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安溪县校本课程教材古诗300首六年级教案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7737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安溪县校本课程教材古诗300首六年级教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6安溪县校本课程教材古诗300首六年级教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6安溪县校本课程教材古诗300首六年级教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6安溪县校本课程教材古诗300首六年级教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6安溪县校本课程教材古诗300首六年级教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安溪县校本课程教材古诗300首六年级教案资料.docx

《6安溪县校本课程教材古诗300首六年级教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安溪县校本课程教材古诗300首六年级教案资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安溪县校本课程教材古诗300首六年级教案资料.docx

6安溪县校本课程教材古诗300首六年级教案资料

(晚)——(早)(笑)——哭(上)——(下)(去)——(来)

女女字旁(好妈奶)心心字底(想思念)

人人字头(会合全)门门字框(闪问闻)

非和飞气和汽以和已请和情玩和完很和得跳和桃

妈妈一边洗手,一边说话。

很清很清的河水很大很大的西瓜很长很长的路

RSTUVWXYZ

2、近义词

雪白的肚皮白白的手帕白白的墙

(8)、()像()。

风字框(风凤)王王字旁(球玩)

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房子满意的笑容雪白的肚皮

和气语气话语笑话蚂蚁凉快快乐赶快就是成名有名

青青的假山(小虾、草地)绿绿的草地(小草、叶子)

红火——红红火火许多——许许多多来往——来来往往

红红的太阳像火球。

闪闪的星星像眼睛。

一轮月牙一弯月牙一块面包一颗星星一个影子

原(草原)(平原)(高原)(原来)(原因)

4、偏旁加部件组成新字或连线。

(7)我画了个(四)个太阳:

(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红红的)太阳(照亮)冬天,(春天的)太阳是彩色,(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

人字头:

全、会、合

(17)(《春晓》)(《村居》)是描写(春天)的古诗,描写夏天的古诗有(《所见》)、(《小池》)。

马上=立刻=赶紧=赶快很多=许多替=帮=为=给

挺拔的松树茂密的树林会心的微笑透明的翅膀

母亲着急认真.得意主意同意因为阳光办法亲情爱情

和气语气话语笑话蚂蚁凉快快乐赶快就是成名有名

②飞来飞去走来走去跑来跑去跳来跳去

菜园里有白菜,有南瓜,还有茄子。

1本册的双生字词:

棵一棵棵一棵棵高大的松树

 

本册编者:

林秋水胡丽霏黄君斓

 

中国传统文化简述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

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

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

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

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复习(一至五)………………………………………………………………………………5

1《归园田居》(其一)东晋陶渊明…………………………………………………………7

2《归园田居》(其三)东晋陶渊明…………………………………………………………7

3《己亥杂诗》[清]龚自珍……………………………………………………………………7

4《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祯………………………………………………………………7

5《对酒》[清]秋瑾……………………………………………………………………………7

6《未展芭蕉》[唐]钱珝………………………………………………………………………7

7《咏白海棠林黛玉诗》[淸]曹雪芹………………………………………………………7

8《怡红快绿贾宝玉诗》[淸]曹雪芹………………………………………………………7

9《步出夏门行》[东汉]曹操…………………………………………………………………8

10《龟虽寿》[东汉]曹操……………………………………………………………………8

11《商山早行》[唐]温庭筠…………………………………………………………………8

12《鄠杜郊居》[唐]温庭筠…………………………………………………………………8

13.文体常识

(一)·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8

14.《虞美人》[宋]蒋捷………………………………………………………………………8

14.《虞美人》[五代]李煜……………………………………………………………………9

15.《浪淘沙令》[五代]李煜…………………………………………………………………9

16.《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9

17.《蝶恋花》[宋]晏殊………………………………………………………………………9

18.《蝶恋花》[宋]柳永………………………………………………………………………9

19.《念奴娇》[宋]苏轼………………………………………………………………………9

20.《水调歌头》[宋]苏轼……………………………………………………………………9

21.《江城子》[宋]苏轼………………………………………………………………………9

22.《卜算子咏梅》[宋]陆游………………………………………………………………10

23.《一剪梅》[宋]李清照…………………………………………………………………10

24.《如梦令》[宋]李清照…………………………………………………………………10

25.《醉花阴》[宋]李清照…………………………………………………………………10

26.《破阵子》[宋]辛弃疾…………………………………………………………………10

 

27.《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10

28.《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10

29.《诉衷情》[宋]陆游……………………………………………………………………10

30.《苏幕遮》[宋]周邦彦…………………………………………………………………11

31.《浣溪沙》[宋]苏轼……………………………………………………………………11

32.《浣溪沙》[清]纳兰性德………………………………………………………………11

33.《菩萨蛮》[唐]李白……………………………………………………………………11

34.《望海潮》[宋]柳永……………………………………………………………………11

35.《丑奴儿》[宋]辛弃疾…………………………………………………………………11

36.《临江仙》[宋]晏几道…………………………………………………………………11

37.《浪淘沙》[宋]欧阳修…………………………………………………………………12

38.《蝶恋花·春景》[宋]苏轼……………………………………………………………12

39.《蝶恋花》[宋]欧阳修…………………………………………………………………12

40.《踏莎行·郴州施舍》[宋]秦观………………………………………………………12

41.《玉楼春·春景》[宋]宋祁……………………………………………………………12

42.《采桑子》[宋]欧阳修…………………………………………………………………12

43.《青玉案路》[宋]贺铸…………………………………………………………………12

44.《唐多令》[宋]刘过……………………………………………………………………12

45.文体常识

(二)·词牌…………………………………………………………………12

46.元曲(越调)天净沙*春[元]白朴……………………………………………………13

47.元曲(越调)天净沙*夏[元]白朴……………………………………………………13

48.元曲(越调)天净沙*秋[元]白朴……………………………………………………13

49.元曲(越调)天净沙*冬[元]白朴……………………………………………………13

50.[中吕]阳春曲知几[元]白朴…………………………………………………………13

51.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13

52.《古北口》[清]顾炎武…………………………………………………………………13

53.朝天子·咏喇叭[明]王磐………………………………………………………………13

54.文体常识(三)·元曲…………………………………………………………………14

 

复习一

1.《咏鹅》[唐]骆宾王

2.《风》[唐]李峤

3.《静夜思》[唐]李白

4.《鹿柴》[唐]王维

5.《池上》[唐]白居易

6.《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7.《登乐游原》[唐]李商隐

8.《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9《悯农》

(一)[唐]李绅

10.《江雪》[唐]柳宗元

复习二

1.雨晴[唐]王驾

2.春望[唐]杜甫

3.清明[唐]杜牧

4.江上[宋]王安石

5.晚春[唐]韩愈

6.劝学诗[宋]朱熹

7.明日歌[明]文嘉

8.山居秋暝[唐]王维

9.淮中晚泊犊头[宋]苏舜钦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复习三

1.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

2.秋词[唐]刘禹锡

3.山行[宋]叶茵

4.杂诗[晋]陶渊明

5.金缕衣[唐]杜秋娘

6.山中留客[唐]张旭

7.山中雪后[清]郑燮

8.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9.山中送别[唐]王维

10.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

复习四

1.月下独酌节选[唐]李白

2.书湖阴先生壁[其一][宋]王安石

3.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4.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5.明日歌[清]钱鹤滩

6.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

7.相见欢[唐]李煜

8.江城子[宋]苏轼

9.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

10.孙子三则

复习五

1.短歌行[东汉]曹操

2.使至塞上[唐]王维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4.黄鹤楼[唐]崔颢

5.赤壁[唐]杜牧

6.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

7.声声慢·寻寻觅觅[宋]李清照

8.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苏轼

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

10.满江红·怒发冲冠[宋]岳飞

 

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jī]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ài]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yú]闲。

久在樊[fán]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zūn]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对酒

  [清]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qiú]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zhá]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咏白海棠

[清]曹雪芹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niǎn]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gǎomèi],秋闺怨女拭[shì]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

倦倚西风夜已昏。

怡红快绿

[]贾宝玉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装夜未眠。

凭栏垂绛[jiàng]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步出夏门行

[汉]曹操

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dàn],山岛竦峙[sǒngzhì]。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téng]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yún]

晨起动征铎[duó],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jiě]叶落山路,枳[zhǐ]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fú]雁满回塘。

鄠[hù]杜郊居

[唐]温庭筠

槿篱芳援近樵家,垄麦青青一径斜。

寂寞游人寒食后,夜来风雨送梨花。

文体常识

(一)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唐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这两类的区别,是体裁上的区别。

1.近体诗是在齐梁时代开始萌芽,而到初唐时期正式形成的一种格律诗。

它的特点是:

[1]字数固定。

[2]用韵严格。

[3]讲究平仄。

[4]讲究对仗。

2.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

古体诗不同于近体诗的地方在于:

[1]字数句数不限,可以是四.五.七言,也可以是杂言;最少可以是两句,最多可以达三百多句。

[2]押韵不严格,可以换韵,可以通押。

[3]不讲平仄。

[4]不讲对仗。

古体诗也叫古诗。

作为一种体裁来说,在近体诗产生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汉乐府、汉魏六朝五、七言诗,都可以称为古体诗或古诗。

在唐代近体诗产生以后,唐代的诗人除了写近体诗外,还继续写这种不大讲究格律的诗,包括四言、五言、七言、乐府等,也都可以称为古体诗。

但是在习惯上,往往把“乐府”另立一类,而把其余的称为古诗,特别是把五言的和七言的称为古诗,这是狭义的古诗。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虞美人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令

[五代]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qīn]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mèi]。

将军白发征夫泪。

蝶恋花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qiáng]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破阵子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苏幕遮

[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rù]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浣溪沙

[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sāo]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菩萨蛮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望海潮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dī]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无涯。

市列珠玑[jī],户盈罗绮[qǐ],竞豪奢[shē]。

重湖叠巘[yǎn]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qiāng]管弄晴,菱[líng]歌泛夜,嬉嬉钓叟[sǒu]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宋]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

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

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蝶恋花·春景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lè]雕鞍游冶[yě]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踏莎行·郴[chēn]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yì]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玉楼春·春景

[宋]宋祁[qí]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hú]皱波纹迎客棹[zhào]。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lóng]。

双燕归来细雨中。

青玉案

[宋]贺铸[zhù]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sè]年华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suǒ]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rǎn]蘅皋[hénggāo]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xù],梅子黄时雨。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宋]刘过

芦叶满汀洲。

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

故人今在不。

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文体常识

(二)

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又称长短句。

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

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

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

词牌来源之一:

来自民间的曲调。

词牌来源之二:

摘取词中字为词牌

词牌来源之三:

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为了方便填词,人们常把词牌收录成册。

古代著名的词谱有钦定词谱、白香词谱、诗韵新编等。

有了这些词谱,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填词效率。

元曲(越调)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元曲(越调)天净沙*夏

[元]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

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diàn],玉人罗扇轻缣[jiān]。

元曲(越调)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元曲(越调)天净沙*冬

[元]白朴

一声画角谯[qiáo]门,半庭新月黄昏,

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中吕]阳春曲知几

[元]白朴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

诗书丛里且淹留。

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