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个人重点总结终极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54833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44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剂学个人重点总结终极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药剂学个人重点总结终极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药剂学个人重点总结终极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药剂学个人重点总结终极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药剂学个人重点总结终极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剂学个人重点总结终极版.docx

《药剂学个人重点总结终极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剂学个人重点总结终极版.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剂学个人重点总结终极版.docx

药剂学个人重点总结终极版

1.名解英译汉2.单选3.简答题4.处方分析/制备5.是非题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绪论

一、名解(*掌握)

2.药物剂型:

,简称剂型4:

任何一种药物,在供临床应用前,都需制成适合于治疗或预防应用的、与一定给药途径相适应的给药形式,这种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是制剂的基本形式。

3.药物制剂:

简称制剂4:

是指具体药物按某一种剂型,根据药典或国家标准制成的供临床应用的药品,是剂型中的品种。

例:

将原料药制成供临床应用的给药形式,称为(制剂)。

→11年填空

4.给药系统(,)P4:

能够有效地传递药物,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的体系,是新剂型和新制剂的总称,也包含新技术的概念。

5.药剂学()P4:

研究剂型和制剂的处方设计、配制理论、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等综合性应用技术的科学。

(口诀:

处置产量—处制产量)

6.:

靶向给药系统P13,亦称靶向制剂,一般指经由血管注射给药,用微粒或其他载体将药物有目的地传输至某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的给药系统,常见的载体有脂质体、纳米粒、微球

7.药典()P14:

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和标准的法典,是一个国家药品生产、检验和使用的依据。

我国现有药典:

九版

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2010

2、药剂学的任务P5

1.基本任务:

研究开发剂型和制剂,保证以安全、高效、优质的制剂应用于疾病的防治和诊断。

2.五大任务:

A.创制新剂型和开发新制剂B.开发药用新辅料C.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与现代生产技术D.整理和开发中药现代制剂E研究和开发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可考选择或简答

3、药剂的分类

1.按给药途径分类:

A.胃肠道给药剂型B.注射给药剂型C.呼吸道给药D.经皮给药E.黏膜给药

2.按形态分类:

液体、固体、半固体、气态剂型→11年填空

3.按分散系统分类:

(水)乳交融,气固微悬

剂型

溶液型

胶体溶液型

乳状液型

混悬液型

气态分散型

固体分散型

微粒型

分散相

-

固体/大分子

液体

固体

固/液

药物和辅料混合呈固态

-

分散介质

-

-

液体

液体

气体

-

分散系统均匀否

均匀液体

溶胶(不均匀)/高分子(均匀)液体

不均匀

不均匀

不均匀

-

-

分散相直径

<1

1~100

0.1~50μm

0.1~50μm

-

微米级/纳米级

例子

甘油剂

糖浆剂、溶液剂、注射剂

涂膜剂、

溶胶剂、

胶浆剂

微乳、乳剂、静脉乳剂

洗剂、混悬剂

喷雾剂、

气雾剂

片剂、丸剂、散剂

微囊

脂质体

例:

下列关于药物制剂的地位与作用的叙述哪条错误(C)。

07年考P4

A.药物本身虽有固有的药理作用,但只能借制剂(剂型)才能发挥疗效。

B.同一药物,剂型不同,其常用剂量、显效时间、维持时间可有不同。

C.同一药物,由于其化学结构一样,即使剂型不一样,其治疗作用也应是一样的。

D.同一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可呈现不同的治疗作用。

第二章药物剂型和药物制剂的设计

1.药物剂型和药物制剂的重要性:

P21(熟悉)

(1)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注射镇静,口服导泻;

(2)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3)可产生靶向传递作用(4)可影响疗效;(5)可改变药物的作用速率,如注射剂、缓释剂;(6)可改善患者的依从性;(7)可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氨茶碱;

(口诀:

坐稳船了,速去从良,作稳传疗,速去从良,作,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稳,可改变药物的稳定性;传,可产生靶向药物传递作用;疗,可影响疗效;速,可改变药物的作用速率;从,可改善患者的依从性;良,可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例:

08年简答:

简述药物制剂和剂型的重要性☞答案见上

2.药物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P22

(1)根据临床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确定剂型;A.口服给药B.注射给药C.皮肤或黏膜给药

(2)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及给药途径确定剂型;A.溶解度B.稳定性

三.药物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五大原则:

安全有效,稳定可控,患者依从。

(1)安全性(),使用治疗指数衡量,治疗指数越大,越安全;

(2)有效性();(3)稳定性(),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稳定性(4)可控性();主要体现在制剂质量的可预知性和重现性(5)依从性()

例:

药物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稳定性)、(依从性)。

08、10、11年填空

药物制剂的处方前研究P26(A.药物理化性质测定B.药物的生物学特征C.药物的毒理、药理和药效等)

1.作用:

A.为研究人员在处方设计和生产开发中选择最佳剂型、工艺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B.关系到药物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可控性等各个方面。

2.内容:

(1).药物理化性质测定(5个:

溶解度和、分配系数、熔点和多晶型、吸湿性、粉体学性质)

(2).药物的生物学特征:

A.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消除B.生物利用度和体内动力学特征

(3).药物的毒理、药理和药效等

四.辅料的分类P32

1.根据加入目的的不同分为赋形剂()和附加剂(),

A.赋形剂:

作为药物载体,赋予制剂以一定形态和结构的辅料

B.附加剂:

用以保持药物和制剂质量稳定性的辅料

2.按给药途径分类:

A.口服辅料B.注射用辅料C.外用辅料

(三)影响制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其稳定性措施P42

1.处方因素:

A.处方中基质/赋形剂的影响B.广义酸碱化的影响C.离子强度的影响

D.溶剂的影响E.表面活性剂的影响调节要同时考虑稳定性、溶解度和药效三方面内容(口诀:

丘处机富了,用酸梨溶表皮,丘处基赋了,用酸离溶表P)

2.外界因素:

金矿空,失温饱

A.温度B.包装材料C.湿度和水分D.空气E.金属离子F.光线

4.稳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与重点考察项目

(1)影响因素试验*(强化试验,):

是在比加速试验更激烈的条件下进行的试验,其目的是探讨药物的固有稳定性,包括高温、高湿、光照试验→10年考

(2)加速试验():

是在超常的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通过加速药物的化学或物理变化,预测药物的稳定性,为新药申报临床研究与申报生产提供必要的资料。

(3)长期试验():

是在上市药品规定的储存条件下进行的试验,目的是考察药品在运输、保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能更直接地反应药品稳定性特征,是确定有效期和储存条件的最终依据。

(4)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

P50表2-2

例:

11年计算题:

已知某药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初始活性为800,25℃下放置一个月后活

性为600。

→原题

求:

(1)该药半衰期

(2)该药有效期

解析:

考察一级动力学公式:

0→101/30800/600=0.0096(天-1)

降解半衰期t1/2=0.6930.693/0.0096=72.7天

有效期t0.9(1/0.9)0.1054/0.0096=11(天)

注:

有效期即t0.9

第三章药剂卫生P60

第一节概述P61

一.药剂卫生():

主要指药物制剂微生物学方面的要求及达到要求所采取的的措施和方法。

3.药物被微生物污染后可能产生的后果:

(1)变质的药品引起感染

(2)药物理化性质的改变引起药物失效(3)药物中的微生物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

4.不同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标准

制剂种类

细菌数

霉菌及酵母菌数

(金葡菌)

(铜绿菌)

大肠埃希菌

无菌制剂

符合无菌要求

口服制剂

≦1000个

≦100个

≦100个或者

-

-

不得检出

局部给药制剂

手术、烧伤及严重创伤

符合无菌要求

眼部给药制剂

≦10个或者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耳、鼻及呼吸道吸入给呀制剂

≦100个或者或者102

≦10个或者或者102

不得检出

阴道、尿道给药

≦100个或者

≦10个或者

不得检出

-

直肠给药制剂(同口服)

≦1000个

≦100个

≦100个或者

不得检出

五、药物制剂生产的洁净度要求和空气净化技术

1.空气洁净技术要求:

A.以0.5和5为划分依据,A级和B级相当于原来的100级,C级相当于10000级,D级相当于100000级,A级和B级的动态标准不一样。

2.*层流()常考其定义及优点

(1)定义:

空气流线相互平行的单一流动方式

(2)优点(陈婷警官成绩差)——(尘停净官沉积叉)

A有自行除尘能力,可带走产生的污染B室内空气不会出现停滞C达到洁净程度高D空气流动速度提高,粒子不会沉降和蓄积E可避免不同药物粉末的交叉感染

(2)方式层流洁净工作台B层流洁净室

3.乱流()

4.洁净室的设计和管理

(1)面积小

(2)一般不设窗户(3)不同级别的洁净室由低级向高级安排,各级洁净室之间的正压差一般为10左右(常考)(4)相连房间设隔门,门之开启朝净高(5)18-26℃,45-65%

例:

11年填空:

各级洁净室的正压差一般为10

六、灭菌及无菌操作技术

(一)相关概念

1.灭菌():

使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胞的过程。

2.灭菌制剂():

采用灭菌法杀灭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胞的一类药物制剂。

3.无菌():

在物体或任一给定的介质中,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

4.无菌制剂():

在无菌环境中,使用无菌操作法或无菌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的一类药物制剂

5.无菌操作技术():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利用和控制一定条件,使产品避免微生物污染的一种操作方法或技术。

→也叫无菌操作法。

6.消毒():

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物体上或介质中的病原微生物

7.消毒剂():

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杀灭或除去作用的物质

8.防腐():

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亦称抑菌

9.防腐剂/抑菌剂():

对微生物的生长或繁殖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在滴眼剂和注射剂中称为抑菌剂

七、灭菌参数P72

1值:

指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90%或者下降一个对数单位所需要的时间

2.303,温度越高,D值越小→01年填空考察以意义即概念

2值:

将灭菌时间降为原来的1/10所需要升高的温度。

D21=10^((T12))

3.F值:

在一定温度(T)下,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力和参比温度T0,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常用于干热灭菌∆tΣ10^(0)

4.F0值:

在一定温度(T)下,Z值为10℃时所产生的灭菌效力和温度为121℃,Z值为10℃时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只适用于热压灭菌

F0=∆tΣ10^(121)/10

(1)F0值可认为是以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时,杀灭容器内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2)F0值的意义(常考):

将不同温度和时间对灭菌的效果统一在121℃湿热灭菌的效力,可作为灭菌过程中的比较参数。

→01年填空

不同工艺无菌保证比较表(口诀:

镀纯金的工艺就是好)(度存菌工艺)

方法

保证水平

应用范围

过度杀灭法

F0≧12

<10^-6

大容量注射剂首选

残存概率法

8≦F0<12

<10^-6

大容量注射剂不能耐受过度杀灭法时选择

灭菌过程应当将防止产品被耐热菌污染放在首位,而不是依赖终端灭菌

无菌生产工艺

F0<8

<10^-3

冻干粉针剂,无菌分装粉针剂,部分小容量注射剂

无菌保证水平,经灭菌/除菌后微生物残存的概率

例:

11年填空:

小于10^6可认为达到可靠灭菌。

热流煮蟹(歇)

(二)防腐剂的选用原则

1.防腐剂的使用浓度:

应尽量采用最低有效浓度

2.防腐剂与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

处方中使用的防腐剂应不与主药、其他辅料发生理化反应,并且应不与包装材料之间发生相互作用。

3.防腐剂在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内服、外用各种类型的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特别是以水为溶剂的液体制剂,要求加入防腐剂。

4.防腐剂在滴眼剂中的应用:

多剂量滴眼剂必须加入抑菌剂,但用于外科手术、供角膜穿通伤使用的滴眼剂及眼内注射用溶液目前一般均要求按无菌制剂操作,并采用单剂包装,不加抑菌剂,用过一次就应废弃。

5.一般多剂量包装的注射剂宜加抑菌剂,但对于对于注射量超过5的注射剂添加抑菌剂必须特别慎重,供静脉或椎管注射用的注射剂均不得添加抑菌剂

例1:

08年简答:

简述抑菌剂在注射剂中的使用情况。

☞一般多剂量包装的注射剂宜加抑菌剂,对无菌操作法及过滤灭菌法生产的多剂量注射剂可加入适量抑菌剂,但对于注射量超过5的注射剂添加抑菌剂必须特别慎重,供静脉或椎管注射用的注射剂均不得添加抑菌剂,输液中也不得加入任何抑菌剂。

第四章液体制剂概论P85

第一节概述P86

一、液体制剂()的含义

1.含义:

将药物以不同的分散方法和分散程度分散在适宜的液体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内服或外用制剂

例:

11年填空:

按分散系统分类,液体制剂可分为均相分散系统、非均相分散系统。

(二)按给药途径分类

1.内服液体制剂:

溶液剂、芳香水剂、合剂、糖浆剂

2.外用液体制剂:

(1)皮肤用液体制剂,搽剂、洗剂

(2)五官科用液体制剂,滴鼻剂、洗耳剂(3)直肠、阴道、尿道用液体制剂,灌肠剂

三、液体制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

(一)特点

1.优点(口诀:

西药变刺激—吸药便刺激):

A吸收快B给药途径多C便于分散剂量,服用方便(小孩)D可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

2.缺点:

A化学稳定性差B物理稳定性差C易水解和生霉D携带、运输、储存不便

(二)质量要求(脓包找借口享福—浓包找介口相腐)

1.浓度准确,稳定,长期储存不变化2.包装容器大小适宜,便于患者服用3.分散介质最好用水,其次为乙醇、甘油和植物油4.制剂应适口(),无刺激性5.均相制剂应澄清,非均相制剂分散相粒子应小而均匀6.制剂应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

第二节流变学(了解)

第三节表面活性剂*P95

1.定义:

在水中加入少量即可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急剧下降的物质

例:

01年是非题:

表面活性剂是指能降低表面张力的物质(错),因为没有指出是液体

2.分类

(1)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起作用为阴离子

A.肥皂类()a不溶性皂—用于外用制剂b可溶性皂—用于外用制剂

c有机胺皂—软膏剂的乳化剂

B.硫酸化物R·O·3-外用软膏的乳化剂

C.磺酸化物R·3渗透性很强,有渗透剂之称,是优良的洗涤剂

(2)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杀菌、防腐、消毒)起作用为阳离子季铵化合物常用有苯扎氯胺(洁尔灭)、苯扎溴铵(新洁尔灭)

(3)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卵磷脂静脉注射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68(188)也可

(1)氨基酸型

(2)甜菜碱型—适用于任何(3)咪唑啉型

(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A.脂肪酸山梨坦(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

司盘类()—水/油型()乳化剂

B聚山梨酯类:

吐温()—增溶剂和油/水型()乳化剂

C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泊洛沙姆,也称普朗尼克,F68(188)—型乳化剂(可作静脉注射用乳化剂)

例:

08年简答: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为哪几类?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3.基本性质:

P98

(一)物理化学性质:

(谭平教课——昙平胶克)

1.形成胶团:

(1)():

临界胶束浓度98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的最低浓度

(2)胶团属热力学稳定系统,是较稳定的溶液,溶液基本透明,有时微带乳光。

(3)达到后,物理化学性质会发生突然变化,如表面张力降低、增溶作用增强等

2.值*:

(1)亲水亲油平衡值,用来衡量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性的强弱,值越高,其亲水性越强,越低,亲油性越强。

→04、07、10、11年考填空题

(2)混合后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一般由下式计算:

(**)/()

例:

计算:

2.下列处方是什么类型的乳剂?

为什么?

处方:

液体石蜡50g

司盘-802.1g4.3

吐温-802.9g15.0

蒸馏水加至100

解:

[(4.3*2.1)+(15*2.9)]/(2.1+2.9)=10.506>8,☞

值3-8型值8-18

3.克氏点()——使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升高的温度即为克氏点,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用于增溶的温度下限(即最小值),其对应的溶解度即为

4.昙点/浊点()——含聚氧乙烯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当温度升高至某一温度时,溶液浑浊,这一现象称为起昙,出现起昙的温度即为昙点。

与克氏点相反。

用书P101概念

(1)起昙的原因:

含聚氧乙烯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其亲水集团与水发生氢键结合而呈溶解状态,但这种氢键结合很不稳定,当温度达到某一点时,氢键断裂,使表活的溶解度突然降低,因此产生浑浊、分层或沉淀现象。

(2)聚合度低,昙点低(3)F68常压下观察不到昙点(因其极易溶于水,与水形成的氢键很牢固)

(2)生物学性质(不要求)

4.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P102(闰土侮辱龙袍—润土污乳溶泡)

(1)润湿()7-11

(2)去污剂()13-18

(3)乳化():

使乳液易于形成并使之稳定。

*值3-8型值8-18型,常用乳化剂():

阿拉伯胶、西黄蓍(音“师”)胶、琼脂、软肥皂

(4)增溶():

表面活性剂增大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增溶剂():

用于增溶的表面活性剂值15-19,吐温(亲水表活)

增溶原理:

一般认为是由于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胶团/胶束的结果(C>)

(表)亲水基团(外部)——油性基团(内部)

↑↑

(药)极性基团——非极性基团

非极性药物,增溶位于胶束内芯;极性药物,吸附在胶团表面的亲水基团;两亲性药物,定向插于胶束的栅状层

通常将增溶剂和增溶质先行混合要比增溶剂与水混合的效果好

(5)起泡()和消泡()值1-3→消泡剂

例:

11年简答:

表面活性剂在制剂中的应用:

润湿剂、去污剂、乳化剂、增溶剂、起泡剂和消泡剂

第4节药物的溶解与分散P105

1.溶解度P107:

指在一定温度下(气体要求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的饱和溶液中溶解的溶质量。

2.溶解速率:

指在某一溶剂中单位时间内溶解溶质的量。

上述两个名解在考纲中未要求,但在书上的思考题11第7题中有

1、液体制剂常用溶剂

1.极性:

水(最常用)、乙醇、甘油、丙二醇、、(二甲基亚砜)

2.非极性:

脂肪油、液体石蜡、油酸乙酯

2、*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P10904、07、11年考填空题

(1)制成盐类

(2)应用混合溶剂(3)加入助溶剂(4)使用增溶剂(5)采用包合技术(6)胶束增溶

A.潜溶剂P110:

药物在单一溶剂中溶解能力差,但在混合溶剂中比单一溶剂更易溶解的现象称为潜溶,这种混合溶剂称为潜溶剂()

B.助溶()P110:

一些难溶性药物,当加入第三种物质时,能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而不降低活性的现象,第三种物质是低分子化合物时称为助溶剂()

C.常用的助溶剂有:

①无机化合物,如碘化钾、氯化钠等②某些有机酸及其钠盐,如苯甲酸钠、水杨酸钠、对氨基苯甲酸钠等③酰胺化合物,如乌拉坦、尿素、烟酰胺、乙酰胺等。

例:

下列物质可作助溶剂的是()04、07年考

A.聚乙二醇B.碘化钾C.苯甲酸钠(在咖啡因溶液中做助溶剂)D.乌拉坦

D.增溶和助溶的区别:

增溶是用表面活性剂形成胶团增加溶解度,助溶是加入低分子化合物使分子间缔合形成络合物而使溶解度增加

第5章口服液体制剂P112

第1节概述P113

1.口服液体制剂特点:

A.液体制剂特点:

1.优点(口诀:

西药变刺激—吸药便刺激):

A吸收快B给药途径多C便于分散剂量,服用方便(小孩)D可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

2.缺点:

A化学稳定性差B物理稳定性差C易水解和生霉D携带、运输、储存不变

B.口服液体制剂特点:

(跟液体制剂类似)

1.优点:

A吸收快B服用方便,尤其适用于老人和小孩C.有效成分分散均匀D可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E.某些药物制成混悬剂可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或有缓释作用,有利于提高某些固体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缺点(同液体制剂):

A化学稳定性差B物理稳定性差C易水解和生霉D携带、运输、储存不变

二、口服液体制剂分类

1.按分散系统分(同液体制剂)

第二节溶液型液体制剂P115

概念:

系指药物以分子、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相口服液体制剂。

1.口服溶液型液体制剂包括口服溶液剂、糖浆剂、芳香水剂、醑(音“许”)剂、酏(音“以”)剂等

种类

定义

特点

制备方法

质量评定

口服溶液剂P116()

系指药物溶解于适宜溶剂中形成澄清真溶液供口服的液体制剂。

①为不挥发性药物,常用溶剂为水

②吸收快,起效快

分散法:

称量→溶解→过滤→质量检查→分装

1.含量应符合要求,澄清溶液

2.分散均匀、浓度准确

3.外观良好,口感适宜

4.生产和储存期间不得有发霉、酸败、变色、异臭、产生气体或其他变质现象

5.符合微生物限度标准要求(单位:

个):

含细菌<100,霉菌、酵母菌<100,不得含有大肠埃希菌

糖浆剂P116

系指含有药物或芳香物质的口服浓蔗糖水溶液,含蔗糖量应在含蔗糖量在45%(),单糖浆/糖浆含蔗糖量85()或64.7%()。

含蔗糖量在45%(),单糖浆/糖浆含蔗糖量85()或64.7%(),含高浓度蔗糖的糖浆剂具有防腐作用,分为单糖浆、含药糖浆和矫味糖浆

1.溶解法→热溶法适用于单糖浆、含药糖浆

2.混合法→与单糖浆混匀,要特别注意加入防腐剂

芳香水剂P117

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多为挥发油)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澄明水溶液。

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澄明水溶液

1.溶解法、稀释法→用于纯挥发油和化学药

2.蒸馏法→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

醑剂P117

系指挥发性药物制成的浓乙醇溶液

浓乙醇液,占6090%

溶解法/蒸馏法

酏剂P117

是一种澄明、香甜的稀醇口服溶液剂

稀醇液,含芳香剂、甜剂和乙醇,乙醇占5—40%

溶液剂制备方法:

溶解法、稀释法、化学反应法

(1)书P116例:

复方碘溶液(卢戈溶液)

处方:

碘50g

碘化钾100g助溶剂和稳定剂

纯化水加至1000

制法关键:

取碘化钾,加适量水制成浓溶液,然后加入碘溶解

2.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P118

(一)高分子溶液剂(均相,热稳定系统,亲水胶体溶液,甲酚皂属于此类)

*定义:

是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1)性质第五章

A.荷电性>等电点,蛋白质带负电(类似于酸碱,>7时,带负电)

B.渗透压较高C.黏度与分子量:

黏稠性液体D.稳定性:

主要取决于水化作用和荷电

(2)影响高分子溶液稳定性的因素:

A.盐析:

向溶液中加入大量的电解质,可使高分子凝结而沉淀,此过程称为盐析

B.向溶液中加入大量脱水剂,如乙醇、丙酮等也能破坏水化膜而发生脱水析出

C.陈化():

长期放置过程中自发地聚集而沉淀;絮凝():

盐类、值、絮凝剂、射线等的影响使高分子化合物凝结沉淀,称为絮凝

D.带相反电荷的两种高分子溶液混合,产生凝结沉淀;

E.部分亲水高分子溶液温度变化产生胶凝()

(3)高分子溶液剂的制备P118(均要经过溶胀过程,有限溶胀→无限溶胀)

A.有限溶胀():

是指水分子渗入到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间的空隙中,与高分子的亲水基团发生水化作用,使体积膨胀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有限溶胀(),有限溶胀一般不搅拌或加热,静置即可,耗时较长。

B.无限溶胀():

在溶胀过程中,由于高分子空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