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成图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8793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成图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数字成图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数字成图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数字成图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数字成图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成图实习报告.docx

《数字成图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成图实习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字成图实习报告.docx

数字成图实习报告

 

目录

一、序言------------------------------------------------------------------------3

二、测区概况------------------------------------------------------------------4

三、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4

四、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5

五、控制网概算---------------------------------------------------------------6

六、实习成果表---------------------------------------------------------------8

七、数字测图总结-----------------------------------------------------------10

八、实习中发生,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10

九、实习收获,体会及建议-----------------------------------------------11

十、附录-----------------------------------------------------------------------13

 

一、序言

1实习名称:

数字测图综合实习

2、实习目的:

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如果我们在实际当中不能灵活运用,那就等于没有学。

实习就是将我们在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战中。

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数字测图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吻雨的能力,从而对数字测图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的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⑵.对学生进行工程测量野外作业的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通过学习,熟悉并掌握等级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⑶.对野外观测成果的整理、检查和计算。

掌握用测量内业处理工程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⑷.通过完成数字测图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学生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和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品质和职业道德,达到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目的。

3、实习时间:

2011年11月21日至12月2日

4、实习地点:

湖南城市学院新校区

5、实习任务:

⑴编写控制点的点之记;

⑵水平角和水平距离的观测、记录和验算;

⑶三维导线外业观测成果的验算,取得合格的外业成果;

⑷三维导线控制网的概算和平差计算;

⑸碎步测图和地形图的绘制、编辑、拼接。

6、实习范围:

湖南城市学院新校区东北角出及其周边部分道路。

7、组织情况:

组长:

赵文瑞

组员:

张凡、郭永利、李超、李云浩

二、测区概况

1.测区地理位置:

我们的测区位于湖南省益阳市湖南城市学院新校区东北角处。

北到学府,西到校体育馆,东至银城南路,南到一教。

2.测区气候特点:

测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

全年多东南风和西北风两个风向。

现在正值冬季,气温偏低,寒冷干燥,多以西北风为主。

3.交通条件:

北接学府路,东临银城南路,西边就是春城大道,交通异常便利

4.测区已有测绘成果及资料利用情况:

本测区有班级首级控制点O1和O2并已知坐标,本组将O1作为定向点B,O2作为已知点A,通过测量计算得出了本组的控制点坐标。

三、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

1.布设方案及控制网略图:

通过选点构成一个闭合环,平均边长为95米。

各边长比例接近1:

1。

班级首级导线点A2为已知点,A1为定向点。

2.选点埋石情况:

我们组一共选取了个4控制点,各控制点之间通视效果良好,而且测线没有障碍物阻挡,选取的控制点都在较坚固的水泥地上面,并都用钢钉在地面做好点位标记。

3.施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使用全站仪进行水平角观测,水平角观测方法应该盘左盘右观测,盘左盘右误差不能超过限差规定。

需进行两个测回取平均值。

用全站仪测边长,我们采用往返各测一次,取最后平均值为最后结果。

(详细规定请参考《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4.观测成果质量分析:

通过简略图了解到导线点的分布和密度都符合要求。

观测方法及精度都在要求范围之内,内业算方法及其精度要求都符合规定,观测成果质量符合要求。

四、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

1.布设方案及控制网略图:

通过选点构成一个闭合环,平均边长为95米。

各边长比例接近1:

1.A为已知点,B为定向点,AB高差为-2.329米。

高程方向为A-A1-A2-A3-A

B

A1

A

 

A3A2

2.选点埋石情况:

通过细心的踩点,我们一共选取了4个控制点(包括已知点),各控制点之间通视效果良好,而且测线没有障碍物阻挡。

选取的控制点都在较坚固的水泥地上面,并用钢钉在地面做好点位标记。

3.施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我们采用的是三角高程测量,用皮尺量取仪器高,利用三角高程计算公式对控制点进行往返两测回的测量。

高程导线边的测定不应低于2级要求。

4.观测成果质量分析:

点的分布及密度符合要求,高程闭合差,导线边互差都在精度范围内,内业计算也在误差容许范围内,成果质量符合要求。

五、控制网概算、六实习成果表

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如下列图表所示:

 

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记录表

班级1002601组号04仪器编号成像

日期:

2011年12月2日时间:

自11月21日至

测站

测回数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2C=左-(右±180°)

角度

一测回角度值

两测回平均值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

°′″

°′″

°′″

°′″

°′″

1

1

A

°′″

179°59′45″

°′15″

85°19′58″

85°19′59″

85°19′58″

85°19′58″

A

85°19′58″

265°19′43″

°′15″

2

A

°′″

179°59′45″

°′15″

85°19′57″

85°19′57″

85°19′57″

A

85°19′57″

265°19′42″

°′15″

2

1

1

°′″

179°59′54″

°′6″

94°59′59″

94°59′54″

94°59′57″

94°59′57″

1

94°59′59″

274°59′48″

°′11″

2

1

°′″

179°59′53″

°′7″

94°59′56″

94°59′55″

94°59′56″

1

94°59′56″

274°59′44″

°′12″

3

1

2

°′″

179°59′54″

°′6″

80°29′12″

80°29′27″

80°29′20″

80°29′20″

2

80°29′12″

260°29′21″

°′9″

2

2

°′″

179°59′55″

°′5″

80°29′14″

80°29′24″

80°29′19″

2

80°29′14″

260°29′29″

°′15″

4

1

3

°′″

179°59′46″

°′6″

99°10′03″

99°10′09″

99°10′06″

99°10′06″

3

99°10′03″

279°09′55″

°′8″

2

3

°′″

179°59′53″

°′7″

99°10′09″

99°10′04″

99°10′05″

3

99°10′09″

279°09′57″

°′12″

 

七、数字测图总结

 

(1)草图绘制方面:

我觉得每张草图纸应含日期、测站、后视、测量员、绘图员信息,迁站时尽量换张草图纸,如果不方便也要记录下哪些点隶属于哪些测站。

我觉得我们这次实习过程中草图的质量不够高,主要是草图画得太小,室内成图时不方便阅读,有些地方只有画图本人才辨得清楚是怎么连接的。

我觉得好的草图不仅要画图本人

能看清楚,更重要的是其他人看了草图也能很快在室内连线成图。

因此,高质量的草图也是提高室内成图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2)后视点计算坐标与已知坐标的核对方面:

   如果两者相差较大,则说明测站后视数据有误或者是测站后视点点位有错误。

因此对于后视点的核对也是很重要的一步,以免定向错误造成不必要的返工。

(3)核对点名方面:

   观测员与绘图员之间要不时的检查核对点号,点号不对应时就可以有效的将错误控制在最近时间间隔内,以便及时更正,方便室内成图。

(4)盘左盘右的问题方面:

盘左定向后,碎部点的测量依然要由盘左来完成,不能转到盘右来观测.

(5)跑尺方面:

跑尺员应当熟悉<<城市测量规范中>>的相关要求,正确的取舍测量内容。

比如,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临时性房屋可以舍去,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0.4mm,简单房屋小于0.6mm时可以用直线连接,校园内道路应将车行道、人行道按实际位置测绘,电线杆位置应实测,地下管线检修井、消防栓均应测绘表示等等.

(6)皮尺的利用方面:

对于不能通过全站仪直接测量坐标的某些特征点(通常是房角凹进去的点以及被遮挡住的点),可以灵活的运用皮尺,延长量边,垂直量边,距离交会,记录下丈量的距离,室内成图时照样可以通过软件把这些点展绘上去。

八、实习中发生,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1)贯穿这次实习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

软件成的图一部分与实地图的相对位置不一致,多半是要旋转180度才与实地图恰好吻合,与其他组交流时注了一下后视定向。

调用后视点坐标后,观测时采用的是坐标模式,结果测得的坐标与已知坐标相差好几十米,但我又确实瞄准了后视棱镜的中心。

于是又重复了一次操作,从测站点输入到后视点输入,再进行坐标观测,奇迹般地发现坐标与已知值相差甚少。

我都不太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同样地操作却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我想:

只有一个可能的解释,那就是全站仪里面的程序可能存在一些Bug,就像我们编的某些程序一样,虽然可以通畅的编译通过,但最后返回的值却有点莫名其妙,有时甚至差了很远很远。

就像某些二级考试评分系统一样,改错后正确答案是“AA”,评分系统可能就要判你错了。

一样的道理,有时虽然是正确的操作,但可能是顺序的问题,也会激发全站仪里面程序的Bug,导致产生错误的值来。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猜想而已,因为我再找不出其他的原因来。

当然,经常进行后视点的核对就可以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后视点的核对是最基本的,也是必须的。

(2)本人还找到一个间接检查后视定向的方法

开测之前,找一固定目标(如楼角),记下水平角读数,分若干时间段重新瞄准该目标,核对水平角值与记录值的差是否可以忽略,相差太远则说明前段数据有误,应当记录下来,必要时要重测,之后需重新定向后才可继续观测。

对于在某测站观测大量碎部点时,此方法来的比较实际,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大片返工。

也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最初的解释是盘左定向之后可能转到了盘右去观测,如果仅是一次两次出现这样的问题盘左盘右的解释还过得去,但是有好几个组都出现了这个问题那就不是盘左盘右的问题了,而且个人觉得用盘左调焦很方便为什么会突然转到盘右去操作呢。

所以只可能是其他的原因。

我们组有过返工的经历,我试图从测量的数据中找出原因,但无功而返。

最后基本上找出了原因:

是后视定向的问题。

一开始我们组定向的时候并没有对后视点的坐标进行核对,因此定向的时候观测的模式是角度,这样当然检查不出出错的原因在哪里了。

九、实习收获,体会及建议

通过测量实习,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测量学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习工程测量这一门课程的过程中,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在于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

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

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

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

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

作为建筑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

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实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为了尽快尽质的完成任务,我们每一天都在加班的努力,尽管很累,很辛苦,可我们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同时我们也在实习中感觉到了充实,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

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

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

这样更好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在仪器精度有限的前提下通过机械回转等方法消除误差。

(2)提高自身的工程测量水平,掌握正确的方法,规范操作。

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

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校正数值等来减少误差。

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其原理掌握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

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及精确度。

通过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对中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学到且做到的东西,但在实习过程中,我做到了,虽说并不完美,在曲折失败中还是取得了成功。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以及处理各种情况的能力。

一周多以来,我们都坚守在自己的“阵地”,观测、记录、计算、描点.....我们分工合作,力求更好地完成任务。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也有遇到了很多问题,疑难以及困难。

通过老师的提点以及我们的认真地对待还是很好的克服了。

非常感谢这一次实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团结合作完成一项项目的机会,我从中受益颇多。

在实习过程中,也发现实习的普及非常重要。

我国政府为推进经济建设而进行的多年的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大成就。

人们的观念、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在经济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上还有一些不足。

我们的活动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深入实际,真真正正的让人们了解含义。

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确立人们对经济发展的信仰,确立经济发展神圣地位,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才有希望。

 

十、附录

参考文献

《1:

5001:

10001:

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2005

《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6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1001-2005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1-2005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19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