁两种。

钢筋砖圈梁就是将前述的钢筋砖过梁沿外墙和部分内墙一周连通砌筑而成。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高度不小于120mm,宽度与墙厚相同〔圈梁的构造如图〕。

圈梁构造

附加圈梁的设置:

〔如图〕。

(1)附加圈梁的截面不小于原圈梁的截面。

(2)附加圈梁和原圈梁的搭接尺寸

附加圈梁

4、设置构造柱

〔1〕概念——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立柱,与墙体与圈梁紧密连接。

〔2〕作用——从竖向加强层与层间墙体的联接,它与圈梁共同形成空间骨架,以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提高墙体抵抗变形的能力,并使砖墙在受震开裂后,也能裂而不倒。

 〔3〕构造要求——

①截面不小于240×180㎜,一般为240×240㎜,纵筋为4

12。

箍筋间距不大于250㎜,在柱上、下端适当加密。

②设防烈度7度时,房屋超过6层,烈度8度时,房屋超过5层和设防烈度9度时,纵筋为4

14,箍筋间距不大于200㎜,房屋四角构造〔上升〕截面。

③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搓,并应沿墙高每隔500㎜设2

6拉结钢筋,并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④后砌的非承重砌体隔墙沿墙高每隔500㎜配置2

6钢筋与承重墙或构造柱拉结,伸入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