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云 文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6254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3.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云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圆云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圆云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圆云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圆云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圆云 文档.docx

《圆云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云 文档.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圆云 文档.docx

圆云文档

·缩小图如何清晰

大家应该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原图素质很高,100%的时候细节历历在目,但是想放网上交流,缩小以后发现图片素质平平,没什么精神了。

这是因为图片缩小时的算法造成的微反差下降。

所以图片必须进行锐化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锐化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HDR,一种反差的加强,所以过度的锐化会造成饱和度的下降、轮廓沟边等现象。

自然的锐化,应该是避免大轮廓的锐化,而仅锐化细节,这样显得比较悦目。

我一般是用ps里面的“两次立方(适用于平滑渐变)”这个算法首先来压缩图片大小,然后用“智能锐化”,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如果图片大小在800左右的时候,那么智能锐化半径0.3是一个比较完美的选择点,然后锐化数量一般在30~50附近徘徊。

数量在30左右的时候,可能感觉不到任何变化,但是图片确实更加清晰了,适用于全身人像和大树枝干/密集型树叶,而40左右适用于半身人像和布料纺织物等,50适用于人文、景等其他。

当然这些也不一定,要根据图片本身来定。

为什么不用PS里面现成的“两次立方较锐利”?

那个锐化太严重了,不自然。

锐化的操作一定要谨慎,过渡了就会沟边,导致立体感的下降和层次的缺失!

宁缺勿过!

下图是一例缩图比较。

K20D+福伦达135F4DKL

PS直接平滑缩小以后:

经过智能锐化,半径0.3,数量50以后:

什么时候绝对不能锐化?

在镜头跑焦的时候不能锐化。

轻微的跑焦,比如说最后眼睛没有后面的头发清楚,那么不能锐化,否则只会喧宾夺主。

如果不锐化,反而来的自然。

在RAW出图的时候是否需要锐化先?

我只用silkypix,可以使用软件默认的锐化半径和数量,因为RAW的锐化是基于原始数据,而且是大图锐化,所以的确会增加一些所谓的细节,聊胜于无吧。

但是不管大图是否锐化,都不会影响出小图时候锐化的取舍,也就是说小图该锐化的时候还是要锐化。

胶片缩图是否需要锐化?

这个不一定。

我觉得数码照的话,人文、景是一定要锐化,只是程度问题,而人物的话要看表达的意思,如果是柔美,那么不要锐化,否则层次就没了,这是很微妙的,反复切换也许看不出层次的缺失,但其实绝对是有的,你过段时间就能看出来的

而胶片大部分是不需要锐化的,因为胶片的微反差本身已经很足够了,我处理的大部分胶片,锐化的结果往往是不够流畅自然了,而且不够润了!

所以一般很少锐化。

如何保持缩小图以后的颗粒感?

有些时候扫描出来的胶片或者数码后期加的噪点,在缩小图以后忽然消失殆尽,大部分时候是好事,但也不是绝对。

因为胶片的颗粒是画质反差的一部分,如果没有颗粒,画面的立体感和质感会下降很多,另外也可能会影响本来作者要表达的意境。

我的方法是这样的:

如果要缩小到700~800左右的话,那么先用PS放缩图片大小里面的“临近(保留硬边缘)”算法,缩小至1000~1200左右,然后再平滑放缩到700~800,如果觉得噪点发闷,继续使用上面的智能锐化,半径0.3,数量30(超过30就不自然了)即可。

下图是一例,噪点被弱化以后,画面变平了。

contax35F1.4+柯达portra160NC

·什么图片需要暗角,如何加一个浑然天成的暗角?

首先分析一下暗角的由来,以此来研究为什么图片需要暗角。

莱卡M相机拍人文的时候,全开光圈往往会产生严重的暗角,但是大家却接受了这一原本是缺陷的事实。

因为暗角能突出中心重点!

这是最大的理由。

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理由,四周的曝光不足能带来画质上的浓郁,从而使照片看上去更加厚重。

当然这是天然的暗角,那么如果需要后期加暗角的话,应该怎么做比较合适呢?

先看一例:

5D+R35F2

加了暗角以后的效果(也加了边框,下面有一问会专门讨论边框)

如何加暗角呢?

首先需要分析一下原生暗角的特点——边角曝光不足产生暗角,而曝光不足产生的暗角饱和度往往看上去很高,颜色好像渗透在里面。

PS里面自带了暗角、亮角的校正工具,在滤镜》扭曲》镜头校正里面,不过这个效果出来仅仅是增加了一个黑色,而没有影响到边角的饱和度,所以直接放弃。

用数码的方式加暗角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影响到主体的曝光、色彩、层次,这点是前提;

2、适当的增加周边的饱和度,而保持主体的自然,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画面的鲜活程度,这样做是非常讨巧的做法,因为人眼只会注意主体是否自然,而余光会去感受画面的色彩、影调、饱和度等等其他因素;

3、暗角最好用一个独立的图层来操作,以便调整;

4、因为1,所以必要的时候需要使用蒙板进行局部调整(蒙板用法请自行google)。

我的方法如下:

针对普通135的长宽比,长边750像素的图片。

1、首先新建一个组,在组里面新建一个图层,填充任意色。

2、然后双击图层,加上图层效果“渐变叠加”,具体参数如下:

3、然后回到组,把组的图层叠加方式改为“颜色加深”

4、到此应该有一个初步的效果了,但是才完成了一半。

因为这个叠加模式不是很完美,根据画面本身的深浅,会得到不同的效果,原来极浅的画面可能会几乎产生不了任何效果,而原来极深的画面,经过颜色加深的叠加,会变得过于浓黑。

所以要进行调整。

过于浓的话好办,直接修改组的透明度,自行调整,如果过淡的画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A、把组的叠加方式改为“线性加深”,然后适量调节组的透明度;

B、正对几乎全白的画面,可以这样——在组的下面再复制这个组,然后把图层叠加模式改为“线性加深”,然后分别针对两个组进行透明度的调整(一般在50%上下适合多数情况)。

5、如果有些局部过浓无法通过透明度来调整到最满意的话,可以用蒙版对组进行局部的减淡。

此法的好处是可以独立调整暗角的饱和度和亮度,以模拟真正的曝光不足带来的效果,而不仅仅是四角加黑。

·图片加框

图片加框很有必要,但是不能过渡。

加框以后更加像一个完整的东西,就像字画需要裱起来一样,有了框就好像有一个定义的边界,画面里面的内容会显得更加的稳定,而没有支离破碎想逃出去的感觉。

画框的形式很多,针对不同的内容,可以有简单的1像素边框,窄条纯色边框,宽条纯色边框和其他变异的种类比如上下黑边(模仿宽幅电影),但总的来说宜简洁为好,画框的目的是反衬相片,不能让人的焦点罗到框上面去。

画框的选取跟内容和影调息息相关,我自己总结了一下,可以分为反衬型、加强型和修饰型三大类。

而基本上画框都是黑、白两色以内,其他色彩不考虑。

反衬型——这张如果用黑框的话,画面会显得不对题了,虽然是怀旧型的,但是会显得压抑,所以必须用白框进行修饰,最后为了和浅色的论坛背景相隔离,又加上了一像素的黑边。

5D+R35F2:

加强型——此图加上黑框显然会使得色彩更加的浓郁,如果配上白框,将变成“日系”了……5D+R35F2:

修饰型——这张是暗角和画框同时作用的结果,画面显得中央部分异常凸起,像老的球面电视,以达到怀旧的修饰效果。

禄来6008I+柯达ppn160:

一些变异的品种——

电影黑框,要做就做完美一些,首先黑边不是纯黑,而是深灰近黑,另外跟画面的边界处做了模糊处理,以模仿真实的遮幅效果,不然会显得生硬:

佳能500D+501.8

 

·白平衡如何调整

这个问题从开始玩摄影就产生了,整整调了两年多的白平衡,最终感叹——从技术上说,最重要的就是白平衡和曝光了,如果掌握了这两个,其他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了。

调节白平衡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找中性灰色、白色、黑色来取样自动调整白平衡,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最终结果。

这个问题在负片的校色上更加重要,因为暗房里面负片本身是没有标准的,全靠滤色片的插入自行决定(每个胶卷厂商会给出建议的滤色片比例,但是仍然需要手工微调)。

老D曾经说过,调节白平衡要忠实还原现场的色调,也就是大脑记忆中的色调,这确实是调节白平衡的宗旨,尤其是数码片。

这个宗旨用找中性灰(纯白处)取色的方法不可行,因为你不知道这块灰色应该处于高光、中调还是暗处,这三种情况最后取色的结果肯定是完全不同的,而只有在中灰板(或纯白处)处于中调的时候,取色才基本靠谱。

调节白平衡的宗旨除了忠实还原现场以外,我再加一条——最大限度的保留画面的层次,忠实还原器材风格。

先看例子,让我们一步一步来:

一般来说如果图片的白平衡完全不对的情况下,都会下意识的去用吸管点击那个白色的猫,这样一下子就能得到完全中性的白色猫,但是效果往往不尽人意,画面会出现层次的缺失,这是为啥呢?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画面本身的层次不够丰富造成的。

调节白平衡从原理上来说就是移动三通道的相对位置(白平衡也会影响曝光,所以三通道不是平移,而是有伸缩性的移动),这样一来某个通道就会因为跟其他通道取得平衡而进行大幅度的移动,产生溢出,就会有暗部死黑、肤色断层或者高光爆等问题出现,如果照片本身层次不够的话,爆掉或者死黑的地方就会显得格外难看(通常是数码片更容易破掉)。

有些画面只适合冷调,有些只适合暖调。

这是对上面一例图片的总结,最终这只猫调成了暖黄色,因为现场本身是带一点暖的,所以从原始RAW信息来看,黄色成分就偏多,如果硬要纠正为纯白,那么蓝色(黄色的补色)势必要过爆而导致高光细节的损失!

了解器材的脾气很重要

了解器材包括了解镜头的风格,了解胶片的色彩倾向等等,也就是说,一张图在没拍出来之前就应该估计到应该是个什么调。

比如说,莱卡镜头是暖调,福伦达是蓝调,那么在调整RAW白平衡的时候,莱卡请直接往暖的调,福伦达往冷的调(当然也要看现场光,我这里指的是晴天),那么你会发现出来的画面是多么的自然啊~~~其实顺着镜头的特色去调节,往往很简单了。

如果硬要把福伦达的蓝调调成暖调,通过简单的白平衡工具是无法做到的,结果往往是泛黄,而不是暖。

(暖和黄,冷和蓝是有区别的——大部分网上的胶片扫描文件,要么泛黄要么泛青要么泛紫,但是这些绝对不能叫暖调或者冷调)。

因为顺着器材的脾气去走,其实就是找回最初的三通道排放方式,这样往往能得到最多的暗部、中调、高光层次,它们几乎都是同时到来的,有那么一瞬间,画质层次达到了最高,这就是白平衡的最佳点。

调整胶片的白平衡更加困难,尤其是负片,因为负片的白平衡几乎是唯一的,超出了范围以后,就无法照顾到整体色调的和谐,所以此时一定不能按照常规,比如肤色要正确这种原则来调,最终结果往往会死得很惨……有的时候脸色蜡黄,反而最终舒服,总之要看整体。

吸管找灰板或者纯白处的方法,可以作为第一步参考,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试探性调整,找到画面最舒服的色彩。

调整5000张照片以后,一般在10秒内就能找到最佳白平衡点了。

当一个画面最终出现了冷暖的对比,就是白平衡调整的最理想的地步了,虽然现实中暗部不可能泛蓝,但此时可谓是真正的视觉中性自然色调。

照片中如果出现了冷暖对比,那么色彩饱和度在视觉上也会达到一个最浓郁的地步,5和15,0和10,-5和5,虽然他们差值一样,但是反差明显是递增了。

 

·曝光如何决定

如果一张照片没有曝光到合适的程度,那就是夫妻肺片了……曝光是相片的另外一个重点。

如何确定曝多少光?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原则就是要让画面的主题部分正确曝光。

遵循这个原则,就不会再纠结于“高调风格和暗调风格对这张图都不错啊,怎么办呢”这种问题了。

一张数码片在前期快门的时候不能过爆或者不能爆得很离谱,这是对的。

然后进入RAW软件进行加工,继续该怎么调曝光就怎么调。

但是做起来往往有些割肉,特别是茶片的同学们。

因为茶片讲究宽容度,高光的层次、细节,于是大部分照片在调整曝光的时候舍不得那被爆掉的高光部分,眼看着就这么飚到直方图外面去了多可惜啊……但乃不知,保留了高光,就等于杀死了暗部,因为直方图左边还有大量的暗部得不到解放呢,这难道同样不是问题吗?

好吧,那就用高光弥补工具,多曝一些,然后高光再拉回来……这样也不行,高光弥补工具会导致画面变平,暗淡无光泽,所以尽量最少程度的使用(不是不用),要适量。

其实道理很简单的,因为显示器容纳的光比有限,所以就等于一个瓶子,容量已经固定,往里装信息,高光部分多了,中、暗调势必削弱,这是无法更改的事实。

有人说胶片的宽容度高,用胶片可以做到更好,其实不然。

胶片之所以看上去优势很大,不是因为宽容度好,而是因为层次丰富。

反转片的宽容度比数码可能还小一些,但是因为层次的丰满而成为最具质感的感光元件。

——单论画质,宽容度就是个屁;单单容纳更高的光比,对画质的提高微乎其微。

如果高光的层次过渡好一些,那么即使爆掉了,也不会难看!

看看多膜镜头和老的单膜镜头高光过爆以后的情况就知道了,单膜完胜。

秘密就在于层次,因为单膜的层次……确实好TvT

回归正题,…………要首先把握照片表达的主体,如果表达的本身就是天空,那么保留天空的最大细节,表达的是人,那么保留人物的最大细节(鼻子过爆就让它爆吧),总之要抓住最主要的东西。

我找了一张以往我在茶片发过的图,当时考虑到熊的脸上的白毛细节保留问题,所以是这个曝光程度:

不管局部,看照片整体感受,进行曝光的大幅度提高,调整以后:

曝光不同也会影响画面主体,不同的曝光甚至可以表达完全不同的主体,下图曝光欠,花和阳光是兴趣点,曝光过,猫就变成了兴趣点。

[本帖最后由roundcloud于2010-1-2121:

54编辑]

附件

Scan-100121-00172.jpg(142.84KB)

2010-1-2121:

52

pentax43mmF1.9Limited

相机型号:

LS-8000光圈:

快门:

焦距:

mm拍摄时间:

2010:

01:

2120:

07:

28感光度ISO:

Scan-100121-00173.jpg(169.61KB)

2010-1-2121:

52

pentax43mmF1.9Limited

相机型号:

LS-8000光圈:

快门:

焦距:

mm拍摄时间:

2010:

01:

2120:

07:

28感光度ISO:

 

·数码的层次如何进行最大化利用

上面一些问题已经说明了层次是多毛的重要。

所谓层次的丰富与不够,指的是单位面积内灰阶的数量,通俗的说,其实就是密度!

所以数码片想要提高层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缩成小图,囧rz。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无厘头,原生图片缩到1024和600边长,其质感一定是不同的,因为层次提高了近一倍!

所以不要动不动发大图,当然如果片子素质好的话,大图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因为大图意味着更多的细节。

(这就是为什么在poco上看预览小图很好,点进去往往很失望的原因,小图有小图的优势)

HDR也可以增加层次,这个是显而易见的,因为HDR可以把原本不在直方图上的数据累加上去。

但是HDR会降低饱和度,所以两者要权衡,或者干脆黑白最好。

PS里面很多操作都会减少层次,比如:

常用的拉曲线,黑位不够黑的时候,把曲线左下的点拉至直方图“左点”,那么图片立马就不会发蒙了,然而,层次却下降了,因为这个操作相当于把直方图拉稀了,当中出现了断层。

有一些办法是可以避开层次缺失的,在有限的范围内。

比如要加亮图片,可以先复制原图,然后图层叠加方式改为“滤色”;同样,如果需要加深图片显得更加浓郁,可以把图层叠加方式改为“柔光”,然后再调节透明度以达到想要的水平。

这样做是一种层次的累加,而不是减少。

但是这个方法不是线性的,跟拉色阶、曲线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使用,如果需要大幅度调整,那么这个方法会力不从心,试试便知。

错开三通道是在视觉上增加层次的一个方法(至于如何错开,可以调节白平衡或者独立调节RGB通道的曲线)。

这个方法往往用在天空过曝等场景,RG通道往下压一些,过爆的白色部分和蓝色天空就会形成完美衔接,而不会死白得很难看,这个就好比是三个通道手挽着手,错开,均匀的铺在直方图上,这样从视觉上来说是很委婉的;而不要都拥挤重合在一起,那样的话有些地方层次太多,有些地方层次不够了。

实例见47楼

 

——水袋光.影+2谢谢老师分享!

求照片的圆角怎么整?

提示一下:

画面内填充一略小的长方形,高斯模糊,是不是发现变成圆角了?

然后拉一下色阶,两头往中间靠。

 

——slapdash哭.闹+1最后一段能否给点实例2010-1-2508:

55

错开三通道是在视觉上增加层次的一个方法(至于如何错开,可以调节白平衡或者独立调节RGB通道的曲线)。

这个方法往往用在天空过曝等场景,RG通道往下压一些,过爆的白色部分和蓝色天空就会形成完美衔接,而不会死白得很难看,这个就好比是三个通道手挽着手,错开,均匀的铺在直方图上,这样从视觉上来说是很委婉的;而不要都拥挤重合在一起,那样的话有些地方层次太多,有些地方层次不够了。

做一个最简单的实例演示:

通过对曲线R/G通道的如下调整:

(这个跟RAW里面的高光挽回有本质的区别,高光挽回是原生的,这个其实是减去了R/G通道,从而使得青、蓝色得到了突出。

色彩就是通道的错位,通过这个例子可以举一反三,得到很多其他的层次顺滑过渡。

就得到了:

(注意天空的过渡)

 

·关于日系

这两年日系在大陆很热门,说实话我自己也很喜欢日系,所以花了很多时间去琢磨这个风格,说一说我对日系的理解。

日系风格

日系风格从画风来说应该是明亮、细腻,从感觉上来说应该是安静、单纯,看完日系的相片,最直观的感受应该是时而流动,时而凝固,阳光的片子会很暖,稍阴一些的片子会像水一样透彻。

上几张日本人拍的日系:

下面四个连接是东京八人组其中的4个人的画集,大家可以参考。

Ta

PLY

Masato

Nana

创作日系摄影时候的误区

这里首先说明一下,观点只是我自己的理解,并不一定正确。

误区总结——

1、形式大于内容;

2、画面发雾,单薄;

3、认为lomo就是日系;

看到喜欢的日系,首先想到的是模仿其形式,这是最大的失误。

日系的精髓应该还是其内容——含蓄的美,但是并不死板。

日系照片的色彩看上去很淡,那是过曝的结果,所以色彩是藏在影调中的,显得淡雅,并不是降低了饱和度的结果。

日系通常使用胶片,这样才能肆无忌惮的过曝。

日系照片确实有很多是画面很白的,没有黑位,但是也有大把色彩沉得下去的日系,具体可以参考豆腐的作品。

另外画面起雾是天然而为之的结果,后期加冲光只能以极隐蔽的手法去修饰,不能作为主流PS手段,那样层次会失去很多,跟真正的日系背道而驰,因为日系非常注重层次的过渡。

虽然日系里面的人物看上去都很放松随意,但是拍的时候不能随意,还是得遵守摄影的基本法则。

摄影师随意了,观众就会无所适从。

RGB通道的方式来理解日系背后的本质

分析一下最典型的大脑印象里的日系,应该是个啥样?

——大多应该是有色偏,有些朦胧。

这个印象是对的,但是往往也会误导人。

日系的色偏其实很微妙,大部分成功的日系照片确实带有色偏,但是都是符合人眼习惯的色偏,而且偏的程度相当相当的有限,而且不是高、中、低三段影调都偏的,通常来说中调是正常的色彩,而往往注重暗部的色偏,而高光的色偏是最后需要调整的一步,来完善整体风格的协调。

中调的色彩正常对于一张照片来说至关重要,从感官上来说,这就是一张近似于没有色偏、视觉正常化的照片。

日系注重的是暗部,而放弃的是高光

其实日系照片曝掉了很多高光的细节,而往往十分注重保留暗部的层次和色彩。

如果用心的观察一些RAW图片,会发现直方图两头都不是白色的,而是RGB通道有错位,此时通常的做法(不是日系调法)是保留高光的层次部分,即不能把高光的通道错位一刀切(切下去就惨白了),这也是大部分RAW出图的宗旨所在。

而日系照片是反其道而行之的,首先通过曝光、gamma、曲线、对比度等参数,把直方图往右边推,直到肉眼能明确的看清暗部的层次和色彩,然后用手法再去弥补高光一刀切带来的惨白,弥补手法请看47楼,当然还有其他手法,最常用的就是“色彩平衡”,不能过度使用,过度了色彩就过饱和溢出了,没内涵了

暗部的色偏,最初的由来是胶片。

玩过底片扫描就明白了,胶片的暗部并不是纯黑色,通过稍微过爆的方式可以看到胶片的暗部往往带有色彩,有时是绿色,有时是棕红色。

这就是日系起雾的由来。

一张典型的日系直方图分析:

首先看暗部是渐缓过渡上升(这种直方图形态说明很可能是后期推直方图推出来的,试着拉一张图的曝光,观察直方图的变化,就会发现不是整体平移的),暗部的分量很少(说明暗部成分不多,画风偏高调),并且暗部三通道的起始位置是不同的,说明暗部有色偏;高光蓝色通道超前很多,说明可能是天空的蓝色,另外蓝色通道前段被cut掉了,说明想压低天空的色彩,以取得更加平和的整体调子。

至于如何日系,最好还是胶片吧,你看真日系大多还是胶片出来的。

数码日系还是问豆腐吧,他是专业户

 

·数码的优势和胶卷的优势

单从画质来说,数码和胶片都有各自的优势,这里就说说常见以外的一些东西吧——

数码的优势:

1、数码最大的优势是曝光和色彩的关系完全是线性的,这对于刚接触摄影不久的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因为胶片会因为曝光的不同,而对影调和色彩发生完全不同的变化,如果想拍好胶片,不仅要精于曝光,而且要熟悉胶片的特性,另外后期校色(负片)的时候也同样需要大量的时间。

而这些在数码上都完全省略了。

但胶片的不确定性会带来很多惊喜,这点数码就没法享受到了。

曾经有人说:

一卷完全“正确”曝光的胶卷,就意味着没有突破,道理大同小异。

2、数码的宽容度很大,因为数码有RAW,而且直方图以外能拉回来的层次还都是线性的。

胶卷就不同了,虽然说负片过曝可达5档,但是越往上曝,层次就会越少,是一个上拱形的曲线关系。

(正是由于这个特性,所以胶片过曝不会死白,而是过渡很自然的,特别想面部的过曝,胶卷就算曝到白,也不会太难看,视觉上能接受)

3、数码的后期余地大,因为数码很中性,而且没什么颗粒,方便自由创作。

胶片的话,虽然层次丰富,可调性看上去也很大,但是因为胶片=色偏,所以一旦违背了胶片特有的色偏,而想创造出不同的其他风格,很难。

4、胶片扫描太难了。

拍胶片不自己扫=买了炮仗给别人放,但是自己想放往往又点不着,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希望想玩胶片的同学一定要慎重,玩胶片的投资部比数码来的负担小,而且投入的精力至少是双倍才够。

胶片的优势:

1、胶片层次好,立体感就好。

不管什么胶片,只要冲印扫描正常,通常就能在层次和立体感上打败同幅面的数码。

2、拍夜景还得用胶片,因为胶片能长时间曝光而保持颗粒不变,数码不行,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数码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对弱光没有胶片敏感,所以胶片欠曝几档都能拉回来看个大概,但是数码不行,所以数码拍夜景,最终色偏、层次、噪点都会郁闷的败下来。

 

·色阶、曲线、亮度对比度,改动任何一个步骤都是一种“舍”

一张图一旦转化成了JPG,进入PS进行后期,那么之后90%的动作都是一种减法了,但是经过后期的图片确实又这么的悦目,这就好似胚胎被雕塑成成品一样,舍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地方,突出了需要表达的地方。

对比度能增加色温反差,但是减少层次

对比度提高之后,饱和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色温的反差加剧,低反差的图片通过提高对比度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特别是D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