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7294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圆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圆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圆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圆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圆柱.docx

《圆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柱.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圆柱.docx

圆柱

教学设计

题目

二、圆柱与圆锥——圆柱

总课时

6

学校

中心

教者

王羽

年级

六年

学科

数学

设计来源

网络书刊

教学时间

2011年3月4日—3月14日

本小节包括三部分内容:

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本节主要是通过圆柱的直观图形来对圆柱进行一定的认识,并且在第一学段直观认识圆柱的基础上,教材又从特征、表面积、体积三方面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圆柱的感受和认识。

六年级的学生对一些形体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在生活中也经常见到,能够总结出有关圆柱的一些规律,但是学生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深刻的总结规律。

1、通过学习,能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探究交流等活动,能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

3、通过学习,能培养观察、概括和抽象与动手操作的能力,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圆柱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灵活运用侧面积、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理解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圆柱形的盒子与长方体盒子;小剪刀;直尺、三角板等测量工具;小黑板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一、创设情境

(5′)

 

二、探究交流

(15′)

 

 

三、巩固提升

1、复习圆的相关知识。

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2、引入圆柱体

先后出示长方体的物体和正方体的物体,提问:

我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它们有什么特征?

提问:

大家观察书上的图形,这些物体跟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一样吗?

大家观察讨论,这些物体有什么特征呢?

1、认识圆柱

(1)给出圆柱的定义

引导学生总结圆柱体的特征,给出相应的定义。

(教师作相应的板书,并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柱体,同时标出底面、侧面、高)

(2)做一做:

标出不同摆放的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在黑板上画出几个不同摆放方式的圆柱,请两名学生板演,标出其底面、侧面和高。

2、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1)指名学生上讲台剪开准备好的圆柱形盒子,教师指导,让学生观察侧面展开图。

(2)圆柱的侧面展开后的图形是什么?

(3)很好!

那么长方形的长、宽分别等于什么呢?

大家仔细观察。

(4)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柱体,指名学生说出圆柱体侧面与长方形的对应部分。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圆柱?

请标出来。

认真听讲

积极思考

认真听讲,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观察圆柱的特征。

回答问题

仔细观察

积极讨论

认真听讲

汇报结果

小组讨论总结特征

积极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画图

 

上讲台动手操作,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汇报结果

动手对比,得出结论

 

△回顾旧知,揭示课题。

 

◇长方体、正方体实物。

 

△引导学生对圆柱体的特征的思考。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比较强。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5′)

 

四、总结

(5′)

五、作业

(4′)

 

板书设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判断对错

(1)圆柱体的两个底面完全一样。

()

(2)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全都

是长方形。

()

(3)长方形的宽一定等于圆柱的底

周长。

()

(4)圆柱是立体图形。

()

(5)在同一个圆柱里,底面周长一

定比高长一些。

()

圆柱的认识

圆柱体有三个面,两个圆形面,一个曲面;两个圆形面大小相等,且圆心与侧壁平行。

长方形的长——圆柱体底面的周长

长方体的宽——圆柱体的高

面高

 

认真完成练习

 

谈收获

 

认真完成作业

△加深印象,更熟练地掌握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引入对圆柱体的认识,通过圆柱体的侧面与长方形的关系,探究圆柱的特征。

在操作活动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圆柱体侧面展开图的认识,在轻松的气氛下达到教学的目的。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一、创设情境

(5′)

 

二、探究交流

(15′)

 

三、巩固练习

(8′)

四、总结

(3′)

五、作业

(3′)

 

1、复习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拿出长方体的盒子。

2、引导学生说出怎样求圆柱体的表面积。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怎么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课题)

1、设置厨师帽情景,初探计算圆柱表面积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4:

一顶圆柱形的厨师帽,高为28cm,直径为20cm。

做这样一顶厨师帽要用多少面料?

(1)求需要用多少面料,实际上是求帽子的什么?

(2)同学们仔细观察厨师帽,应该算几个底面积呢?

(提醒学生注意此类问题要结合生活实际来思考)

(3)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计算需要的面料。

2、做一做,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柱,标出它的底面半径和高(底面半径为3厘米,高为10厘米),指名学生板演,计算其表面积。

巡视课堂,关注学困生,评讲练习,集体订正。

完成教材第16页的第5、6、10题。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1、填写下列圆柱体的数据。

(单位:

cm)

底面半径

侧面积

底面积

表面积

2

3

16∏

36∏

回顾相关知识

说出圆柱的表面积有哪几个面

认真听讲

认真听讲

积极思考

 

回答问题

观察

 

认真练习

踊跃板演

 

集体订正

 

认真完成练习

谈收获

 

认真做作业

◇长方体盒子

 

□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练习本

 

△进一步练习巩固,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本节课的教学,首先通过复习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来引导学生推导圆柱体的表面积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板书设计

一、创设情境

(5′)

 

二、探究交流

(15′)

 

三、课堂实验

(5′)

 

四、课堂训练

2、一个圆柱形铁桶,铁桶直径为12.56分米,高为3分米,做这样一个桶至少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1、引导学生观察第15页第2题,指名学生回答哪些是圆柱。

2、折一折,想一想:

第15页第3题。

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动手操作或空间想象,判断这些图形折叠后鞥得到什么图形?

3、判断哪个图形是圆柱展开后的图形。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提问。

1、设置压路机情景

教师读题,简要分析题意

要求前轮滚动一周的压路面积,实际上是要求什么?

指名板演,根据板演情况进行评讲。

2、设置沼气池情景(第15页第9题)

教师读题,简要分析题意,画抽象图。

要求抹水泥部分的面积实际上是要求这个圆柱表面积的一部分,是哪一部分呢?

指名学生板演。

让学生用测量工具测量圆柱形纸盒,计算其表面积,记录在如下表中:

底面直径

底面积

侧面积

表面积

提醒同学们注意单位。

完成教材第8、16、17题

 

认真听讲

积极讨论

认真思考

 

圆柱的展开图

讨论、回答

认真听讲

积极思考

检查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

积极争取板演机会,认真练习

 

测量

计算

 

认真完成练习

计算公式,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参与,通过学生的问答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直尺、三角板

△通过折图形和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的应用能力强。

△通过练习,复习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直尺、三角板、圆柱形纸盒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计算能力。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8′)

五、总结

(3′)

六、作业

(2′)

 

板书设计

 

一、创设情境

(5′)

 

二、探究交流

(15′)

 

今天,我们共同巩固了圆柱的基本特征和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你记住了吗?

16cm

12cm

12cm

15cm

14cm

1、求下列各图的表面积。

 

2、一个圆柱体高3米,底面周长6.28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大?

圆柱的表面积

底面直径

底面积

侧面积

表面积

1、复习圆柱体体积及其计算公式。

2、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3、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把圆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的?

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

大家仔细想想。

1、出示准备好的圆柱。

2、用手捂住圆柱的侧面,只把其中的一个底面出示给学生看:

大家看,这是不是一个圆?

3、通过刚才的复习,我们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求圆的面积?

4、演示把底面拼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把手放开,让学生观察现在的圆柱体变成了什么形状?

5、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怎么样的?

谈收获

 

认真做作业

 

回顾旧知

回顾计算圆的的面积的推导过程。

认真思考

观察

 

仔细观察

积极思考

动手操作

回答问题

 

○本节课为习题课,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练习和实践操作中巩固圆柱的基本特征和表面积计算公式。

注意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其把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回顾计算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为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作铺垫。

 

◇圆柱模型

 

△这一过程不可操作,学生能在理论层面上上理解即可。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三、巩固练习

(7′)

四、总结

(4′)

五、作业

(3′)

 

板书设计

 

一、创设情境

(3′)

二、探究交流

(15′)

 

三、巩固

问: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和刚才的圆柱体体积是否相等?

底面积是否相等?

6、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到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1、完成练习第20页“做一做”

2、根据已知条件求圆柱的体积。

(1)r=4厘米h=8厘米

(2)c=6.28分米h=5分米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公式,你能说出来吗?

1、根据已知条件求圆柱的体积。

(1)s=5厘米h=3厘米

(2)d=10厘米h=3厘米

2、第21页第5题。

圆柱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底面积×高

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r²h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哪位同学来告诉我圆柱的体积是怎样计算的?

1、出示第20页例6。

2、学生读题。

注意:

杯子的数据是从里面测量得到的。

3、教师引导: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计算出杯子的什么?

4、找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5、巡视课堂,关注学困生,评讲练习,集体订正。

1、一个圆柱形水桶,底面半径是20

 

讨论

 

认真做练习

 

记忆公式

 

回忆知识

 

读题

 

回答问题

做题

集体订正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

△通过练习加深对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能根据情况熟练运用两种公式。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教学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操作、想象来自主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切忌以教师推导或直接给出结论来代替学生的思考过程。

 

◇小黑板

 

□学生对旧知识掌握的很好。

 

△巩固了圆柱体积的计算。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练习

(5′)

四、总结

(5′)

五、作业

(5′)

 

板书设计

 

一、创设情境

(5′)

二、探究交流

(15′)

厘米,高是60厘米。

这个水桶最多能装水多少毫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应该知道容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相同,只是从里面测量计算所需数据。

1、做一个圆柱形鱼缸,底面半径是3dm,高是5dm。

(1)做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分米)

(2)这个鱼缸能装水多少千克?

(1L水重1kg)

圆柱的体积

²

例6:

杯子的底面积:

3.14×(8÷2)

=50.24(c㎡)

杯子的容积:

50.24×10=502.4(mL)

答:

502.4大于298,所以这个杯子能装下这袋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哪位同学能说一说。

1、填表(第21页第1题)

指名板演,教师作讲评。

2、计算圆柱的体积(第21页第3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

(巡视,及时发现错误,有针对性地讲解)

3、设置花坛填土情景(第21页第4题)

指名板演,评讲

4、根据体积求圆柱的高度(第21页第5题)

认真做练习

 

听、记

 

认真做作业

 

回忆旧知

 

认真练习

 

板演

 

认真听讲

 

思考,逆用体积公式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已经很好地区分容积与体积了。

 

◇小黑板

 

△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圆柱的体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三、巩固练习

(10′)

四、总结

(5′)

五、总结

(3′)

板书设计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问:

圆柱的高度等于什么?

5、设置粮囤装玉米地情景(第22页第7题)

指名板演,讲评

1、完成教材第21页第2题

2、完成教材第22页第8、9、10、11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21页第4、7题

圆柱的体积

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Sh

=∏r²h

 

应用公式

 

认真完成练习

谈收获

认真完成作业

□对于公式的多种用法掌握地很好。

 

○本节课是练习课,主要是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熟悉公式,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课后教师还应让学生进行适量得练习,以加深巩固。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