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南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98603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南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南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南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南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南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南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南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南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南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南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南校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推断题

1.如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是氧化物。

请回答:

(1)G的化学式为______,E与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______。

(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写一个即可)。

【答案】H2化合反应灭火(或气体肥料、化工产品的原料等)3CO+Fe2O32Fe+3CO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分析】

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则A是盐酸,G是最轻的气体,则G是氢气,B、C、D、E、F是氧化物,G、F间的转化可知F是水,E能与水反应,又能和盐酸反应,可能是氧化钙,则F、E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C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则B是二氧化碳,C是一氧化碳,D能与A、C反应,则D是金属氧化物。

【详解】

(1)G是最轻的气体,则G是氢气,化学式为,G、F间的转化可知F是水,E能与水反应,又能和盐酸反应,可能是氧化钙,则F、E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E与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B、C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则B是二氧化碳,物质B的用途有灭火、气体肥料等。

(2)B、C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则B是二氧化碳,C是一氧化碳,D能与A、C反应,则D是金属氧化物,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3CO+Fe2O32Fe+3CO2。

【点睛】

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则A是盐酸,G是最轻的气体,则G是氢气,B、C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则B是二氧化碳,C是一氧化碳。

 

2.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氧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

甲的化学式为_____;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

【答案】H202通电↑+↑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

【解析】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均含氧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所以丙是氧气,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甲会分解生成氧气和乙,所以甲是过氧化氢溶液,乙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甲分解生成乙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实验室现有四种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分别为无水硫酸铜、硝酸钡、氯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为区分它们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步骤Ⅰ:

将这四种白色固体分别编号为A、B、C、D。

步骤Ⅱ:

取少量上述四种白色固体样品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固体全部溶解,且C溶液呈蓝色,则C是_____(写化学式,下同)。

(2)步骤Ⅲ:

取少量A、B、D的溶液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向三种溶液中各加入适量C溶液,装有B溶液的试管中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步骤Ⅳ:

为进一步区分A和D,另有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A溶液和D溶液,加入适量_____溶液。

【答案】CuSO4AgNO3

【解析】

【详解】

(1)C溶液呈蓝色,则C是硫酸铜,故填:

CuSO4。

(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3)另有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A溶液和D溶液,分别为硫酸钡和氯化钡溶液,想要鉴别两者,可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即可,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氯化钡,无变化的是硝酸钡;故填:

AgNO3。

 

4.有一包固体X,可能由NH4NO3、FeCl3、NaOH、Na2SO4、CaCO3、Ba(NO3)2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X与熟石灰研磨,无氨味。

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

(2)另取少量固体X按图中的甲进行实验。

①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由甲实验判断,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__。

②取白色沉淀B于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稀硝酸,烧杯中固体质量随滴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则白色沉淀B的成分为____________,图乙中c点时烧杯中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原固体X的组成,取无色溶液A,向其中通入CO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判断固体X中还含有________。

【答案】NH4NO3过滤FeCl3BaSO4、CaCO3Ca2+、H+NaOH

【解析】

【详解】

(1)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如熟石灰)反应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取少量固体X与熟石灰研磨,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NH4NO3,故填NH4NO3。

(2)①操作a将液体与不溶性固体分离开,则该操作为过滤,故填过滤;

过滤后得无色溶液A和白色沉淀D,而FeCl3溶液呈黄色,所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FeCl3,故填FeCl3。

②由图可知,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则固体中能与稀硝酸反应的难溶性固体为碳酸钙,不溶于稀硝酸的是硝酸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故填BaSO4、CaCO3;

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则图乙中c点时烧杯中的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钙和过量的硝酸,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硝酸钙解离的Ca2+和硝酸解离出的H+,故填Ca2+、H+。

(3)取无色溶液A,向其中通入CO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生成的沉淀中含有碳酸根,固体中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根的是氢氧化钠,故填NaOH。

 

5.如图所示,A是氧化物,可作干燥剂;D是一种盐,用于制造玻璃,洗涤剂等,它们之间发生如图变化,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作出推断:

(1)写出化学式:

A,D;

(2)贝壳高温煅烧的化学方程式;

(3)B→F的化学方程式;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答案】

(1)CaO,Na2CO3;

(2)CaCO3高温CaO+CO2↑;(3)CO2+C高温2CO,化合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

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A是氧化物,可作干燥剂,则A为CaO,B为CO2;A与水作用生成C即C为Ca(OH)2;D是一种盐,用于制造玻璃,洗涤剂等,D为Na2CO3;E为NaOH;B高温生成F,F为CO;G为Cu;H为Cu(NO3)2

考点:

物质的推断。

 

6.如图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G是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E、F、I为无色气体。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B:

,C: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①属于反应(填反应类型)。

(4)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③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写一条)。

(5)要使反应⑤能够发生,需要反应物B和M,其中M的化学式为。

【答案】

(1)B:

Ca(OH)2C:

H2O

(2)CaCl2+Na2CO3=CaCO3↓+2NaCl(3)置换反应。

(4)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合理答案也给分)(5)NH4Cl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题目信息知:

A为HCl,B为氢氧化钙,G为氧化铁,由C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E和F,可知,C为水,A和J在一定条件下生成E,则E为氢气,F为氧气;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则D为氯化钙,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氢氧化钙与铵盐反应生成盐,氨气和水。

B为氢氧化钙,C为水;

(2)反应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2NaCl;

(3)反应⑤是氢氧化钙与硝酸铵或硫酸铵等盐发生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属于复分解反应;

(4)反应③是铁生锈的反应,防治铁生锈的措施有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或喷漆;

(5)M为氯化铵或硫酸铵或硝酸铵。

考点:

框图式推断题。

 

7.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Na2SO4、NaOH、CaCO3、BaCl2、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

请完成下列各题。

(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滤渣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的名称);白色沉淀b是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现象①②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它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无法确定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答案】引流碳酸钙、氢氧化镁BaCO3CaCO3+2HCl=CaCl2+H2O+CO2↑Mg(OH)2+2HCl=MgCl2+2H2O氯化镁

【解析】

【分析】

碳酸钙难溶于水,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反应会生成溶于酸的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水得到滤渣a1.5g和滤液,滤渣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生成无色气体0.44g,所以混合物中氯化钡和硫酸钠只能含有一种物质,一定含有碳酸钙,

生成0.44g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1g,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镁,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氢氧化钠。

【详解】

由分析可知

(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滤渣a的成分是:

碳酸钙、氢氧化镁,白色沉淀b是BaCO3;

(3)现象?

涉及的反应是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Mg(OH)2+2HCl=MgCl2+2H2O;

(4)若现象?

“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它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无法确定的成分是氯化镁。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8.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D、F为红色固体,E为剧毒气体,反应③在工业上常用于炼铁,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3)H溶液可能是溶液(填化学式).

【答案】

(1)C+2CuO2Cu+CO2↑;

(2)Fe2O3+3CO2Fe+3CO2;(3)CuSO4.

【解析】

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D、F为红色固体,结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A、B为碳和氧化铜中的一种,D为铜,C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则A为碳,B为氧化铜;E为剧毒气体,反应③在工业上常用于炼铁,则E为一氧化碳;反应③在工业上常用于炼铁,结合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来炼铁,则F为氧化铁,G为铁;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则H可能为硫酸铜溶液.

(1)反应①,即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CuO2Cu+CO2↑.

(2)反应③,即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2Fe+3CO2.

(3)H溶液可能是硫酸铜溶液,其化学式为:

CuSO4.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