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8407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docx

《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docx

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

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如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为毛细血管壁、2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B.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等存在于细胞外液中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可以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合成

D.抗原与抗体反应存在于内环境中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物质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细胞动物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

C.保持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物质交换的必要条件

D.多细胞动物都必须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4.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暴露其屈腿反射的反射弧(如下图),图中的1、2、3表示神经元,a、b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外表面的电位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神经元1属于传入神经元

B.在静息时,钾离子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C.刺激3的神经纤维可引起后肢屈腿,属于反射活动

D.刺激3的神经纤维可观察到后肢屈腿而a无电位变化

 

5.如图所示神经元N只接受来自两个独立神经末梢a和c释放的递质的作用,神经末梢b通过突触与神经末梢a相连。

下列有关叙述最可能成立的(  )

A.若a、c不释放递质,则N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B.若a释放递质,则N内会检测到a释放的神经递质

C.若c释放递质,则b处可记录到膜内外电位的反转

D.若a、c同时释放递质,N的膜电位会变为外负内正

6.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可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促进b合成和分泌某激素

B.b与a的某种分泌物在某些生理效应上可表现为协同作用

C.c不仅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而且有分泌功能

D.b分泌的激素过多可促进a、b分泌相应的激素

7.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和激素都是在特定细胞的核糖体中合成的

B.某些激素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实现的

C.两者都是细胞的结构组成成分,都不能提供能量

D.一种酶只催化一种物质的反应,一种激素只作用于一种细胞

8.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下降。

这一调节属于(  )

A.神经调节,正反馈调节B.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

C.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D.体液调节,正反馈调节

9.研究发现,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  )

A.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

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C.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

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10.疟原虫入侵红细胞引起人患疟疾,同时人体也能够产生抵抗疟原虫感染的免疫力。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入侵人体后会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B.确定疟原虫的抗原结构有助于疫苗的研制

C.抵抗疟疾只需特异性免疫而不需非特异性免疫

D.淋巴因子能够增强抵抗疟原虫的免疫功能

1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一杀死部分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免疫活性物质均由免疫细胞合成并释放

12.下列有关人和高等动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

B.盐酸进入小肠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属于体液调节

C.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时,只有反馈抑制下丘脑活动才能使激素含量恢复正常

D.寒冷环境中,神经调节和激素共同发挥作用,动员几乎所有细胞共同抵御寒冷

13.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14.如图为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③和⑥都有分泌功能,物质I不能直接消灭靶细胞内的抗原

B.A细胞能识别抗原,且仅参与特异性免疫

C.某小鼠⑦先天性发育不良,则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完全丧失

D.图示细胞⑤只能来自细胞②或细胞③

15.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JamesP.Allison和TasukuHonjo,两人因在抑制消极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中发现了新癌症疗法而获奖。

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了PD1基因的功能,并提出了新的癌症疗法。

图示为活化的T细胞表面含有PD1蛋白,与癌细胞表面PD1的配体(PDL1)结合,使得T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恶性肿瘤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杀。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D1基因主要在活化的T细胞和B细胞中表达,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PD1基因的功能是抑制细胞的激活,T细胞或B细胞的过度激活会引起免疫缺陷病

C.PD1蛋白与PDL1结合,使得T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D.使用抑制剂阻断PD1蛋白和PDL1的结合,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不定向选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共15分)

16.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

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DNA聚合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D.细胞内外液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17.下图是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可表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

B.图二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

C.图三可表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肌肉细胞

D.三种方式中,图二所示调节方式的调节速度最快

18.下列对动物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激素调控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

B.激素调控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

C.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来协调的

D.激素调控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

19.低体温患者的体温会下降到35度以下,严重的低体温患者常有意识障碍,剧烈颤抖、心动过缓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体温下降是患者产热总量明显低于散热总量的直接结果

B.可通过隔离保温、吸入暖的氧气等对低体温患者进行抢救

C.低体温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多

D.低体温患者是由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导致

20.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导致

A.体温调节能力下降B.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

C.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D.影响渴觉的形成

三、非选择题

21.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的局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1分,共11分)

(1)内环境主要由图中_____(填标号)组成。

CO2浓度最高的内环境成分是____(填标号)。

(2)若花粉等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会使图中________(填标号)的通透性增大,_________(填标号)增多导致水肿。

(3)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②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________(填标号),神经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

(4)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将三者的关系表达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

(3分)一般情况下,④与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

(5)④中存在_____________,它们对于维持pH值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22.如图1反映人体内的部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字母代表相关激素;如图2是神经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神经元的结构,序号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或结构。

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3分):

(1)如图1中的B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该激素对不同靶细胞的调节作用有差异,请你推测其中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2分)如图1中如胰岛释放的D能促进人体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则D指的是___________。

(2)不同激素如图1中A、B、C作用的靶细胞存在差异,但激素在人体内的运输具有________________(填“定向性”或“不定向性”)。

(3)如图1中下丘脑中的神经细胞接受大脑皮层传来的神经冲动,分泌______激素,促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糖类代谢增强。

由此可见,该过程为_______调节。

(4)如图2中,兴奋在⑤处的信号转换方式为_______。

在反射活动中,兴奋在⑤处的传递具有_______(填“单向性”或“双向性”)。

(5)神经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的优势,体液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的优势,体温调节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23.辣木的根、茎、叶、种子等含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成分,具有调节血糖的功能。

为了探究辣木降血糖的机制,某科研小组将Ⅱ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分为实验组(口服辣木叶水提取物)、空白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和阳性对照组(口服降糖药物,该药物能刺激胰岛合成分泌胰岛素),并检测相关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3分,共12分)

(1)研究发现:

实验组血糖含量下降值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但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胰岛素含量并没有明显差别,实验组胰岛素含量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

(2)小肠双糖酶(包括乳糖酶、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是小肠肠腔中的一类消化酶,能将肠道内双糖分解为单糖(如葡萄糖),从而引起血糖的升高。

该科研小组进一步研究发现:

实验组小肠双糖酶的活性比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都低,这一结果说明____________。

(3)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研究发现,胰岛素能使靶细胞的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这种变化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

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该调节机制称作_______________。

24.如图是a-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1分,共7分)

(1)图中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编号).

(3)倘若a-银环蛇毒是再次侵入机体引发机体发生免疫反应,则a-银环蛇毒可刺激图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细胞使其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并最终产生大量抗体.

(4)人体唾液中有溶菌酶能够杀死细菌,这属于第______道防线.

(5)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 ,其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作用。

25.图1表示人体内部分调节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2分,共12分)

(1)若抗体1攻击细胞b可导致血糖居高不下,则图1中A指的是__________,②所示的生理反应除图示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l中甲、乙、丙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内环境中激素D的含量相对稳定,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有关。

(4)已知激素D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作用,而药物M(只能用于注射)对激素D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药物M的作用,利用大小和生理状态相同的蝌蚪进行相关实验,记录结果如图2所示。

若甲组为空白对照组,则乙组和丙组的处理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

(4分)

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A3.D4.C5.A6.D7.B8.B9.C10.C

11.D12.D13.C15.B

二、多选题

16.AD17.BD18.AB19.AB20.ABCD

三、非选择题

21.①④⑥⑥⑤⑥①⑥⑥

④中蛋白质含量比⑥中的高缓冲物质

22.甲状腺激素不同靶细胞上的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有差别胰岛素不定向性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神经—体液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单向性快速准确持续时间长作用范围广

23.辣木叶能降血糖,但不是通过刺激机体合成分泌胰岛素来产生降血糖作用辣木叶可通过抑制小肠双糖酶的活性而降低肠道单糖(葡萄糖)的产生,使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单糖(葡萄糖)减少,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促进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降低血糖浓度(负)反馈调节

24.吞噬细胞淋巴因子②③④④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同

25.胰高血糖素促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以及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胰岛、垂体、甲状腺分级(或分级调节和负反馈)乙组和丙组先注射等量激素D(或喂养等量含激素D的饲料),适宜时间后丙组再注射适量的药物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