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信息化教育概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018804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 信息化教育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一节 信息化教育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一节 信息化教育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一节 信息化教育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一节 信息化教育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节 信息化教育概述.docx

《第一节 信息化教育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 信息化教育概述.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节 信息化教育概述.docx

第一节信息化教育概述

第一节信息化教育概述

一、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

1.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信息时代的最显著特征

2.知识是信息时代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3.适合变化与创新是信息时代的生命线

4.合作/协作是信息时代的主要生存与发展方式

5.科学范型走向非决定论

二、信息时代教育观念的变革

1.走向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教育价值观。

2.走向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结构的人才观

3.走向以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教育质量评价观。

1.走向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教育价值观。

确立以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发展的观念,改变以往片面强调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在促进人的发展过程中,树立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性发展和国际化。

民主化倡导教育机会均等,面向所有粗腰接受教育的对象;终身化是指教育要走向学习化社会,为每个人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重视学习者学会学习的能力,以应对终身学习的要求;多样化为终身教育及个性化教育提供机会和条件;个性化教育则为不同天赋个性的学习者创造条件,使每个人得到相应的发展;国际化是指全球化的交流和合作,拓展教育空间,实现本土化和全球化教育的交融。

2.走向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结构的人才观

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要求体现在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方面。

(1)从3R素养走向3T素养:

3R素养指读(reading)

写(writing)、算(Arithmetic);信息时代更加强调3T素养,指技术运算(technology)、团队协作(teaming)迁移能力(transference).

(2)掌握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技术(3)具备相应的生存与发展技能

信息时代的基本生存技能

7个基本技能

所包含的技能

批判性思维与行动

问题解决、研究、分析、项目管理等

创新

新知识的创新、“至善至美”的设计方案、讲故事的艺术性等

协作

合作、协商、达成共识、团体构建等

跨文化理解

超民族间的隔阂,跨民族的知识和组织文化

传播

制作信息、有效地使用媒体

计算机素养

有效地使用电子信息和知识工具

生涯与学会自立

处理变化、终身学习和生涯调适

三、信息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

1.创新学习2.自主学习3.个性化学习4.基于技术的学习

四、信息时代师生角色的转变

1.信息时代的教育迫切要求教师角色的变化

(1)做学生的导师

(2)意义建构的促进者

(3)信息咨询者

(4)团队协作者

(5)课程开发者

(6)学术顾问者

(7)研究者

(8)学习者

2.信息时代的学习对传统的学习者的角色提出了转变的要求

(1)主动的学习者

(2)建构的学习者

(3)协作学习者

(4)意图学习者

(5)交流学习者

(6)情景学习者

(7)反思学习者

第二节信息化教育概念

1.信息化教育的定义

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

现代教育思想包括:

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双主体教育观、创新教育观、情商教育观、四大支柱教育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现代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混合学习理论,

现代教育理论:

赞可夫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传播理论: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

①现代媒体技术,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是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②现代媒传技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学教学活动的方法,也就是媒传教学法,是一种智能形态的技术;③教学系统设计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也就是教学设计,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智能形态的技术。

开发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包括教育信息、教育媒体、教育人员、教育环境等。

信息化教育中,需要积极开发、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

而最主要的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资源和现代教学资源。

优化教育过程:

使教育者和学习者,以及教学任务、内容、手段、方法、效果邓,机器相互关系都处在良好的状态,做到整体优化。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知识、信息道德等。

信息能力只要指:

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能力。

信息能力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能力,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是个人寻找职业、融入社会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教育方式:

信息化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新的教育工具、新的教育方法、新的教育传递形态,新的教育组织形式)

2.信息化教育的基本内涵

3.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

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五化三性。

五化:

教育信息显示多媒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信息存储光盘化

教育信息传输网络化教育信息管理智能化

三性:

开放性非线性交互性

二、信息化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1.信息化教育的功能

基本功能是:

优化教育教学,使教育工作力求做到高效能、低消耗,以较小的代价,得到较大的收获。

2.信息化教育的功能:

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规模,促进教育改革

第四节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理论

A.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理论B.自然科学相关科学理论

一、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理论

现代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混合学习理论,

现代教育理论:

赞可夫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传播理论:

作业:

信息化教育的概念、意义、与深化教育改革的关系。

第2章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

1)邓“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教育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基础教育又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它制约着整个教育的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2.1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2.1.2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从2001年起,信息技术课程将逐步成为全国普通中学的一门必修课,列入毕业考试科目,并要求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中把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1)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学教育可以同其他的必修课程相比,是知识、技能结合的基础性学科。

2)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直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除了读、写、算之外,还要有基本的信息能力和素质。

3)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当今世界基础教育中对综合国力影响最突出、最活跃的因素。

4)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能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学信息技术课—计算机+网络技术

§2.2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与目标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也不断明确、合理。

2.2.1国外信息技术课程任务与目标简介

国外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集中体现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中学信息学课程》中,该文件把信息学课程分为3个层次。

三个层次:

中学信息学课程分为普通教育的基本水平课程、普通教育的高级水平课程和职业性教育的高级水平3个层次。

课程的总目标(四)个:

初1)计算机基础知识

高2)信息技术工具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3)信息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模块、算法、设计、评价)

职4)信息学在其他专业领域中应用(模型、信息系统、管理)

2.2.2国内信息技术课程任务与目标简介

《纲要(试行)》(2000.11)给出了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与目标。

课程的核心任务是: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并为终生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课程的总目标:

二个层次(初中五项、高中八项)见书13页。

各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初中阶段: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高中阶段: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

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2.2.3关于信息技术课程任务和目标的进一步讨论

1、任务——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

2、目标——Allen观点:

短期目标、长期目标

3、两个概念——1)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课程

2)“整合”:

课程与课程的整合

4、当前目标:

1)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的区别性应更加分明,减少重叠。

2)在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中,应增加一条“对信息方法的认识和理解”。

3)教学目标的条目不一定多、面面俱到,否则,重点不明确,不易掌握。

4)教学目标的要求应当与课程地位、课时安排相对应。

§2.3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结构

2.3.1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1)课程:

是学校中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内容,是一系列教学科目的集合,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对象和依据。

因此,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

2)类别:

现代课程理论将课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科课程,另一类是活动课程。

特征:

书P15

3)课程设计:

是指课程结构的设计

课程结构:

课程设计的3个层次:

P15

4)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应当包括如下3个方面:

第一,教育目的和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

第二,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为背景,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

第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2.3.2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结构

第一,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基础性学科,应该讲一些基础性的内容

第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知识性与技能性并重的学科。

第三,应该把统一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应该采取“一纲要、多层次、多版本”的方式进行

2.3.3信息技术课程的具体结构

信息技术课程的具体结构,主要表现为各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它们是教学计划的深入和具体体现。

教学大纲:

是根据教学计划规定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和技能的广度与深度,学科的体系和结构,教学的进度和教学方法等的教学指导文件。

大纲的组成:

一般由说明、文本和参考书目、教学仪器及媒体等部分组成。

例如:

本课程的教学大纲

教材:

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资料。

包括:

教科书、教学指导书、自学指导书、实习实验指导书、补充读物、工具书、挂图等。

教科书:

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又是教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要材料。

教材编写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2)思想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基础性原则5)可接受性原则6)系统性原则7)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8)教科书形式的特殊要求

§2.4中学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2.4.1中学信息课程与教材的演变历程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1-1986)。

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开了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原苏联学者伊尔肖夫在会上提出了“计算机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的观点。

(BASIC)

第二个阶段(1986-1991)。

1985年在美国费吉尼亚召开的第四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工具论”观点。

(DOS、WS、Dbase)

第三个阶段(1991-1997)。

首次提出了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的观点。

(旧三件)

第四个阶段(1997-2000)。

增加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如WINDOWS、网络通信、多媒体、常用工具软件等。

(新三件)

第五个阶段(2001-)。

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

(三个层次)

2.4.2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第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主导思想进行课程设计。

第二,要建立起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第三,处理好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关系。

第四,在课程体系中除逐步增加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内容外,还应逐步增加计算机辅助学习(CAL)的内容,培养学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其它学科学习的能力

第五,要发挥社会的辅助教育作用。

第六,建立全面的课程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既有对学生的学和发展的评价,也有对教师教的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要科学,可操作性强。

评价方法要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相结合。

作业:

分析说明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模块的设计有缺点。

3.1.2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分类与方法

1.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

⑴学习内容的规定性⑵学习活动的程序性

⑶学习过程的受控性⑷学生的学习以系统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2.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分类

加涅对学习的等级分类

⑴信号学习⑵刺激——反应学习⑶连锁学习⑷词语联想学习

⑸辨别学习⑹概念学习⑺法则学习⑻解决问题习

2)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

3)建构主义对学习的等级分类

建构主义的认知灵活性理论认为,在我们周围,有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和答案都是正确的,可以直接套用计算法则或公式就可以了,这可以叫做结构良好领域(well-structureddomains)的问题。

但是,现实生活里的许多实际问题却常常没有这样的规则和确定性,不能简单套用原来的解决方法,而需要面对新问题,在原来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分析,这就是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

根据以上观点,斯皮罗等人(Spiroetal.,1995)按照学习达到的深度不同,把学习分为两种:

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

初级学习是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只要求学生知道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事实,在测验中只要求他们将所学的东西按原样再现出来(如背诵、填空、简单的练习题等),这里所涉及的主要是结构良好领域的问题。

而高级学习则与此不同,它要求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联系,并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因而大量涉及到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

4)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学习类型

3.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方法

1)模仿式学习2)尝试性学习3)探究式学习4)研究性学习5)协作(合作)学习

§3.2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中的心理分析

3.2.1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中的感知

感觉:

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

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外部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

感觉和知觉是不可分开的,所以通常将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

感知的一些规律:

强度律、差异律、对比律、活动律、协同律理解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的一个中心环节。

理解是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把新学习的内容同化于已有的认知结构,或者改组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把新学习的内容包括进去,逐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3.2.2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中的理解

要引起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两个条件:

一是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二是有新的要求。

3.2.3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中的记忆

信息技术学习中的记忆是学生对感知过的或思考过的信息技术知识在头脑中的反映。

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新知识输入原信息技术认知结构以后,新知识和原信息技术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相互作用,建立联系,原信息技术认知结构得到充实和扩大,形成新的信息技术认知结构。

信息技术学习中的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3个基本阶段。

识记阶段:

是识别和记住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通常是一个反复感知和理解的过程。

保持阶段:

就是将已经识记的知识在头脑中保存和巩固下来,保持新知识与原信息技术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保持所获得的意义。

再认和再现阶段:

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将保存下来的知识和经验恢复起来的过程。

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是彼此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

识记是保持的前提,保持是巩固识记成果的重要手段;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再现的必要条件。

识记的效果如何,保持得怎样,主要表现在再认和再现上,而再认和再现又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明证,同时还能加强识记和保持。

记忆从形式上来分,可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

机械记忆就是学生只能按照概念、法则、数据、例子等所表现的形式进行记忆。

理解记忆主要依靠理解知识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来进行记忆,它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使新知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并把新学习的知识纳入相应的知识系统之中,成为其有机的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中的原理、算法、法则等都是阐明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大部分主要依赖理解记忆。

提高记忆效率,发展记忆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明确记忆的目的和任务。

⑵及时增强新记忆的清晰性,及时安排练习和复习。

⑶掌握记忆的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①理解记忆法②系统记忆法③形象记忆法④概括记忆法

学习之间的影响,有时是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有时是后面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我们把前者称为学习的顺向迁移,把后者称为学习的逆向迁移。

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中的迁移可分作如下几类:

(1)知识、技能的迁移

(2)思维方法的迁移(3)学习方法的迁移(4)学习态度的迁移

§3.3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思维

所谓思维,是指客观世界中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关系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过程。

思维是人类在感性直观的基础上凭借已有的知识为中介,进行推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通过分析综合而在人的头脑中对客观现实全面、本质的反映。

不过,思维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直接的反映,而是概括地、间接地反映现实。

这种反映,不是把握个别事物或其个别特征,而是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

概括性和间接性是思维的两个基本特性。

3.3.1思维的品质

个体思维活动特殊性的外部表现称之为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差异实质上表现为人的能力的差异。

思维的品质一般包括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概括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逻辑性和合理性等。

分析:

1)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

2)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路开阔,善于全面地考虑问题。

表现为在思考问题时,能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看问题,着眼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照顾到问题各方面的条件。

3)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摆脱旧的思维序列的束缚影响,机动灵活地从一种思维过程转向另一种思维过程。

它主要表为具有超脱出习惯处理方法界限的能力。

4)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中的减缩性和快速性,善于当机立断,及时正确地解决问题。

5)思维的逻辑性,是指在思考问题时善于严格遵循逻辑规律与法则。

6)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善于独立思考、善于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人云亦云,不盲从他人。

3.3.2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

按照思维过程是否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为标准,可以将思维分为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

分析思维就是逻辑思维,它主要是以逻辑(形式逻辑或辩证逻辑)规则按部就班地对事物进行认识,对其过程主体有清晰的意识。

分析思维的特点是其每个具体步骤均表达得很清晰,思考者可以把这些步骤向他人叙述。

进行这种思维时,思考者往往相对地完全意识到其思维的内容和思维的过程。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的约束,对于事物的一种迅速的识别,敏锐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也就是直接领悟的思维或认知。

3.3.3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

集中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向集中于同一方向,即从同一方向进行思考。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向发散于不同的方面,即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思考。

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等特点。

直觉思维具有这样一些特性:

直接性。

2.必然性。

3.直觉思维的产生过程具有难以表达即不可解释的特性。

第4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

4.1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教师教的方法(教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法),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方面,教师的教法必然要通过学生的学法来体现;另一方面,学生的学法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尽管有时是以辅助教学或自学的形式进行的,但它都是在教师指导下或教师影响下的学习活动

一、教学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1.教学活动具有双边性

2.教与学的方法相互联系和作用

3.教学方法的实质是一种运动着的具有某种规定性的活动模式

(1)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有着内在的联系但又有着必然的区别。

教学方法离不开教学工具和手段,是对教学工具和手段的有效利用,但不能把教学方法等同于教学手段。

(2)教学方法是可变的系列活动,不能看成是固定的方式或动作。

二、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一定的教学工具和手段、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发展性和可补偿性。

4.1.2教学方法的分类

按照产生的时问可分为传统教学法(如讲授法、谈话法等)和新教学法(或称现代教学法,如发现法、程序法等);按照教学指导思想的不同可分为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从教学内容的逻辑安排可分为归纳法(从特殊到一般)和演绎法(从一般到特殊);以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可分为语言的方法(讲授、谈话、讨论)、直观的方法(演绎、参观、观察)和实践的方法(练习、实验、实习);按学生认知活动的基本形式可分为接受(复现)型、自学型和探究型等。

现代教学论对上述分法进行了归纳,将教学方法分为两大类。

一类叫做综合教学方法,它包括发现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机器教学法、模型教学法等;另一类叫做基本教学法,主要有讲授法、上机实习法、演示法、练习法、自学指导法、谈话法、讨论法、程序教学法等.

4.1.3现代教学方法的特征

由于计算机科学是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学科,而且工具性特别明显。

因此,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应多采用适合特点的教学方法,更应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现代教学方法应具备以下特征。

1.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

2.实现信息的多向传递

3.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4.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情绪生活)的培养和调节

5.注意因材施教,促进发展

6.对传统教学法适当保留并加以改造

4.2信息技术课的常用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是指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