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3生物和生物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6283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生物3生物和生物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考生物3生物和生物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考生物3生物和生物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考生物3生物和生物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考生物3生物和生物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生物3生物和生物圈.docx

《中考生物3生物和生物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3生物和生物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生物3生物和生物圈.docx

中考生物3生物和生物圈

2010生物中考试题汇编三——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一、选择题

1.(2010十堰)52.下列的哪一项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

A.一片树林B。

树林中的动物C。

树林中的植物D.树林中的生物

答案:

A

2.(2010十堰)53.图l表示的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图中能够形成食物链的是

A.①→④→①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答案:

C

3.(2010十堰)54.图1中的动物③与动物②之间的关系是

A.捕食B.竞争C.台作D。

互不影响

答案:

A

4.(2010盐城)30.下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

确的是()

A.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B.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C.图中甲代表的生物腐生细菌和真菌等

D.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

丁丙乙

答案:

D

5.(2010烟台)3.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A.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淡水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

答案:

D

6.(2010烟台)12.图示农田生态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

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虫害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田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答案:

B

7.(2010宿州)6.具有涵养水源、保护水土功能,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淡水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湿地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

答案:

D

8.(2010宿州)18.假设某生态系统中只有甲、乙、丙三种生物,他们的捕食关系如图2所示。

那么该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A.甲B。

乙C。

丙D。

乙和丙

答案:

C

9.(2010宿州)19.水误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水草→虾→鱼→鱼鹰”食物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是A。

水草B。

虾C。

鱼D。

鱼鹰

答案:

D

10.(2010浙江温州)18.江心屿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岛上有榕树、樟树、蕨类植物、水生植物及其它多种生物。

江心屿上的所有生物构成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植被

答案:

B

11.(2010南通)14.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全品中考网

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

C.物质循环能持续进行D.能量流动能持续进行

答案:

A

12.(2010聊城)6.右图示东昌湖内某些生物间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你认为该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是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丙→丁→乙→甲

D.甲→乙→丁→丙

答案:

C

13.(2010义乌)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是单向的

B.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C.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传递的

D.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使能量尽可能多地保留在生产者体内

答案:

C

14.(2010巢湖)2.请指出下列四条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阳光→草→兔→狼B.草→昆虫→青蛙→蛇

C.蛇→青蛙→昆虫→草D.草→蝗虫→细菌和真菌

答案:

B

15.(2010金华)2如图是某农场创建的生态型种养殖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蔬菜在白天能为牛提供氧气

B.蔬菜在白天只能进行光合作用

C.蔬菜可以作为牛的食物

D.牛粪可以作为蔬菜的肥料

答案:

B全品中考网

16.(2010金华)15.如图表示abc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答案:

B

17.(2010苏州)13.下列食物链中,表述正确的是

A.草→蚱蜢→食虫鸟→鹰→蛇B.蚌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

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D.草→蚱蜢→食虫乌→蛇→鹰

答案:

D

18.(2010南京)20.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图4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各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动物体内能量流向植物

B.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C.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

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答案:

A

19.(2010济宁)21.微山湖是江北最大的淡水湖,有“日进斗金”的美誉,下列关于微山湖的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微山湖中的水B.微山湖中的荷花C.微山湖中的全部鲤鱼D.微山湖

答案:

D

20.(2010临沂)23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草←食草昆虫←青蛙B.草→食草昆虫→青蛙→细菌和真菌

C.阳光→草→食草昆虫→青蛙D.草→食草昆虫→青蛙

答案:

D

21.(2010黄冈)3.右图是某草场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解描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牛、细菌、真菌是消费者

B.该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物部分只有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

C.草是牛的主要食物,它在牛体内被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胃

D.若草场上放养的牲畜太多,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使土地沙化,草场就难以恢复原样

答案:

D

22.(2010龙岩)4.在涵养水分、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城市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答案:

C

23.(2010龙岩)5.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在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A.甲→乙→丙B.丙→乙→甲

C.甲→丙→乙D.乙→丙→甲

答案:

D

24.(2010龙岩)6.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

B.生物圈包括所有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人类及人类生活的环境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

答案:

D

25.(2010长沙)1.近来,我省某河中出现了大量死鱼现象,当地村民怀疑与上游工厂长期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水体有关。

据此推测,该河“藻类→水蚤→小鱼→大鱼”这一食物链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A.藻类B.水蚤C.小鱼D.大鱼

答案:

D

26.(2010韶关)4.在我市的北江河里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鲫鱼    B.浮游动物  C.水藻   D.淤泥

答案:

C

27.(2010韶关)10.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污染(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害物质最多的可能是

A.螳螂      B.蝉  C.黄雀    D.植物

答案:

C

28.(2010韶关)28.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因为

A.动物与植物之间相互制约     B.生产者总是数量最多的

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有人类的控制

答案:

C

29.(2010韶关)38..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

一段时间后发现乙的数量增加,试分析此时甲、丙、丁的数量变化正确的是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了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了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了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答案:

A

30.(2010广东)8.右图为淡水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若浮游植物受到难以分解的农药DDT污染,则大鱼体内将积累大量的农药DDT。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

B.环境会对生物造成影响

C.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

D.各生态系统之间互不影响

答案:

D

31.(2010广东)9.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若乙的数量增加,在一段时间内会引起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答案:

A

32.(2010中山)7.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

这主要是因为南极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B。

缺少生产者

C.缺少消费者D。

分解者很少

答案:

D

33.(2010海南)10.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蝗虫→青蛙→蛇B.草→蝗虫→青蛙→蛇

C.草←蝗虫←青蛙←蛇D.阳光→草→蝗虫→青蛙→蛇→细菌

答案:

B

二、识图分析题

1.(2010济南)5.(7分)在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中,玉米、鸡、猪、人组成的食物

网如图所示。

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

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可以做肥料。

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从开始。

(2)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

鸡和

玉米之间是关系。

(3)在此生态系统中能将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4)此生态系统一共有条食物链,写出人获取能量最多的食物

链。

(5)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如铅、汞等进入此生态系统,这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

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答案:

(1)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2)生产者捕食(3)分解者(4)3玉米→人(5)食物链

2.(2010保定)17.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地球上有无数大大小

小的生态系统。

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示意图,请根据图及日常积累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本题共4分)

(1)图中各种生物的取食关系形成了多条食物链.这些链彼此交错构成了     。

(2)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部分在图中未显现的是             。

(3)仔细观察该图,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

(4)你认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答案:

(1)食物网

(2)分解者(3)绿色植物→鼠→蛇→鹰(4)生物圈

3.(2010莱芜)19.(6分)下图为我市西海公园汶河水域生态系统结构简图,A、B、C表示其三种生物成分。

请回答:

(1)C为该水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成分)

(2)A、B、C中能参与构成食物链的是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作为食物链起点,通过__________(生理活动)为自己及其它类群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3)由于我市环境治理力度大,今天的西海公园风景秀丽,已成为白鹭等野生动物迁徙途中的“宿营地”。

这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系统。

(4)如果上图表示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不需要为其提供物质,但必须人为地提供能量才能维持它的存在和发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分解者

(2)ABA光合作用(3)开放(4)生态系统需要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4.(2010宿州)5.(12分,每空2分)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D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B是指,D是指。

(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的形式进行循环;碳元素通

过作用由生物进入无机环境。

(3)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于。

答案:

(1)生产者分解者

(2)CO2呼吸作用(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5.(2010浙江金华)35、根据下图,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图中的各种生物构成一个。

(2)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有条。

(3)作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必须有的一种成分是。

答案:

(1)(生物)群落。

(2)3。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6.(2010浙江宁波)36.某科考小组在专业潜水员的指导下,到新安江水库调查水下沉水植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

他们携带的潜水气瓶的体积为7.2×10-3m3,空瓶的质量为6kg,内充有3kg供潜水员呼吸用的液化空气,如图所示。

(1)沉水植物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者。

(2)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沉水植物种类逐渐减少。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水压增加B.光照减弱C.CO2浓度增加

答案:

(1)生产者

(2)B

7.(2010潮州)37.啄木鸟是我们熟悉的森林益鸟(如图),它有形似凿刀的喙和长而带钩的舌,因此在消灭农林害虫方面有着特殊的贡献。

啄木鸟在树上攀跃过程中,用喙叩树,像是给树诊病的医生,当觉察到树内有虫子爬动时,就啄破树皮,用舌将虫子钩出来吃掉,故有“森林医生”的美称。

(1)啄木鸟的喙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此结构有利于增大(选填“压力”或“压强”),从而啄破树皮。

(2)啄木鸟“觉察到树内有虫子爬动时,就啄破树皮”这一过程在生理学上称为。

(3)在“树→虫子→啄木鸟”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是以能的形式流动的。

(4)用啄木鸟消灭农林害虫属于生物防治,生物防治除了具有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防治效果好的优点外,还有哪些优点?

答案:

(1)压强(2分)

(2)反射(2分)(3)化学(2分)(4)没有污染;对人畜安全;对植物无害;保护生态平衡;有利于生物多样性(2分)

8.(2010南通)28.(6分)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图中的草属于,蛇、鼠、猫头鹰等动物属于_______________。

(2)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草→食草昆虫→蜘蛛→_____蛇→___。

(3)图中各条_______相互交错构成食物网。

(4)如果猫头鹰的数量大量减少,鼠的数量大量增加,则短时间内草会___________(填“减少”或“增加”)。

答案:

(1)生产者消费者

(2)青蛙猫头鹰(3)食物链(4)减少

9.(2010绍兴)33.如图是某生态农业系统结构模式图。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农场中的蔬菜、果树、水稻属于_________。

(2)下列农场作业的措施中,不影响激素作用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①果树整枝修剪②剪取带芽的枝条扦插③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叶

(3)农场种植的莴苣叶上出现了许多褐斑,且茎秆细弱易倒伏。

为改善此生长状况,农场准备施钾肥。

下列钾肥中含钾量最高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K2SO4②K2CO3③KNO3

(4)写出该生态农业系统结构模式的两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产者

(2)③(3)②(4)能量利用率高、对环境污染少、能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粪便传播疾病的机会等

10.(2010金华)35.据报道,北京孔庙内有101棵古柏和3棵古槐淆的已有700多年树龄,最短的也在100年以上。

饱经风霜的树干随处可见被害虫侵蚀的痕迹。

据调查,古树上有红蜘蛛、蚜虫、草蛉、七星瓢虫、麻雀、花喜鹊等6种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如下食物同简图表示。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的红蜘蛛、蚜虫是危害古树的害虫,它们是生态系统成分中

(2)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有条。

(3)请你写出一条最短的食物链。

答案:

(1)初级消费者

(2)4(3)古树→红蜘蛛→七星瓢虫(或“古树→红蜘蛛→麻雀”;或“古树→蚜虫→七星瓢虫”,或“古树→蚜虫→花喜鹊”)

11.(2010南京)35.(4分)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探究

探究目的:

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

全品中考网

实验材料:

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虾、螺蛳、细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

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将A、B瓶置于有光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

请回答:

(1)针对“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吗?

这个问题,请你作出假设:

(2)对

(1)所提出的问题,应选择瓶与B瓶进行对照实验。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开始的。

(4)在A、B、C三个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瓶。

答案:

(1)光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影响。

(或光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无影响)

(2)C(3)太阳能(4)B

12.(2010临沂)1.(5分)近年来,由于全球的温室效应,有些地区台风暴雨不断,有些地区则更加干旱;在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已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

(“低碳”是指在生产、生活中直接或间接降低能量的消耗,从而减少碳的排放。

)右图是某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请结合上述内容,回答问题。

(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从图中可以看出,它在大气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但它在生物圈中被消耗的主要途径是被植物吸收进行。

(2)图中的[C]为生物的某一生理过程,完成该过程的生物主要是;

a和b两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低碳”生活要从我做起,(如骑自行车代替开车上班),在你的生活中,你可以为“低碳”做哪些事情?

(至少写出两例)

答案:

(1)二氧化碳(或CO2)1分;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1分

(2)细菌、真菌等(或微生物;或分解者)1分;消费者1分

(3)节约纸张;所收关灯;节约用水;不焚烧垃圾;尽量使用手帕而不使用纸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得分,少一例不得分)1分

13.(2010枣庄)4.(8分)生态农业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型现代化农业,下图是生态农业模式图之一,请分析作答:

(1)在此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图中的食用菌属于者。

(3)从食物关系看,在此生态系统中具有条食物链。

(4)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能力较小,原因是该生态系统生物各类少,简单。

(5)该生态农业比传统耕作农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能量角度看,是因为

①。

②。

答案:

(1)人

(2)农作物分解者(3)3(4)调节营养结构

(5)①大棚的利用提高了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或有更多光能流入)

②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或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或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中还有一部分被人利用)

14.(2010龙岩)39.(3分)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原植被、草原鼠类、食鼠动物在一定时间内的数量变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这一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2)这个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的。

答案:

(1)草(草原植被→鼠(鼠类→食鼠动物

(2)自我调节(或“自动调节”)有限(度)

15.(2010潍坊)29.(9分)请根据下列草原生态系统的图示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中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铅最多的生物是。

(3)图中②代表的重要生理作用是;请写出①所代表生理过程的反应式:

(4)假如该草原只有绿色植物→鼠→鹰一条食物链,如果绿色植物固定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为360千卡,那么鹰最多可从中获取千卡的能量。

(5)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强的原因是

答案:

(1)绿色植物→鼠→蛇→鹰(或绿色植物→食草昆虫→吃虫的鸟→鹰或绿色植物→兔子→蛇→鹰)(1分)

(2)鹰(1分)

(3)呼吸作用(1分)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2分,缺反应条件或条件不全扣1分)

(4)14.4(2分)

(5)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大(2分)

16.(2010菏泽)22(6分)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食物网由条食物链构成。

(2)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

(3)对猫头鹰而言,能量消耗最少的食物链是。

(4)猫头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是来源于进行的作用。

(5)如果当地有人开办工厂,导致该生态系统发生了重金属污染,则图中

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答案:

(1)4

(2)生态系统(3)绿色植物→鼠→猫头鹰(4)绿色植物光合(5)猫头鹰

17.(2010恩施)12.恩施州某农民工准备返乡创业,图6是他设计的一个生态农业规划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单从农作物的效益和产量来讲,农田应规划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这有利于农作物

进行,保证农作物有机物的需要;农作物一般还要种在疏松的土壤中,这是为了促进农作物的根获得氧气进行,为根的生长提供能量;农作物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从上往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

(2)假如他要种植一批果树,可以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的繁殖速度快,且子代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这种方法的缺点是。

(3)在图示“沼气池”一环节中,主要是利用等厌氧型微生物把农业废弃物分解从而获得沼气。

(4)该生态农业最大的优点是物质和能量的多次利用。

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所有能量实质都来自于。

(5)此生态农业充分反映了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变化。

植物也属于“动”物,例如:

细胞分裂,氧气进入细胞,有机物从上往下运输,根向土壤生长等,都是植物体的动态过程。

请你另列举三个植物体的动态过程:

答案:

(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筛管

(2)后代缺乏变异(3)甲烷菌(4)太阳(5)植物向光性、植物生长、水分的散失等。

18.(2010乐山)3.右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有____条食物链。

(2)如果该食物网要长期维持下去,除了图中生物外,还应有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和____。

(3)在该草原上适度放牧,该生态系统会由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基本维持原状;但如果在该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

这一事实说明生态系统。

答案:

(1)5

(2)非生物部分(3)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三、材料分析题全品中考网

1.(2010衢州)35.在一个湖泊中发现了5种不同的生物,分别是鱼、虾、河蚌、小球藻和水蚤,并对它们的食物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

生物种类

河蚌

小球藻

水蚤

食物

水蚤、小球藻

水蚤

小球藻

(1)观察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在这些生物中,生产者是▲;

(2)根据上表的食物关系,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答案:

(1)小球藻(2分)

(2)小球藻→水蚤→虾→鱼(2分)

2.(2010台州)36.圆明园遗址公园是距北京市中心最近的、较为完善的湿地生态景观。

这里生存着多种植物,如多种水草、荷、芦苇等;还生活着蝗虫、鱼类、蛙、野化的家猫等动物和一些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回答以下问题:

(1)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