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产一体化信息快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7837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7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研产一体化信息快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学研产一体化信息快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学研产一体化信息快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学研产一体化信息快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学研产一体化信息快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研产一体化信息快报.docx

《学研产一体化信息快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研产一体化信息快报.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研产一体化信息快报.docx

学研产一体化信息快报

学研产一体化信息快报

1.国际动漫产业发展及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启示来源:

动漫界

2.工信部发布《2016年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附全文)来源:

XXVR

国际动漫产业发展及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启示

时间:

2016-09-19来源:

动漫界

核心提示:

动漫产业具有企业集群、项目集中、产业链条长和项目投资大等特征。

分析研究国内外动漫产业发展状况,指出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的重要关注点,对于指导中国动漫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动漫产业具有企业集群、项目集中、产业链条长和项目投资大等特征。

分析研究国内外动画片产业发展状况,指出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的重要关注点,对于指导中国动漫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动漫产业的内涵及特点

动漫作为数字娱乐的表现形式,涵盖艺术、科技、传媒、出版、商业与制造等多个行业,已经开始并将持续成为文化消费市场的热点。

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动漫、动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动漫产业不是指任何一部作品,而是代表一个从上游创意创作,到下游产品开发、营销的产业链。

动漫产业以动画、漫画、游戏三大行业为主体,借助电影、电视、出版、音像、电玩、网络、移动通信增值服务及衍生产品互相渗透融合,形成的一个完整产业。

动漫产业在运作与开发过程中具有科技密集、劳动密集、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等特征,这些特征共同填充了其庞大的产业链条。

二、全球动漫产业发展情况

1.动漫产业是朝阳产业

动漫产业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

从文化商品的属性来看,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潜在的发展力,而且可以依托其长达70年的产品生命周期,延伸到影视、服装、玩具、出版、休闲娱乐以及软件、工业设计、信息通信等各类产业,形成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旺盛的消费需求。

2.美日韩三足鼎立的全球动漫市场格局初步形成

目前,全球基本形成了美日韩三足鼎立的动漫市场格局,其中美国是老牌强国,日本是发展成熟的中生代力量,韩国是崛起的动漫新生代。

这三个国家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基本都处于25%-30%之间。

美国的动漫产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成为其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美国数字娱乐产业每年营收超过4000亿美元,占GDP的4%,网络游戏业已连续4年超过了好莱坞电影业,成为全美最大娱乐产业。

日本每年仅凭机器猫等动漫形象就可以创造2万亿日元的市值规模,动画业年产值在GDP中占到了第六位,动画年营业额超过90亿美元;动画产品出口值远远高于钢铁出口值。

新近崛起的韩国动漫产业产值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韩国游戏产业已占本土企业总收益的34.3%,韩国动画产品年产值达15亿美元。

目前包含动漫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韩国国民经济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

3.美日韩动漫产业发展特点

美国是全世界公认的动画产业链最完整、形成最早和最发达的国家。

1907年,美国人布莱克顿拍摄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漫画《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标志着世界动画历史的正式开始。

除漫画相对薄弱外,美国动画艺术和动漫技术一直在强力引领着世界潮流。

美国动漫产业主要依赖于迪斯尼、华纳兄弟、梦工厂等几个跨国大型媒体集团拉动,经营理念以动漫作品为基点,制作和销售相关衍生产品,两方面相结合,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动漫产业链。

美国动漫产业的赢利主要来自媒体、电影、主题公园和衍生消费品。

日本动画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第一部作品是中国古典文学题材作品《白蛇传》,由日本东映动画株式会社1956年制作,并于1958年公映,从此开创日本动画的历史。

漫画产业发达、受众人群广泛是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的特征,漫画出版大约占日本出版销售总量的40%、销售总额的20%。

日本将动画片、电子游戏和漫画视为一个整体,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日本形成以漫画为中心的“小作坊式”的动漫产业网络发展模式,即以电视动画片为中心,前向、后向和侧向在动漫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围绕一个成功的动漫形象可以组织起一个价值网络。

日本动画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并在漫画出版、动画影视方面也取得很大的发展。

韩国动画始于1960年前后的“牙膏宣传作品”。

20世纪80年代,韩国大量承接日本的外包动漫制作,在外包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动漫制作技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动画加工厂。

1988年汉城奥运会给韩国动漫带来了契机,动漫从业者和电视台以电视动漫片为突破口,大力开拓动漫市场。

20世纪90年代,韩国开始进入动画片自我创作时期,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的创作风格。

韩国家庭宽带的普及率高达80%-90%,依托这一优势,韩国拓展了动画产业各个链条的内容,将动漫制作与网络技术等优势产业结合,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缩短了播放周期,形成了以数码动画技术为重点的动漫产业战略。

三、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情况及面临的问题

1.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情况

中国动漫产业起步很晚。

2004年颁布的《关于发展中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首次以行政手段加大发展动漫产业的力度。

政策的扶持使得动漫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行业产能也进入逐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中国动漫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据统计,中国动漫产业产值从“十五”时期末不足100亿元,到2012年的759.94亿元,发展态势良好;相关动漫企业已达1万余家,从业人员达50余万人。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动画产品制作大国之一。

中国动画产业刚刚起步,但是中国拥有数以亿计的动画观众,动画市场潜力堪称世界第一。

2010年中国动画制作时长已经超越日本,2011年国产电视动画597部、26万分钟。

中国动漫企业发展迅速,网络游戏占据中国动漫产业市场的主要份额。

截至2011年底,经文化部认定的动漫企业已达390家;涌现出奥飞动漫、炫动传播、拓维信息、骅威股份等一批上市动漫企业。

中国网游企业发展迅速,2011年,中国网络游戏产品出口超过150款,出口收入达4.03亿美元。

2.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基础弱、时间短决定了中国动漫产业在核心竞争力上与世界动漫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中国动漫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

(1)内容供应不足,有影响力的原创产品比较少。

中国动漫原创还处于一个概念化或者泛专业化的初级阶段。

虽然中国动漫产业已经开始由代工向原创转变,但缺乏有影响力的精品,优秀的知名动漫形象更是屈指可数。

据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执委会提供的一份调查表明:

在中国青少年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来自日本的占60%,来自欧美的占29%,而国产原创的比例仅占11%。

当前动漫项目的投资制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粗放式发展特征明显,题材类型同质化现象严重。

缺乏动画原创作品的根本问题是缺乏高端动画人才,人才的匮乏是现阶段中国动漫产业大而不强的主要症结。

(2)基于原创产品的衍生品开发不足。

美、日等动漫大国发展经验表明,在整个动漫游戏产业链中,50%-80%的利润来自衍生产品。

目前中国动漫衍生品开发严重不足,衍生品产值占动漫产业产值的比重仅为30%,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同时,中国动漫作品的衍生品主要集中在玩具、文具、儿童服装等低端的消费品领域,实际上可运用的动漫衍生品领域还很广阔,如与网络游戏嫁接,与通信业的合作,珠宝、数码产品、汽车等产品的造型设计,主题公园、主题餐饮业的建设等,而中国动漫产业在这些高端衍生品领域的开拓能力不足。

(3)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动漫产业是以知识产权作为核心资产的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意和创新的基础,也是动漫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由于动漫产业领域的侵权行为成本低、现象普遍,对知识产权保护构成严峻挑战。

此外,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经验匮乏、相关法律不完备,盗版、恶意抢注频发,且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成为制约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

四、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需要以动漫创意为核心,构建动漫产业良性发展的内生机制,努力实现从动画大国向动漫强国的跨越发展。

1.鼓励原创内容创作,打造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动漫精品

原创内容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基础,应高度重视和强化动漫原创设计,鼓励和扶持原创的、健康向上的数字内容产品和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研发,推出更多具有民族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文艺精品,引领动漫产业蓬勃发展。

目前部分城市在推动动漫产业原创能力提升方面,已经在资金扶持、奖励等方面进行了适当的政策倾斜,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未来应将提升原创能力作为发展动漫产业的关键和核心环节,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2.支持衍生品的开发和应用,不断提升动漫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动漫产业也有“微笑曲线”,主要包括上游动漫产业内容的创意设计,中游动漫作品的制作及市场运营,下游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

在资金有限、出版业滞后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和沟通渠道整合已有的发达的制造业资源,以动漫形象提升品牌价值,以精美的动画片进行广泛传播,实现衍生产品的轮次开发和深度开发,培植中国式的产业链模式,显得尤为迫切。

各地在动漫产业基地建设中,应放弃以往那种千篇一律的大力发展动漫制作业的模式,可结合各地的资源、人才、传统产业优势,实现资源集聚,发挥规模效应。

政府部门应积极改变动漫产业链上、下游资金配置比例严重失衡的状况,加大对动漫衍生品产业的资金扶持,分配较高比例的扶持资金注入重点项目或重点企业的衍生品开发环节,引导民间创业投资机构、科技担保机构等社会资金加大对动漫衍生品产业的资金投入。

这样既可以避免国内动漫产业的同质竞争,使整个动漫产业的收益结构多元化,又可以节约成本,减少重复建设,使动漫产业链各环节相互衔接、共同发展。

3.加强知识产权经营与保护,健全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加强动漫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保障动漫产业投资人的投资收益、激发动漫产业发展动力至关重要。

一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政策体系。

二是鼓励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鼓励动漫企业申请专利,对专利申请费和维持费给予一定支持,对专利持有人到国外(境外)申请专利给予奖励。

对动漫企业主导、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给予资助和奖励。

鼓励企业申请国家或省市级著名和驰名商标、到境外注册商标,对于获得批准的权威机构认定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工信部发布《2016年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

(附全文)

2016-09-1814:

06来源:

XXVR

近日,工信部下属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2016年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

报告指出,中国VR产业潜力巨大,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其问题主要包括软硬件技术局限、应用领域有限、效果不够理想等。

硬件技术局限

目前硬件技术存在使用不便、效果不佳等问题。

硬件的处理速度不能满足在虚拟世界中实时处理大量数据的需求。

相关设备的价格高昂:

建设CAVE(洞穴状自动虚拟系统,CaveAutomaticVirtualEnvironment)系统的投资达百万以上;一个头盔式显示器加主机成本上万元等。

软件可用性差

目前大多数VR软件普遍存在语言专业性较强,通用性较差,易用性差等问题。

受硬件局限性的影响,VR软件开发花费巨大且效果有限。

此外,相关的算法和理论也尚不成熟。

在新型传感机理、集合与物理建模方法、高速图形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三维建模技术也需进一步完善;大数据融合处理(如数据压缩)有待进一步整合。

应用领域有限

现阶段的VR技术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和高校科研,在教育、工业领域应用还远远不足,未来应努力在消费级领域的不同行业发挥作用。

效果不理想

要想具有非常良好的沉浸感,创建的虚拟环境需符合人的理解和经验,如物理真实感、时间真实感、行为真实感等。

虚拟世界画面的表示侧重几何表示,缺乏逼真的物理、行为模型。

在虚拟世界的感知方面,视觉合成研究较多,听觉、触觉(力觉)关注较少,真实性与实时性不足,基于嗅觉、味觉的设备还没有成熟及商品化。

在与虚拟世界的交互中,自然交互性不够,在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方面的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报告提到,我国虚拟现实产业目前处于爆发前夕,即将进入持续高速发展的窗口期。

在报告中,工信部给出建议,我国应提前谋划布局做好顶层设计、推进产业化和行业应用、加强文化和品牌建设。

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VR产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6.6亿元,而在2020年将超过550亿元。

《2016年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全文

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是稳增长、促改革的主战场。

我国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产业大国,以虚拟现实等产品为代表的一批市场反响好、用户体验佳的创新性产品推动了供给侧改革,成为提升消费类电子产品有效供给能力的重要手段。

 

虚拟现实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指借助计算机系统及传感器技术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方式,通过调动用户各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来享受更加真实的、身临其境的体验。

随着硬件性能的提升和成本的大幅度降低,近年来虚拟现实产品获得了广泛发展,特别是2016年美国消费电子展上,虚拟现实产品成为展会的绝对主角。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组织编写了《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

本白皮书全面阐述国内外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现状、技术特点、关键技术环节和主要应用领域等,并分析未来提升空间,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最后,列出了当前国内外已发布的部分典型虚拟现实产品。

 一、虚拟现实发展情况综述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计算机仿真系统,通过对三维世界的模拟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交互系统。

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系统仿真,并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在产业界,将虚拟现实定义为三类技术应用方式:

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增强现实(AR,AugmentedReality)和混合现实(MR,MixedReality)。

实际上,在学术界的划分中,混合现实技术还分为增强现实和增强虚拟环境(AVE,AugmentedVirtualEnvironment)两类。

(一)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情况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内容,虚拟现实技术属于前沿技术中信息技术部分三大技术之一。

重点研究电子学、心理学、控制学、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设计、实时分布系统和多媒体技术等多学科融合的技术,研究医学、娱乐、艺术与教育、军事及工业制造管理等多个相关领域的虚拟现实技术和系统。

我国从90年代起开始重视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由于技术和成本的限制,主要应用对象为军用和高档商用,适用于普通消费者的产品近年来才随着芯片、显示、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逐步进入市场。

目前,我国虚拟现实企业主要分为两大类别。

一是成熟行业依据传统软硬件或内容优势向虚拟现实领域渗透。

其中智能手机及其他硬件厂商大多从硬件布局。

比如,联想与蚁视合作研发的便携式设备乐檬蚁视虚拟现实眼镜;魅族与拓视科技开展合作,推出手机虚拟现实头盔。

而游戏、动漫制作厂商或视频发布平台,大多从软件和内容层面切入。

2015年7月,爱奇艺宣布将发布一款非商用的虚拟现实应用,目前已经和一些虚拟现实厂商做了初步适配,优酷土豆集团董事长兼CEO古永锵在首届开放生态大会上宣布将正式启动虚拟现实内容的制作。

二是新型虚拟现实产业公司,包括生态型平台型公司和初创型公司。

该类型企业在硬件、平台、内容、生态等领域进行一系列布局,以互联网厂商为领头羊。

如腾讯、暴风科技、乐视网等。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市场规模为15.4亿元,预计2016年将达到56.6亿元,2020年国内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550亿元,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正在高速发展中。

(二)国际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情况

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有3D游戏上市,虚拟现实在当时也引发了类似于当前的关注度。

例如,游戏方面有Virtuality的虚拟现实游戏系统和任天堂的VortualBoy游戏机,电影方面有《异度空间》(LawnmowerMan)、《时空悍将》(Virtuosity)和《捍卫机密》(JohnnyMnemonic),书籍方面有《雪崩》(SnowCrash)和《桃色机密》(Disclosure)。

但是,当时的虚拟现实技术没有跟上媒体不切合实际的想象。

例如,3D游戏画质较差,价格高,时间延迟,设备计算能力不足等。

最终,这些产品以失败告终,因为消费者对这些技术并不满意,所以第一次虚拟现实热潮就此消退。

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Oculus后,类似的虚拟现实热再次袭来。

在过去的两年中,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领域共进行了225笔风险投资,投资额达到了35亿美元。

Digi-Capital数据(2015年12月)显示,过去12个月各企业在增强虚拟现实领域的投资,其投资额已突破10亿美元。

而根据CBInsights的统计,2014年全球虚拟现实公司的风险融资额高达7.75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00%,2015年实现融资额2.48亿美元。

与90年代的失败相比,当前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足够强大,足以用于渲染虚拟现实世界。

同时,手机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总之,当前的技术已经解决了90年代的许多局限。

也正因如此,一些大型科技公司逐步参与其中。

Oculus首席科学家迈克尔·阿布拉什(MichaelAbrash)表示,公司仍在继续研发触觉、视觉显示、音频和追踪等方面的技术。

这意味着2016年发布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产品将开始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在未来三、五年里还会持续改善。

目前虚拟现实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供应链及配套还不成熟,但是发展前景引人想象,预计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按照Digi-Capital预测,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硬件和软件市场潜力将达到1500亿美元规模,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

而据游戏行业分析公司Superdata预测,到2017年底将会卖出7000万台虚拟现实头显,带来88亿美元的虚拟现实硬件盈利和61亿美元的虚拟现实软件盈利。

根据TrendForce的最新预测,2016年虚拟现实的市场总价值将会接近67亿美元。

到2020年,如果苹果加入,其价值可能会高达700亿元美金。

从各咨询研究机构预测数据来看,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未来5年将实现超高速增长。

 

(三)虚拟现实标准化情况

就像带着锁链在跳舞,这个锁链就是不适合虚拟现实的一些现有标准和规范,因为虚拟现实的一些技术要求超出了原有的一些配套行业的技术要求。

虽然国际上虚拟现实的技术和产品呈一片如火如荼的繁荣景象,但虚拟现实存在内容短板:

虚拟现实内容稀缺、制作成本过高,内容呈现方式多样,虚拟现实内容没有统一标准,各类虚拟现实设备之间还无法实现互联互通,成为制约虚拟现实大规模产业应用的关键因素;同时虚拟现实内容数据量庞大,给实时网络传输带来新挑战。

标准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各方的关注,目前国际上已经开展相关标准化活动的有ISO/IECJTC1/SC24(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第1联合技术委员会第24分委会: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和环境数据表示)以及ISO/IECJTC1/SC29(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第1联合技术委员会第29分委会:

音频、图像、多媒体和超媒体信息),SC24和SC29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共同推动增强现实连续统一体概念及参考模型(ARC)的相关标准,另外,也有一些非官方的组织在考虑虚拟现实的标准化问题。

据AdvancedTelevision报道,英国数字媒体技术革新合作中心DTG(DigitalTVGroup)的CEORich日前表示,该组织将考虑推进虚拟现实的标准化。

Lindsay-Davies在拉斯维加斯的消费电子展上看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他在威斯敏斯特媒体论坛有关电视融合的主题演讲研讨会上表示,已有30位资深业界高管向他表示热切希望启动虚拟现实技术的标准化。

DTG先前已发布了一份有关虚拟现实的白皮书,计划在2016年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国内方面,AVS标准工作组已启动虚拟现实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研发,有望推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AVS虚拟现实标准。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现状及业界需求,AVS标准工作组启动虚拟现实技术标准的制定,并吸引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科研院校及华为、腾讯、乐视、爱奇艺、暴风等知名企业共同参与。

AVS工作组将牵头组织各成员单位共同就虚拟现实内容表示、虚拟现实内容生成与制作、虚拟现实内容编码、虚拟现实交互、虚拟现实内容存储、虚拟现实内容分发和虚拟现实显示等关键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业界制定出先进、高效的AVS虚拟现实内容编码技术标准。

有关专家表示,AVS虚拟现实标准的制定和应用,能延续AVS系列标准的影响,为我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全力促进我国音视频产业变大变强。

在虚拟现实终端设备方面,我国不管是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或是混合现实,虽然专注于此领域的公司有近百家,但多数团队都是技术型的创业团队,对行业的商业模式和应用方案并没有成型的思考,产品化能力捉襟见肘。

和国外比,在高性能的传感器领域还有很大的差距,在GPU底层开发上的技术也比较薄弱,软件主要是在图像拼接和播放器领域还有较大的差距。

这些差距需要大量的投入以及人力资源才能追上。

同时,投机性过强也成为阻碍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发展的主要原因,很多产品在存在明显瑕疵的情况下就急于发布。

在大厂都在明显炒作概念的环境下,很难指望小厂能踏踏实实做研发。

因此,国内的相关企业呼吁应尽快启动虚拟现实标准化工作研究,建立虚拟现实技术标准体系,规范行业发展。

二、虚拟现实技术特点

(一)技术综述

虚拟现实基于动态环境建模技术、立体显示和传感器技术、系统开发工具应用技术、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主要围绕虚拟环境表示的准确性、虚拟环境感知信息合成的真实性、人与虚拟环境交互的自然性、实时显示、图形生成、智能技术等问题的解决使得用户能够身临其境地感知虚拟环境,从而达到探索、认识客观事物的目的。

虚拟现实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常被称为虚拟现实的3i特征:

1、构想性(Imagination)。

指虚拟的环境是人想像出来的,同时这种想像体现出设计者相应的思想,因而可以用来实现一定的目标。

所以说虚拟现实技术不仅仅是一个媒体或一个高级用户界面,同时它还是为解决工程、医学、军事等方面的问题而由开发者设计出来的应用软件。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和手段,可以使人类跨越时间与空间,去经历和体验世界上早已发生或尚未发生的事件;可以使人类突破生理上的限制,进入宏观或微观世界进行研究和探索;也可以模拟因条件限制等原因而难以实现的事情。

2、沉浸感(Immersion)。

是指用户感受到被虚拟世界所包围,好像完全置身于虚拟世界之中一样。

虚拟现实技术最主要的技术特征是让用户觉得自己是计算机系统所创建的虚拟世界中的一部分,使用户由观察者变成参与者,沉浸其中并参与虚拟世界的活动。

沉浸性来源于对虚拟世界的多感知性,除了常见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感知、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味觉感知、嗅觉感知等。

理论上来说,虚拟现实系统应该具备人在现实世界中具有的所有感知功能,但鉴于目前技术的局限性,在现在的虚拟现实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中,较为成熟或相对成熟的主要是视觉沉浸、听觉沉浸、触觉沉浸技术,而有关味觉与嗅觉的感知技术正在研究之中,目前还很不成熟。

3、实时交互性(Interactivity)。

指用户对模拟环境内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

交互性的产生,主要借助于虚拟现实系统中的特殊硬件设备(如数据手套、力反馈装置等),使用户能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