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新课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8389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新课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普通高中新课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普通高中新课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普通高中新课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普通高中新课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新课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ocx

《普通高中新课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新课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中新课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ocx

普通高中新课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普通高中新课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基础教育地理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地理课程是一个整体,两者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密切联系。

初中阶段地理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地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部分:

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学习这些内容除了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及终身发展有用之外,也为学习高中地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高中地理课程不再全面学习区域地理,高中的必修课程大体上是学习系统地理,而高中选修课程除了个别一些模块以外基本上是学习应用地理。

并且,与初中地理“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不同,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将来无论学生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还是进入大学深造,高中地理课程的设计思路同样都是“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

学生经过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基本上能够为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地理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但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无论是从学习内容上,还是从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上与初中都存在着颇大的“跨度”,甚至出现“断层”。

随着教学的深入,初高中教学衔接不上的现象逐渐暴露出来,学生在学习上也出现滑坡现象。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

良好的教学不能只看到学生现有达到的水平,而应当立足于长远的发展,看到学生的明天。

初高中怎样衔接,如何给学生搭一个坡度较缓慢的“引桥”,让学生以比较整齐的阵容、较规范的步伐上好“引桥”,平缓地引他们上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每个高中地理教师都必须关注并且要做出努力的一个现实问题。

为此,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以下意见,供地理同行们参考和借鉴。

一、充分认识初高中地理教学上存在的衔接问题

1、课标的问题

(1)地球与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基础。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初一学生掌握经纬网与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没有任何要求。

经纬网与地图的学习,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有初步的立体几何知识,初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尚未健全,立体几何的知识几乎是空白(在高中数学课程中,高中二年级学生才开始学习立体几何),要让学生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与技能难上加难。

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经纬网与地图这部分内容没有进行加强与巩固,默认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理解并掌握了这部分内容。

这一初高中课标衔接问题给高中地理教学造成困难。

(2)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不仅要揭示区域自然环境本身的综合特点,而且要结合人口、社会、经济、历史发展等诸多人文因素,考察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从而为区域开发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线,要求初中学生以某一区域为例,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因此,各出版社在编写初中地理实验教材时都只对个别典型区域进行阐述,没有将所有区域纳入其中(课时限制)。

这一状况造成初中学生对地理区域的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了解甚少、掌握不牢。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系统地理学习为主线,要求高中学生以某一区域为案例,学习掌握地理原理和方法,因此,地理区域的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就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

这一初高中课标衔接问题给高中地理教学造成极大的困难。

2、教材的问题

初中课改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明确降低了教学难度,教学中注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但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

高中教学内容相对于初中教学内容更加抽象、更注重逻辑性和理论分析。

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教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而且高中地理新教材内容选择不完整,教材内容跳跃、跨度大,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相比,深度掘进,广度拓宽,梯度增强,角度多维。

特别是随着新课标的推行,“一标多本”的广泛推广,初高中教材多元化现象大面积出现,我市初中地理教材是人教版的,而高一地理新教材是湘教版的,部分知识点对接不上,导致这种态势更加严重。

3、初高中实行新课改的差异问题

随着初中课改的深入实施而形成的初高中教育教学观念上的差异,影响着学生对高中新知识的接受。

初中进入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师生平等对话和交流互动、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的具体实施上也有了明显改进。

与初中课改相比,高中课程改革刚刚起步,高中教学方式相对滞后,教学方式改革发展不均衡,教师一言堂,教法陈旧单一的现象还存在。

这样,学生由初中很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走进高中相对死板沉闷的教学环境,便产生了很大的不适应。

4、中高考的差异问题

中高考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考试,前者为了完成初中阶段九年义务教育,考试形式是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二考合一,即达标考试。

而且我市多年来中考没有地理学科,只在初二进行结业考试,基本上是学校自命题。

因此,初中地理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在量上和质上都大打折扣。

许多初中教师只给学生划范围,出复习题,让学生死记硬背,以获取高分。

许多学生平时没有好好学,根本不理解知识内容,到考前突击背老师划定的内容也能够达标过关,事后就忘得一干二净。

而高考是国家级的选拔性考试,在文综的考试形式下,随着命题思想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向,对学科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比前者高得多。

所以这些学生到了高中,遇到考试及平时教学复习时,往往不得要领,无法适应,导致学习上的滑坡,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初中地理教学只在初一和初二安排课程,初三一年空缺,接受高中教学时,知识遗忘程度非常严重,地理基础知识非常薄弱。

尤其是农村中学毕业的学生,学习基础的参差不齐,也给高中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5、教师的问题

相当比例的初中学校让没有地理教师资格的教师进入地理课堂(我市初中地理教师中,专业毕业的还不到50%),这些教师没有受过地理专业教育,原来还能照本宣科,但初中课改后,教科书的内容和形式有了很大改变,知识内容相应减少,而增加了大量的图画、照片和表格,这样就需要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有些教师做不到这点,只能帮学生简单画画书,背一背。

初中地理教学不容乐观,这给高一地理教学带来困难。

按现行的教育模式,绝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没有教过初中,基本没有或很少参加过初中的备课、听课、评课,对初中教学知之甚少,他们不了解高一新生学习的程度,不了解地理学科的初中教学内容,忽略了对初高中教学衔接的调查和研究,因而授课过程未能有机建立起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这使一部分学生在高中教学较大知识容量和能力要求的压力下,加上对教师的教法不适应,从而在高中起始形成了部分学生的掉队和分化现象。

6、学生的问题

本届高一新生是实行初中课改以来的第二届毕业生。

他们的主要特点是思维活跃、喜欢探究但基础不牢,考虑问题也不全面,尤其是不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学生在某些地理基础知识、技能、基本地理能力等方面存在储备不足,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学习能力有缺漏,例如高中学习必须具备的重要地理原理知识(地球运动、气候等)部分基础缺失或不扎实;运用地图进行地理学习的能力、阅读地图与资料分析处理提取地理信息等能力不强;对中国和世界地理区域及特征认识不全等。

这主要是由于初中课程标准对有些地理知识仅要求初步认识,一般不涉及原理性的知识,对中国区域、世界区域只进行案例式学习不作全面要求。

特别是进入高中后,对学生的思维方法、能力要求、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造成初高中学习的“跨度感”。

因此,要消除学生在初、高中地理学习中那样一种“跨度感”,就应当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不仅要对学生缺乏的知识基础作适当补充,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能力水平,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发展科学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的能力水平获得更高层次的提升,促进他们的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顺利地完成向高中地理学习的过渡。

二、解决初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衔接问题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搞好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研究是为了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初、高中地理教学中构建一座桥梁,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研究,以帮助学生在地理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实现自然的过渡和顺利的衔接;也为了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让高中学生更快、更好地达到(或超过)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2、必要性原则

由于在中考中只占10分(这也是近两年才有),初中地理教学不被重视、初中毕业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衔接不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在高中起始年级解决这一问题非常必要。

3、基础性原则

在解决地理课程衔接问题时,影响高中地理教与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先补上,这样可以为学生接受新知识铺设一个台阶,从而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4、发展性原则

解决初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衔接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使学生不但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三、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一)知识衔接和教学建议

必修一

课标衔接:

高中

课标

课程内容:

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目标:

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对应的初中课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

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点衔接: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七年级上1、地球仪理解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纬度、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理解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应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2、地球运动自转的方向、周期,自转产生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公转的方向、周期,公转产生四季,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地球上的五带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地球运动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教学建议: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四节地球的结构在初中基本没有涉及,按课标要求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不要涉及太深,要求学生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

对一些活动的处理,可删除或替换,有些活动对高中生来说没有意义,如第六页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宇宙半径有多少千米就可以删除。

第三节地球运动与初中联系较为密切,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初一学生掌握经纬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没有任何要求。

经纬网的学习,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有初步的立体几何知识,初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尚未健全,立体几何的知识几乎是空白,要让学生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与技能难上加难。

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经纬网这部分内容没有进行加强与巩固,默认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理解并掌握了这部分内容。

所以这部分内容应在课前做好铺垫,尤其让学生在学习这节内容前明确经纬网的最基本知识,扫除学习地球运动时的障碍,但不要扩展的太深,受课时的限制,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是关键。

关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义务教育阶段对这方面的要求是比较低的,其学习目标为“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只要求了解现象。

高中阶段教育的课标要求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其行为动词是“分析”,表明对本课“标准”的要求要从义务教育阶段了解现象的层面,上升为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

高中地理新教材分别以“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两个标题来说明地球运动的规律和地理意义。

这部分内容与初中地理相关内容承接,建议把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放在一起对比学习,这样既便于学生对比理解记忆两种运动的基本规律,又便于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周期——太阳日和恒星日。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部分,建议在高一学年不要拓展得太深,毕竟大部分学生将来是要学习理科的,主要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即可。

深层次的知识与技能可以在高三文课复习时再加强。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七年级上陆地和海洋1大洋和大洲2海陆的变迁沧海桑田、大陆漂移、板块的运动

七年级上天气与气候1多变的天气天气及其影响、天气预报、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气温的变化和分布规律3降水和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分布4世界的气候气候的地区差异、影响气候主要的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七年级下亚洲复杂的气候、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活动部分)、非洲热带草原气候(活动部分)

八年级上我国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干湿的差异、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锋面雨(阅读材料)、气象灾害:

干旱、台风、寒潮、洪涝(活动)

中国水资源水是宝贵的资源、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工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农业节水、工业节水)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第三节大气环境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状况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教学建议: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本节课内容在初中教材没有涉及,但学生有一些感性认识。

1、用实物教学,

2、应用化学知识:

物质的组成—单质和化合物。

再强调地理学的矿物是自然情况下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

3、如果没有实物可以用多媒体教学用影像展示来突破难点。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1、用世界地形图突出地表形态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宏观上有感性认识。

简单介绍地表形态的不断变化,承接初中教材涉及到的现象。

最好用影视材料吸引学生注意力。

高中从力学角度分析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

重点探讨地表形态变化的能量来源、内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

2、初中地理七年级上“海陆的变迁”教材中对板块构造学说已有初步的介绍,日本一节中也有关于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的活动探究,但初中学生对如此抽象的知识只有粗浅的认识,高中进一步细化边界的运动方向—动力机制,解释世界主要宏观地形单元形成原因。

宏观:

用板块构造运动解释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细化板块构造运动方向、界限、作用结果、表现。

适当了解板块构造,对培养高中生的作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来说,也很有必要。

3、展示地壳运动形成的断块山、褶皱山简图—回忆初中内容。

高中背斜、向斜受力分析图、地形变换图。

微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

细化了背斜、向斜的不同时期的受力分析、地表形态。

4、通过图片展示各种外力作用的地貌,让学生挑出来那些是风的作用、那些是流水的作用、进一步探讨这种作用在什么地方表现最明显,再进一步探讨作用的过程结果,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总的来讲初中突出现象、高中突出原理。

最终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归纳出一般规律的学习方法,技能。

高中的知识面更宽、范围更广、视野更开阔、分析归纳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要求更高。

第三节大气环境

本节内容非常多,基本是在原教材必修上册第二章的内容上做了适当的删减:

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全球大气环境保护等。

有些基础知识不帮助学生回顾和温习,就不能很好完成后面的教学。

建议如下:

1、选取本地近几天来的天气变化、气候的特点,复习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通过教材43页图2—23,利用活动题帮助学生简单了解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因为这部分内容初中教材没有,需要适当补充。

3、“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部分,课标要求是“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在帮助学生了解大气的主要成分的基础上,利用教材41页的表格对大气各组成成份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等进行适当讲解。

讲清了这些知识,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温室效应及其作用。

4、通过教材2—26不同太阳高度辐射强度变化示意图了解受热面积、通过大气路径长短变化特点,揭示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及成因。

5、热力环流:

以物理学的大气压强为突破口,强调垂直方向上气压的分布特点。

授课之前先简单介绍气压的含义。

应用物理学理论,热胀冷缩原理,推出地面受热空气垂直上升、遇冷空气垂直下降,导致同海拔空气密度大小变化,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进而形成空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6、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初中地理教材基本不涉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所以学生不明确它们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要借助教材52页活动2题,让学生了解低压控制—→气流上升—→多雨,而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少雨,并适当说明一下上升为什么就可能多雨,下沉为什么少雨的原因。

或者把后一节“常见的天气系统”锋与天气、低压、高压与天气的知识放到前一节来讲述(因为其中有讲到空气抬升逐渐冷却,其中水汽易凝结成云致雨等知识)作一定铺垫。

气候知识在中学地理中比较重要。

初中侧重阅读气候统计图表资料,分析气候特征,气候影响因素分析要求较简单,主要是指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初中已有基础。

但高一现在使用的湘教版教材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只介绍了“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两个内容,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初中气候基础知识的引用。

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气候的四大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下垫面(包括海陆位置、分布、地形、洋流等)、人类活动。

并对高初中地理中的不同提法(如初中所提纬度位置与高中所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关系),初中地理零散或没有提到的其他因素(如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作适当的补充教学,可再引用初中学过的我国的季风气候或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由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切实掌握对区域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的方法与步骤。

7、常见天气系统建议注意初中学过的锋面雨、台风等知识。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1、用提问的方式、节水标志、语言表述(黄河之水天上来)水资源的一般特点。

2、用直观图示表现水循环过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归纳能力。

3、通过《地球水量构成》示意图突出地球陆地上淡水资源的有限性,通过水循环强调水资源的循环持续利用,增强节水意识。

探讨解决缺水的一般方法。

4、洋流部分内容初中没有,也是高一学生学习的难点,建议学习之前帮助学生先回顾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强调海水主要是随风流动的特点,并借助教材的活动来帮助学生构建这部分知识体系。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八年级上中国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干湿的差异

七年级上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活动)

七年级下亚洲气候分布、非洲气候分布的特点(活动)

八年级下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黄土高原、台湾山脉南段植被的垂直分布(活动)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第二节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第三节陆地环境的差异性

教学建议:

1、课前回忆初中学过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为例,帮助学生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中国南北气温的差异和东西干湿的差异。

2、本章是对前面两章的总结和提升,所以在这一章的教学中要不断联系前面两章的知识。

例如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就表现在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再如自然地理环境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分异规律实际上是以气候的分异规律为基础的,气候决定了当地的植被和动物种类。

在本章的教学中应突出两个基本地理观念,一是综合性的观念,二是因地制宜的观念。

3、建议在教学中运用典型案例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是一节好课的良好开端。

即创设了教学情境也是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好材料。

如:

第四纪的银杏的灭顶之灾、濒临灭绝的华南虎和华南虎事件;“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的启示、“怒江建坝”惹争议;杭州西溪湿地的萎缩与保护性开发、上海浦东机场与候鸟迁移栖息等等。

4、运用好材料案例,例如地理环境的综合性可以通过1998年长江洪水的成因分析,三峡水库的利弊分析以及南水北调三条线路的分析等事例来说明;又如因地制宜的观念可以选用我国农作物的分布、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等事例来说明。

这两个基本观念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相处的基本准则,只有深入理解并切实履行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注重学法引导,减轻学习负担。

运用地图(或图表、资料)的能力,分为用(绘)图说明和读图分析(归纳)两大类;举例(或结合实例)说明的能力;分析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6、抓住主干,合理取舍,设计“知识框图”,使教材内容结构化。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7、有条件的学校在深入挖掘教材图像基础上,可以补充景观图片(或影像资料)用以说明地理环境要素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初中

高中

知识点

七年级上地形图的判读

七年级下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东南亚的地形—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俄罗斯的地形(活动)、俄罗斯铁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欧洲西部的地形、澳大利亚的地形;美国的地形;巴西的地形、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

八年级上中国地形和地势;中国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土地资源、水资源;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交通运输枢纽、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八年级下香港城市建设用地与地形的关系;台湾地形对城市的影响;说明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活动);长江沿岸地带城市的分布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建议:

1、采用案例学习的思路,并且要求学生掌握案例分析方法。

如:

走进牡丹江、中国百万人口城市分布图、走进四大文明古国;梦回楼兰、走进玛雅、第四纪冰期及间冰期、全球变暖威胁岛国图瓦卢;大同煤矿、大庆油田、攀枝花钒钛矿、锰结核、可燃冰、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公众人物廖小义;2004年印度尼西亚海啸、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中国东川泥石流。

2、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要结合初中教材提到的我国及世界各地的地形对聚落影响的典型案例,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并抓住知识体系,逐一用案例说明,如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发展和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影响。

3、用好教材资料,如第二节大跨度的时间分析中,教材采用了较多的地理图表和数据,并安排了学生的探究活动,要用好材料以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能力,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处理好教材小栏目,如第一节活动5:

探究四川盆地交通与地形——引导学生学习综合分析地形与交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