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精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3046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章精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文章精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文章精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文章精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文章精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章精义.docx

《文章精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章精义.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章精义.docx

文章精义

《文章精義》一卷

元李淦撰

李淦,字耆卿,朱熹再傳弟子,學者尊為性學先生。

建昌南城人。

此據元代程鉅夫《故國子助教李性學墓碑》(《雪樓集》卷二十》,常見作「李涂」,實誤。

入元曾任國子助教,卒於官。

此書為李淦門生于欽向其問學聽講之筆記,并由于欽於元至順三年(一二三二)初刻行世。

于欽,《新元史》卷一九六有傳,謂于氏卒於至順四年(一二三二),時年五十,則其生年為元至元二十一年(一二八四)。

據本書于欽所作跋尾,他從李淦聽講時,年「十八九」,并予「隨筆之於簡帙」,则當在大德六年(一三〇二)左右。

由此推斷,此書不僅初刊在元代,且筆錄成稿亦在元代。

李淦為宋元間人,但此書應成書於元,一般將其列入南宋,實不確。

作者學出朱子,論文多本六經,標舉「聖賢明道經世之書,雖非為作文設,而千萬世文章從是出焉」。

强調「做人文字,須放胸襟如太虚始得」,立論甚高。

而尤擅於作文之精深法則的探求,如論文章四難,貴自然平正,倡辭理俱到,均見允當;封文章布局结構,提出需有「間架」,「間錯而不斷」,「起句發意最好」等,亦屬體會有得之见。

其論諸家文章特色,更多鞭辟入裹之語,從比較角度分析諸家文風,尤為嫻熟精彩,如「韓如海,柳如泉,歐如瀾,蘇如潮」等(後人又演變為「韓潮蘇海」)。

論二程與朱熹優劣,既謂「晦菴先生治經明理,宗二程而密於二程」,又谓「二程一句撒開,做得晦菴千句萬句;晦菴千句萬句,揫敛來只作得二程一句」,即學術上朱優於程,文字上則反之,持論不拘門户之見,更為難能可貴。

有元至順三年(一三三二)于欽刊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又有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六〇年本。

本書據元刊本錄入,并參考人民文學出版杜本。

(王宜瑗)

《易》、《詩》、《書》、《儀禮》、《春秋》、《論語》、《大學》、《中庸》、《孟子》,皆聖賢明道經世之書,雖非為作文設,而千萬世文章從是出焉。

《國語》不如《左傳》,《左傳》不如《檀弓》,叙晉獻公、驪姬、申生一事,繁簡可見。

《孟子》之辨,計是非,不計利害,而利害未嘗不明;《戰國策》之辨,計利害,不計是非,而二者胥失之。

《莊子》文章善用虚,以其虚而虚天下之實;太史公文字善用實,以其實而實天下之虚。

《莊子》者,《易》之變;《離骚》者,《詩》之變;《史記》者,《春秋》之變。

《史記•帝紀》、《世家》從二《雅》、十五《國風》來,《八書》從《禹貢》、《周官》來。

李斯《上秦始皇書論逐客》,起句即見事實,最妙。

中間論不出於秦而秦用之,獨人才不出於秦而秦不用,反覆議論,痛快,深得作文之法,未易以人廢言也。

《老子》、《孫武子》,一句一理,如串八實珍瑰,間錯而不斷,文字極難學,惟蘇老泉數篇近之。

(《心術》、《春秋諭》之類是也。

《韓非子》文字绝妙。

一〇

賈誼《政事書》,是論天下事有間架底;賈讓《河渠書》,是論一事有間架底。

一一

孟子就三綱五常内立議論,其與人辨,是不得已;莊子就三綱五常外立議論,其與人辨,是得已而不已,義理有間矣。

然文字皆不可及。

(二人同處齊梁,不知如何不相見,若相見,其辨必然有可觀。

一二

韓退之文學《孟子》。

(不及《左傳》。

有逼真處,如《董晉行狀》中兩段辭命是也。

一三

柳子厚文學《國語》、(《國语》段全,子厚段碎,句法却相似。

)《西漢》諸傳。

(髣髴似之。

一四

歐陽永叔學韓退之。

(諸篇皆以退之為祖,加以姿態;惟《五代史》過《順宗實錄》遠甚,所謂青出於藍而青於藍者也。

一五

子瞻文學《莊子》、(入虚處似,《凌虚臺記》、《清風閣記》之類是也。

)《戰國策》、(論利害處似,《策略》、《策别》、《策斷》之類是也。

)《史記》、(終篇惟作他人說,末後自己只說一句。

《表忠觀碑》之類是。

)《楞嚴經》。

(《魚枕冠頌》之類是也。

子瞻文字到窮處,便濟之以此一着,所以千萬人過他關不得。

一六

曾子固文學劉向。

(平平說去,亹亹不斷,最淡而古。

但劉向老,子固嫩;劉向简,子固煩;劉向枯槁,子固光潤耳。

一七

韓如海,柳如泉,歐如瀾,蘇如潮。

一八

司馬子長文字,二一百句作一句下,(更點不斷。

)韓退之三五十句作一句下,蘇子瞻亦然。

初不難學,但長句中轉得意去,便是好文字;若二一百句三五十句只說得一句事,則冗矣。

一九

孟子譏蚳鼃不諫,蚳鼃卒以諫顯;韓退之譏陽城不諫,陽城卒以諫顯;歐陽永叔譏范仲淹不諫,范仲淹卒以諫顯。

三事相類,然孟子數語而已,退之費多少糾說,永叔步驟退之而微不及:

古今文字優劣,於此可見。

二〇

退之雖時有譏諷,然大體醇正。

子厚發之以憤激,永叔發之以感慨,子瞻兼憤激感慨而發之以諧謔。

讀柳、歐、蘇文,方知韓文不可及。

二一

文章不難於巧,而難於拙;不難於曲,而難於直;不難於細,而難於麄;不難於華,而難於質。

可與智者道,難與俗人言也。

二二

司馬子長文拙於《春秋内外傳》,而力量過之;葉正則之文巧於韓、柳、歐、蘇,而力量不及。

二三

文字請客對主極難,獨子瞻《放鶴亭記》以酒對鶴。

大意謂清閒者莫如鶴,然衛懿公好鶴則亡其國,亂德者莫如酒,然劉伶、阮籍之徒反以酒全其真而名後世。

南面之樂,豈足以易隱居之樂哉?

鶴是主,酒是客,請客對主,分外精神。

又歸得放鶴亭隱居之意切,然須是前面陷「飲酒」二字,方入得來,亦是一格。

二四

退之《平淮西碑》是學《舜典》,《畫記》是學《顧命》。

二五

退之諸文,多有功於吾道,有補於世教。

獨《衢州徐偃王碑》一篇害義,蓋穆天子在上,偃王敢受諸侯朝,是賊也;退之乃許之以仁,豈不謬哉!

二六

永叔《醉翁亭記》結云:

「太守謂誰?

廬陵歐陽修也。

」是學《詩•采蘋》篇:

「誰其尸之?

有齊季女」二句。

二七

傳體前叙事,後議論。

獨退之《圬者王承福傳》,叙事議論相間,頗有太史公《伯夷傳》之風。

二八

《孟子•公孫丑下》首章起句謂: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下面分三段,第一段說天時不如地利,第二段說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却專說人和,而歸之「得道者多助」,一節高一節,此是作文中大法度也。

二九

子瞻《喜雨亭記》結云:

「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是化無為有。

《凌虚臺記》結云:

「蓋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臺之存亡也。

」是化有為無。

三〇

文字有反類尊題者,子瞻《秋暘賦》,先說夏潦之可憂,却說秋暘之可喜,绝妙。

若出《文選》諸人手,則通篇說秋暘,斬無餘味矣。

三一

班孟堅叙霍光廢昌邑王,讀書一半,太后曰:

「止,為人臣子,當誖亂如是耶!

」再讀畢奏。

此段最妙,載一時君臣堪畫。

三二

盧仝《月蝕詩》,膾炙人口,其實《詩•大東》後二章耳。

三三

《詩•雲漢》有「耗斁下土,寧丁我躬」之句,退之、永叔《禱雨文》,遂各演作一篇,其實皆自《雲漢》來,然不逮遠矣。

三四

《孟子》辨百里奚一段,辭理俱到,健讀數遇,使人神爽飛越。

三五

子瞻《萬言書》,是步驟賈誼《治安策》;然虚文有餘,實事不足,去誼遠矣。

三六

陸宣公文字不用事,而句語鏗鏘,法度嚴整,議論切當,事情明白,得君臣告戒之體。

三七

作世外文字,須换過境界。

《莊子》寓言之類,是空境界文字。

靈均《九歌》之類,是鬼境界文字。

(宋玉《招魂》亦然。

)子瞻《大悲閣記》之類,是佛境界文字,(《魚枕冠頌》亦自《楞嚴經》來。

)《夫容城》、《黄鶴樓》仙詩之類,是鬼仙境界文字,《上清宫辭》之類,是仙境界文字。

惟退之不然,一切以正大行之,未嘗造妖捏怪,此其所以不可及。

三八

《六經》是治世之文,《左傳》、《國語》是衰世之文,(《書•平王之命》一篇,已有衰世氣象)《戰國策》是亂世之文。

三九

唐人文字,多是界定段落做,所以死。

惟退之一片做,所以活。

(柳子厚文气便有界畫得斷者。

四〇

退之《張中丞傳後序》云:

「翰以文學自名,為此傳頗詳密。

然尚恨有闕者,不為許遠立傳,又不載雷萬春事首尾。

」「雷萬春」三字,斷是「南霽雲」,但俗本誤耳。

此序前半篇是說巡、遠,後半篇是說南霽雲,即不及雷萬春事,三字誤無疑。

四一

《堯典》命羲和才數句耳,《七月》便詳似《堯典》,《月令》又詳似《七月》,而節病極多。

然《堯典》分時,《月令》分月,其為文也易;《七月》顛倒月分,而以衣食為脈絡,其為文也難。

(此詩與周人之文不同類。

四二

《送文暢師序》,退之闢浮圖。

子厚佞浮圖,子厚不及退之。

四三

論史書,子厚不恤天刑人禍,退之深畏天刑人禍,退之不及子厚。

四四

退之諸墓誌,一人一樣,絕妙。

四五

退之誌樊宗師墓,其不蹈襲前人一言一句,蓋舆「鑿鑿乎陳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意適相似,深喜之。

然銘謂「文從事順,各識職則」,宗師之文不從字不順者多矣,亦微有不滿意。

四六

退之誌樊紹述,其文似樊紹述;誌子厚,其文似子厚。

春蠶作繭,見物即成性,極巧。

四七

子瞻作《醉白堂記》,一段是說魏公之所有,樂天之所無;一段是說樂天之所有,魏公之所無;一段是樂天、魏公之所同,方纔說是為韓魏公作《醉白堂記》。

王介甫乃謂「韓白優劣論」,不亦謬乎?

四八

永叔《晝錦堂記》全用韓稚圭《晝錦堂詩》意。

四九

子瞻《艷澦堆賦》辭到,《天慶觀乳泉賦》理到。

五〇

西漢制度,散見諸傳中,此是孟堅筆力。

五一

歐陽永叔《五代史贊》首必有「嗚呼」一字,固是世變可嘆,亦是此老文字,遇感慨處便精神。

五二

《禹貢》簡而盡。

山水、田土、貢賦、草木、金革、物產,叙得皆盡。

後叙山脈一段,水脈一段,五服一段,更有條而不紊。

五三

《周禮•職方氏》冗而疎。

五四

《左傳》、《史記》、《西漢》叙戰陳堪畫。

五五

文字須有數行齊整處,須有數行不齊整處。

五六

意對處,文却不必對;文不對處,意却著對。

五七

文有圆有方。

韓文多圓,柳文多方。

(《晉問》之類是也。

)蘇文方者亦少,惟《上神宗萬言書》、《代張方平諫用兵書》數篇方,圓者多。

五八

退之《琴操》,平淡而味長,子厚《饒歌鼓吹曲》,險怪而意到。

五九

退之墓誌,篇篇不同,蓋相題而設施也;子厚墓誌,千篇一律。

六〇

《資治通鑑》是續《左傳》,《綱目》是續《春秋》。

六一

真景元集《文章正宗》,分作四體:

辭命一也,議論一也,叙事一也,詩賦一也,井然有條。

六二

史遷《項籍傳》最好。

立義帝以後,一日氣魄一日;殺義帝以後,一日衰颯一日:

是一篇大綱領。

至其筆力馳驟處,有喑嗚叱咤之風。

六三

班固賦設問答最弱,如西都責東都主人之類。

至子瞻《後杞菊賦》起句云:

「吁嗟先生,誰使汝坐堂上,稱太守。

」便自風采百倍。

六四

子瞻《表忠觀碑》,終篇述趙清獻公奏,不增損一字,是學《漢書》。

王介甫以為《諸侯王年表》,則非也。

六五

吕相《绝秦書》,雖誣秦,然文字自佳。

六六

《莊子•胠箧篇》,辭理俱到。

六七

不讀《莊子•秋水篇》,見識終不宏闊。

六八

佛是掃除事障,禪是掃除理障,熟讀《楞嚴經》自見。

六九

《維摩詰經》亦有作文法。

三十二菩薩各說不二法門,此未得不二法門者也;維摩詰默然不說不二法門,乃真得不二法門者也。

柳子厚《晉問》,微用此體。

七〇

歐陽永叔《豐樂亭記》之類,能畫出太平氣象。

七一

褚少孫(《史記》稱褚先生者是也。

)學太史公,句句相似,只是成段不相似。

柳子厚學《國語》,段段都似,只是成篇不似。

七二

學文切不可學人言語,《文中子》所以不及諸子,為要學夫子言語故也。

七三

《論語》氣平,《孟子》氣激,《莊子》氣樂,《楚辭》氣悲,《史記》氣勇,《漢書》氣怯。

文字順易而逆難,《六經》都順,惟《莊子》、《戰國策》逆;韓、柳、歐都順,(《封建論》一篇逆。

)惟蘇明允逆,子瞻或順或逆,然不及明允處多。

七四

文字有終篇不見主意、結句見主意者,賈誼《過秦論》「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韓退之《守戒》「在得人」之類是也。

七五

韓退之非佛,是說吾道有來歷,浮圖無來歷,不過辨邪正而已;歐陽永叔非佛,乃謂修其本以勝之,吾道既勝,浮圖自息,此意高於退之百倍。

七六

文字起句發意最好,李斯《上秦始皇逐客書》起句,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

張伯玉作《六經閣記》謂:

「六經閣者,諸子百家皆在焉,不書,尊經也。

」亦是起句發意,但以下筆力差乏。

七七

唐子西文極莊重縝密,雖幅尺稍狹,無長江大河一瀉千里之勢,然最利初學。

七八

李邦直《勢原》只一「勢」字,《法原》只一「法」字,演出數千言,所謂一莖草化作丈六金身者。

惜文字斷續,然亦是一法。

七九

唐代宗時有晉州男子郇謨者,上三十字條陳利害,一字是一件事,如「團」字是說團練使之類。

謨自知之,他人不諭也。

吾謂世之作文,務要崎嶇隱奥辭不足以達意者,皆郇謨之徒也。

八〇

胡致堂文字,就事論理,理盡而辭止,而氣極不衰。

雖不必調弄文法,然自卓然不可及。

八一

子厚文不如退之,退之詩不如子厚。

八二

學楚辭者多矣,若黄魯直,最得其妙。

魯直諸賦,如《休亨賦》、《蘇□□□畫道士賦》之類。

他文愈小愈工,如《跛奚移文》之類,但作長篇,苦於氣短,又且句句要用事,此其所以不能如長江大河也。

八三

樂毅《答燕惠王書》、諸葛孔明《出師表》,不必言忠,而讀之者可想見其忠;李令伯《陳情表》,不必言孝,而讀之者可想見其孝。

杜子美詩之忠,黄山谷詩之孝,亦然。

八四

杜子美《哀江頭》,妙在「渭水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二句。

明皇在蜀,肅宗在秦,一去一住,兩無消息,有天下而不得養其父,此情何如耶?

父子之際,人所難言,子美獨能言之,此其所以不可及,非但「細柳新蒲」之感而已。

八五

《詩》惟《生民》一篇,如廬山瀑布泉,一氣輸寫直下,略無回顧。

自「厥初生民」至「以迄于今」,只是一意。

八六

盧仝《月蝕詩》,韓退之删改耳,謂之效玉川子作,何邪?

八七

文章有短而轉摺多氣長者,韓退之《送董邵南序》、王介甫《讀孟嘗君傳》是也。

有長而簡直氣短者,盧襄《西征記》是也。

八八

退之《送孟東野序》,「嗚」字發出許多議論,自《周禮》「梓人為筍簴」來。

八九

永叔《山中樂三章贈惠勤》,望其出佛而歸儒,持論甚正,從退之《送文暢序》來。

九〇

「石駘仲卒,無適子,有庶子六人,卜所以為後者,曰:

「沐浴佩玉則兆。

」五人者皆沐浴佩玉。

石祈子曰:

「孰有執親喪而沐浴佩玉者乎?

」不沐浴佩玉,石祈子兆。

衛人以龜為有知也。

」此段言「沐浴佩玉」者四,而不覺其重複。

九一

文字貴相題廣狹。

晦菴先生諸文字,如長江大河,滔滔汩汩,動數十萬言而不足。

及作《六君子贊》,人各三十二字,盡得描畫其平生,無欠無餘,所謂相題而施者也。

九二

做大文字,須放胸襟如太虚始得。

太虚何心哉?

輕清之氣旋轉乎外,而山川之流峙,草木之榮華,禽獸昆蟲之飛躍游乎重濁渣滓之中,而莫覺其所以然之故。

人放得此心,廓然與太虚相似,則一旦把筆為文,凡世之治亂,人之善惡,事之是非,某字合當如何書,某句合當如何下,某段當先,某段當後,如妍醜之在鑑,如低昂之在衡,决不致顛倒錯亂,雖進而至之聖經之文可也。

今人作文,動輒先立主意,如經賦論策,不知私意偏見,不足以包盡天下之道理。

及主意有所不通,則又勉强遷就,求以自伸。

若是者,皆時文之陋習也,不可不戒。

九三

《選》詩惟陶淵明,唐文惟韓退之,自理趣中流出,故渾然天成,無斧鑿痕。

餘子正是字煉句煅,鏤刻工巧而已。

今人言詩動曰《選》,言文動曰唐,何泛然無别之甚!

九四

西漢文辭尚質,司馬子長變得如此文,終不失其為質。

唐文字尚文,韓退之變得如此質,終不失其為文。

九五

晦菴先生治經明理,宗二程,而密於二程,如《易本義》、《詩集傳》、《小學書》、《通鑑綱目》之類,皆青於藍而寒於水也。

但尋常文字,多不及二程:

二程一句撒開,做得晦菴千句萬句,晦菴千句萬句,揫敛來只作得二程一句。

雖世變愈降,亦關天分不同。

然晦菴先生詩,則《三百篇》之後一人而已。

九六

濂溪先生《太極圖說》、《通書》、明道先生《定性書》、伊川先生《易傳序》、《春秋傳序》、横渠先生《西銘》,是聖賢之文,與《四書》諸經相表裹。

司馬子長是史官之文,間有紕繆處,退之是文人之文,間有弱處,然亦宇宙間所不可無之文也。

九七

晦菴先生詩音節從陶、韋、柳中來,而理趣過之,所以卓乎不可及。

九八

經是山林中華,史是園圃中華,(《左傳》以下。

)古文高者是欄檻中華,(韓之類。

)次者是盆盎中花,(歐之類。

)下者是瓶中花耳。

(無根。

九九

蘇門文字,到底脱不得縱横氣習;程門文字,到底脱不得訓詁家風。

一〇〇

學文切不可學怪句,且先明白正大,務要十句百句只如一句,貫穿意脈。

說得通處,儘管說去;說得反覆,竭處自然住。

所謂行乎其所當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真作文之大法也。

一〇一

古人文字,規模間架,聲音節奏,皆可學,惟妙處不可學。

譬如幻師塑土木偶,耳目口鼻,儼然似人,而其中無精神魂魄意,不能活潑潑地,豈人也哉?

此須是讀書時,一心兩眼,痛下工夫,務要得他好處。

則一旦臨文,惟我操縱,惟我捭闔,一莖草可以化丈六金身。

此自得之學,難以筆舌傳也。

(請參。

人皆曰文章天下之公器,然必具眼目識見高者,而後能語其精義之精。

予十八九時,從性學先生學,每讀書講究義理之暇,則論古今文章。

予資質魯鈍,恐其遺忘,故隨筆之於簡帙。

凡二百□八條,於是表其書之首曰《性學李先生古今文章精義》,藏於家者四十餘年,未嘗出以示人。

至順三年冬十有二月,閱所蓄故書,得於箧笥中,臨文興悦,手不忍置。

因念與其獨善一身,孰若兼善天下,遂繡諸梓,與士大夫共之。

如此,則不獨不泯先生學力之所到,亦可以為學者識見之一助云。

先生姓李名淦,字耆卿。

性學,當代名公鉅卿扁其齋居之號,□□□□朱子門人之門人也。

後仕至國子助教,卒於官。

學生益都于欽止□□書于卷末。

——OCR底本:

《歷代文話》第二冊第1147-1188頁(復旦大學,2007版)。

或有紕繆,請予是正。

~~~~~~~~~~~~~~~~~~~~~~~~~~~~~~~~~~~~~~~~~~~~~~~~~~~~~~~~~~~~~~~~~~~~~~~~~~~~~~~~~~~~~~~

下面是四库自校本,点校谬误较多,本来想以人民出版社的版本进行校对,但难觅上传者踪迹,若愚鲁行事,有窃取他人成果之嫌,学道大节又亏,所以保留坊间四库本原样,以示尊重。

《文章精义》世无传本,诸家书目亦皆不载,惟永乐大典有之,但题曰:

李耆卿撰,而不着时代,亦不知耆卿为何许人。

考焦竑经籍志,有李涂《文章精义》二巻,书名及李姓,皆与此本相合,则耆卿或涂之字欤?

载籍无征,其为一;为二盖莫之详矣。

其论文多原本六经,不屑屑于声律章句,而于工拙繁简之间,源流得失之辨,皆一一如别白黒,具有鉴裁。

其言苏氏之文,不离乎纵横;程氏之文,不离乎训诂;持平之论,破除洛蜀之门户,尤南宋人所不肯言。

又,世传韩文如潮,苏文如海,及春蚕作茧之说,皆习用而昧其出处,今检核斯语,亦具见于是书,盖其初本为世所传诵,故遗文剰语,口授至今,嗣以巻帙寥寥,易于散佚沉晦者,遂数百年。

今逢圣代右文,得以复见于世,亦其名言至理,有不可磨灭者欤!

文章精义宋李耆卿撰

  易、诗、书、仪、礼、春秋、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皆圣贤眀道经世之书,虽非为作文设,而千万世文章従是出焉。

《国语》不如《左传》,《左传》不如《檀弓》,叙晋献公骊姫申生一事,繁简可见。

  《孟子》之辩,计是非不计利害,而利害未尝不眀;《战国策》之辩,计利害不计是非,而二者胥失之。

  《荘子》文字善用虚,以其虚而虚天下之实;太史公文字善用实,以其实而实天下之虚。

  《荘子》者,易之变;《离骚》者,诗之变;《史记》者,春秋之变。

  史记、帝纪、世家,从二雅、十五国风来;《八书》从禹贡周官来。

  李斯上秦始皇书,论逐客,起句即见事实,最妙中间论物“不出于秦而秦用之,独人才不出于秦,而秦不用”,反复议论,痛快!

深得作文之法,未易以人废言也。

  老子、孙武子,一句一语,如串八寳珍瑰,间错而不断文字,极难学,惟苏老泉数篇近之(心术春秋论之类是也);韩非子文字絶妙,贾谊政事书,是论天下事有间架的;贾让治河策,是论一事有间架的。

  孟子就三纲五常,内立议论,其与人辩是不得巳;荘子就三纲五常,外立议论,其与人辩是得已而不已;义理有间矣,然文字皆不可及。

(二人同处齐梁,不知如何不相见,若相见,其辨必然有可观。

)韩退之文,学孟子不及左传,(有逼真处,如董晋行状中、两叚辞命是也);栁子厚文,学国语(国语叚全,栁叚碎句,法却相似)西汉(诸传髣髴似之);欧阳永叔,学韩退之(诸篇皆以退之为祖,加以姿态,惟五代史《过顺宗实録》,逺甚青出扵蓝而青扵蓝也);子瞻文,学荘子(入虚处,似《凌虚台》、《记清风阁记》之类是也)战国策(论利害处,似《策畧》、《策别》、《策断》之类是也)史记(终篇惟作他人说,末后自已只说一句,《表忠观碑》之类是也)楞严经(《鱼枕冠颂》之类是也。

子瞻文字,到穷处便济之以此一着,所以千万人过他闗不得)曽子固文,学刘向(平平说去,亹亹不断,最淡而古。

但刘向老子固嫩,刘向简子固烦,刘向枯槁子固光润耳。

  韩如海,栁如泉,欧如澜,苏如潮。

  司马子长文字,一二百句做一句;下韩退之,三五十句做一句;下苏子瞻亦然。

初不难学,但长句中转得意去,便是好文字,若一二百句、三五十句,只说得一句,则冗矣。

  孟子讥蚳鼃,不谏,卒以谏显;退之讥阳城,不谏阳城,卒以谏显;欧阳永叔讥范仲淹,不谏范仲淹,卒以谏显。

三事相类,然孟子数语而已,退之费多少纠说,永叔歩骤退之而微不及,古今文字,优劣扵此可见。

  退之虽时有讥讽,然大体正;子厚发之以愤激,永叔发之以感慨,子瞻兼愤激感慨,发之以谐谑,读栁蘓文方知韩文不可及。

  文章,不难扵巧而难扵拙,不难扵曲而难扵直,不难于细而难扵麄,不难扵华而难扵质,可为智者道,难与俗人言也。

  司马子长文,拙于春秋,内外传而力量过之;叶正则之文,巧扵韩栁欧苏,而力量不及。

  文字,请客对主极难,独子瞻《放鹤亭记》,以酒对鹤,大意谓;清闲者莫如鹤,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乱徳者,莫如酒,然刘伶阮籍之徒,反以酒全其真而名后世,南面之乐,岂足以易隠居之乐哉?

鹤是主,酒是客,请客对主,分外精神,又归得放鹤亭隠居之意,然须是前面嵌“饮酒”二字,方入得来,亦是一格。

  退之《平淮西碑》,是学舜典;《画记》,是学顾命。

  退之诸文。

多有功扵吾道,有补于世教,独《衢州徐偃王碑》一篇害义。

盖穆天子在上,偃王敢受诸侯朝,是贼也,退之乃许之以仁,岂不谬哉!

  永叔《醉翁亭记》结云》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是学诗《采苹》篇“谁其尸之,有齐季女”二句。

  传体,前叙事,后议论,独圬者王承福传,叙事论议相间,颇有太史公伯夷传之风。

  孟子《公孙丑下》首章起句谓: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下面分三叚:

第一叚,说天时不如地利;第二叚,说地利不如人和;第三叚,却専说人和,而归之“得道者多助”,一节髙似一节,此是作文中大法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