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范文模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8508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范文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范文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范文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范文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范文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范文模板.docx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范文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范文模板.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范文模板.docx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范文模板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范文模板2020

  在科学课堂上教师要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在观察中提出问题,一起探究科学的秘密。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范文一:

果实累累的季节

  教学目标:

  1、根据物体特征进行简单分类

  2、对植物的果实进行分类

  3、了解蟋蟀的生活习性,了解果实的种类

  教学要点:

  这一节课所要探究的事物是果实。

通过学生全面的探究,知道什么是果实。

  学生准备果实,毛巾或餐巾纸。

  教师准备小刀,盘子。

  教学过程:

  1.激发活动兴趣

  先评比上节课制作的树叶书签:

小组内评比,每个小组推荐2件好作品。

  教师对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并在“小科学家成果展示栏”里展示一个星期。

  提出问题:

植物都长有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叶子。

除了叶子之外,树上最常见的还有什么?

  2.果实展示会

  大家拿出自己带来的果实,开一个展示会。

  

(1)果实都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

看到的和触摸到的果实形状一样吗?

  

(2)果实都有不同的味道,闻到的和吃到的味道一样吗?

  学生小组内进行观察。

边观察、边讨论、边记录。

把观察到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3.趣味活动——找“星星”

  选择梨、苹果等果实,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用小刀切,看谁能找到“星星”,即种子的排列形式。

  归纳果实的特征:

  注意事项:

  

(1)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既不能伤害自己,更不能伤害到他人;

  

(2)找到“星星”后,切开的果实、餐巾纸等要及时清理;

  (3)小刀、盘子、毛巾要及时清洗干净。

  4.分类:

找果实

  ●把水果分一类,蔬菜分一类;

  ●把桔子分一类,苹果分一类;

  ●根据能否生吃进行分类;

  ●按照果实的颜色分类;

  科学自助餐:

马铃薯为什么不能参加果实大会。

  拓展活动:

采集植物的种子。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范文二:

观察水生植物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2.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流程与方法:

  1.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2.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学习重点】

  利用维恩图总结水生陆生植物作为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学习难点】

  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

  【学习准备】

  分组材料:

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中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学习流程】

  一、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

  1.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

出示实物或图片,这就是两种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和金鱼藻。

  2.你课外调查到的水生植物有哪些?

你曾经看到过哪些水生植物?

(补充认识水花生、浮萍、莲、菱、菖蒲、茭白等。

  二、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

  1.观察记录:

塑料袋中装有水葫芦和金鱼藻,分发给各小组,要求放入水槽中(为了使金鱼藻能沉在水底有利于观察和简图记录,可在其底部粘橡皮泥),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

  2.思考:

把橡皮泥去掉,比较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在水中有什么共同之处?

对,都能浮在水面上,会有什么秘密呢?

  3.探究:

尝试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有什么发现?

这种海绵状气囊结构很轻,所以能浮在水面上(适应水生植物的环境)。

其它水生植物是不是也有相似的结构?

请课外继续探究。

  三、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

  水葫芦和金鱼藻有哪些相似之处?

(除了形态结构特征外,还可以稍作拓展,如它们都会繁殖后代,都会死亡等。

)它们是水生植物,它们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四、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

  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与前堂课学生总结的陆生植物的唯恩图进行比较,再次填写维恩图,完成对植物生命体特征的梳理。

(都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等)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范文三:

观察水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在观察中发现水的性质。

  

(2)能用语言、文字描述观察水的结果。

  (3)初步认识物体的方法,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

  (4)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学会做溶解实验,理解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交流看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烧杯、滴管、蜡纸或锡纸(铝箔),方糖(或食盐)、木筷子、墨水、曲别针(或小钉子);酱油、牛奶、白醋、糖水(或盐水)、雪碧、水六种液体及热水等。

  2.学生准备:

  纸巾(或手纸)、硬币、白纸、水杯、调料袋、塑料瓶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上一节课研究了生命离不开水,那么为什么生命离不开水呢?

让我们通过实验,揭开它的奥秘。

  2.揭题。

  

(二)自主学习:

  1.观察水,描述水。

  

(1)请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桌面上的仪器或身边的可利用的物体,观察一杯水,你对这杯水有什么新的发现。

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水的奥秘多,把你们的发现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

  

(2)学生分组活动。

  (3)教师鼓励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研究:

  杯中的水是什么样的?

当被水溅出来、洒出有什么现象?

水滴在别的物体上,会发生什么现象?

当越来越多的小水滴聚成大水滴时,水形成的圈有什么现象?

几滴水从空气中落下时,呈现什么形状?

……

  (4)学生分组汇报交流。

要求从多角度描述水是什么样的物体。

  2.辨认水。

  

(1)师出示六杯液体,请学生找出哪一杯是水。

教师介绍辨认方法:

“一看、二闻、三尝”。

不认识的物体不能随便尝,以防中毒。

  

(2)分组活动。

  (3)汇报交流。

  3.认识水的溶解现象。

  

(1)研究糖水。

糖水是怎么做出来的,糖到水里后有什么变化?

  

(2)研究溶解。

学生汇报后,教师强调同学们说的“化了”、“溶化了”等,在科学上叫做溶解。

  (3)研究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溶解在水里。

溶解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既有好处也有坏处,说说生活中溶解的应用。

  4.认识毛细现象。

  

(1)师演示实验:

窄纸巾的下部插入带色的水中,先猜猜会发生什么现象?

再试试结果怎样?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交流。

  (4)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水往上爬的现象?

  (5)师生共同小结:

科学上把不沿着缝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5.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1)师演示实验:

  往硬币上滴水,大家共同数一数,直到水溢出时,一共可以滴多少滴水?

再从多个角度去观察水面,你能发现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交流。

  (4)师生讨论。

得出“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

理解“张力”的意思。

  (5)书上P27下方的图中的实验。

  (6)学生共同研究这些问题。

  (三)课后作业;

  1.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

它对人们的生活有益,还是有害?

  2.完成P27下的两个研究实验。

  

  说课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