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认知发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4480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docx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的认知发展.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docx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二章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命题架构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感知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感受性及其变化的规律

  知觉的基本特征

  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

  中学生良好观察力的培养

  注意注意概述

  中学生注意的发展特点

  中学生注意的培养

  记忆记忆概述

  记忆的过程

  中学生记忆发展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想象想象概述

  想象的种类

  中学生想象能力发展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思维思想概述

  思维的种类

  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言语言语概述

  中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考情追踪

  从历年真题来看,本章是较为重要的一章,涉及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

感知觉的概念、知觉的基本特征;注意的种类和特性;记忆的种类和记忆的过程、遗忘的规律;想象的种类;思维的种类、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中学生言语的发展。

其中,知觉的基本特征、注意的种类、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部分重在考查考生结合教学实际对这些知识点的运用,应引起考生的重视。

  名师课堂

  第一节感知

  认知过程的最初阶段就是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是人认识的开始,是人获得感性知识和经验的主要形式。

通过感觉和知觉,人的其他高级、复杂的心理才能得以产生。

因此,人要认识客观世界并形成主观世界,必须首先通过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和知觉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然而一切较高级的、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感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最初来源。

我们正是依靠感觉把客观事物精确地分解为个别属性,并对其细微差别做出精细的鉴别。

  

(二)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知觉是比感觉更复杂的反映形式。

知觉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相加。

例如,听一首歌曲,我们除了反映它的声音的高低、强弱和音色这些个别属性外,还反映这些属性之间在时间延续、空间定位和运动节奏变化等方面的联系和关系,从而组合成为曲调和旋律稳定、完整的一首歌曲,这就是知觉。

所以,知觉和感觉的区别之一,就在于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性质。

我们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越丰富,获得的信息越多,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越正确。

  (三)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感觉和知觉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

第一,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通过感觉可获得事物个别属性的知识;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通过它可了解事物的意义,因而具体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

第二,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客观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生理活动过程,知觉的反映要借助人的主观因素的参与。

第三,从生理基础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则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在多种分析器的参与下,通过反映事物多种属性并整合后才形成知觉。

  感觉和知觉又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

第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它们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在头脑中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离开了当前事物的直接影响,便不可能产生任何感觉或知觉。

而且,它们产生的主要映像都是具体的感性形象,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

第三,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感觉只是在新生儿中才有,而在儿童和成年人实际的心理活动中,单纯的感觉是很少有的,总是以知觉的形式来反映事物。

由于感觉和知觉的密不可分,因此,常将二者统称为感知。

  二、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一)感觉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感觉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根据刺激的来源,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的感觉和化学的感觉;从距离和非距离的角度,又可分为距离感觉和非距离感觉;临床上把感觉分为特殊感觉、体表感觉、深度感觉和内脏感觉等四大类。

比较常见的感觉分类,是从感觉器官的角度来划分,即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指感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的个别属性,主要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五大类,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1.视觉

  视觉是由外界物体所发生的或反射出的光波作用于视分析器而引起的感觉。

眼睛的网膜是视觉的感觉器官。

光线通过眼球达到网膜上的神经细胞,转化为神经兴奋并产生冲动,经过传入神经至大脑视觉相应区的枕叶,就产生了视觉。

  2.听觉

  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

内耳耳蜗是听觉的感觉器官。

耳分外耳、中耳、内耳,外部声波首先作用于外耳,外耳的耳郭和外耳道起聚集声波的作用,声波经过鼓膜进入中耳。

中耳有三块听骨起传导作用,声波经听骨传入内耳。

内耳耳蜗中的科蒂氏器上的感觉纤维,把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质颞叶的听觉中枢,便产生音高、音强和音色等感觉。

  3.嗅觉

  嗅觉是对物质固有的气味的感觉。

嗅觉是由散布在空气中有气味的物质微粒作用于鼻黏膜中的嗅觉细胞引起的。

当嗅觉细胞兴奋后,并由传入神经传达到大脑皮质的嗅觉中枢,就产生了嗅觉。

  4.味觉

  味觉是对物质的某些特征,如酸、甜、苦、咸等味道的感觉。

它是由溶解在水中或唾液中的有味的物质引起的。

有味物质作用于口腔(主要是舌)中的味觉细胞引起的神经兴奋,传入大脑皮质的味觉中枢而产生味觉。

  5.肤觉

  肤觉又叫皮肤觉,是对于物质接触皮肤的情况及温度的感觉。

当外界有足够强度的、机械的、化学的、温度的或电的刺激作用于皮肤时,就产生不同的皮肤觉。

皮肤觉主要包括触觉、压觉、温度觉和痛觉等感觉。

  6.机体觉

  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是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作用于内脏分析器时所产生的感觉。

这种感觉的分析器位于机体的内部,如食道、肠胃、血管等的小壁内,神经兴奋由此产生,通过传入神经到达大脑,就产生了如胃塞、胸闷、饥饿、恶心、呕吐等感觉。

  7.平衡觉

  平衡觉是对身体的感觉,也称姿势感觉或静觉。

这种感觉能够发出关于运动与头部位置的信号,反映运动速度的变化(如加速或减速),使人产生头部运动速度、方向或超重、失重的感觉。

其感受器位于内耳部分的前庭和耳半规管内,当人的身体姿势发生变化的时候,内耳半规管处有一种特殊的液体(淋巴液)就发生变动,它给神经以刺激,这种刺激传到大脑皮质便产生身体姿势变化的感觉。

  8.运动觉

  运动觉就是关节肌肉的感觉。

它是传递人们对四肢位置、运动状态及肌肉收缩程度的信号的。

例如,它传递了手臂与肩部或其他关节扭曲程度的感觉。

这种感受器的器官散布在关节、肌肉和肌腱等神经纤维的深处。

运动觉的发展对人的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知觉的分类

  一切物体都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形式存在着、运动着,人们对物体时间特性、空间特性和运动特性的感知,便形成了对客观事物的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人总凭借一定的参照系来反映时间,它可以是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如太阳的升落、昼夜的交替、月亮的亏盈、季节的变化等;也可以是机体内部的一些有规律性的生理活动,如心跳、呼吸等。

  在时间知觉方面,人们往往会出现“长时短估,短时长估”的现象,即过高地估计较短的时间间隔和过低地估计较长的时间间隔。

一般人对1秒钟左右的时间估计得最准确,短于1秒钟的时间常被高估,长于1秒钟的时间常被低估。

  情绪、兴趣和态度对时间知觉有直接的影响。

对正经历的事件或活动,内容生动有趣,心情愉快,则感到时间过得快;内容枯燥乏味,心情忧愁焦虑,则感到时间过得慢。

对将要发生的事件或活动,如果是盼望的或喜爱的,总感到时间过得慢;如果是拒绝的、厌恶的,则总感到时间过得快。

  此外,个人的知识经验也影响人的时间知觉。

成人的时间知觉的准确度总是优于儿童。

有经验的老师能准确估计一节课的时间间隔。

  2.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方位和远近等特性的知觉。

  

(1)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靠视觉、触觉和动觉来实现的。

在知觉物体的形状时,首先必须形成的就是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

  大小知觉也是靠视觉、触觉和动觉来实现的。

在视觉中,大的物体在网膜上的视像大,小的物体在网膜上的视像小,根据网膜上的视像大小便知物体的大小。

视像的大小还跟对象的远近有关系,人可以根据距离远近保持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3)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方向的知觉,是靠视觉、触觉、运动觉和平衡觉以及听觉实现的。

  (4)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就是距离知觉和立体知觉。

人们赖以形成深度知觉的各种条件,成为深度线索。

人可以凭借生理线索(眼睛的调节、双眼视轴的辅合)、双眼线索和单眼线索(经验线索),结合触觉、运动觉等最终形成了人的深度知觉。

  3.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它依赖于物体运动速度、离观察者的距离远近以及观察者所处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运动知觉和时间知觉、空间知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般运动知觉可分为真动知觉、似动知觉和运动幻觉。

真动知觉就是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似动知觉是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很快地相继刺激网膜上邻近部位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运动幻觉包括诱导运动和自主运动。

诱导运动是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其他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

自主运动是在缺乏外在参照的情况下,把静止的对象视为运动的一种幻觉。

  三、感受性及其变化的规律

  感觉的产生,首先必须有作用于各种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适宜刺激引起相应的感觉,需要一定的强度,如果达不到一定的刺激强度,便不能产生感觉,这就是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问题。

  

(一)什么是感受性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分析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感觉阈限是能引起感觉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类型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即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能引起人的感觉,刚刚能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

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例关系,即绝对感觉阈限越小,绝对感受性就越大;反之,绝对感觉阈限越大,绝对感受性就越小。

这种关系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E=1/R

  式中,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可因刺激物的性质和有机体的状况而有所不同,活动的性质、刺激的强度、刺激持续的时间、个体的自身状态等,都会影响绝对感觉阈限。

  3.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刺激物引起感觉之后,如果刺激量发生了变化(增多或减少),也会引起感觉的变化。

但是,并不是刺激的所有变化都会引起感觉的变化。

只有当刺激变化到一定量时,才能使我们感觉到差别。

能引起这种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

对差别感觉阈限的感受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也成反比例关系,即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就越大;反之,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就越小。

  产生最小差别感觉,刺激物的变化量与原刺激量之间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是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为:

  K=ΔI/I

  式中,I为原刺激量,ΔI为刺激物的变化量,K为常数,即韦伯常数。

  这一公式就是著名的韦伯定律。

研究证明,韦伯定律只是在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且不同的感觉,韦伯常数是不同的。

  

(二)感觉相互规律及其应用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分析器都是有一定的感受性的,都能感受一定的刺激。

但分析器对于刺激的感受会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1.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感受器在刺激物的连续作用下,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

在一般情况下,分析器如果受到强烈刺激的持续作用时,感受性就会降低;反之,当受到微弱刺激的持续作用时,感受性就会提高。

例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嗅觉的适应;游泳时,刚刚跳进水中会觉得水很冷,不久这种感觉就消失了,这是皮肤感觉对温度的适应。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的变化,如同一个灰色长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下显得暗,而放在黑色背景下则显得亮。

继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的变化,如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药特别苦,而吃完药再吃糖,就会觉得糖特别甜。

  3.感觉的相互作用

  在人们清醒的状态下,总有着各种不同的刺激同时或相继地作用于人的分析器。

感觉的相互作用就是指一种分析器在其他分析器的影响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种变化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这种影响是很复杂的,不过却有一条基本规律——某一分析器受到微弱刺激时,可以提高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性,反之,强烈地刺激某个分析器,则能降低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性。

二是不同感觉的补偿与协作。

感觉的补偿作用是指某种感觉缺失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的发展来加以弥补,感觉的协调也是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一个方面。

在生活中,不同的感觉常有特定的互相协作和互相补充的关系,如尝出美味需要味觉和嗅觉的合作;只有当看到柔美的舞姿与听到和谐的音乐相结合时才能增强人的美感。

  四、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

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

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例如,我们看到一个陌生人,不可能只是看见对方的某些部位,而是整体地认知把握他。

  

(二)知觉的选择性

  环境是复杂多样的,人们进行知觉时总是选择少数事物作为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

这种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别出来的特性即是知觉的选择性。

比如,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则成为了背景。

  从客观方面来说,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刺激物的变化、对比、位置、运动、大小程度、强度等;从主观方面看,有经验、情绪、动机、兴趣、需要等。

  (三)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当前事物的时候,人总是在以往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词为工具,对该对象进行加工,并以概念的形式表示出来。

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之为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依赖于人的过去的知识经验。

知识经验愈丰富,知觉愈丰富。

比如有经验的医师能从模糊不清的X光照底片上发现病兆。

对事物知觉时,也受言语的影响,言语的提示有时宛如知识经验对知觉的影响。

  (四)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不因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在视知觉中,知觉的恒常性表现得非常明显。

比如,你认识的某个人在马路上走,从高楼上往下看,你仍然知道他是某某;在教室里,面对着你的一个窗户是方形的,其他几个窗户看起来不是方形的,可你仍感知它们是方形的。

  五、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

  进入中学之后,每个学科几乎都要求中学生发展自觉的观察力。

例如,语文的写作训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数学能力的培养需要以学生对自然界数量关系与图形关系的观察为基础;物理的实验和化学的演示都离不开学生精确的观察力;对生物的兴趣和爱好,促使学生对生命现象及动植物进行持久的观察等。

随着教学的要求,随着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智力活动的自觉性的提高,中学生逐步地学会根据教学和实践任务的要求,较长时间地、集中地观察所要认识的事物;在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必须观察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时,不仅感知了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且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和本质特征,更加全面地去感知事物。

因此,中学生观察力的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都有了显著的发展。

  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以感知觉能力的成熟为基础。

感知觉能力发展的最佳年龄是10—17岁。

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性已得到充分发展,有的甚至可以超过成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会有明显提高。

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具体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的性增强

  中学生观察目的性的发展有一个过程。

他们往往从被动地接受教师或家长的任务而进行观察,逐步发展到主动自觉地制订观察计划,进而有意识地观察。

  初中学生的感知活动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盲目性,主要是根据成人的要求进行的。

由于自身缺乏明确的观察目的和详尽的观察计划,因此观察常常是消极被动的,要么走马观花、粗枝大叶,要么囫囵吞枣、把握不住重点。

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独立性、自觉性明显增强,逐渐学会了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拟定观察计划和确定观察范围。

  

(二)更具持久性

  观察的持久性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意志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的增强以及对观察任务意义的理解而发展的,并以有意注意的维持为指标,主要表现为主动排除各种干扰刺激,使观察活动更为持久。

例如,有人对中学生航模小组在一次对飞机故障的观察中的坚持性进行了统计,初二学生观察的平均时间为1小时35分钟,而高一学生平均坚持了3小时。

  (三)精确性提高

  中学生观察的精确性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

观察细节的感受性逐步发展,对比事物的正确率逐步增加,理解所观察事物的抽象程度逐步深刻。

  研究表明,初中学生的视觉感受性比一年级小学生的视觉感受性增高了60%以上,初三、高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性都能达到成人的水平,有的甚至超过了成人。

  (四)系统性和概括性增强

  由于思维的相应发展,中学生观察的概括性明显发展。

他们在观察中寻找、发现事物的异同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孤立地感知有关现象。

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进行零散的观察,而是系统地进行观察,寻找事物的规律。

  中学生的观察水平既有年龄特征,又有个体的差异。

研究表明,客观上来自所观察事物的性质及引起观察者注意的程度,其中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和新颖有趣,能够引起中学生的深入观察。

研究还表明,观察力的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主要来自观察者的心理状态,观察者对所观察事物及观察活动本身意义的认识水平和兴趣水平,即需要的程度是良好观察活动的主观基础。

  六、中学生良好观察力的培养

  

(一)向学生明确地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和具体方法

  由于知觉的选择性和整体性特征,人们在观察中常会聚焦重点、忽视细节,重视外部特征、忽视隐蔽特征,重视感兴趣的东西、忽视不感兴趣的事情。

因此,培养中学生的观察力首先要与培养细致、耐心的性格特点相结合;其次,要掌握合理、系统的观察方法,如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进行观察,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或时间顺序进行观察等;再次,要学会制订周密的观察任务,以避免观察时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并减少疏漏;最后,要根据个人的认知风格特点,有目的地进行训练。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必须经常不断地向他们明确地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和具体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组织他们的注意,使之指向于必须知觉的方面。

在提出观察目的和任务时,应该有计划地培养中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主动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目的、任务的能力,而不是处处依赖教师和家长的指示。

  

(二)培养中学生观察的全面性

  观察应是对被观察对象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但观察常被人们误解为“看”,因此反映的范围常被局限为刺激的视觉属性,而忽视刺激其他方面的属性。

这就如盲人摸象,只能感知事物的局部特征而失去对本质属性的把握。

要培养观察的全面性,需要综合各种感官的活动,对被观察对象的各种属性作出整体的反映。

在具体观察活动中,可根据被观察对象的特点和观察的目的,发挥主要感官的作用,同时辅以发挥其他感官的作用,达到对被观察对象整体特征的全面了解,避免以偏概全的认知错误。

  因此,在学校中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教师在课堂上要灵活地运用“讲、写、做、画、演”五项基本功。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他们全部感觉器官参加课堂活动,才能使他们根据课堂的直观性,形成完整、鲜明、精确、生动的表象,并和语言相结合,产生理性的知识,从而学得深刻、记得牢固。

  (三)增强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其言语能力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必须要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现实生活中,观察的领域是无限广阔的,观察能否深入,关键在于观察者的兴趣。

因此,应该发展学生多方面而且有中心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重要的途径是发展其言语能力。

人的知觉形象通常是用词来表示的,是和词密切联系的。

在有第二信号系统参加观察活动时,就能更好地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概括。

因此,在观察时,教师和家长应引导他们的言语活动参加,作必要的观察记录,这样就可以提高观察的质量。

  感觉、知觉的概念;知觉的基本特征(需要重点掌握,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

  第二节注意

  一、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机体在观察一定事物时的定向活动。

  一般认为,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有特性。

当人在注意某一事物的时候,往往伴有情感、情绪的体验,还有意志活动的参与。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是心理活动能动性的表现,它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例如,学生集中注意解答数学题时,他的思维便处于积极状态,思维活动集中于解决数学问题而离开其他问题,使思考的问题更容易解决。

  

(二)注意的种类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1.无意注意

  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而且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叫作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往往是在周围环境变化时产生的,在某些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下,人就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感觉器官朝向刺激物,并且试图认识这些事物。

  有的研究将无意注意称为消极注意,因为无意注意缺乏个人的努力和积极性;有的研究则将之称为情绪注意,突出了无意注意同情绪、兴趣、需要之间的联系。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刺激物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对比关系、活动与变化以及新异性,这是客观的方面;二是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这是主观方面。

  2.有意注意

  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叫作有意注意,或称作积极注意、意志注意。

有意注意是一种主动服从于一定的活动任务的注意,它受人的知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

  有意注意是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条件和方法有:

  

(1)加强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

  

(2)培养间接兴趣;

  (3)意志的努力;

  (4)智力活动与实际动作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做笔记有利于学生保持对学习内容的专注度;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学生用笔尖指着地图上的山脉、河流、公路等,效果比教师自始至终讲要好很多。

所以,应当将注意的对象作为实际活动的对象。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是心理活动对于个人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也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例如,一个人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