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7371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4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科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专业代码:

040101              学科门类:

教育学

一、培养目标

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和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坚持“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思路和“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全面,个性特长明显,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进一步发展潜力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人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及教育新闻、出版和媒体开发等教育事业工作者。

同时,本专业也为学生在相关教育学科领域继续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具体要求

本专业定格在高等师范教育,定位于综合素质教育,定向于服务中小学基础教育,既要对学生实行全面发展的综合培养,又要实现学生学有专长的定向发展。

通过四年学习,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必须达到大学本科的水准,不仅能够创造性地从事现代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而且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2、热爱中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全面系统地掌握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创造性地从事现代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和其他教育事业;

4、掌握较为宽广的自然科学、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全面、综合的知识结构;

5、熟练掌握教育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具备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6、掌握一至二门中小学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熟悉中小学校教育的现状;

7、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具备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意识与能力。

三、主干学科:

教育学

相近专业:

心理学、小学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

四、学制、毕业、学位

学制4年。

修业年限4—6年。

毕业条件:

本专业的学生,德、体合格,在校期间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各类课程和其它教学环节,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79分方能毕业。

其中必修课136学分,选修课35学分,课外培养计划至少8学分。

授予学位:

本专业毕业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遵义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条例》规定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介绍

(一)主要专业课程

普通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德育原理、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评价学、中外教育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论。

(二)课程简介

1、普通心理学(GeneralPsychology)

【主要内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主要包括:

心理学概述;心理素质系统;心理的动力系统;心理的过程系、心理的特征系统;心理的活动系统。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树立科学的心理观,认识心理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群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2、教育学原理(EducationalPrincipal)

【主要内容】教育的本质、功能、当代中国教育、教育的基本要素、学生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与组织、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等基本理论。

【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教育理论,树立当代教育理念,培养运用教育理论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3、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PsychologyofChildhood)

【主要内容】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年龄特征、发展规律等。

【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促进儿童的心理水平和健康发展。

4、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Psychology)

【主要内容】学习过程理论、学习态度和动机理论、教师心理、品德心理、审美心理、课堂管理心理。

【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有关教与学的各种理论,形成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和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基本能力。

5、教育统计与测量(StatisticsinEducationandEducationMeasurement)

【主要内容】主要讲授集中趋势的度量、离中趋势的度量、相关分析、总体参数估计、T检验、X2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非参数检验方法等。

【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够正确地选择和运用各种不同的统计方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和科研能力。

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ResearchMethodonEducationalScience)

【主要内容】教育科学研究的定位、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教育科学研究的条件、教育科学研究过程、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教育科学研究的资料、教育科学研究的结论、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教育科学研究的评价。

【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把握教育科学研究的规律与要求,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理,并结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精神,形成教育科学研究的良好习惯,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研究能力。

7、课程与教学论(CurriculumandTeachingMethodology)

【主要内容】系统介绍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规律、方法等。

【基本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思想和理念,加深对学科教学的理解,并为进一步学习和实施现代新课程改革理论打下基础。

8、中国教育史(Chineseandforeinhistoryofeducation)

【主要内容】中国教育的起源、中国古代教育的创建、发展与完善、中国古代教育的成熟与僵化、中国近代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了解和掌握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和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拓宽理论基础,开阔教育视野,提高历史、人文和教育素养。

懂得把中国传统教育发展中有益的成份应用于现实的教育改革实践之中,提高自身教育活动的理性水平。

9、外国教育史(Foreinhistoryofeducation)

【主要内容】古代教育起源与初步发展、西方古典教育的“没落”与复兴、近代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和主要的教育思想、20世纪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现代西方主要教育思想。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了解和掌握外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和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拓宽理论基础,开阔教育视野,提高历史、人文和教育素养。

懂得把国外教育发展中有益的成份应用于现实的教育改革实践之中,提高自身教育活动的理性水平。

10、语文课程与教学论(Chineseteachingmethodology)

【主要内容】教育发展的沿革,新课改的理念,基本内容;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教材等教学文件;语文教师职业技能及其训练;语文教学组织与教学评价。

【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小学语文的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规律等等内容,培养作为合格中小学语文教师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诊断

学生完成20个课时的教学诊断实验,完成实验3-6个,撰写3-6个实验报告。

(二)教育见习

教育科学系教育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中文方向)学生的教育见习与“中学语文教学论”的教学同步进行,第六学期完成。

主要内容:

⑴请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学语文教师来我系上公开示范课一次。

⑵到市内中学听课1-3次。

⑶请有经验的班主任老师或团队辅导员介绍怎样做好班、团工作,或观摩班会1次,收集教育案例5条或典型教案1份和班级工作计划1份。

⑷组织学生校内练讲,学生必须在辅导教师指导下,完成教案、说课和试讲,每生试讲1-3次,经指导教师鉴定合格后,方可到实习学校实习。

(三)教育实习

采取导师制,由院职训办统一安排实习地点,时间为8个周,第七学期完成。

实习环节:

1、教学工作实习,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活动;2、班主任工作实习,包括班主任工作计划,班级日常管理,主题班会,课外活动等;3、教育调查。

实习要求:

1、严格执行和遵守学院对实习生的有关规定;2、课堂教学时数不少于12节,其中新课时数不少于6节,汇报性公开课一次;3、组织汇报性公开班会一次;4、完成教育实习总结或调查报告一份,典型教案一份。

(四)毕业论文

采取导师制方式,由系统一安排指导教师,第八学期完成。

教学环节:

1、由导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确定论文选题和写作提纲;2、导师指导学生完成一稿的修改和定稿写作;3、论文答辩,并评定成绩。

论文写作要求:

1、选题符合专业学科特点,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观点正确,思想积极,能提出一定的个人见解;2、论点、论据、论证组织合理,逻辑清楚,语言规范流畅,符合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3、行文书写规范,写作提纲、参考书目、初稿、定稿等环节完备;4、文字量不少于6000个字。

七、讲座安排

(1)基础教育研究系列讲座

(2)“文心大讲坛”系列学术讲座

主要利用第二课堂和双休日举办,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和提高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八、课外培养计划(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规划)

课外培养计划旨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每个学生在毕业前至少获得8个课外学分是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

其中创新能力培养至少获3学分,人文素质教育至少获得5学分。

详见附表Ⅳ。

附:

文化素质教育课外阅读书目(以检查读书笔记等方式进行考查)

1.中国古代经典系列[14种]——《道德经》、《周易》、《论语》、《孟子》、《庄子》、《古文观止》、《史记》、《文赋》、《文心雕龙》、《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

2.中国近现代(含当代)经典系列[14种]——《中国人的精神》、《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鲁迅选集》、《女神》、《徐志摩诗全集》、《朱自清散文集》、《子夜》、《家》、《围城》、《创业史》、《性格组合论》、《中国古代思想史论》、《陶行知教育文集》、《新教育之梦》、《中国教育学百年》、《现代课程论》。

3.外国古代经典系列[14种]——《荷马史诗》、《柏拉图对话集》、《理想国》、《政治学》、《诗艺》(贺拉斯)、《忏悔录》(奥古斯丁)、《神曲》、《莎士比亚戏剧集》、《判断力批判》、《审美教育书简》、《爱弥儿》、《德国教师培养指南》、《康德论教育》、《普通教育学》等。

4.外国近现代(含当代)经典系列[14种]——《共产党宣言》、《红与黑》、《悲惨世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安娜卡列尼娜》、《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过程》、《给教师的建议》、《什么是教育》、《萨特戏剧集》、《人论》、《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终身教育论》、《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幸福与教育》、《教育哲学》、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等。

九、主辅修制

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可以申请辅修另一专业的主要学科课程。

详见

各专业辅修培养计划及《遵义师范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和《遵义师范学院辅修专业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

附表

Ⅰ、教学时间安排总表

四年全学程208周(含毕业年度暑假7周),具体分配如下表:

项目

学年

学期

教育内容

 

课堂

教学

复习

考试

入学

教育

军训

军事

理论

生产

劳动

社会

调查

教育

实习

毕业

论文

就业

指导

毕业

教育

16

2

0.5

1.5

5

52

18

2

(1)

(1)

7

18

2

(1)

(1)

5

52

18

2

(1)

(1)

7

18

2

(1)

(1)

5

52

18

2

(1)

(1)

7

6

2

(1)

(1)

18

(11)

5

52

10

1

3

3

1

9

合计

15

0.5

1.5

6(课余)

6(假期)

18

3+(11)

3

1

50

208

注:

⑴师范教育专业应分别安排教学考查、野外实习、工厂见习、外出采风、写生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⑵毕业论文写作安排在第七学期课余时间及寒假内进行,第八学期前三周内完成答辩。

课程类型

课程门数

或模块数

生均学时

(共2496学时)

最低毕业学分

(共179学分)

学时数

比例

学分数

比例

课内培养计划

必修课

公共基础必修

14

640

26%

40

22%

专业基础必修

27

1212

48%

72

40%

其他教学环节

18

19+(22)周

24

13%

选修课

专业限选

总数

13

450

26

-—

选修数

9

288

12%

16

9%

专业任选

总数

23

604

34

选修数

5-10

180

7%

10

6%

公共选修

总数

70

2228

104.5

选修数

6

176

7%

9

5%

课外培养计划

人文素质教育

5

3%

创新能力培养

3

2%

Ⅱ、课程体系比例表

Ⅲ、课程设置与学分、学时分配表

Ⅲ—1.公共必修课课程设置与学分、学时分配表

课程

类型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学时数

开课学期及周学时

理论讲授

(验)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第一

学期

第二

学期

第三

学期

第四

学期

第五

学期

第六

学期

第七

学期

第八

学期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6周

10周

公共必修课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54

36

18

3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6

32

4

2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4

36

18

3

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108

54

54

6

3

形势与政策

(含贵州省情)

144

96

48

2

1

1

1

1

1

1

最后一次性记分

大学英语Ⅰ

64

48

16

4

4

大学英语Ⅱ

72

54

18

4

4

大学英语Ⅲ

72

54

18

4

4

大学英语Ⅳ

72

54

18

4

4

大学体育Ⅰ

32

32

1

2

大学体育Ⅱ

36

36

1

2

大学体育Ⅲ

36

36

1

2

大学体育Ⅳ

36

36

1

2

计算机文化基础

72

36

36

4

4

小计

888

248

40

10

13

9

9

1

1

教 育 基 础 课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

68

68

4

2

2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36

36

2

2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含教育见习)

54

54

3

3

教师职业技能

(钢笔字和粉笔字)

(212)

(212)

2

(2)

(2)

(2)

(2)

(2)

(2)

教育学专业基本技能

(212)

(212)

1

(2)

(2)

(2)

(2)

(2)

(2)

教学技能日常训练

(212)

(212)

2

(2)

(2)

(2)

(2)

(2)

(2)

小计

158

+(636)

158

(636)

14

2+(6)

2+(6)

(6)

(6)

2+(6)

3+(6)

公共必修合计

1046

+(636)

798

248+(636)

54

12+(6)

15+(6)

9+(6)

9+(6)

3+(6)

4+(6)

Ⅲ—2.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与学分、学时分配表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时数

课程学分数

开课学期及周学时

(验)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第七学期

第八学期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0周

必修课

专业基础课

学科专业基础课

人体解剖生理学

64

64

4

4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16

16

1

1

普通心理学

64

64

4

4

逻辑学

48

48

3

3

教育学原理

54

54

3

3

发展心理学

54

54

3

3

中国教育史

54

54

3

3

德育原理

54

54

3

3

外国教育史

54

54

3

3

教育心理学

54

54

3

3

教育统计与测量

54

54

3

3

课程与教学论

54

54

3

3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54

54

3

3

中国教育名著选读

54

54

3

3

教育评价学

54

54

3

3

教育管理学

54

54

3

3

外国教育名著选读

54

54

3

3

比较教育学

36

36

2

2

教育哲学

54

54

3

3

教育文化学

54

54

3

3

教育社会学

54

54

3

3

小计

1092

1076

16

61

11

9

9

9

12

11

0

0

Ⅲ—3.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与学分、学时分配表

课程

类型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学时数

开课学期及周学时

(验)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第一

学期

第二

学期

第三

学期

第四

学期

第五

学期

第六

学期

第七

学期

第八

学期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0周

必选课程

公共

必选课

自然科学概论

36

36

1.5

2

教师礼仪

12

12

1

2

小计

48

48

2.5

4

注:

①自然科学概论是本专业学生必选的公共选修课。

②教师礼仪课程是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必选的公共选修课。

③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必须从公共必选课中取得2.5学分,非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必须从公共必选课中取得1.5学分(不包括教师礼仪课程)。

专业方向限选课

A

教育人类学

36

36

36

2

2

质的研究方法

36

36

2

2

教学诊断

36

10

26

2

2

学校管理学

36

36

2

2

小计

144

108

36

8

4

4

B

教育经济学

36

36

2

2

教育法学

36

36

2

2

教育实验学

36

36

2

2

学校卫生学

36

36

2

2

小计

168

168

0

10

0

0

0

0

4

4

0

0

C

心理素质探究教学论

30

20

10

2

3

社会心理学

36

36

2

2

微格教学原理与训练

36

16

20

2

2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36

20

16

2

2

小计

138

66

62

8

0

0

0

0

2

4

0

3

共计

450

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