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最新考纲及模拟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6549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1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最新考纲及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信息最新考纲及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信息最新考纲及模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信息最新考纲及模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信息最新考纲及模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最新考纲及模拟题.docx

《信息最新考纲及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最新考纲及模拟题.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最新考纲及模拟题.docx

信息最新考纲及模拟题

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信息科技学科考试大纲

(试行)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通知》规定,本考试是以《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行稿)》为依据的全市统一的面向高中学生的信息科技课程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是衡量本市普通高中毕业生信息科技课程学业水平的依据,是本市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依据之一。

凡具有本市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学籍且修完信息科技课程的高中学生均须参加本科目的测试。

二、考试测量目标

信息科技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注重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包括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运用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体现在:

Ⅰ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

1、理解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

2、理解日常所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知识。

3、理解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4、了解信息科技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5、了解与信息科技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

Ⅱ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6、掌握日常所用的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操作。

7、掌握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

8、掌握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应用操作。

9、能够综合使用各种信息技术。

Ⅲ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能根据提供的信息,结合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探索新的知识技能。

11、能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分析某一具体问题(任务)的目的、意义和需求。

12、能根据问题(任务)的目的和需求,搜集所需要的信息,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13、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完成一项具体任务。

14、能对信息科技发展和应用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评价。

说明:

上述“某一专门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信息科技课程选学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设计与创作)中所涉及的信息技术,具体要求在“四、考试内容和要求”中阐述。

三、等第能力描述

考试成绩以等第形式报道,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类,E为不合格,“合格”再分为A、B、C、D四个等第。

A等第

信息科技课程学业水平达到A等第的考生需要在考试目标的三个方面都能达到考核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

1.能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

2.能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日常所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知识。

3.能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4.能了解信息科技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5.能了解与信息科技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

6.能熟练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日常所用的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操作。

7.能熟练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

8.能熟练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应用操作。

9.能综合使用信息技术。

10.能根据提供的信息,结合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探索新的知识技能。

11.能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分析某一具体问题(任务)的目的、意义和需求,结果完整准确。

12.能根据问题(任务)的目的和需求,搜集所需要的信息,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结果完整合理。

13.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完成一项具体任务,结果完整正确。

14.能对信息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评价。

B等第

信息科技课程学业水平达到B等第的考生需要在考试目标的第Ⅰ方面达到考核要求,第Ⅱ、Ⅲ方面比A水平略有逊色。

具体要求如下:

1.能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

2.能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日常所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知识。

3.能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4.能了解信息科技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5.能了解与信息科技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

6.能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日常所用的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操作。

7.能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

8.能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应用操作。

9.能综合使用信息技术。

10.能根据提供的信息,结合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探索新的知识技能。

11.能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分析某一具体问题(任务)的目的、意义和需求,结果基本完整准确。

12.能根据问题(任务)的目的和需求,搜集所需要的信息,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结果基本完整合理。

13.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完成一项具体任务,结果基本完整正确。

C等第

信息科技课程学业水平达到C等第的考生需要在考试目标的第Ⅰ、Ⅱ个方面基本能够达到考核要求,第Ⅲ方面有欠缺。

具体要求如下:

1.基本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

2.基本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日常所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知识。

3.基本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4.能了解信息科技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5.能了解与信息科技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

6.基本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日常所用的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操作。

7.基本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

8.基本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应用操作。

9.能根据提供的信息,结合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探索新的知识技能,但应用有欠缺。

10.能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分析某一具体问题(任务)的目的、意义和需求,但结果不够准确。

11.能根据问题(任务)的目的和需求,搜集所需要的信息,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但结果不够合理。

12.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完成一项具体任务,但结果不够完整。

D等第

信息科技课程学业水平达到D等第的考生需要在考试目标的第Ⅰ、Ⅱ两个方面部分达到考核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

1.部分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

2.部分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日常所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知识。

3.部分理解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4.部分了解信息科技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5.部分了解与信息科技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

6.部分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日常所用的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操作。

7.部分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

8.部分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应用操作。

9.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完成一项具体任务,但结果不够完整。

E等第

信息科技课程学业水平为E等第的考生在三个考试目标方面尚未达到基本考核要求。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根据2004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上海市中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行稿)》以及各区县学校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使用不同的教材,选用不同的选学模块的实际情况,将考试内容分为统一模块和选考模块两部分,考试与教材所使用的软件及环境保持统一。

统一模块:

信息科技基础

内容

要求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的基本知识

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常见的信息技术

信息的处理过程

信息科技的发展及影响

信息与数字化

信息的数字化

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

字符的编码

声音的编码

图像的编码

数据的压缩

信息技术工具

计算机硬件系统

冯·诺依曼体系及五大逻辑部件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配置

计算机软件系统

软件的分类

常用软件的安装

网络基础

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的组成要素

网络的功能

网络的分类

网络的硬件

网络协议

因特网基础知识

因特网协议

IP地址和域名

因特网的接入方式

因特网应用

万维网

统一资源定位器

搜索引擎

电子邮件

文件传输

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意识的建立

计算机病毒及特征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知识产权

软件版权的保护

各类侵权行为的辨别和抵制

网络道德

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的识别

良好的网络道德的养成

选考模块三:

设计与创作

设计与创作基础

设计与创作的一般过程

创意构思(主题确定、分析和制作规划)

获取素材

设计制作

创意文本

鉴赏与评价

作品的主题

作品中运用的方法

作品的特色

不同作品的比较

常用的设计创作工具的基本知识

常用的设计创作工具

工具的窗口、面板

制作文档的格式

作品的发布方式

平面作品

基础知识

数字化平面图像的来源

图像属性和文件格式

矢量图和位图

Photoshop图像处理中的基本概念

提取图像元素

提取图像元素的方法和技巧

提取图像元素的操作

合成图像元素

合成图像的原则

合成图像元素的操作

修饰图像元素

调整图像的大小、方向

调整图像的色彩

添加文字和特效

动画短片

基础知识

动画实现的一般原理

Flash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

角色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动态效果的实现方法和技巧

搜集、绘制素材

绘制角色

导入素材

合成制作

组织静态画面

实现动态效果

后期加工

添加音效

调整色彩

以上表格中的“要求”栏用“①”、“②”、“③”表示。

“①”、“②”、“③”之间的关系是从认知水平角度由低到高递进的关系:

“①”表示“知道/初步学会”;“②”表示“理解/学会”;“③”表示“掌握/应用”。

五、考试方式与时间

本考试为上机操作考试,学生分批进行考试,每批每场考试时间为60分钟。

六、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第Ⅰ和第Ⅱ两部分,满分120分。

第Ⅰ部分为统一模块“信息科技基础”,分值约占60%,所有考生必须完成该模块。

第Ⅱ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和“设计与创作”三个选考模块,考生只须选择完成其中一个模块,分值约占40%。

考试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叙述题、操作题和制作题五种题型,每套试卷中可能出现其中的部分或全部题型。

单项选择题:

考生一般须选择点击屏幕上代表试题答案的选项完成答题;如果有些问题需要通过操作才能得到结果,则要在进行操作得出结果后回答。

填空题:

考生须在屏幕规定的位置(通常不会超过一行)输入答案;如果有些问题需要通过操作才能得到结果,则要先进行操作,得出结果后再回答。

叙述题:

考生须在屏幕规定的位置输入答案,这些答案可能包括多行,可能是叙述一个方案,或说明一个算法;如果有些问题需要通过操作才能得到结果,则需要先进行操作,得出结果后再回答。

操作题:

考生须根据试题的要求在计算机上打开某些程序和文件进行操作,并按试题要求保存结果文件。

制作题:

考生须根据试题的要求和提供的素材修改或制作一个作品,并将作品文件保存。

七、样题

样题仅供参考,考试时须按试卷要求答题。

统一模块:

信息科技基础

【容易题】

1.一个基本存储单元能够存放一位二进制信息,称为1个( )。

A.KBB.ByteC.bitD.MB

【答案】C

【测量目标】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理解日常所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知识

【知识内容】信息技术工具/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的基本配置

2.在字符的ASCII编码表中,字符“A”代码的十进制值是65,其二进制值是()。

A.1010001B.1000011C.0000001D.1000001

【答案】D

【测量目标】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理解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

【知识内容】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数字化

3.计算机中信息的编码是指( )。

A.各种形式的数据按一定法则转换成二进制码

B.计算机中的二进制码按一定法则逆转换成各种形式的数据

C.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即ASCII码

D.用二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

【答案】A

【测量目标】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理解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

【知识内容】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数字化/信息的数字化

4.常用的声音编码方法是脉冲编码调制,它需要经过()、量化和编码等步骤。

A.采样B.录音C.压缩D.解压缩

【答案】A

【测量目标】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理解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

【知识内容】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数字化/声音的编码

5.关于信息的合理引用,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网上信息可以随意引用B.引用他人著作中的部分内容无需注明出处

C.引用他人的著作应该注明出处D.不能引用网上发布信息

【答案】C

【测量目标】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了解与信息科技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

【知识内容】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网络道德/良好的网络道德的养成

6.现在使用的计算机基本是依据冯·诺依曼思想设计的,冯·诺依曼思想的核心是( )。

A.数据和程序分开存储B.用数据控制程序的处理

C.用程序控制数据的处理D.程序也像数据一样存放在存储器中

【答案】D

【测量目标】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理解日常所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知识

【知识内容】信息技术工具/计算机硬件系统/冯·诺依曼体系及五大逻辑部件

7.计算机中的CPU是指()。

A.内存储器和运算器B.运算器和控制器

C.内存储器和控制器D.控制器和外存储器

【答案】B

【测量目标】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理解日常所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知识

【知识内容】信息技术工具/计算机硬件系统/冯·诺依曼体系及五大逻辑部件

8.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和执行的程序设计语言是( )。

A.机器语言B.高级语言C.汇编语言D.C语言

【答案】A

【测量目标】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理解日常所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知识

【知识内容】信息技术工具/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的分类

9.网址http:

// )。

A.政府机关 B.教育机构C.科研机构  D.商业机构

【答案】B

【测量目标】信息科技的基本技能/掌握日常所用的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操作

【知识内容】网络基础/因特网基础知识/IP地址和域名

10.通常所说的“ADSL”的意思是( )。

A.非对称数字用户线B.普通电话线

C.有线电视线D.无线

【答案】A

【测量目标】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理解日常所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知识

【知识内容】网络基础/因特网基础知识/因特网的接入方式

11.一般的中小学校的校园网络属于( )。

A.城域网B.局域网C.广域网D.因特网

【答案】B

【测量目标】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理解日常所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知识

【知识内容】网络基础/网络基础知识/网络的分类

12.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 )。

A.软件B.指令C.程序D.过程

【答案】C

【测量目标】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理解日常所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知识

【知识内容】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及特征

【中等题】

13.浏览器中“收藏”命令的正确含义是( )。

A.收藏当前的网页B.收藏当前的网站

C.收藏当前网页的网址信息D.收藏当前网页选中的内容

【答案】C

【测量目标】信息科技的基本技能/掌握日常所用的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操作

【知识内容】网络基础/因特网应用

14.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确保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对信息安全危害最大的是()。

A.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的非法入侵B.网页中多媒体技术的大量应用

C.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上网D.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计算机上网

【答案】A

【测量目标】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了解与信息科技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

【知识内容】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信息安全

15.下列属于无损压缩的是()。

A.将doc文件制作成rar文件B.将wav文件制作成mp3文件

C.将avi文件制作成rmvb文件D.将bmp文件制作成jpg文件

【答案】A

【测量目标】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理解日常所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知识

【知识内容】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数字化/数据的压缩

16.为一台新的计算机安装软件,下列安装过程正确的是()。

A.驱动程序、杀毒软件、WINDOWSXP、OFFICE、下载工具

B.杀毒软件、WINDOWSXP、驱动程序、OFFICE、解压工具、下载工具

C.OFFICE、WINDOWSXP、驱动程序、解压工具、下载工具

D.WINDOWSXP、驱动程序、杀毒软件、OFFICE

【答案】D

【测量目标】信息科技的基本技能/掌握日常所用的信息技术工具的基本操作

【知识内容】信息技术工具/计算机软件系统/常用软件的安装

【较难题】

17.电脑销售广告中常用“Intel酷睿2双核E75002.93GHz/500GB7200转/2GBDDR3/21寸”一行字来描述计算机硬件的配置情况,该描述中对应的硬件名称是()。

A.CPU/硬盘/内存/显示器B.主板/内存/硬盘/显示器

C.主板/CPU/硬盘/显示器D.CPU/内存/硬盘/显示器

【答案】A

【测量目标】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理解日常所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知识

【知识内容】信息技术工具/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的基本配置

18.某老师存有10000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珍贵历史图片(分辨率为1024×768,32位真彩,BMP格式),他想将这些图片刻录到光盘上,假设每张光盘可以存放600MB的信息,不考虑其它因素对空间的占用,该老师需要光盘的数量是( )。

A.100张B.50张C.200张D.75张

【答案】B

【测量目标】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理解日常所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知识

【知识内容】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数字化/图像的编码

19.小明为了让家里的几台电脑能同时上网,购买了一台家用宽带路由器。

他阅读说明书,知道该路由器的IP地址为:

192.168.1.1,说明书中还规定,该IP地址中前三个十进制数表示网络地址,最后一个表示主机地址。

根据这样的规则,小明家其中一台电脑的IP地址可以设置为()。

A.192.168.2.1B.192.188.1.1C.192.168.1.88D.192.168.1.288

【答案】C

【测量目标】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理解日常所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知识

【知识内容】网络基础/因特网基础知识/IP地址和域名

D.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1)你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名称:

(2)程序代码:

 

性别

选考模块三:

设计与创作样题

【容易题】

39.社区举办主题为“魅力上海,精彩世博”的宣传活动,小李想设计并创作一份作品,作品主题为“海宝在微笑”。

小李选用了某世博网站页面上的海宝图,该图片最常用的文件类型是()。

A.psdB.wmf

C.tifD.jpg

【答案】D

【测量目标】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理解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知识内容】平面作品/基础知识/图像属性和文件格式

40.小李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创作时,执行了图像裁剪操作后才发现,图像宽度和高度设置错了,他想还原图片,可以使用的窗口面板是()。

A.动作B.历史记录C.通道D.路径

【答案】B

【测量目标】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理解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知识内容】设计与创作基础/常用的设计创作工具的基本知识/工具的窗口、面板

【中等题】

41.小李想利用Photoshop软件把海报的背景设置为如下图所示的渐变效果(左上角至中间蓝白过渡,中间至到右下角白蓝过渡),制作的主要步骤中(3)处缺少的表述是()。

主要步骤:

(1)选择“渐变”工具。

(2)在“渐变编辑器”的中间增加一个色标,调整两边色标的颜色为蓝色,中间的为白色。

(3)在渐变工具选项中选择________________。

(4)选择背景图层,在背景上从左上角至右下角拉一条过渡线。

A.线性渐变(

)B.菱形渐变(

C.角度渐变(

)D.对称渐变(

【答案】D

【测量目标】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掌握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应用操作

【知识内容】平面作品/修饰图像元素/添加文字和特效

42.小李利用Flash动画制作软件制作动画时,在时间轴上插入了如图1所示的一些帧,其中“图层2”上的第118帧、第119帧和第120帧的具体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答案】空白关键帧,帧,关键帧

【测量目标】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理解某一专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