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共政策0813年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6605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30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公共政策0813年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自考公共政策0813年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自考公共政策0813年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自考公共政策0813年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自考公共政策0813年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公共政策0813年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

《自考公共政策0813年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公共政策0813年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公共政策0813年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

自考公共政策0813年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是( A  )

A.《政策科学:

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B.《博弈与决策》

C.《隆中对》D.《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2.“上下来去”决策模型的根本追求是( B  )

A.中国化B.科学决策C.民族化D.大众化

3.政府存在的基础是( B  )

A.立法机构及其运作B.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

C.行政机构及其运作D.竞争性政党制度

4.政府传统上被设定为公共机关,代表并谋求( A  )

A.社会公共利益B.自身的特殊利益

C.劳动人民的利益D.垄断组织的利益

5.我国行政法规的发布形式是( B  )

A.主席令B.总理令

C.新闻报导D.中共中央文件

6.决定公共政策性质的核心因素是( B  )

A.国家结构及其关系模式B.决策权的归属、分配及其使用状况

C.决策人数的多少D.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

7.行政机关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  A )

A.行政决定B.人大立法

C.行政计划D.行政监督

8.公共政策的系统议程又称为(  C )

A.政府议程B.政策议程

C.公众议程D.正式议程

9.公共政策过程的起点是( D  )

A.大众传媒的报导B.公共政策的制定

C.公共政策的监控D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

10.公共政策过程中最核心的阶段是(  A )

A.公共政策的制定B.公共政策的执行

C.公共政策的评估D.公共政策的监控

11.政策法律化实际上是一种( A  )

A.立法过程B.司法过程

C.政府过程D.执法过程

12.在政策规划的多元化主体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C  )

A.公众B.立法机关

C.政府D.司法机关

13.残缺式政策执行的典型表现是( A  )

A“断章取义,为我所用”B“挂羊头,卖狗肉

C“上有政策,下有对策”D不折不扣落实

14.互适模型即“互动理论模型”的构建者是美国学者( C  )

A.霍恩B.雷恩

C.麦克拉夫林D.史密斯

15.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 B  )

A.公共政策制定B.公共政策执行

C.公共政策评估D.公共政策监控

16.现代意义的政策评估兴起于(  C )

A20世纪30~40年代B20世纪50~60年代

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70~80年代

17.政策评估与否注重的是(  A )

A.功能的原则B.经济效益的原则

C.结构的原则D.社会效益的原则

18.公共政策评估的价值分析法的提出者是( B  )

A.J·安德森B.L·D·迈尔斯

C.M·雷恩D.M·麦克拉夫林

19.在政策调整的诸多原因中,始终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 D  )

A.政策环境B.政策资源

C.政策周期D.决策者的价值取向

20.一项公共政策具有稳定性就意味着该政策处于一种(  D )

A.调整状态B.终结状态

C.非均衡状态D.均衡状态

21.公共政策有效地调节社会行为的基础是( C  )

A公共政策的适应性B公共政策的容纳性

C公共政策的持续稳定性D公共政策的周期性

22.当代公共政策分析的主流为(  D )

A.规范性分析B.超理性分析

C.定性分析D.定量分析

23.脚本写作的基础为(  D )

A.某一个假设B.政策方案

C.政策制定D.一系列假设

24.公共政策研究组织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关系应当是一种( D  )

A.平行而不相干的关系B.排斥关系

C.隶属关系D.合作关系

25.公共政策预测的根本理由在于(  C )

A.实现政策合法化B.确定政策框架

C.避免或减少政策失误D.实现政策法律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叶,直接为公共政策的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有(  ABCE   )

A.亚当·斯密B.克劳塞维茨

C.卡尔·马克思D.拉斯韦尔

E.马克思·韦伯

27.下列属于非强制型公共组织的有(  ABC   )

A.公立学校B.公共医疗机构

C.中国社会科学院D.民营企业

E.政府部门

28.美国司法决策的形式主要有(  ABC   )

A.司法审查B.推翻先前的判决

C.司法命令D.立法

E.立法否决

29.公共政策本质上所具有的“二重属性”是指(  AB   )

A.阶级属性B.社会属性

C.道德属性D.文化属性

E.伦理属性

30.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有(   ABCDE  )

A.客观的社会现实B.问题的觉察

C.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D.团体与组织的活动

E.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对公共政策学做出的贡献。

答:

(1)它把政治系统的过程、政治过程、政府过程、政策过程作为一个同一的过程来进行分析,从而使政策研究与政治学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有利于克服政策研究中的纯技术、纯操作主义的倾向

(2)它把公共政策研究与政治系统的输出产品,并将公共政策的功能概括为四种类型,即提取性功能、分配性功能、管理性功能和象征性功能

32.简述公共政策系统及其构成。

答:

政策系统分为三大子系统:

主体系统、主持系统、反馈系统

(1)主体系统。

主体分为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两大类,直接主体即公共政策的法定生产者,主要有:

代议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其他直接主体(某些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和军队领导人或军队执政机构);间接主体由次国家政策行为者、跨国政策行为者、全球性政策行为者。

政策主体系统。

包括三个子系统:

政策制定系统、政策执行系统、间接主体系统

(2)政策支持系统,健全和完善政策支持系统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政策支持系统有以下子系统构成:

1、信息传播系统:

是正常系统的神经系统

2、政策咨询系统:

也称“思想库”、”智囊”、“外脑”,通常由政策研究机构、政府与这些机构的关系、咨询活动构成

3、政策监控系统:

是政策系统的一个特殊子系统

4、政策评估系统:

政策系统的一个基础子系统

(3)反馈系统。

是将政策的主体系统与客体系统、政策系统与政策环境连接起来的一个特殊子系统。

具有多层次、多网络的特点

33.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多角度分析方法。

答:

多角度分析是一种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公共政策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

(1)个人角度。

许多政策抉择往往与决策个人感知、感情和利益密切相关,因此政策的问题分析必须重视决策者或者相关人员的个人情感、感知和利益需求等对政策问题的影响

(2)组织角度。

分析组织的组织形态、自我利益、价值取向等因素对有关政策问题的影响

(3)技术角度。

使用概率统计、成本—利益分析、计量经济学以及系统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政策问题进行分析

34.简述制定公共政策执行计划应遵循的原则。

答:

(1)客观性原则。

编制计划要切实可行,防止主观臆断

(2)适应性原则。

编制计划要有弹性机制,特别是要有应对意外情况发生的防范机制

(3)全面性原则。

编制的计划能够统筹方方面面,切记顾此失彼

(4)一致性原则。

执行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要做到工作目标和政策目标的一致,上下级的政策目标保持一致

35.简述政策终结的方式。

答:

(1)替代。

指用新政策代替旧政策,但所面对的政策问题、所要满足的各种需求基本不变

(2)合并。

指旧政策虽然被终止了,但政策要实现的功能并没有取消,而是将其合并到其他政策中去

(3)分解。

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政策

(4)缩减。

指采用渐进的方式对政策进行终结,以缓冲终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逐步协调各方的关系,减少损失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试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答:

(1)政治性。

公共政策是由政治性组织制定的,是国家、政府、政党为实现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2)阶段性。

公共政策虽然是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关利益,但是拥有公共权力的统治阶级选择或制定的政策方案,代表和体现的实质上是在政治上、经济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3)权威性。

公共政策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它的运行和有效性依赖于它的权威性。

政策与权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4)普遍性。

每一个公共政策制定的行为准则,在政策主体所框选的范围内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5)目标取向。

公共政策都是为了解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特定问题而制定

(6)稳定性与变动性。

一方面公共政策必须保持稳定性,才有利于政策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随着政治、经济

文化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政策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

(7)预见性。

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来的,但是它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和指导,必需具有预见特征

37.试述政策评估的主要用途。

答:

(1)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

为了避免政策执行的盲目状态,有必要利用可行的技术和手段收集相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和阐释,是确认一项政策的特点、有点、缺陷,检测一项政策是否实现特定的价值期望以及实现程度

(2)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去向的依据。

政策执行一段时间后,其去向一般为政策延续、政策革新和政策终结三种。

无论选择哪一种去向,都必须对原有的政策的实际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

(3)政策评估是合理有效地配置政策资源的认识基础。

只有通过政策评估,才能确认各项政策要素的价值,产生决定资源投入的优先顺序和比例,寻求最佳的整体效果。

(4)政策评估师政策教育的重要方法。

政策效果往往表现为复杂的效益关系格局的变动,广大政策对象甚至许多政策执行者也难以全面深刻地认识。

政策评估有利益对他们进行正常教育

(5)政策评估是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政策评估是检验决策的科学性及其民主化程度的有效手段,同时,科学化和民主化是政策评估的基本标准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8因地制宜,确定农业发展方针

浙江省××市地处钱塘江和太湖源头,山区面积占到86%。

改革开放前,国家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农业政策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

该市执行的也是以粮食为纲的方针。

由于单纯抓粮食生产,山区农民人均收入一直在低水平上缓慢增长。

1983年,该市森林覆盖率只有64%,水土流失严重。

1983年,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文件要求各地根据本地区的资源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拟定自己的农业发展规划;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

该市在执行中央政策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该市的地理环境更适合林业的发展。

于是,果断地调整自身的农业生产方针,变为:

以林为主,林农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尤其是重视生态经济效益。

培育和发展生态效益林业成为当地政府的主要农业政策。

经过当地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引导,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最终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目前,该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5%,是我国唯一加入世界示范林网络组织成员的城市,被誉为沪杭的“生态后花园”。

阅读以上材料,试分析以下问题:

(1)本案例中哪些情况体现了政策执行再决策?

答:

当地政府在贯彻1983年中央文件的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本市的农业生产方针,变为:

以林为主,林农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

培育和发展生态效益林成为当地政府的主要农业政策为当地政府的主要农业政策

(2)分析本案例中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主要依据。

答:

①主要任务、目标、路线的变化。

1983年的中央文件改变了“以粮食为纲”的方针要求各地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拟定自己的农业发展规划

②政策执行的客观环境。

当地山区面积占到86%,适合林业生产

③人们认识不断深化。

当地政府认识到本市地理环境适合以林为主

④以往的政策造成的偏差。

在以往的政策下,农民的收入提高缓慢,而且造成了森林的破环、水土流失等问题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后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代表理论之一是()

A.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分析框架B.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分析框架

C.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D.多伊奇关于政治系统中的信息沟通的理论

2.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对行为主义方法论进行批评的代表人物为()

A.伊斯顿B.拉斯韦尔

C.阿尔蒙德D.德洛尔

3.决策者有限理性命题的提出者是()

A.林德布洛姆B.杜鲁门

C.贝塔朗菲D.西蒙

4.属于公共政策学次级概念的是()

A.政策替代B.政策诉求

C.政策宣示D.政策变动

5.提出集团模型的学者是()

A.杜鲁门B.戴伊

C.伊斯顿D.琼斯

6.一些国家公务员制度条例规定高薪养廉,这体现了公共政策的()

A.引导功能B.分配功能

C.管制功能D.调控功能

7.关于政策分类,错误的是()

A.单目标政策和多目标政策B.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C.个体政策和群体政策D.初始政策和反馈政策

8.适用白皮书的政策环节是()

A.政策选择B.政策决定

C.政策宣示D.政策分析

9.对公共选择理论表述正确的是()

A.其基本假定是“政治人”假设和交易经济学B.其假定理性人为经济人

C.公共决策过程中,具体决策过程先于民主规则D.它只限于研究市场决策

10.在公共政策运行的逻辑流程中,处于政策决定阶段的是()

A.政策议程B.政策分析

C.政策选择D.政策修正

11.边界分析法的步骤为()

A.饱和抽样—边界估计—诱导性提问B.诱导性提问—饱和抽样—边界估计

C.饱和抽样—诱导性提问—边界估计D.边界估计—诱导性提问—饱和抽样

12.美国政策规划的“铁三角”主要包含()

A.利益集团、公民团体和政府执行局B.利益集团、议会委员会和地方政府

C.利益集团、议会委员会和政府执行局D.政党、议会委员会和政府执行局

13.政策规划的单一式主体通常为()

A.立法机关B.政府有关机构

C.公众D.司法部门

14.在预测性评估方法中属于直觉预测法的是()

A.德尔菲法B.时间序列分析

C.投入—产出分析D.成本分析

15.政策方案的评估和择优首先要关注()

A.评估和择优的标准问题B.各方案间的比较

C.使用“逆向决策”的方法D.对所选方案进行审查和评定

16.提出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学者是()

A.史密斯B.麦克拉夫林

C.雷恩D.萨巴提尔

17.反映观望式政策执行的现象是()

A.“阳奉阴违”B.“土政策”

C.“软拖”D.“挂羊头,卖狗肉”

18.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起始环节是()

A.物质准备B.组织准备

C.政策试验D.政策宣传

19.政策执行时出现“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现象,其原因为()

A.执行者的认知缺陷B.执行者的利益驱使

C.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D.执行准备不充分

20.属于内部评估方式的是()

A.立法机构评估B.政府部门评估

C.投资者评估D.专业咨询公司评估

21.政策调整的本质是()

A.渐进性的B.断裂性的

C.变革性的D.激进性的

22.美国公共政策学者琼斯提出的政策周期理论是()

A.功能性政策周期B.反复性政策周期

C.阶段性政策周期D.结构性政策周期

23.从政策涉及范围来说,地区政策预测属于()

A.宏观政策预测B.中观政策预测

C.微观政策预测D.系统政策预测

24.咨询人员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在合理适度的信息加工中,尽可能挖掘隐藏在政策信息中对客户有利的因素,这体现了政策信息咨询中的()

A.准确全面原则B.客观公正原则

C.最小努力原则D.优势放大原则

25.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咨询属于()

A.决策咨询B.政策信息咨询

C.反馈政策咨询D.政策内容咨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26.公共政策系统包括()

A.政策主体系统B.政策支持系统

C.政策客体系统D.决策系统

E.反馈系统

27.我国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主要包括()

A.中国共产党的政策B.人大决策

C.政协决策D.行政决策

E.民主党派的政策

28.在现代社会中,公民影响公共政策的方式有()

A.投票B.民意测验

C.请愿D.罢工

E.游行示威

29.政策问题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A.边界分析法B.多角度分析

C.类别分析法D.类比分析法

E.头脑风暴法

30.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偏差矫正的途径有()

A.政策替代B.政策修正

C.政策增删D.政策更新

E.政策废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理性主义模型中“理性人”的特征。

答:

(1)当面对多种选择是,他会做出一个决定

(2)会依照价值偏好,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排列出优先次序

(3)价值偏好会随时空而转移

(4)通常从所有的方案中,择定偏好等级最高者

(5)面对同样的选择他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32.简述政治体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答:

(1)政治体制规定了公共政策主体的范围

(2)政治体制决定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程度

(3)政治体制决定了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程度

(4)政治体制影响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水平

33.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

答:

(1)客观的现实社会问题的存在

(2)问题的被察觉

(3)现实与利益期望的严重冲突性

(4)出现相关的团体组织活动

(5)进入政府或社会公共组织的政策活动

34.简述公共政策执行的定义与本质。

答:

政策执行的含义:

是公共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把政策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是政策过程的实践环节,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

公共政策执行本质上是遵循指令所进行的变革,是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重新调整行为模式的过程,是将一种政策付诸实施的活动

35.简述克服阻力,实现政策终结的策略。

答:

(1)重视说服工作,清除抵触情绪

(2)注意因势利导,营造有利气氛

(3)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支持力量

(4)废旧立新并举,缓和终结压力

(5)试探试点先行,避免矛盾激化

(6)终结必要部分,减少终结代价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试述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

答:

(1)主观原因:

①执行者的认知缺陷②执行者的利益驱使③执行者的管理缺陷④执行准备不充分

(2)客观原因:

①政策本身的复杂性②政策质量低劣③政策环境的变化④利益集团的压力⑤政策资源不足⑥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

37.试述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

答:

(1)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2)政策影响的广泛性

(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重叠

(4)政策主体有关方面的人员抵制

(5)评估者主观动机上的错误

(6)政策信息系统的不完备

(7)政策所需经费获取不已

(8)决策目标的意识形态性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38.试从政策合法化角度分析以下案例:

某市一直为缺水而烦恼。

为了度过“水危机”,市政府频频出招,其中在媒体讲得最多的可能就是关闭桑拿房的举措了。

城市用水管理部门下发了《关于对桑拿洗浴业暂停经营用水的通知》,强行掐掉供水管线、拆除水表。

某日,市政府在下发的一个文件(大政发[2001]22号)中指出,为了缓解供水紧张局面,要求全市6个区及开发区区域内的桑拿洗浴场所,除星级酒店、涉外宾馆和大众浴池外,从通告发布之日起全部关闭,逾期不关的,市政府将采取查封洗浴场所等措施强行关闭。

该政策引起各方极大关注,桑拿业主们向市政府提出了强烈质疑。

业主A怀疑市政府的这一政策是否触犯了《企业法》。

他说:

“我们都是合法注册的企业……然而现在以限水为由关掉我们的企业,剥夺我们企业的经营权,政府关掉我们企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业主B说:

“依照法律,政府主管水资源分配的惟一行政主管机关,只能是市公用事业局,然而市公用事业局也只有限水权,并没有关掉企业的权力。

业主C说:

“桑拿业是用水行业,政府当初既然批准营业,当然就赋予了企业的用水权。

和化工、纺织、啤酒、饮料等行业相比,桑拿业远非高耗水的行业。

为什么那些行业只是压用水规模(有的连压也没压),而桑拿业却要一刀切关掉?

某法学专家指出:

根据《水法》,如果地方确实出现水资源极度稀缺,政府有权对之加以调控。

比如不向部分需求方提供这个资源,或者用水表控制用量,超出限制部分加收费用,或者掐掉他的水管。

因此造成的损失,政府不用承担责任。

但该市政府只能禁止经营者使用自己控制的水资源,而不能禁止他经营,将人家的经营场所封掉,这个就不合法了。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

0031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共政策的核心取向是(D)

A.功能取向B.过程取向

C.结构取向D.目标取向

2.下列说法中,能够反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政策思想的是(A)

A.“因世而为之治,度俗而为之法”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D.“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之间的关系是(C)

A.个别与一般的关系B.一般与一般的关系

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D.个别与个别的关系

4.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解释力和普适性的一个模型是(D)

A.混合扫描模型B.现实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

5.认识论上的理性主义源于(B)

A.莱布尼茨B.笛卡尔

C.罗素D.斯宾诺莎

6.规范最佳模型的提出者是(A)

A.德洛尔B.林德布洛姆

C.西蒙D.埃齐奥尔

7.国家权力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是通过(D)

A.阶级剥削B.对外扩张

C.精简政府机构D.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

8.公共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是(A)

A.信息子系统B.执行子系统

C.反馈子系统D.决策子系统

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C)

A.阶段性周期B.功能性周期

C.反复性周期D.结构性周期

10.典型的总统制国家是(D)

A.英国B.法国

C.德国D.美国

11.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C)

A.结果B.中间环节

C.起点D.目标

12.下列不属于政策议程构建模型的是(C)

A.外在创始模型B.动员模型

C.自发创始模型D.内在创始模型

13.公共政策过程中最核心的阶段是(A)

A.公共政策的制定B.公共政策的执行

C.公共政策的评估D.公共政策的监控

14.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最具实质性意义的阶段为(D)

A.政策目标的确定B.政策问题的认定

C.政策方案的设计D.公共政策的抉择与合法化

15.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C)

A.拟定政策方案B.评估政策方案

C.确定政策目标D.择定政策方案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D)

A.合议制B.合议、三权分立制

C.民主集中制D.合议、民主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