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本发展规划学年度行动计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7844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部分 本发展规划学年度行动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五部分 本发展规划学年度行动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五部分 本发展规划学年度行动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五部分 本发展规划学年度行动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五部分 本发展规划学年度行动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部分 本发展规划学年度行动计划.docx

《第五部分 本发展规划学年度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部分 本发展规划学年度行动计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部分 本发展规划学年度行动计划.docx

第五部分本发展规划学年度行动计划

第五部分校本发展规划学年度行动计划

(2017~2018学年度)

发展项目:

课程建设

三年总体目标: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载体,是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体现。

根据“调结构、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以课程改革为载体,坚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特色项目培育的原则,优化和深化国家课程,构建比较完备的无锡市南湖中学校本课程体系。

学年达成目标: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搞好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创新,特别是校本课程的规划研究,在专家的指导和学校骨干教师的参与下,尝试逐步形成一套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方案。

优化国家课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

学校积极践行“三单目标导学”,加强备课组活动的科学管理;规范教研组公开课活动,加强教学研究,完善“三单目标导学”的实施。

要解决的问题:

1、规范国家课程设置,加强备课组活动的科学管理;规范教研组公开课活动,加强教学研究,完善“三单目标导学”的实施。

2、要紧紧抓住教学目标这一牛鼻子,循序渐进地推进“三单目标导学”。

3、开发多层次、多类型的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以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负责人

朱敏花

完成时间

2018.6

行动路径

成功标准

负责人

监测人

完成/评估时间

①加强国家课程规范实施

各学科组、备课组有详细的计划、目标

朱敏花

胡忠民

2018.6

②深化国家课程要求在课堂中的落实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叙写规范;三单目标导引教学的有效开展;基于教学目标的评价有效设计。

朱敏花

胡忠民

2018.6

③继续完善校本课程

开展丰富社团活动,并且有计划、有成效。

朱敏花

胡忠民

2018.6

 

发展项目:

队伍发展

三年总体目标:

通过学习,全方位、多角度引领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立足科研,实现教师由“实践型”向“研究型”转变;加强培训,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梯队,从而迅速把南湖中学年轻的教师队伍打造成一支又红又专、能胜任南湖中学发展的教师队伍。

学年达成目标:

1、通过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树立教师敢于承担、甘于吃苦的精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指导青年班主任早日成才。

2、以省课题“初中校素养目标导学的学科教学变革行动研究”为抓手,积极展开课题研究,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多措并举,加强以规划引领学科组建设,切实提升教师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人力基础。

要解决的问题:

1、一些年轻教师畏难怕烦,安于清闲,班级管理经验不足,不愿承担班主任工作。

2、当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陷入了“过度刷题”的漩涡,这与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违背,学科教师教学理念、方向需进一步端正。

3、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平,教学骨干尤其是考试学科骨干教师数量不足,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负责人

袁锦明

完成时间

2018.7

行动路径

成功标准

负责人

监测人

完成/评估时间

①以活动为抓手,多途径、多样化提升青年班主任业务能力。

组织读书交流和育人心得分享会各一次;外出观摩每学年至少一次;班队课观摩或评比每学期一次;每人一篇教育案例或论文。

华筱懿

何正胤

2018.7

②务实推进“初中校素养目标导学的学科教学变革行动研究”,强化过程管理,课题研究真实、有效开展。

完成课题开题工作;构建课题研究“项目链”、“环节链”和“管理链”;深入推进学科教学变革行动,积累、形成“三单目标导学“的典型课例。

何明明

袁锦明

2018.7

③规划引领学科组建设,开展聚焦教学难题,介入教学现场的研训,在思辨中促进教师成长。

每个教研组、每位教师都能制定出适切的规划,并汇编成册;专家引领,邀请专家讲座不少于6次,教师100%参与培训学习;实践改进,学科组围绕教学难题,每3周开展一次主题研讨;2-3名青年教师在比赛中斩获殊荣,争取有1-2名教师成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

何明明

胡忠民

2018.7

 

发展项目:

学生发展

三年总体目标

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初步养成,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懂礼貌、能担当的适应无锡城市发展的阳光少年。

学年达成目标:

1、通过“自主控制”育能和“自主修身”立德,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形成健全人格。

2、通过“自主健体”强身,强化跑操训练、活动课管理,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使学生养成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3、通过“自主扬长”致远,凭借读书节、体育节、校园科技文化节等,积极为学生搭建自主扬长平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张扬学生的个性。

要解决的问题:

1、学生中大多数都是新市民子女,自我教育能力不强,行为规范有待提高。

2、学生普遍健体意识薄弱,体质比较弱,未养成参加体育健身的习惯。

3、学生学习生活比较单调,兴趣爱好未得到广泛发展,需提高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幸福感。

负责人

胡忠民

完成时间

2017.7

行动路径

成功标准

负责人

监测人

完成/评估时间

1“自主控制”育能,形成自主管理能力。

设立班级幸福岗位,强化自治。

建立班级值周制度,强化自律。

创立学校六星班级,强化内驱。

华筱懿

韩刘学

何正胤

2018.7

2“自主修身”立德,养成自主行为习惯

修行:

让学生达成优良的行为习惯

修心:

让学生形成优异的自信动力

修品:

让学生养成优秀的品质情操

华筱懿

韩刘学

何正胤

2018.7

3“自主健体”强身,练成自主运动本领

组建选择多样的体育社团,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棒球、健美操等。

推行阳光体育运动,强化学生的健体意识。

进行魅力跑操,做到队伍整齐,口号响亮。

华筱懿

韩刘学

何正胤

2018.7

④“自主扬长”致远,达成自主个性品格

举办班主任节、读书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体育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彰显自我。

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成长。

华筱懿

韩刘学

何正胤

2018.7

 

发展项目:

教学改革

三年总体目标:

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初步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三单目标导学”课堂教学范式;规范管理、强化督查,以规划引领学科组建设;搭建舞台、鼓励创新,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学年达成目标:

(一)以叙写教学目标为抓手,完善三单目标导学案,提高教学实效性

1.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利用集体备课对教学目标进行叙写,力求学生学习目标的适度性、全面性、差异性和可操作性。

2.对教学活动的安排,充分体现以目标导引教学过程,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与教学手段的选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变革学生学习方式。

(二)以规划引领学科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教研组制定完善《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以及《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以此为抓手引领学科组发展及教师个人成长。

2、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成熟型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开展青蓝结对工程,加强对新手型教师教学常规的指导。

要解决的问题:

1、“三单目标导学”中对目标的叙写不到位,目标的设定脱离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脱离教学目标。

2、学科组建设缺乏引领,没有规划,教师发展缺乏目标与规划。

负责人

胡忠民

完成时间

2018.7

行动路径

成功标准

负责人

监测人

完成/评估时间

①提高思想认识

聘请至少4位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

曹丹玥

胡忠民

2018.7

②以备课组为单位,深入组织学习课程标准,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目标叙写

每位教师能叙写出符合要求的教学目标,并设计完善的三单目标导学案。

曹丹玥

胡忠民

2018.7

③制定并完善《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每个教研组、每位教师都能制定出适切的规划,并汇编成册。

曹丹玥

胡忠民

2018.7

加强学科组建设,规范教研组活动与备课组活动。

备课组每周进行集体备课,叙写教学目标并完善导学案设计;教研组每3周进行一次以“三单目标导学”为主题的同课异构活动。

曹丹玥

胡忠民

 

2018.7

 

发展项目:

数智校园

三年总体目标

1、全校确立“00后是天生网络数字人”的理念。

2、强化外来孩子网络数字学习能力。

3、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的配、管、用、研,逐步实施教学管理网络化。

4、积极创建好学校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5、各项信息化教学研究项目推进。

微格教室常态使用。

学年达成目标:

1、每学期每位老师在微格教室至少完成一节录像课,进行有效的资源归档,实现资源共享。

2、利用学校微信平台和LED屏加大校园文化的宣传以及与社区、家庭的联系。

3、积极利用多种平台开展教师教育技能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能力。

要解决的问题:

1、教师教学视频没有进行有效整理归档,未能发挥更好的辐射作用。

2、学校对外宣传力度不够,要逐步让社会、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及成果。

3、全校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

负责人

陆俊磊

完成时间

2018.6

行动路径

成功标准

负责人

监测人

完成/评估时间

1、利用微格教室切实开展教学课例录播工作。

每位教师每学期完成一节录播课例。

初步完成视频资料库的构建。

陆俊磊

曹丹玥

胡忠民

2018.6

2、依托微信平台进一步加大学校对外宣传,做好与社区、家庭的联系与沟通。

学校微信平台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微信发布常态化。

何明明

陆俊磊

袁锦明

2018.6

3、积极利用多种平台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技能。

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技能专项全员培训;

多途径安排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学习;

2-3名青年教师在信息技术比赛中斩获殊荣。

何明明

陆俊磊

袁锦明

201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