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大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9136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绍兴大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绍兴大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绍兴大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绍兴大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绍兴大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绍兴大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

《绍兴大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绍兴大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绍兴大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docx

绍兴大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

绍兴大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4~2010年)

 商贸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是反映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窗口。

为加快绍兴大城市商贸服务业的发展,使之与建设绍兴百万人口大城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相适应,根据市委五届二次全体会议和市政府五届二次全体会议提出的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结合绍兴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04~2010年绍兴大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

本规划所指商贸服务业包括传统商贸业、专业市场、旅游餐饮娱乐业、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社区服务、会展产业等。

本规划区域为绍兴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的绍兴市区和绍兴县柯桥。

 

第一篇 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发展现状

  1.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绍兴的商贸服务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003年全市商贸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41.47亿元,市区商贸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3.44亿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1.98亿元,市区达到74.04亿元,市区地方税收中商贸服务业实现的税收已占到18%以上,商贸服务业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渠道。

  2.骨干商厦扩张提升,竞争性商业网络结构逐渐形成。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国营、集体商厦改制工作的逐步深化和外地商场的进驻,绍兴商贸服务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近两年来,好又多、雄风电器、苏宁电器、永乐家电等商业企业纷纷进驻市区,一方面促进了市区商贸业的繁荣;另一方面也直接推动了本地商厦的改造扩张步伐。

国商大厦、华联商厦、华谊商厦等几家骨干商场都实施了二期扩建工程,竞争力不断提升。

  3.各类市场发展迅速,逐步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

  近年来,绍兴的专业市场在量的扩张的同时注重质的提高,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尤其引人瞩目,到2003年底,全市共有专业市场357家,年成交额798.41亿元,有42个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超过亿元,绍兴中国轻纺城、钱清轻纺原料市场的成交额分别位居全省第二、五位。

市区共有专业市场82个,年成交额94.71亿元,有15个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超过亿元。

  4.多种所有制并存发展,商贸服务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初步实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绍兴商贸服务业呈现主体多元化、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特别是个私经济在近年中得到了蓬勃发展,2003年全市个私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4.64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6.4%。

  5.新型商贸业态迈出可喜步伐,现代商贸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市区连锁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规模不断扩大,供销超市已拥有门店总数100家,在全国连锁超市排名中名列第57位;连锁经营的范围从百货、副食品开始向餐饮、医药等多个行业延伸。

通过近几年的筹备建设,绍兴已有浙江天波物流有限公司、中国轻纺城国际物流中心和绍兴市国际物流中心有限公司三家物流企业,现代物流开始起步。

会展经济已经成为绍兴市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

据不完全统计,两年内由各级政府或部门主办的会展活动约12次,累计成交额超18亿元。

 

  目前,绍兴的商贸服务业还存在不少问题:

  1.布局不够合理。

由于规划滞后,一方面经营雷同、低档次的商场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新建的各类园区与居住区商业设施建设不配套,难以满足居民的购物及服务需求。

  2.整体层次不高。

现有商贸企业多数结构单一,功能不齐,配套不全;网点品位偏低,小、散、乱状况依然存在;特色不明显,规模实力不强,没有形成既体现大城市商业形象,又符合规划区块定位和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商业层面结构。

如解放路上的几家大型商厦营业面积没有一家超过2万平方米。

  3.现代商贸业发展缓慢。

现有商业服务网点功能单一,传统经营形式网点占多数,作为零售业主流的连锁经营涉及行业不广、规模不大、业态不全、门店不多,至今还没有一家规模较大、设施现代、功能完备的购物中心,缺少具有规模优势与品牌优势的连锁专卖店。

市区物流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离真正的现代物流尚有较大差距。

  4.管理体制有待理顺。

目前,商贸业管理职能尚未完全到位,相关机构、力量配置与商贸业发展要求相比相对薄弱,尚难以对商贸流通业进行专职管理、协调、监督和服务。

同时行业协会、专业协会等行业管理组织也不健全。

  二、发展趋势

  1.实施“发挥多个积极性,建设一个大城市”的战略,为商贸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

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绍兴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2007年绍兴市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600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5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00美元和1000美元左右,第三产业将成为绍兴经济上台阶的主要增长点及第一大产业。

同时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绍兴大城市框架已全面拉开,袍江工业区形成了60平方公里的市政配套区,镜湖新区核心区域整治工程全面展开,柯桥组团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8平方公里,越城区生态产业园一期路网框架基本形成。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推进,既给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和发展环境,也对商贸服务企业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要求商贸服务业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

规划期内,绍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继续以较快速度增长,并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消费品市场容量的进一步扩大,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将日益增强,要求商贸服务业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

  3.旅游业的发展,对商业服务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绍兴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旅游功能上有着较强的优势,2003年全市接待海外游客、国内游客分别为8.68万人次和102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0亿元,随着“江南风情看绍兴、江南文化看绍兴、江南古城看绍兴”品牌战略的实施,绍兴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旅游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境内外来绍游客的大幅度增加,为购物、休闲、娱乐、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商业服务设施建设必须与此相适应。

  4.加入世贸组织后,商贸服务企业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分销业逐步全面开放,国外新型流通组织方式和新型业态会更多、更快地进入国内市场,流通现代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绍兴商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外资企业以其现代化的设施、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给绍兴商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将推动绍兴加快商贸设施建设,提升商贸服务企业品位,优化层次组合,完善业态功能,提高商贸服务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5.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为绍兴商贸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绍兴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区域中心城市,处于杭州湾南岸杭甬城镇聚合轴上的中枢位置,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绍嘉高速)的建成,绍兴的区位优势将越来越明显。

作为长三角南翼的区域中心城市,绍兴必须主动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在长三角市场共享、产业共兴中,实现绍兴商贸服务业量的拓展和质的提升。

 

第二篇 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纲要》的要求,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以满足绍兴大城市建设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挥优势,着力构筑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的商贸服务业发展机制,尽快建成与长江三角洲南翼区域中心城市相匹配的与接轨国际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商贸服务网络体系。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要充分体现为人服务的功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作为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营建舒适的购物环境为目标,符合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与大城市规划纲要相结合原则。

要以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分区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为基础,结合社区划分,立足城市整体发展,适度超前,统筹构建商贸服务业布局。

  3.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

要与绍兴经济发展状况、消费群体分布和购买力水平相适应,避免贪大求多、过分聚集和重复建设;要充分考虑市场环境、现有状况及交通设施条件和周边地区消费水平;既要着眼于长远,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又要从实际出发,合理配置总量、规模、档次和业态,构建现代流通网络体系。

  4.与优化结构相结合原则。

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公平竞争。

充分考虑一定地域内的同业竞争状况,进行合理规划。

网点建设应大中小型、集中与分散、综合型与专业型合理配置。

 

第三篇 发展目标与布局

 

  一、发展目标

  绍兴大城市商贸服务业总的发展目标是,通过资源整合和有序建设,优化商贸服务业的结构与布局,提升商贸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到2010年形成总量平衡、布局合理、业态先进、结构适当、配套完善的商贸服务业体系。

  具体目标是,到2010年,绍兴市区商贸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0亿元;人均占有商业服务网点营业面积1平方米,总面积控制在80万平方米左右;构建1个城市商业主中心、1个城市商业副中心和2个城市商业圈(区域商业中心),建设6条城市商业特色街区;成为全市电子商务的重要汇集地,商贸企业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末水平。

  二、空间布局

  根据绍兴大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布局形态以及商业发展趋势,绍兴大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要逐步形成“一主、一副、两圈”格局。

 

  “一主”:

即规划建设以越城区为核心包括城东、城西在内的城市商业主中心。

 

  “一副”:

即规划建设柯桥商业副中心。

 

  “两圈”:

即规划建设袍江、城南两大城市商业圈。

  1.城市商业主中心。

城市商业主中心是商业高度集聚、经营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范围超区域的商业中心。

其功能特征为:

行业齐全,功能完备,形成购物、餐饮、旅游、休闲、娱乐、金融、商务等有机集聚。

其商业特征为:

网点相对密集,市场最具活力,商业最为繁华,辐射力极强。

它是城市的形象,是城市商业繁荣发达的标志,具有较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以市区解放路为核心的城市商业主中心是历史形成的,它由南北走向的解放路、中兴路和东西走向的鲁迅路、人民路、胜利路等主要商业街交汇而成。

这里是绍兴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区,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作为城市商业主中心,其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精心打造解放路这一绍兴城市商业品牌,继续提高商业集聚程度,推进布局战略调整,不断增强辐射功能,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提升商业设施品位,提高新型业态比重,完善服务功能,向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购物(休闲)中心发展。

  要利用城市商业主中心周边地块,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业。

利用占地近50公顷的原绍钢地块,规划建设将“历史、文化、艺术”与“现代、科技、文明”有机融合的现代商贸型城市CBD区域。

经济开发区北块,要积极“退二进三”,发展商贸服务业。

要依托金时代广场和国际广场,吸引国内外著名商贸龙头企业发展大型服装商场、超市等,做好解放路商贸业的延伸文章。

城西区块要利用家具城和建设中的摩尔城、黄酒城,形成新的商业区域。

镜湖新区要依托北湖风光和湿地风光发展旅游休闲业,依据总体规划合理开发建设商贸区块。

 

  2.城市商业副中心。

商业副中心一般位于交通枢纽地段、旅游以及居民比较集中的地区,对繁华商业主中心客流起分流作用,又兼有辐射和带动周围地区商业发展的功能。

服务人口20万,能基本满足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和商务活动需要。

绍兴大城市商业副中心规划在大城市西部,具体就是指柯桥商贸区。

柯桥商贸区主要分三部分,轻纺城老市场区域要积极进行升级改造,按照建成“国际纺织品贸易中心”的目标,转变商品交易方式、结算方式和物流模式,以“网上轻纺城”为平台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服务;柯北以大型仓储式超市及大型综合性商场为主,在建成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绍兴华联国际商贸城,引进现代流通企业乐客多超市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华联商贸城二期工程华联宾馆和商务区;柯桥老城区以笛扬路商业步行街为基础,辐射周边区块,形成一个以中小型专买店、个体商铺为主的商贸区。

  3.商业圈。

商业圈是商业中度集聚,经营服务功能比较完善的地区商业中心。

其商业网点比较密集,结构合理,业态多样,功能比较齐全,区域辐射优势比较明显。

规划期内,将构建两个商业圈。

  ——袍江商圈。

规划定位为绍兴大城市现代化城市景观的展示区和杭州湾产业带的后方基地,主要发展代表现代商贸业态发展方向的仓储商店、大型综合超市等。

要抓紧做好美国普尔斯马特仓储式会员制超市、香港美安居大型街铺式家居主题购物中心和浙江元通机电公司绍兴国际汽车城等项目的建设,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商贸龙头企业落户开发区。

同时抓紧做好区内商贸规划的制订,鼓励特色化经营和相对集中开发,建设“服装一条街”、“五金一条街”、“休闲一条街”、“汽配一条街”、“家具装饰一条街”、“电器一条街”和“金融一条街”等等。

  ——城南商圈。

以城南新区为区域范围,规划商贸用地150公顷,要依托周边优美的环境和高等院校,积极发展休闲、文化、电子信息等商业,吸引国内外著名商贸龙头企业发展仓储商店、大型综合超市等。

  4.特色商业街区。

特色商业街是各类专卖店、专业店、特色店高度集聚,提供专门商品和专业服务的街区,它是城市商业的缩影和精华,是现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色商业街建设要坚持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与整合提升街区品位相结合,注重特色培育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规划期内,城市商业主中心要重点抓好6条特色商业街区的建设。

  ——府横街商业步行街区。

要积极引进知名度高、信誉度好、质量有保障、品位档次较高的服装品牌,鼓励发展品牌专卖店、专业店、特色店和配套服务需要的餐饮、休闲及停车设施。

  ——县前街文化娱乐特色街区。

依托鲁迅电影城和第一医院地块,发展文化娱乐商业,在县前街、劳动路及周边区域逐步形成文化娱乐特色街区。

  ——东街小商品特色街区。

根据现实情况,进一步明确街区定位,并进行充实、提高。

要根据目标顾客的需求,形成有特色的小商品经营特色街区。

  ——仓桥直街历史文化商业特色街区。

在仓桥直街作为历史街区修缮保护和改造的基础上,以荣获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为契机,以富有特色的越艺馆、戏曲馆、黄酒馆、书画馆等,吸引外地游客,形成以展示绍兴历史文化及工艺品、礼品、旅游商品、古玩商品等为主的历史文化商业特色街区。

  ——书圣故里历史文化特色街区。

由西街、肖山街和蕺山街组成。

以王羲之故宅(戒珠禅寺)为中心,串连题扇桥、蔡元培故居、蔡元培广场和附近的孑民电影院、新华书店等,开发具有明清时期地方特色的小型店铺,形成浓厚的历史文化和购物氛围。

  ——鲁迅路旅游餐饮特色街区。

依托鲁迅故里一、二期保护工程,着力发展以传统特色为主的各种手工艺、土特产商业店铺,同时以咸亨酒店扩建工程为主体,向府河街延伸,建设餐饮特色街,形成一条与景区结合的旅游商业特色街区。

  三、业态结构布局

  1.大型购物中心。

大型购物中心是在一个大型建筑体(群)内,由企业按规划开发、拥有、管理、运营的各类零售业态、服务设施的集合体。

营业面积为10万平方米以上;一般选址在城市商业中心、城郊结合部的交通枢纽交汇点;经营服务辐射半径10公里以上,目标顾客以流动人口为主;内部结构由百货店或大型综合超市为核心,配置各类专卖店、专业店等零售业态和餐饮、娱乐、休闲等设施,功能齐全,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设不低于营业面积40%的停车场。

目前绍兴还没有大型购物中心,根据绍兴大城市发展趋势,可规划建设一座购物中心。

由于其选址一般应具备占地面积大、地价较低和一定的人口集聚度三个条件,可在原绍钢地块规划建设。

  2.百货店。

百货店是在一个较大建筑体内,根据不同商品门类设销售区,以销售日用工业品为主,提供相应服务,能满足对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

营业面积为1万平方米以上;选址在城市商业主中心和副中心;目标顾客以流动顾客为主;门类齐全,以经营穿着商品、家庭用品、化妆品、儿童用品、文化用品为主;设施现代豪华,店堂典雅明快,柜台销售与开架销售相结合;功能比较齐全,设有相应的停车场。

目前绍兴百货店密度已较高,特别是市区解放路一带,但规模档次不高,因此要通过改造,显示特色,错位经营,扩大服务功能,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

 

  3.仓储商店。

仓储商店是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实用品为主,以储销一体化、低价销售、提供有限服务为特征的零售业态。

营业面积2万平方米左右;选址在城郊结合部的交通要道旁;经营服务半径5公里以上,目标顾客以中小零售店、餐饮店、团体购买和流动顾客为主;自有品牌占相当比重,以低价批量销售为主;设施简朴、实用、空间大,设有相当于营业面积的停车场;信息自动化程度高,一般实行会员制管理。

目前绍兴还没有建成的仓储商店,可在袍江、城南等有计划发展。

  4.大型综合超市。

大型综合超市是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实用品为主,满足一次性购全的零售业态。

营业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选址在城郊结合部、交通要道和大型住宅区附近;经营服务辐射半径3公里以上,目标顾客以居民、流动顾客为主;经营大众衣、食、用商品,品种齐全,满足一次性购全要求,注重自有品牌开发;设有不低于营业面积50%的停车场。

目前绍兴大型综合超市布局疏密不均,城市商业主中心要控制发展,袍江、城东、城南、镜湖可有计划发展。

  5.超市。

超市是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蔬菜和日常生活用品为主,满足顾客日常生活必需品需求的零售业态。

营业面积500平方米以上;选址在居住区;经营辐射半径1000米左右,目标顾客以居民为主,一般步行10~15分钟可到达;日营业时间12小时以上。

目前绍兴超市数量发展较快,但连锁企业规模不大,组织化程度不高,因此在规划期内,要积极整合提升,向连锁规模型企业旗下集结,逐步提高生鲜食品经营比重,要在现有超市辐射不到的地区、城市新扩区域、专业园区、居住区、集镇开设一批连锁超市。

  6.专业店。

专业店是以经营某一类商品为主,并配有丰富专业知识的销售人员和提供适当售后服务的零售业态。

营业面积根据商品特点而定;选址在城市商业主中心、副中心、专业街及购物中心、百货店内;商品结构体现专业性、深度性,品种丰富,选择余地大;目标顾客以有目的选择某类商品的流动顾客为主。

目前绍兴专业店行业分布不够广,专业深度不够,布局欠合理,要鼓励发展连锁专业店,扩大专业店的行业范围,增加深度,更好满足消费需求。

  7.专卖店。

专卖店是专门经营或授权经营制造商品品牌或中间商品品牌的零售业态。

营业面积根据商品特点而定;选址在城市商业主中心、副中心、专业街及购物中心、百货店内;目标顾客以中高档消费者和追求时尚的消费者为主;注重品牌信誉,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并提供专业性知识服务。

规划期内,要根据居民消费追求个性化的趋向,鼓励开设以经营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为主的专卖店和发展连锁专卖店。

  8.便利店。

便利店是采取自选销售为主,满足顾客便利需求为目的的零售业态。

营业面积100平方米左右,选址在居住区、交通要道旁、车站码头、加油站、医院、学校、娱乐场所、办公楼等公共活动区,经营服务辐射半径500米左右,目标顾客以居民、单身族为主,以销售食品、小百货为主,有即时消费、小容量、应急性特征,能有效提供多种服务项目。

要逐步将其培育成为开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配送的基点。

规划期内,要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大力鼓励规模型连锁企业开设便利店,加快把传统的杂货店、食品店整合为连锁便利店。

 

第四篇 重点工作与项目

 

  一、坚持对现有商贸服务业的调整改造,在改造中寻求发展

  1.加快骨干商厦的改造升级。

市区的几家商厦如国商大厦、华联商厦、华谊大厦、供销大厦等,应结合商厦周边改造,提高档次品位,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向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购物(休闲)中心发展。

 

  2.提高商品市场的规模水平和档次。

市区主要发展规范化的、专业的、规模大的专业市场,对现有商品交易市场,要从提升商业现代化水平出发,通过整合兼并、迁移、停办等,以解决市场重复建设和改变“低、小、散”的状况。

要办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及集贸市场,做好服务工作,以适应农村农产品交换的需要,对农贸市场要有计划地逐步推进“农改超”、“农加超”。

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办市场,实现市场主体法人化、经营公司化、渠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同时通过拓展省外市场,增强绍兴市场的辐射力。

  3.加快发展与现代城市相适应的社区商贸服务业。

住宅区的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社区商贸服务业的设施布局配套。

社区商业,要以生鲜食品超市为中心,以发展连锁便利店为主进行合理布局,开展交费、购票、送货、家政、邮政等诸多服务项目;要依靠多方力量,引进多元资本,对街头巷尾的低档杂货店、食品店全面整合改造,通过加盟、直营、特许、入股、租赁、重组等方式,发展连锁便利店;要以便民利民为宗旨,适当设置大众餐饮、理发、洗染、维修、缝纫等服务设施;改善购物消费环境,实施“放心早餐”工程,逐步将中心城区马路早点摊退路入室;增添街灯、绿化设施,形成社区商业新风貌。

建设各种养老机构和与社区配套的各类服务中心。

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化或连锁的家政服务公司和机构。

社区服务机构要进行市场化运作,组建各种类型的有限公司,提供家政、餐饮、托老、养老、医疗保健、文娱、维修等服务,积极鼓励个体、私营和社会各方共同兴办的社区服务设施和网络,扩大就业渠道,完善服务功能,提供优质、周到的社区服务。

  二、积极开拓商贸服务业的新兴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实施名牌战略,开发特色产品,着力做好越国古都、名人故居和山水风光文章,重点培育旅游拳头产品。

要打响“江南风情看绍兴、江南文化看绍兴、江南古城看绍兴”的“三看”品牌,重点推进鲁迅故里二期、会稽山旅游度假休闲中心、柯岩风景区、兰亭保护整治、东湖扩建等项目的建设。

适时推出特色旅游项目,重点抓好文化修学游、水乡风情游、名城访古游和市场商务游。

进一步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产业供给规模和综合配套功能,形成以二、三星级为主,四星级为辅,五星级点缀的旅游饭店格局。

建设美食街(城),恢复兰香馆、聚丰园、望江楼、沈永和等绍兴菜点老店,展示绍兴特有的餐饮文化。

结合东湖扩建等建设项目,抓好东湖天地夜公园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夜生活。

依托大禹陵、香炉峰、若耶溪、宛委山等越中胜景,发展融合历史文化、山水风光、现代旅游、民俗风情,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休闲、商务居住和度假娱乐商业。

利用绍兴名人优势,开发一批有纪念意义、有文化品位的地方特色旅游产品。

通过文化资源优化配置,逐步实现以资本为纽带,促进相关行业的互相融合,组建若干个具有规模优势和竞争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培育和发展包括演出、娱乐、音像、电影、书刊、体育、文物和美术市场在内的文化产业。

  2.积极推进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是商贸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绍兴连锁经营发展要通过合资、合作、收购、兼并、加盟、管理输出等形式,进行资源整合,进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